降准

搜索文档
盛松成:我国降准优于降息 但降息仍有空间
北京商报· 2025-09-17 00:53
9月12日,蚂蚁集团和财新传媒联合举办的"外滩大会·见解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下午的议程围绕 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展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国首 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在会上表示,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降准优于降息。 盛松成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中国货币政策运用 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主 降准将增加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资金,可以更好地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国债中 68%左右由商业银行持有,地方政府债中75%左右由商业银行持有。如果降准,商业银行就可以有更多 资金购买国债和地方债,这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之一。 与财政政策可以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不同,货币政策一般是间接发挥作用的,需要商业银行甚至整个金融 体系的配合,其实施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受市场反馈的影响。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超储率较低,降准对调节 市场流动性较为有效。 3、中国降息仍有空间 从2016年以来,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过23次,均为向下调整(降准)。例如,中国大型存款类金 融机构(工农中建交邮储)从2016年的17.5%降至9.0%,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 ...
央行降准!普通人最该做的不是存钱,而是这 2 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9-13 17:47
每当央行宣布降准,总有人匆匆忙忙往银行跑,想着"赶紧存钱保值"。但今天必须泼盆冷水:降准时代,普通人最该做的绝不是存钱,而是这两件事! 别 急着反驳,听我拆解完背后的逻辑,你可能会推翻过去的认知,甚至拍大腿感叹:"原来这才是关键!" 一、降准的本质:一场"钱变多"的游戏,但存钱可能越存越亏 央行降准,简单说就是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过去银行每收到100元存款,得交一部分给央行"保管",剩下的才能放贷。降准后,银行能留更多钱自己 用,市面上流通的钱变多。听起来是好事,但普通人若只想着存钱,可能陷入三个陷阱: 明白了存钱的局限,真正的聪明人该做什么?记住这两件事,比存钱更能掌控财富主动权! 第一件事:重构资产配置,让钱"聪明地流动" 降准后,市场钱多但风险与机遇并存。普通人要做的不是"把钱锁死",而是学会"分散投资,主动出击": 核心逻辑:让钱流动起来,寻找能跑赢通胀、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投资标的,而不是被动等待存款利息。 第二件事:疯狂投资自己,打造"永不贬值的资产" 1. 存款利率"跌跌不休":银行钱多了,给的利息自然变少。如今存款利率已逼近历史低点,存钱收益微薄,甚至跑不赢通胀。比如,10万元存一年利息 不 ...
连续第4个月加量续作,央行9月15日将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快讯
搜狐财经· 2025-09-12 21:49
"着眼于应对流动性收紧态势,预计9月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 中期流动性。"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一方面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 持市场流动性充裕,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同时也将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 续支持性立场。 王青预计,从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释放稳增长政策适度加力信号等角度出 发,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降准,并适时恢复国债买卖。这意味着后期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发 力。 编辑:冯樱子 数据显示,因9月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9月15日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 作,相当于本月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3000亿元。 考虑到9月5日央行已对到期的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实施等量续作,这意味着9月两个期限品 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加量续作3000亿元,加量规模与上月相同,为连续第4个月加量续作。另外,9月 还有3000亿元MLF到期,也不排除加量续作的可能。 谈及加量续作的原图,业内人士分析认为,9月政府债券继续处于发行高峰期;当月商业银行同业存单 到期量达3.5万亿,为年 ...
中州国际证券:港股晨報
中州国际证券· 2025-09-12 10:46
环球市场指数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报26,086点,单日下跌0.4%,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0.0% [3] - H股指数报9,260点,单日下跌0.7%,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7.0% [3] - 中国上海综合指数单日上涨1.7%至3,875点,深证成指单日大涨3.4%至12,980点 [3] - 美股道琼斯指数单日上涨1.4%至46,108点,标普500指数上涨0.8%至6,587点 [3] - 日经指数单日上涨1.2%至44,373点,韩国综合指数上涨0.9%至3,344点 [3] 港股个股表现 - 中芯国际(0981)单日大涨5.0%,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99.2% [4] - 中国宏桥(1378)单日上涨3.6%,年初至今累计涨幅高达128.5% [4] - 翰森制药(3692)单日重挫8.8%,但年初至今仍上涨104.6% [4] - 石药集团(1093)单日下跌7.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14.5% [4] 港股市场概况 - 恒生指数成交金额达3,252.1亿港元,市盈率11.9倍,市净率1.22倍 [5]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2.7倍,市净率3.32倍,成交金额958.1亿港元 [5] - 恒生指数近期升至26,086点水平,受央行降准降息及中美贸易关系影响 [10] - 恒指当日低开212点,最终收跌114点或0.43%,成交3,252亿港元 [11] ETF产品表现 - 盈富基金(2800.HK)追踪恒生指数,年初至今上涨33.20% [15] - 恒生中国企业ETF(2828.HK)年初至今上涨30.02% [15] - 恒生科技ETF(3032.HK)年初至今上涨32.02% [15] - 安硕A50(2823.HK)单日上涨2.27%,年初至今上涨17.58% [15] - 原油相关ETF受油价下跌影响,纽约期油单日下跌2%至62.37美元 [16] 投资组合表现 - 港股模拟组合平均回报率达79.75%,相对恒指超额收益44.58% [18] - 建设银行(0939.HK)自纳入组合后上涨95.22% [18] - 中国海洋石油(0883.HK)自纳入组合后大涨153.07% [18] - 美股模拟组合平均回报率达103.80%,相对标普500超额收益48.05% [20] - 英伟达(NVDA.O)自纳入组合后暴涨307.71% [20] - 博通(AVGO.O)自纳入组合后飙升351.78% [20] 重点公司分析 - 银河娱乐(0027.HK)上半年营收232.5亿港元,同比增长8.3% [25] - 经调整EBITDA达68.7亿港元,同比增长14.2% [25] - 股东应占溢利52.4亿港元,同比增长19.4% [25] - 博彩经营业务收益185.8亿港元,同比增长10.7% [25] - 当前TTM市盈率约18.30倍,低于近10年平均73.29倍 [26] - 当前股息收益率2.46%,高于历史平均1.48% [26] 新股市场动态 - 健康160(2656.HK)预计9月17日上市,发行价区间11.89-14.86港元 [30] - 劲方医药-B(2595.HK)预计9月19日上市,发行价20.39港元 [30] - 健康160最大集资额约5.00亿港元,市值约45.00亿港元 [31] - 劲方医药-B最大集资额约15.82亿港元,市值约70.41亿港元 [31] - 已通过聆讯待上市企业包括明基医院、奇瑞汽车等 [33]
中州国际港股晨报-20250911
中州国际证券· 2025-09-11 10:09
环球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报26,200点 日涨1.0%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0.6% [3] - H股指数报9,328点 日涨0.9%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8.0% [3] - 韩国综合指数表现突出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8.1% 日涨幅达1.7% [3] - 纳斯达克指数报21,886点 日涨幅0.0%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3.3% [3] - 道琼斯工业指数表现疲软 报45,491点 日跌0.5%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6.9% [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成交金额达2,882.1亿港元 市盈率12.0倍 市净率1.22倍 [5] - H股指数成交金额1,191.4亿港元 市盈率10.7倍 市净率1.10倍 [5] - 科技指数成交金额962.2亿港元 市盈率22.7倍 市净率3.33倍 [5] - 联想集团(0992)日涨4.6% 表现最佳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5.6% [4] - 泡泡玛特(9992)日跌4.5% 表现最差 但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208.2% [4] 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人民银行5月7日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并下调利率0.1个百分点 [11] - 中国8月维持5年期以上LPR在3.50% 1年期LPR在3.00% [11] - 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在4.25%-4.50%区间不变 [11] - 美国7月CPI同比2.7% 低于预期的2.8% [11] - 美国8月PPI同比2.6% 低于预期的3.3% [15] 热门ETF表现 - 盈富基金(2800.HK)追踪恒生指数 年初至今上涨33.60% [16] - 恒生科技ETF(3032.HK)日涨1.55% 年初至今上涨32.24% [16] - 安硕纳指一百(2834.HK)追踪纳斯达克100指数 年初至今上涨13.20% [16] - SPDR金(2840.HK)追踪伦敦黄金定盘价 年初至今上涨39.99% [16] 模拟投资组合表现 - 港股精选模拟组合平均回报率达79.81% 相对恒指超额收益44.05% [19] - 建设银行(0939.HK)自纳入组合后上涨97.45% [19] - 中国海洋石油(0883.HK)自纳入组合后上涨152.03% [19] - 美股精选模拟组合平均回报率达103.72% 相对标普500超额收益49.27% [21] - 英伟达(NVDA.O)自纳入组合后上涨292.61% [21] - 博通(AVGO.O)自纳入组合后上涨364.26% [21] 个股深度分析 - 银河娱乐(0027.HK)上半年营收232.5亿港元 同比增长8.3% [26] - 经调整EBITDA达68.7亿港元 同比增长14.2% [26] - 股东应占溢利52.4亿港元 同比增长19.4% [26] - 博彩经营业务收益185.8亿港元 同比增长10.7% [26] - 贵宾厅转码数10,214亿港元 同比增长20.7% [26] - 当前TTM市盈率18.30倍 低于近10年平均73.29倍 [27] 新股发行动态 - 禾赛科技-W(2525)计划9月16日上市 发行价228港元 最大集资额38.76亿港元 [31] - 健康160(2656)计划9月17日上市 发行价区间11.89-14.86港元 最大集资额5.00亿港元 [31] - 劲方医药-B(2595)计划9月19日上市 发行价20.39港元 最大集资额15.82亿港元 [31] - 明基医院和奇瑞汽车已通过上市聆讯 等待招股 [34]
央行等量续作1万亿元流动性,四季度会降准吗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16
央行逆回购操作 - 央行于9月5日等量续作1万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 对应当日到期规模1万亿元 [2] - 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期限为91天 [2] - 此次操作为常规续作 市场人士认为无需过度关注 [3] 流动性净回笼状况 - 9月另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截至9月5日将形成3000亿元净回笼 [2][3] - 9月MLF到期规模达3000亿元 市场预计央行可能延续小幅净投放操作模式 [4] 市场流动性压力因素 - 9月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达3.5万亿元 为年内次高水平 [4] - 政府债券处于发行高峰期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带来流动性压力 [3][4] - 股市走强导致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明显 加剧资金面收紧效应 [4] 未来货币政策展望 - 央行可能延续6月以来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模式 不排除超额续作6个月期品种的可能性 [3][4] - 四季度可能实施降准并恢复国债买卖 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 [4] - 政策目标包括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和释放稳增长信号 [4]
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落地,机构预判后续还会加量
第一财经· 2025-09-05 13:18
央行流动性操作分析 - 央行于9月5日开展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期限91天 操作方式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2] - 本次操作属于等量续作 因当日有10000亿元同期限逆回购到期 符合市场预期[2] 9月流动性环境与政策预期 - 9月存在多重流动性压力:政府债券处发行高峰期、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达3.5万亿元(年内次高)、股市走强引发居民存款搬家[3] - 预计央行将加量续作3000亿元6个月期逆回购(9月到期量) 并可能对3000亿元MLF到期实施加量续作[3] - 政策组合旨在稳定市场预期 保持流动性充裕 支持政府债券发行 释放货币政策支持性信号[3] 四季度货币政策展望 - 为保持流动性充裕及引导信贷投放 四季度可能实施降准并恢复国债买卖操作[4] -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预计进一步发力 释放稳增长政策加力信号[4]
央行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证券日报· 2025-09-05 00:24
本报记者 刘琪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招标公告。公告显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 裕,9月5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Wind资讯数据显示,9月5日有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因此,央行在9月5日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 作,实际上是对本月到期的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进行等额续做。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还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 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9月份存单到期压力依然较大,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压力,在 维持流动性充裕诉求下,央行可能会延续今年6月份以来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的操作模式,不排除央行后续超额续做6个月期买 断式逆回购的可能性。 截至8月份,央行已连续6个月加量续做MLF。明明预计,9月份MLF可能会延续此前小幅净投放的操作方式。 王青也预计,央行可能对本月到期3000亿元MLF进行加量续做。央行综合运用MLF和买断式逆回购等货币政策工具,持续 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一方面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助 ...
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明日落地,机构预判后续还会加量
第一财经· 2025-09-04 20:57
进入9月,政府债券继续处于发行高峰期;当月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达3.5万亿元,为年内次高水 平;另外,当前股市走强,居民存款"搬家"现象较为明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 预计MLF可能会配合延续此前小幅净投放的操作方式。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9月5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 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此次操作符合市场预期。数据显示,9月5日,将有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此,央行5 日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相当于本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等量续作。 9月还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市场预计央行9月还会开展一次6个月期买断式操作,且不 排除加量续作的可能。 由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着眼于应对流动性收紧态势,9月央行会延续此前3个月的买 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模式。与此同时,9月还有3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央行也可能加量 续作。这意味着当月央行将综合运用MLF和买断式逆回购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这 一方面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 ...
9.3 A股反攻!
搜狐财经· 2025-09-03 10:52
市场表现 - 9月2日创业板指单日重挫2.85% 通信和计算机等科技板块跌幅超5% 4056只个股收跌呈现普跌格局 [1] - 沪指在银行板块护盘下仅微跌0.45% 成交额达2.87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1200亿元显示资金发生结构切换而非全面撤离 [1][7] 调整原因 - 技术面压力积聚 A股主要指数自4月以来连续单边上行未经历显著调整积累丰厚获利盘导致资金兑现意愿强烈 [3] - 资金从AI产业链等交易拥挤度高的科技主线流出 转向银行、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低估值防御性板块放大市场波动 [3] - 美股科技板块大幅调整对A股科技板块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市场对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关注带来观望情绪 [3] 流动性环境 - 市场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5万亿元显示资金仍在场内活跃 [3]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高有望改善全球流动性环境 助力人民币汇率稳定并吸引外资回流A股 [3][7] 政策支持 - 国内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等产业政策 稳增长促消费措施有望持续发力 [5] - 市场预期9月可能迎来降准或LPR下调 政策利好有望提振风险偏好 [7] 市场前景 - 急跌是风险的快速释放 能有效消化获利盘挤出局部泡沫为后市积蓄力量 符合A股历史"牛市多急跌"特征 [5] - 银行等权重板块企稳提供支点 机器人板块午后由跌转升显示资金开始寻找新热点 [7] - 北向资金回流趋势有望延续 美元指数走弱将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7] - 支撑市场的中期逻辑包括流动性宽松、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未发生根本性逆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