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升值

搜索文档
PPI、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资产重估
招商证券· 2025-08-23 20:02
PPI-流动性框架与资产风格 - 国内资产采用PPI-流动性四象限框架:流动性决定资产方向,PPI决定资产风格[1][12] - 第一象限(流动性扩张+PPI上行)对应经济过热,顺周期资产强势债券偏弱[1][12] - 第二象限(流动性收缩+PPI上行)对应滞胀,短久期资产有结构性行情[1][12] - 第三象限(流动性收缩+PPI下行)对应衰退,股弱债强哑铃型策略占优[1][12] - 第四象限(流动性扩张+PPI下行)对应复苏,股债双牛但仍为哑铃型策略[1][12] - 2024年9月24日前处于第三象限,之后至2025年上半年处于第四象限[1][12] PPI周期与盈利关联 - PPI周期领先A股盈利周期约3个月,PPI回升对应经济从衰退转向复苏或过热[14] - PPI同比上行阶段权益资产侧重盈利逻辑,下行阶段侧重哑铃型风格[14] - PPI同比大概率已于2025年6-7月触底,但转正至少要到2026年中后期[42][53] - 全球库存周期驱动PPI:预计2026年Q2全球被动去库、Q3主动补库存推动PPI回升[41][42] 流动性、汇率与外资行为 - 流动性关键取决于美元指数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32] - 美元偏弱(<100)叠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时,外资大概率增持中国权益资产[32] - 2025年上半年美元跌破100推动DR007下移,强化股债双牛风格[33] - 若人民币汇率重回6时代叠加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放大中国权益资产吸引力[67] 反内卷政策与资产重估 - 反内卷政策推动金融资产通胀向实体通胀过渡,触发资产风格切换至第一象限[53] - 反内卷加快产能去化并改善企业竞争格局,PPI或于2026年中后期转正[53] - 若政策有效落实,外资可能流入并强化通胀和内需策略,中国资产迎来全面重估[67] - 风险点:9月商品价格中枢若不上移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和对政策的分歧[67]
招商宏观:下半年美联储降息中国或不跟随
搜狐财经· 2025-08-11 08:36
货币政策与市场预期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下半年重启降息 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将得到改善 中美利差趋于收窄 [1] - 7月政治局会议未提及"适时降准降息" 表明下半年美联储降息中国或不跟随 [1] 流动性状况与资产表现 - 目前DR007处于下限水位 流动性敏感资产短期压力隐现 [1] 中长期资产配置趋势 - 中美利差收窄将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 叠加PPI同比触底 [1] - 国内资产或将从哑铃型策略逐渐向通胀与内需方向切换 [1]
汇率:中间价释放升值信号、资金押注补涨
东吴证券· 2025-07-28 23:26
7月人民币升值特征 - 人民币中间价调升速度加快,截至7月25日累计调升0.23%,实际中间价较预测低211基点[7][8] - 1年期在岸、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掉期点与利率平价理论值趋同,1年期USDCNY掉期报价7月升106基点[14] - 人民币波动率持续走低,1个月和3个月期USDCNH平价期权隐含波动率降至4.87%和3.79% [19] 二季度跨境资金变化 - 出口企业结汇率偏低,1 - 6月主动结汇率均值47.13%,4 - 6月远期净结汇增443.31亿美元[2][26] - 证券投资项目延续顺差,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5 - 6月增188亿美元[2] 人民币汇率展望 - 短期人民币渐进升值趋势或加快,8月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报价或下移至7.10 - 7.15区间[2][39] 风险提示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美联储“降息”路径及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流动性不确定[2] - 中国宽松政策效应迟滞,人民币资产预期回报率低于预期[2] - 非美经济体货币汇率异动,亚系货币面临风险冲击[2]
宏观与大类资产周报:国内或开始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做准备-20250727
招商证券· 2025-07-27 20:30
国内经济 - 7月外贸港口数据显示实际出口量改善,若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或降温;6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降幅收窄,但“量价背离”持续,上游采矿业拖累大[6][16] - 上半年经济增速超目标,下半年或调结构;三季度欧美领导人或与中方会晤;美元贬值推升实体价格;十四五收官年,若美元贬值,人民币或升值,中国资产有望获外资青睐[6][16] - 6、7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年内高峰,或为利率中枢上移及人民币汇率升值做准备,下半年财政发力或侧重投资需求端[6][16] 海外经济 - 多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新关税不高于20%,美国以关税换削减关税和投资等优惠,对美投资和采购力度越大关税越低[6][17] - 关税谈判进展减轻美国压力,或加大对未达成协议国家施压,不排除各国加快妥协[6][17] - 中美在瑞典开启第三轮谈判,或为元首会面铺垫,美方在稀土问题无有效措施,贸然升级关税概率小[6][17] 货币流动性 - 7月21 - 25日资金面先紧后松,逆回购与存单到期超万亿、3000亿国债发行,上半周央行净回笼,周五大规模净投放后情绪平复[7][21] - DR001周均值下行2.556BP至1.443%,DR007上行0.226BP至1.535%;R001下行2.77BP至1.4865%,R007上行1.54BP至1.5558%;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额降约4540.0891亿元[8][21] - 本周政府债净缴款1729.8466亿元,下周计划发行5171.7507亿元,较本周7818.0468亿元大幅下降,其中国债计划发行1800亿元[9][22] 大类资产表现 - A股和港股高位震荡,美股上涨,欧股涨跌不一[13][37] - 国内债市大幅调整,美国10债收益率和欧元区长端收益率上行[11][37] - 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涨跌不一,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中间价升值0.08%至7.144,即期汇率升值0.11%至7.1672,离岸人民币升值0.24%至7.1634[12][25][37]
7月24日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现在换美元合适吗?
搜狐财经· 2025-07-25 05:16
人民币汇率变化 - 7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涨46个基点,在岸与离岸汇率差价缩小至1.6个基点,创年内新低 [2] - 汇率趋稳反映市场预期一致,跨境资金流动稳定性增强 [2][5] 升值驱动因素 - 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出口韧性支撑外贸企业结汇需求,市场美元供应充裕 [4] - 美元指数调整,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美元涨势受阻 [4] 汇率影响群体 - 留学生及家长需关注学费兑换成本 [7] - 出境游客、美元负债人群及外贸企业受汇率波动直接影响 [7] 汇率应用场景 - 境内外支付汇率差异缩小,支付宝等跨境支付工具汇率损失降低 [5] - 外贸企业结汇结算环境改善,跨境贸易成本可控 [8] 汇率操作建议 - 短期美元需求者可趁当前汇率小幅升值及时兑换 [4] - 长期需求者可关注8月美联储会议后走势,但需避免过度投机 [4][7]
“弱美元”预期强化人民币汇率积蓄升值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5
人民币汇率走势 - 7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调升29个基点至7.1385,较月初累计调升149个基点,达到2024年11月6日以来最高水平 [1] - 7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稳中趋升走势,不受美元指数波动、美联储降息步调不确定性和海外经贸形势变化影响 [1][5] - 美元指数7月23日跌至97.20,较年初累计贬值近11% [2] - 多数机构认为在美元走弱、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和增量政策托底等因素作用下,人民币汇率有望温和走强 [5] 美元走势与美联储政策 - 美国6月就业、商品零售等经济数据保持韧性,通胀温和回升,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降温 [2] - 美联储6月《货币政策报告》强调当前通胀压力仍存,关税政策带来的成本推动效应是重要原因 [2] - 关税实质落地规模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将是决定后续货币政策的关键 [3] - 美联储独立性受到侵蚀,美元和美债避险能力下降,美元出现信誉裂痕 [4] - 美国政府追求"弱美元""低利率"政策取向明显,将降低美元资产吸引力 [4] 中国经济基本面支撑 - 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支撑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5] - 人民币受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国内市场力量特别是人民币计价资产预期收益率变化是重要决定因素 [5] -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多项外汇管理工具释放稳汇率态度,有力支持人民币汇率企稳 [6] - 技术进步和产品竞争力提升为人民币升值提供长期经济基础 [6]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5、6月份净增持规模进一步增加 [7] - 美元"功能锚"退化导致去美元化需求上升,中国企业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增强 [7] - 建议推动与部分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以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进口,鼓励出口商以人民币结算 [7] - 美元和美债避险功能削弱为人民币填补安全资产缺口提供可能性 [8]
港股重估进入新阶段
2025-07-23 22:3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港股、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科技硬件、半导体、消费电子 - **公司**:港交所、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中银香港、老虎证券、富途证券、港铁公司、领展、美团、阿里、腾讯、快手、京东、云音乐、美图、小米、中兴通讯、华宏半导体、中芯国际、顺宇光学、瑞声科技、比亚迪电子、寒武纪、海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层面 - **全球经济**:全球财政扩张支撑下半年经济增长,但关税壁垒构成外需逆风,美国关税水平持续上升,若新关税政策完全生效,可能显著减速全球贸易;今年5月美国加权平均关税水平达8%,6月达10%,比特朗普上任前累计上升7.6个百分点,8月1号新关税函若全部生效且传导,关税水平或升20个百分点[1][3] - **美元指数和流动性**:下半年美元指数可能继续走弱,流动性可能比预期更好;美国银行去监管、美债拍卖计划调整、天才法案与稳定币发展、联储主席可能变动,或促使美国实施宽财政、宽货币、弱美元政策;美国银行若完全利用去监管政策可扩表约5万亿美元,每年多买3 - 4千亿美债;贝森特可能压缩长端国债发行,增加短端供给压低利率;稳定币发展将增加对短端美债需求,压低利率增加美元发行;明年1月联储委员退休,若鲍威尔退休将有四名特朗普指派委员[1][7][8] - **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利好香港资产,在经历贬值后显现升值动力,将提振香港资产风险偏好;美元走弱周期中,香港作为离岸美元聚集地有望受益[1] - **中国出口**:下半年中国出口可能在0到5之间,不一定会转负;今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贬值6个点,对欧元贬值10个点,竞争力增强,相对价格水平也有所提高[5] 港股市场 - **走势背景**:2025年港股受全球金融体系变化、中美竞争、香港政策及稳定币发展影响;政策向重塑香港金融中心推进,稳定币发展为契机,股市流动性有望增强[11][12] - **三季度预期**:三季度负面压力缓解,下半年行情或提前启动;新一轮关税谈判、中国优势产业崛起、人民币汇率贬值、美债发行规模减轻等降低市场悲观预期[1][15]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板块**:恒生指数情绪修复即可突破阻力位,恒生科技板块估值低且盈利前景改善,有更大上调空间,建议关注,更适合机构布局;若风险溢价回落至6月水平或盈利预期切换到2026年视角,该板块表现将优于整体指数[3][17] - **资金流向**:今年外资流入港股,去美元化背景下香港是理想目的地;南向资金在互联互通标的成交占比达40%,2025年港股行业轮动由南向资金主导;下半年港股增量资金预计略小于上半年,但仍处历史高水平,公募基金若提升配置比例将带来约2000亿港币增量,其余资金保守估计还能带来约4000亿增量[18][19][20] - **AHE价交易**:AHE价交易触及25%下限后反弹观点论据不准确,红利税影响小,周期性因素推高溢价;长期来看,更多险资及非红利公司赴港上市有助于降低溢价中枢,今年内26%较合理,美元走弱未来AHE价可能更低[21] - **流动性支持**:今年港股流动性重要,但企业ROE和EPS趋势性转好是市场中枢上移支撑;今年EPS连续第三年上升,市场预期2026年EPS和ROE继续修复甚至加速[22][23] 各行业板块 - **金融产业**:香港金融产业景气度高,IPO数量与成交量突破,人民币国际化与稳定币催化下,股票与债券市场扩容可期;金融产业PB分位接近十年高位,香港仍有重合空间;稳定币和虚拟资产发展为银行和券商带来参与机会,建议关注香港头部中资券商修复机会[24][35] - **银行**:2025年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中银香港等迎来29% - 30%修复行情,人民币升值预期及股票市场扩容将带来持续修复机会;受利率下行影响,但财富管理业务增长支撑业绩;目前估值低,股息率约5%,建议把握机会[33] - **券商**:2025年以来,以老虎证券和富途证券为代表的券商业务增长显著,中资券商海外业务业绩贡献约20%,整体业绩增长良好;A股市场修复,两融业务改善,中报部分券商业绩翻倍,预计全年业绩增长三四成;目前中资券商估值处于低位,建议关注[34] - **房地产**:香港房地产市场经历五年调整,今年5月以来房价环比回升,6月一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增长116%,环比增加28%,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增加35%,环比增加11%,租金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1%;面临去化压力,今年房价可能小幅下跌,明年有望企稳回升;推荐关注港铁公司和领展[36][37][40] - **互联网**:近期港股互联网板块表现强劲,海外资金流入加大权重股配置,中美关系回暖增强市场信心;外卖补贴竞争烈度收窄,市场预期EPS有望上修;看好头部公司业绩修复,关注中小优质精品主题或业绩兑现公司,如美团、携程、快手、云音乐、美图等[41] - **科技硬件**:涵盖小米、半导体、消费电子;小米全球投资者持股增加,预计未来三年收入从约3500亿元增长到6500 - 7000亿元,利润从不到400亿元增长到接近700亿元;中芯国际与A股半导体板块联动性高,华虹通过收购母公司资产等提升表现;港股二次上市活跃,对科技板块及恒生科技指数产生显著影响,吸引资金流入,提高板块质量[43][44][46] 港交所 - **业务表现**:业务分为交易结算、IPO、投资及其他数据服务,交易服务关键;今年一季度日均成交量达2400亿港币以上创历史新高,二季度持平,7月以来势头强劲,今年可能达到或接近2500亿;日均成交量增长50亿带动盈利增长约1.6%[25] - **影响因素**:日均成交量增长受汇率、利率、IPO及南下资金影响,汇率因素尤为重要,与人民币币值呈正相关;人民币走强促使海外资金流入香港,推动成交量;利率下降使市场流动性增加,支撑日均成交量;IPO业务吸引人气,贡献成交额并吸引海外资金流入[25][26][29] - **盈利和估值**:当前估值处于长期估值通道中等水平,未来有上行空间;交易活跃可能使衍生品保证金存款规模扩大,以量补价,对盈利有信心,建议关注[3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香港商业零售额5月同比增长2.4%,非必需品消费结束16个月负增长,实现3.5%正增长,奢侈品消费降幅收窄,若趋势持续将对商业环境及商业地产产生积极影响[39] - 港股互联网板块自京东打响外卖战役后,头部公司EPS被大幅下修,国家部委反内卷号召及约谈企业后,外卖补贴竞争烈度收窄,市场预期EPS有望上修[41] - 港股科技硬件板块中小票如云音乐、美图等二季度以来表现强劲,代表中国消费互联网板块新消费逻辑价值重估时刻,如美图从C端迈向B端逻辑升级进入猛涨阶段[41]
机构:人民币汇率或重回7.0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3:27
人民币汇率动态 - 7月10日人民币中间价调升31基点至1美元兑7.1510元 [1] -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7.18 年初以来美元兑人民币贬值超2% [2] - 瑞银预计人民币汇率将在明年年中升至1美元兑7元 [6] 中国科技行业分析 - 中国AI领域发展强劲 瑞银持续看好科技股表现 [4] - 行业过度竞争导致中国科技公司估值仅为美国同类企业一半 [4] - 中央财经会议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4] - 政府"反内卷"政策信号将促使胜出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 [4]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投资者正从美国资产转向亚洲及欧洲等多元化资产 [5] - 美国市场波动突显分散投资重要性 [5] - 瑞银建议将美国资产占比控制在50%-66% 亚洲新兴市场成重要选择 [6] 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 关税战前景不明朗 预计下半年不会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 [4] - 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4] - 贸易谈判进展和资本流动改善支撑人民币升值潜力 [6]
人民币汇率升值背后:中美经贸磋商的积极信号与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6-13 10:41
人民币汇率升值 - 6月11日人民币中间价调升12个基点至1美元兑7.1803元,显示人民币汇率走强[2] - 人民币升值利好出国旅游、留学及进口商品消费,同等人民币可兑换更多美元[2] - 美元走弱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中国经济复苏为汇率提供支撑[6] 中美经贸磋商进展 - 6月9-10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双方就落实元首共识达成原则一致[2] - 磋商取得新进展缓解贸易摩擦担忧,有助于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3] - 市场反应积极,全球股市、债市上涨,投资者信心显著增强[3] 美元及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国5月CPI数据低于预期,市场猜测美联储可能年内降息两次[6] - 特朗普呼吁美联储降息1个百分点,美元指数承压走弱[6] - 若美联储降息,美元可能进一步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压力加大[6] 人民币汇率展望 - 中国经济基本面和金融市场开放将支撑人民币汇率中长期稳定[6] - 中美关系缓和及全球支付地位提升或推动人民币持续走强[6]
A500指数ETF(159351)近1周日均成交超28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6-10 10:55
流动性表现 - A500指数ETF盘中换手率达6.19%,成交金额9.19亿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28.09亿元,居可比基金首位 [3] 规模与份额增长 - 近2周规模增长2.40亿元,新增规模位列可比基金前2 [3] - 近1月份额增长3.06亿份,新增份额排名可比基金前2 [3] 资金流向 - 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入2911.33万元 [3] - 近9个交易日中有6日净流入,累计净流入1.29亿元 [3] 指数成分结构 - 中证A5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1.21%,包括贵州茅台(5.82%)、宁德时代(3.12%)等 [3] 宏观经济与市场展望 - 中国经济基本面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韧性,A股全球配置吸引力提升 [3] - 人民币升值可能通过基本面、风险溢价等渠道利好中国股市 [4] 投资工具 - 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022454)为无股票账户投资者提供布局渠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