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转型
搜索文档
茅台镇华领国酒业被拍卖:娃哈哈曾控股,或与华林集团有关联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16:55
如果不是受近期娃哈哈舆论风波影响,曾经被娃哈哈创立并控股的华领国酒业,其被拍卖的消费也不会 引起太大关注。 22日,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留意到一则司法拍卖消息,"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上坪村 房产(共计10处房产)和地上建筑物及房产内扣押物品(厂区房产内机器设备等动产)"于7月19日以 1.08亿元底价成交,竞得方是开封经开聚创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系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全资孙 公司。 透过资产评估报告,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本次被处置拍卖的资产系属于茅台镇华领国酒业有限公司 (下称华领国酒业),包含厂房、酿酒设备等,评估价值约1.3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华领国酒业曾被 娃哈哈旗下全资子公司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控股。 被拍卖的资产原本属于华领国酒业,该公司曾由娃哈哈出资设立并控股。 资料显示,华领国酒业成立于2013年11月,原名为领酱国酒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也是娃哈哈跨界投资 白酒留下的"印记"。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2013年11月系娃哈哈第二次"杀入"白酒领域的重要时间段(第一次是1994年在 重庆涪陵创办关帝酒厂,已关停),时任娃哈哈董事长的宗庆后在一场发布会上宣布,就进军白酒业 ...
半年报预警白酒“失速之年”:中秋旺季不再来?行业告别击鼓传花
华夏时报· 2025-07-15 22:41
行业现状 - 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刻价值重构,从依赖渠道囤货的"躺赚"模式转向深耕消费者需求的新路径 [1] - 消费场景萎缩、渠道库存压力陡增、价格体系承压三大难题倒逼行业转型 [1] - 2025年上半年白酒市场呈现深度调整态势:高端酒批价持续下探,库存周期延长,行业集中度攀升 [3] 业绩表现 - 顺鑫农业上半年净利润1.55亿-1.95亿元,同比暴跌53.85%-63.32% [2] - 酒鬼酒上半年净利润800万-1200万元,同比下滑90.08%-93.39%,营业收入5.6亿元左右,同比下降43% [2] - 金种子酒上半年亏损6000万-9000万元,新品馥合香系列未达规模效应 [2] 渠道与库存 - 经销商库存压力大,选择快速处理库存而非等待传统旺季涨价行情 [3] - 81.3%经销商认为2025下半年核心是维持现金流,仅12.5%关注利润 [5] - 经销商为周转现金流低价偷偷出货,零售市场无法消化高库存 [5] 消费趋势 - 餐饮收入增速回落至0.9%,直接影响白酒销售 [4] - 消费场景向家庭自饮和百元光瓶酒下沉 [3] - 节日效应减弱,价格涨不上去,消费回归理性 [4] 企业转型 - 贵州茅台加速从"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转变,推动商品与服务并重 [6] - 泸州老窖推出38度国窖1573并研发28度新品,开发冰饮、调配等新饮方式 [7] - 酒鬼酒开拓新渠道,与胖东来合作推出"酒鬼酒·自由爱"新品 [7] 未来展望 - 中秋前酒类市场承压,预计呈现"温和修复"态势 [5] - 行业分化加剧,头部企业稳健增长,区域中小酒企普遍承压 [8] - 低度化、年轻化及国际化成为酒企新突围方向 [8]
飞天茅台价格探底回升?消费新趋势引领白酒行业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6-28 20:03
中国白酒行业转型 - 行业正从"量价齐升"模式转向注重需求探索和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 [1] - 飞天茅台终端价格企稳在2000元以上 线下高端超市售价2599-2698元 专卖店零售价2100元 大宗购买可优惠至2000元/瓶 [1] - 线上平台低价属于引流策略 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需 [1] 茅台价格与需求分析 - 价格调整受行业周期性和消费降级影响 但作为社交/收藏优选的基本属性未变 需求依然强劲 [1] - 中秋、春节等传统旺季临近 消费需求有望释放并对价格形成支撑 [1] 消费场景变迁 - 传统商务宴请地位稳固 但家庭日常消费、朋友聚会等新场景崛起 [2] - 白酒主力消费群体年轻化 更倾向轻松愉快的消费氛围 [5] - 艾媒数据显示 家庭聚会(35%)、朋友相聚(32%)、商务宴请(28%)为前三大消费场景 喜宴/寿宴(25%)和个人小酌(20%)紧随其后 [2] 茅台战略转型 - 从"商务宴请符号"转型为"生活化载体" 激活真实消费需求 [5] - 推出生肖纪念酒、飞天文化酒等特别款 构建"品饮+收藏+文化认同"新场景 [5] - 在机场/城市核心区建立文化体验馆 提供沉浸式体验 [5] - 与阿里巴巴、京东合作 利用大数据触达新一代高净值消费者 [6] 行业变革方向 - 头部企业通过场景革命、年轻化破圈、文化价值深挖与数字化赋能开拓新市场 [6] - 茅台产品矩阵丰富带动购买频率提升 消费者在"爱自己"理念下增加消费 [5]
白酒挤泡沫,压垮经销商
凤凰网财经· 2025-06-23 21:35
行业现状 - 白酒批发市场被称为"白酒界宇宙中心",但当前商场萧条,商户开门时间延迟,物流车装不满发车 [2][3] - 经销商退掉仓库,只做"快进快出"生意,连接单都不积极,行业低迷前所未见 [4][5] - 2025年上半年白酒市场出现"多层崩塌",500元甚至300元以内的大众酒大面积价格倒挂 [7] - 数据显示价格倒挂严重程度:100-300元价格带占比35%,300-500元占比30%,500-800元占比31%,800-1500元占比21%,1500元以上占比10% [8] 价格动态 - 今年618期间,500ml飞天茅台"到手价"跌破2000元警戒线至1968元,五粮液"普五"一度跌破800元/瓶 [6] - 金王子酒从原价1100元/件跌至1000元以下,且持续下跌,早上995元下午跌至993元 [14] - 飞天茅台出厂价1169元/瓶,指导价1499元,二手市场曾炒至3000元以上,但如今2000元防线已崩塌 [36][37] - 龙年茅台从3500元进货价跌至3000元以下,蛇年茅台已跌至2000元区间 [43] 经销商困境 - 经销商年销售额从两三千万元缩水至1000万元,年收入暴跌超九成 [44] - 中小经销商利润率从5-8个点降至1-2个点 [44] - 疫情后白酒产量下降但上市酒企库存积压越来越多 [26] - 经销商被酒厂持续压货,从50万增至60万,否则不续约 [18][23] 市场变化 - 茅台干部大会提出"要树立强烈的市场导向",高端白酒正从"黄牛"转向"刚需" [45] - 申购茅台生肖酒人数从1000多人降至不到300人,创下新低 [38] - 原价茅台变得容易购买,去年需一年完成三瓶申购任务,今年四月已提前完成 [39] - 白酒行业从7000亿规模的造富神话诞生地变成泡沫出清的洗牌场 [8] 消费趋势 - 年轻人饮酒选择多样化,龙井精酿、威士忌酸、混调梅子酒等受欢迎 [47] - 好酒具有"人传人"效应,10人喝茅台8人会成回头客,但年轻人很少有机会喝到真正好酒 [52] - 市场上充斥"假好酒"会劝退年轻人,五粮液和国窖1573年产量仅2万吨,难以形成风气 [52] - 酒企营销手段老化,仍在沿用20年前的开盖扫码领红包活动 [54] 企业状况 - 酒企管理层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决策层老化 [56] - 茅台推出冰淇淋、与瑞幸联名酱香拿铁属创新之举,但多数企业营销敷衍了事 [57] - 目前只有高端酒(如飞天茅台)和口粮酒(如牛栏山、二锅头)能让经销商挣钱 [58] - 2024年上市酒企业绩漂亮,但可能是以卷死经销商为代价 [61] 行业转型 - 部分经销商开始自创品牌运营,每月利润可达两三万,比卖传统名酒更轻松 [60] - 经销商拓宽销路,门店电商两手抓,同行转卖以减少亏损 [63] - 禁酒令后行业不再围绕少数商务需求转,被认为更健康,当前关键是"活着"熬过周期 [63]
别让“勾兑陈年酱香酒”祸害行业生态
新京报· 2025-06-23 14:22
在2023年时,仁怀市人民政府就已出台《仁怀市酱香型白酒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生产经营者 对标签标识和广告宣传的真实性负责,严禁虚假标注年份、伪造生产日期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饶是如此,这些弄虚作假的行为依然猖獗,记者走访中就发现,这些"行业潜规则"并非个案。一个颇为 讽刺的事实是,记者的暗访并没有多少阻力,不少酒厂对于自己造假的手段侃侃而谈,似乎并没有多 少"地下""隐蔽"的 意识。这也在客观上说明,这种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酒厂自身也是见怪不怪了。 毫无疑问,这种市场乱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种勾兑,其实就是一种造假行为。用虚假宣传迷惑消费 者,用廉价酒精勾兑所谓陈酿,这是对消费者权益赤裸裸的侵犯。 据央视6月22日报道,在一些地方,部分商家为了牟取利益,用食用酒精勾兑,冒充纯粮酿造酒售卖。 个别商家虚构白酒的窖藏历史,以次充好,用"陈酿""老酒"等模糊概念误导消费者。 报道中提到,记者走访的贵州省仁怀市,个别酒厂就从外地采购酒精勾兑酒,当地灌装再调色,摇身一 变成"陈年酱香酒"。一些经销商甚至也完全不避讳,称自己的产品中含有50%的酒精酒,属于低端白 酒,但市场销量却十分可观,"诀窍"在于包装和宣传。 ...
茅台价格 “跳水”, 有回收商称:“快亏出一辆奔驰。”
搜狐财经· 2025-06-22 12:17
价格走势 - 25年飞天茅台原箱批发价6月19日报1980元/瓶,单日下跌20元,散瓶报1930元/瓶,单日下跌20元 [2] - 散装酒价格6月11日跌破2000元后持续下行 [2] 影响因素 - 商务宴请占白酒消费场景42.22%,消费场景减少直接影响高端白酒需求 [2] - 电商大促期间美团闪购推出上万瓶1499元限时抢购,京东投放10万瓶1499元产品,拼多多补贴价低至1840元/瓶 [3] - 线上低价策略导致线上线下价差扩大,冲击传统价格体系 [3] 市场反应 - 消费者可能因降价囤货或产生观望心态 [3] - 经销商遭遇近年来最深调整,部分开始低价甩货 [3] - 茅台经销商联谊会实施"稳市稳价"措施,限制电商/跨省供货并加强巡查 [3] - 回收商库存积压严重,武汉有回收商称亏损达"一辆奔驰"级别 [4]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面临高库存、增速放缓、动销疲软问题 [4] - 公司采取年轻化与国际化双轨策略应对市场变化 [4] 长期趋势 - 价格波动反映行业转型机遇,品牌通过年轻化与国际布局重塑价值 [5] - 高端白酒或进入回归消费本质的调整阶段 [5]
茅台,可能真的要崩了!
搜狐财经· 2025-06-18 11:06
茅台市场地位与象征意义 - 茅台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无可撼动,超越普通酒类消费品,成为身份象征和财富代表 [1] - 茅台曾被视作理财界"香饽饽",年收益率高达10%~12%,远超许多理财产品 [3] 近期价格下跌情况 - 自5月中旬以来,飞天茅台市场交易价持续下滑,原箱报价2020元/瓶,散瓶报价1970元/瓶 [5] - 电商平台价格战加剧,拼多多百亿补贴将茅台价格拉低至1840元/瓶 [6] - 有观点认为价格可能跌破1900元,消费者预期年内能喝上1499元的平价茅台 [5] 价格下跌原因分析 - 经济下行压力导致消费市场收缩,商务宴请与礼品市场受冲击,普通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9] - 政策层面禁酒令抑制公务消费,对白酒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9] - 行业供需失衡,头部企业盲目扩产导致供应过剩,库存压力增大 [11] - 线上电商冲击促使经销商低价抛售,市场价格体系陷入混乱 [11] 公司转型尝试与效果 - 推出酱香拿铁、茅台冰淇淋、酒心巧克力等创新产品,试图吸引年轻消费者 [13] - 打造i茅台平台,但转型尝试未达预期,茅台冰淇淋事业部解散,酱香拿铁热潮退却 [13] 行业面临的挑战 - 年轻人对白酒兴趣减弱,认为白酒与传统"爹味"文化关联,与价值观不符 [15] - 白酒高酒精度数口感令年轻人生畏,低度酒产品尝试效果不理想 [15] - 茅台价格下跌反映整个白酒行业在消费观念和市场需求变化下的困境 [15][17] 未来发展建议 - 需平衡高端市场与年轻消费者需求,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 [19] - 加强品牌与年轻消费者沟通互动,探索新商业模式和销售渠道 [19] - 价格下跌是市场环境、政策因素、行业竞争多重作用结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1]
洋河股份(002304):跟踪报告:以长期主义应对下行周期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17 15: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84元 [2][5][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白酒行业“量价齐降”,新禁酒令或加速行业向市场化、多元化转型,头部企业有望穿越周期,中小酒企面临淘汰 [3][12] - 洋河股份拥有双名酒多品牌矩阵,已由区域品牌蜕变为全国化、国际化行业巨头 [3][13] - 公司25年坚持大单品策略,低政务占比或强化抗风险能力,还计划推出光瓶酒新品 [4][14] - 公司进行区域精准投放,强化价格管控,优先在省内及长三角市场投放新品,优先突破十亿级市场 [4][1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为255/260/2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59/6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7/3.9/4.2,未来三年有望稳健增长,股息率超5.5%具有投资吸引力 [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形势 - 2016 - 2025年白酒产量连续九年下滑,今年多数白酒批价下行,5月18日修订条例明确公务接待不得提供酒类及香烟,新禁酒令推动行业告别政务依赖,加速转型 [3][12] 公司优势 - 拥有洋河、双沟两大中国名酒品牌及中华老字号认证,形成全价格带矩阵,中高端产品占比达84.2%,24年洋河省外占比为53.7%,省外经销商近6000家 [3][13] 产品策略 - 25年坚持大单品打造,聚焦海之蓝、梦之蓝M6+等核心产品,将海之蓝定位“200亿级超级单品”,第七代升级产品已在省内上市,省外下半年全面推出,还计划推出光瓶酒新品 [4][14] 市场策略 - 省内优先投放新品,24年省内新增39家经销商强化终端动销;省外优先突破十亿级市场,以河北、山东为首批核心目标,深化乡镇渠道下沉,复制数字化动销工具,推广针对婚宴市场的梦之蓝水晶版 [4][15] 价格管控 - 对梦之蓝M6+实施配额管控,暂停违规经销商订单,海之蓝线上停货保价 [4][1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24年公司合计派发分红70亿元,分红率104.9%,股息率为7.3%,承诺2024 - 2026年度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70%,且不低于70亿元;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为255/260/2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59/6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7/3.9/4.2,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5][16]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2024 - 2027年ROE分别为12.9%、10.5%、10.7%、11.2%,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3.2%、69.0%、69.6%、70.8%,资产负债率逐年降低 [10]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88.76亿、254.79亿、259.89亿、270.2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6.73亿、55.77亿、59.05亿、63.60亿元 [2][10]
中国白酒破局之路:从文化突围到技术革新
搜狐财经· 2025-06-17 13:55
行业现状 - 中国白酒市场呈现两极分化,贵州茅台前三季度营收1231亿元同比增长16.91%,而舍得酒业营收下滑15.03%、酒鬼酒净利润缩水88.2% [3] - TOP6企业占据行业85%以上营收和90%利润,区域酒企面临库存高压与消费转型困境 [3]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增速降至5%-8%,批零价格倒挂现象严重,40%经销商面临销售价格倒挂 [5] 消费变革 - 年轻群体断层:仅9%年轻人常喝白酒,远低于葡萄酒、威士忌超60%的占比 [7] - 女性消费崛起:占比升至29%,带动果味白酒复购率达传统产品2.3倍 [7] - 健康需求激增:"健康白酒"搜索量增长103%,低卡、无糖产品受青睐 [7] - 消费场景重构:38度以下产品增速达31%,小瓶装增速67%,户外露营等轻社交场景成新增长点 [10] 产品创新 - 低度化革命:泸州老窖低度酒占比从15%提升至50%,五粮液布局39度产品,洋河推出33.8度"微分子"系列 [14] - 健康化升级:劲牌标注黄酮苷含量,开发智能醒酒器监测最佳饮用状态 [14] - 风味创新:果味白酒、冷萃工艺提升女性复购率2.3倍,西藏阿拉嘉宝青稞酒获世界烈酒大赛"最佳酒品" [14] 文化赋能 - 时空折叠法:李渡高粱打造沉浸式品鉴体验,客单价提升4倍 [15] - 非遗活化:故宫联名款溢价能力达300%,非遗工艺搜索量增长228% [15] - 元宇宙融合:洋河虚拟酒窖NFT数字藏品二级市场溢价最高达10倍 [15] 技术驱动 - 透明溯源:茅台"12987工艺"可视化系统覆盖率85%,消费者信任指数提升40% [17] - 菌种攻坚:刘延琳团队研发本土酿酒酵母NX16,解决"卡脖子"问题 [17] - 数字营销:泸州老窖"五码营销"联动120万终端,实现渠道动销精准激励 [17] 全球化布局 - 口感适配:汾酒以"国际适口性"打开海外市场,增速达47% [19] - 渠道建设:泸州老窖在全球建立71个机场免税专柜,借力澳网等顶级赛事曝光 [19] - 文化共鸣:国窖1573将花丝镶嵌非遗技艺融入设计,斩获伦敦设计奖铂金奖 [19] 未来战略 - 年轻心智争夺:江小白迭代"情绪特调"系列,光瓶酒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突破1500亿 [21] - 健康科技竞赛:头部企业加速布局"风味指纹图谱"数据库、白酒风味电子烟弹等 [22] - 全球化标准建设:构建国际通用的品质表达体系、文化共鸣的情感联结和全球流通的价值符号 [22]
茅台宴会厅没茅台了
和讯· 2025-06-13 18:02
核心观点 - 史上最严禁酒令出台,明确禁止公务工作餐提供任何酒类,包括私人自带酒类,监管力度空前严格 [4][5][6][7] - 市场对禁酒令影响存在分歧:乐观派认为政务消费占比已从40%降至5%左右,冲击有限;悲观派担忧隐性政商交流场景收缩可能波及商务需求 [12][13] - 行业加速向消费者市场转型,头部酒企通过品牌建设(如酒旅融合)和产品创新(如低度化、高性价比)吸引年轻群体 [16][17] 禁酒令严格程度 - 禁酒范围突破:从限制高档酒到禁止所有酒类,地方执行更彻底(如贵州禁止任何酒类包括私人自带) [6] - 场合扩展:从禁止公款购酒扩展到公务接待、工作餐、值班、调研等多种场景 [6] - 监管强化:各地快速响应(如贵州开放举报、重庆"抓到就处分"),执行力度远超以往 [7] 历史对比 - 2012年三公限制令导致白酒行业剧变:政务需求占40%,茅台60%营收依赖政务团购,飞天茅台价格从2000元暴跌至800元 [10][11] - 当时行业影响:白酒板块半年蒸发4000亿市值,2013年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67%,终结十年高速增长 [11] - 此次差异:政务消费占比已降至5%左右,市场以商务宴请和个人消费为主 [12] 市场反应 - 短期冲击:新规发布次日白酒股集体下挫,茅台、五粮液单日市值蒸发超300亿,飞天茅台终端价跌破2000元 [14] - 抗风险能力增强:相比2012年断崖式下跌,此次震荡更温和 [15] 行业转型 - 头部酒企表现:茅台销售额从2012年264.55亿元跃升至2024年1741.44亿元,实现"强者恒强" [13] - 品牌建设:酒旅融合成为破圈利器(茅台签约张艺兴、五粮液打造工业旅游、泸州老窖联动非遗) [16] - 产品创新:针对年轻人推出低度化、清香型产品(如汾酒成为90后/00后最爱品牌),开发高性价比产品(泸州老窖9元/斤纯粮酒)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