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
搜索文档
重磅论坛在港举行!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9:34
10月27日,"中国资产管理论坛2025(香港)"举行 。 会议由另类投资管理协会(AIMA) 主办 、中国基金报和安永联合主办。与会代表认为,"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将着力统筹投 融资协调发展,中国基金业 将 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目前, 中国已稳居全球第二大资管 市场,居民财富正从储蓄向投资加速 迁移 ,每年释放数万亿元增量,催生巨大财富管理需 求;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 的 产业链、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为行业构筑了坚实可持续的供 给优势;互联互通稳步拓展 、 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行业跨境投融资空间 广阔。 本次论坛采取"内地+香港"联合路演模式,向全球展示 中国 内地资本市场开放新机遇与香港 独特优势,推动两地资管行业协同发展,携手提升中国资管行业的全球影响力,助力香港更 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导读】顶尖全球机构齐聚中国资产管理论坛2025(香港)热议中国机遇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郭玟君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非会员理事刘磊 受邀致辞,向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和国际投资者 宣 介 中国基金行业发展机遇和对外开放政策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领跑 全球主要指数。 在此背景 ...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震荡走强,相关ETF涨近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3:34
有分析表示,海外宽松周期通常利好生物科技资产,自2025年9月18日降息以来,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 数涨幅达13%,融资环境的改善有望提升生物科技企业的经营活力。 此外,近期我国生物科技领域利好频传,产业层面,多家创新药企在ESMO 2025会议上共有35项研究 入选口头报告,刷新纪录;标杆性BD合作也陆续落地,如信达生物与武田达成总规模高达114亿美元的 重磅合作,反映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价值的认可。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震荡走强,康方生物涨超6%,信达生物涨超5%,再鼎医药涨超4%。 受盘面影响,多只港股创新药相关ETF涨近3%。 | 代码 | SEM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520880 | 跨 | 港股通创新药ETF T+O | 0.579 | 0.016 | 2.84% | | 159567 | 跨 | 港股创新药ETF T+0 | 0.874 | 0.024 | 2.82% | | 159297 | 跨 | 港股通创新药ETF南方 T+0 | 0.914 | 0.026 | 2.93% | | 1592 ...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经济日报· 2025-11-03 08:07
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遵循[1] - 国家创新体系成为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新焦点[1] 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效 - 中国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基础设施等规模均位于世界前列[1] - 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发展壮大[1]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1] -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深地深海探测等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1] - 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1] 创新体系短板与改进方向 - 创新体系在布局、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仍存在短板[2] - 需以系统思维提升整体效能,增强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和精度[2] 基础研究发展 -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当前中国基础研究进入加速期[2] - 应构建国家实验室、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主体深度参与、高效配合的创新生态[2] - 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推动高水平原始创新成果产出[2] 企业创新活力 - 企业创新活力直接决定国家创新体系的效能释放[2] -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显著增强[2] - 应持续培育支持一批能够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的科技领军企业[2] -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发展机制[2] - 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点领域攻关任务[2] - 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2]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人才是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核心要素,世界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3] - 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3] - 加快培育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3] - 以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3] - 建立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与多元评价体系[3]
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更多细化措施将出台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04:16
● 本报记者 王舒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商 务部党组日前表示,要谋划好设计好落实举措,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等方面 出台更多细化措施。 专家认为,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包括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两方面,是"十五五"期间对外开放的重要抓 手之一。"十五五"期间,稳外资举措有望继续加码,合作领域也有望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创新 药等领域拓展。 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 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实际使 用外资金额5737.5亿元,其中9月当月同比增长11.2%;与此同时,1至9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 9236.8亿元,同比增长4.4%。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从"十四五"看,中国利用外资,一是"量稳",实际使用外资累计7200多亿美 元,新设外企24万多家,引资大国地位依然稳固;二是"质优",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超过1/3,汽车、 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在华落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明显增多。 中国市场的"磁吸力"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十 ...
创业板十六年:一部技术革命与资本潮汐的共振史
华尔街见闻· 2025-10-31 20:00
创业板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创业板于2009年10月30日设立,从首批28家公司发展到13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7.67万亿元 [1] - 创业板定位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上市板块,是创新与金融沟通的重要桥梁 [1][6] - 市场涌现出如宁德时代、中际旭创、东方财富、阳光电源、迈瑞医疗、汇川技术等各领域龙头公司,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2] 历史行情表现与超额收益 - 2012年至2015年成长股行情中,创业板最大涨幅超过580%,是同期沪深300指数最大涨幅(166%)的3.49倍 [3] - 2018年至2021年蓝筹股牛市里,创业板最大涨幅超过200%,是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43%)的4.65倍 [3] - 2024年9月至2025年10月,创业板最大涨幅达到110%以上,是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51%)的2.16倍 [3]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创业板投资者数量超过5000万,跟踪创业板指数的ETF规模超过1870亿元,“创”系列ETF总规模达2542.72亿元 [6] 首批上市公司案例与筛选功能 - 首批28家上市公司中,安科生物上市当天最高涨幅281%,日后最高上涨7.7倍;华谊兄弟上市当天动态市盈率达124倍,但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较16年前下跌38% [7] - 爱尔眼科从上市初不显山露水到市值最高翻10倍,亿纬锂能通过多次融资从锂原电池研发成长为全球竞争力锂电池平台,最新市值超1700亿元,年利润超40亿元 [7][8] - 创业板开板当年无公司年收入超30亿元或净利润超5亿元,但截至2024年报,已有240家公司营收跨越30亿元,91家公司归母净利润突破5亿元,超600家企业上市后营收增长超100% [9] 移动互联网革命时期的产业与资本互动 - 2012年至2015年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革命中,游戏和传媒行业率先爆发,华谊兄弟、中青宝、掌趣科技等个股上涨10到20倍 [12] - 互联网金融领域银之杰涨幅一度达80倍、东方财富达70倍、同花顺达50倍,东方财富市值至2025年10月达4000亿元以上,长期位居创业板金融服务类个股市值榜首 [13][14] - 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银之杰、广和通、四方精创等企业市值分别达到350亿元、248亿元和200亿元,将新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 [14] 新能源与生物科技革命中的领军企业 - 宁德时代2018年6月上市后,年营业收入从199.97亿元增长至4009.17亿元,增长约19倍;年净利润从38.78亿元增长至441.21亿元,增长超10倍;市值累计上涨近24倍 [18] - 新能源领域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等在碳中和政策与行业高景气共振下成为行业龙头,生物科技领域迈瑞医疗等形成引领示范效应 [18] - 创业板公司总体研发强度明显高于A股平均水平,截至2025年6月30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197家,占比86.6% [20] AI人工智能革命的新浪潮 - 2024年后AI技术推动创业板新一轮发展,2025年内创业板指最大涨幅超50%,AI产业链中光模块等板块表现突出 [22] - 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在2022年底AI浪潮掀起后上涨30倍,动态市盈率维持相对中等水平,业绩出现超高速增长 [22] - 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三大领域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4万亿元,占创业板整体营收的56.67%,净利润占比达48.3% [24] 投资回报与工具创新 - 以2024年10月收盘价测算,有600多家创业板公司相对于发行价涨幅超100%,50多家涨幅超10倍 [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市场跟踪创业板指的ETF规模达1167.85亿元,跟踪创业板50指数的ETF规模达322.04亿元 [29] - 天弘创业板ETF(159977)及其联接基金持有人合计超85万户,为全市场创业板指数基金中最多;另有25只创业板相关指数增强基金开始运用AI提升业绩 [29]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河南专场)举办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31 17:05
招聘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29至30日举行,为“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河南专场,地点在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 [1] - 广东省143家企事业单位参会,提供5494个优质岗位,其中包含640个硕士岗位和986个博士岗位 [1] - 提供1926个年薪20万元以上岗位及145个年薪50万元以上岗位 [1] 参会机构与公司 - 参会机构类型多样,包括知名高校如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科研院所如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以及兼具文化与公益属性的事业单位如潮州市博物馆 [1] - 参会公司涵盖行业龙头比亚迪,以及深耕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胜宏科技(惠州)、伯恩光学(惠州)、潮州三环(集团) [1] 岗位需求与产业方向 - 招聘岗位重点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与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度适配 [1] - 主办方结合郑州大学考古学、旅游管理、护理学、工程力学、化学材料等学科优势,针对性组织相关领域企业参会,确保岗位需求与专业特长双向匹配 [1]
丸美生物:加速研发成果转化,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09:21
日前,丸美生物荣获重组功能蛋白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资质,成为继2024年成立"全国重组功能蛋 白技术研究中心"之后的重量级认定,对企业发展、行业升级与区域产业生态均具有非凡意义。 2025年第三季度,丸美生物以科技赋能美妆,共提交32项专利申请,深度参与主导制定4项标准,并发 布2项团体标准,紧密围绕重组胶原、活性物检测、生活美容等前沿技术领域在推动行业技术规范化与 标准化上持续发力。 10月30日晚间,丸美生物(603983)发布2025年三季报。据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 亿元,同比增长22.51%,归母净利润录得2.44亿元;研发费用录得6279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 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59亿元,同比大增132.19%,现金流充裕度显著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9月,公司获得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备案,意味着其在生物科技领域的人才培 养实力获官方认可,可聚集青年科技人才、深化产学研协同发展,同时也为丸美生物的核心技术研发与 成果转化注入源头活水。(CIS) ...
医药板块今日延续调整,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全天净申购超2亿份
搜狐财经· 2025-10-30 20:43
医药板块今日延续调整,截至收盘,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均下跌1.8%,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下跌2.5%,中证创新药产 业指数下跌2.6%,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下跌2.8%,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全天获超2亿份净申购。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恒生创新药ETF (159316)近一月"吸金"超12亿元,位居港股创新药板块第一。 创新药ETF易方达德 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该指数聚焦A股创新药龙头, 由不超过50只主营业务涉 及创新药研发的公司股票 组成,汇聚A股创新药主力 军。 � H 该指数涨跌 -2.6% 该指数聚焦港股医疗卫生行 业龙头,由50只医疗器械 、生物药品、化学药及其它 医药卫生行业的港股通股票 组成。 �日 该指数涨跌 -2.8% 生物科技ETF (10) 跟踪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 -1.8% 该指数聚焦A股生物科技龙 头,由不超过50只业务涉 及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 液制品及其它人体生物科技 的公司股票组成。 �日 该指数涨跌 -2.5% 司标的指数中规模居第一 医药ETF ONLY 跟踪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 该指数聚焦A股医药卫生行 业龙头,由 ...
发挥大市场优势、成就大市场机遇,王文涛谈“十五五”吸引外资工作
商务部网站· 2025-10-30 14:26
中国利用外资总体表现 - 十四五时期实际使用外资累计7200多亿美元,新设外资企业24万多家 [1] - 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汽车、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等标志性项目落户 [1] -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数量明显增多 [1] 市场优势与发展方向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 [2] - 将大力提振消费,打造'购在中国'品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促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2] 扩大开放与外资机遇 - 全面落实国民待遇,外资品牌销量占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三分之一 [3] - 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服务业是开放重点 [3] - 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等开放试点,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 [3]
医药板块延续调整,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早盘净申购近2亿份
搜狐财经· 2025-10-30 13:02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今日早盘医药板块整体震荡调整,多只主要指数出现下跌 [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午盘下跌1.8%,滚动市盈率为60.6倍 [1][3]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和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均下跌1.7%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下跌1.6% [1]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下跌1.4% [1] 创新药与生物科技指数概况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聚焦A股创新药龙头,由不超过50只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公司股票组成 [6] - 该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1.4倍,自2019年7月1日发布以来估值分位数为76.2% [7]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聚焦A股生物科技龙头,覆盖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等业务 [8] - 该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7.5倍,自发布以来估值分位数为69.4% [8] 医药卫生指数与ETF资金流向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聚焦A股医药卫生行业龙头,覆盖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细分环节 [9] - 该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1.1倍,自发布以来估值分位数为47.8% [10]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早盘净申购近2亿份,月内资金净流入超12亿元,位居港股创新药相关产品第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