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

搜索文档
赛诺医疗8天4板,神经介入器械获FDA突破认定+反内卷政策利好
搜狐财经· 2025-08-18 14:24
股价表现 - 赛诺医疗涨幅达19.99% 8个交易日内录得4个涨停 [1] - 最新股价41.48元 总市值172.58亿元 [1] - 封板资金0.96亿元 成交额20.43亿元 换手率12.44% [1] 产品研发突破 - 控股子公司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1] - 系全球首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产品及首款国产神经介入器械获此认定 [1] - 强化公司在神经介入领域技术领先优势 [1] 政策环境 - 高层明确"反内卷"及"集采优化不再唯低价论"政策导向 [1] - 政策支持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1] - 行业估值修复预期增强 [1] 业务领域 - 公司主要涉及医疗器械、神经介入、心血管介入、脑机接口等概念板块 [1]
创新药后是创新医械?8月至今最牛A股花落科创板
凤凰网· 2025-08-16 17:21
科创板个股表现 - 赛诺医疗8月股价累计上涨151.78%,周涨幅69.13%,涨幅位列沪深两市(剔除新股)第一 [1][2] - 吉视传媒月涨幅102.06%,周涨幅45.19% [2] - 南模生物月涨幅97.50%,周涨幅39.71% [2] - 新瀚新材月涨幅91.09%,周涨幅31.43% [2] - 淳中科技月涨幅90.43%,周涨幅27.97% [2] 赛诺医疗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高端介入医疗器械研发,覆盖心脑血管、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拥有冠脉和神经介入两大管线 [2] - 旗下赛诺神畅研发的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2] 介入类耗材行业概况 - 介入技术为微创疗法,分为神经介入(脑、脊髓疾病)和心血管介入(心脏及外周血管疾病) [3] - 神经介入操作精度要求高,心血管介入技术更标准化、普及度广 [3] - 脑血管病高发病率、高复发率,2030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预计达584.76万人 [3] - 2020年冠心病患者2527.2万人,2020-2030年预计GAGR 2.28% [4] 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 - 介入类器械(如心血管支架、神经介入弹簧圈)单件价格高(国产支架1-2万元/枚,进口2-4万元/枚) [5] - 跨国企业(美敦力、雅培、波士顿科学)主导市场,中国厂商处于国产替代初期 [5] - 集采加速国产替代,缩短入院流程,头部企业如归创通桥、心玮医疗通过集采实现销量增长 [5] 国内企业布局 - 赛诺医疗:神经介入产品包括全球首款颅内动脉狭窄药物洗脱支架NOVA [6] - 惠泰医疗:国产电生理及血管介入龙头,形成下肢介入手术完整解决方案 [6] - 迈普医学:收购易介医疗进入神经介入市场,12款产品已获批 [6] - 归创通桥:神介产品进入省际联盟集采,外周产品快速放量 [6] - 心脉医疗: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 [6]
【华创证券】迈普医学(301033)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二:关联交易易介医疗,前瞻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8-10 18:53
神外业务发展 - 2023年前公司处于研发和商业化能力蛰伏阶段 营收体量较小且高度依赖硬脑膜单一产品 但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神经外科产品布局逐步成型 [3] - 2023年后集采影响逐步出清 硬脑膜业务企稳 PEEK颅颌面修补产品受益集采加速替代钛金属材料 [3] - 新产品止血纱、脑膜胶上市后快速放量 集采扩围将进一步加速新品入院 拉动收入端快速增长 [3] - 规模效应显现叠加费用增长放缓 公司利润端进入高增长阶段 [3] 神经介入布局 - 2025年6月公司拟收购易介医疗100%股权 标的专注神经介入赛道 该赛道具有渗透率与国产化率双低特征 集采扩围正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3] - 易介医疗产品布局全面 处于商业化加速阶段 参考微创脑科学2024年33%净利率 预计标的将较快实现盈亏平衡 对利润率拖累仅为短期 [4] - 收购争议点包括关联交易定价问题 但监管高压态势下不合理定价风险极低 [4]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将实现神内神外科室渠道协同 助力公司从神外市场延伸至更广阔的神介市场 大幅拓展业务成长空间 [4] - 当前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 本次交易有利于增强控制力 [4] 业绩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1亿、1 6亿、2 2亿元 同比增长43 8%、39 0%、40 5% 对应EPS为1 70、2 36、3 32元 [5] - 给予2026年38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约90元 [5] 核心结论 - 神经外科业务处于高增长阶段 新产品与集采推动下增长具备持续性 [4] - 收购易介医疗虽短期拖累盈利 但符合中长期战略布局 为第二增长曲线奠定基础 [4]
迈普医学(301033)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二:关联交易易介医疗 前瞻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8-10 16:39
神外业务发展 - 2023年前公司处于研发和商业化能力蛰伏阶段,营收体量较小且高度依赖硬脑膜单一产品,但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并逐步完善神经外科产品布局 [1] - 2023年后集采影响逐步出清,硬脑膜业务企稳,PEEK颅颌面修补固定产品受益于集采加速替代钛金属材料 [1] - 新产品止血纱、脑膜胶上市后顺利放量,集采扩围有望加速新品入院,拉动收入端快速增长 [1] - 规模效应和费用增长放缓推动公司利润端进入高增长阶段 [1] 神经介入布局 - 2025年6月公司拟收购易介医疗100%股权,后者主要布局渗透率和国产化率双低的神经介入赛道 [1] - 神经介入集采快速扩围推动渗透率和国产化率提高 [1] - 易介医疗产品布局全面且处于商业化加速阶段,预计将较快实现盈亏平衡 [2] 收购争议点 - 市场担忧标的摊薄公司利润率,但参考国产神经介入龙头微创脑科学2024年33%的净利率,预计拖累仅为短期 [2] - 市场担忧关联交易定价问题,但监管高压态势下不合理定价可能性极低 [2] 收购战略意义 - 实现神内神外科室渠道协同 [2] - 从神外市场延伸至更广阔的神经介入市场,拓展业务成长空间 [2] - 增强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 [2] 业务展望 - 神经外科业务在新产品和集采推动下有望持续高增长 [2] - 收购易介医疗虽短期拖累盈利,但符合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6、2.2亿元,同比增长43.8%、39.0%、40.5% [3] - 对应EPS分别为1.70、2.36、3.32元 [3] - 给予2026年38倍PE估值,目标价约90元 [3]
迈普医学(301033):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二:关联交易易介医疗,前瞻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华创证券· 2025-08-10 16:14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迈普医学"推荐"评级,目标价90元 [1][10] - 核心观点认为神经外科业务已进入高增长阶段,收购易介医疗布局第二增长曲线具有战略意义 [1][7][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6/2.2亿元,对应EPS 1.70/2.36/3.32元 [10] 神经外科业务分析 - 2023年前依赖硬脑膜单一产品,收入占比超70%,毛利占比超80% [16][18][22] - 2023年后集采影响出清,PEEK颅颌面产品加速替代钛材料,2023/2024年收入增长61%/31% [34][36] - 新品止血纱2024年收入达3600万元,脑膜胶国内市场规模预计5-16亿元 [40][42][44] - 2024年收入结构优化:硬脑膜56%/颅颌面29%/止血纱+脑膜胶13% [46][48] 收购易介医疗分析 - 神经介入赛道渗透率与国产化率双低,2023年市场规模83亿元,预计2028年达432亿元 [52][78] - 易介医疗2024年营收2441万元(+104%),产品覆盖11项神经介入器械 [68][72] - 收购争议点:短期利润率摊薄(2024年亏损2616万元)与关联交易定价 [74][75] - 协同效应:渠道覆盖2000家医院,拓展神经内外科室销售 [7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72/4.85/6.35亿元,增速33.8%/30.3%/30.9% [3] - 归母净利润增速43.8%/39.0%/40.5%,净利率从28.4%提升至34.8% [3][86] - 给予2026年38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90元 [10][86]
股市必读:赛诺医疗8月7日涨停收盘,收盘价17.03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01:54
交易信息 - 赛诺医疗2025年8月7日涨停收盘,收盘价17.03元,涨幅达20.01% [1] - 当日换手率2.1%,成交量8.73万手,成交额1.4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897.87万元,占总成交额19.49%,游资资金净流出2075.3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822.51万元 [1] - 因日收盘价格涨幅达15%登上沪深交易所龙虎榜,为近5个交易日内首次上榜 [1] 产品研发与认证 - 控股子公司赛诺神畅研发的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为全球首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产品获此认定 [1][3] - COMETIU支架系统已于2024年4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批准,并于同年5月递交注册申请 [1] - 公司于2024年10月向DEKRA递交欧盟MDR认证申请并通过现场质量体系审核,处于技术审评最终阶段 [1] 产品应用与市场影响 - COMETIU支架系统适用于药物治疗失败的颅内血管狭窄≥70%的患者,COMEX球囊微导管用于颅内动脉狭窄球囊扩张及器械通路 [1] - 该认定填补全球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空白,推动公司神经介入产品国际化布局,加速全球化战略 [1] - 认定对公司当前业绩无直接影响,未来业绩影响尚无法预测 [1]
赛诺医疗(688108.SH)子公司产品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6:31
核心事件 - 赛诺医疗控股子公司赛诺神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1] 产品意义 - 该产品是美国FDA历史上全球首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产品 [1] - 该产品是首个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的国产神经介入器械产品 [1] - 产品填补全球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的空白 [1] - 作为突破性医疗技术将为全球数百万脑卒中患者带来新的康复希望 [1] 公司影响 - 标志着公司在研产品COMETIU支架系统的技术创新及显著临床优势进一步获得国际权威监管机构认可 [1] - 将有力推动公司神经介入创新产品的国际化布局 [1] - 加速公司全球化战略进程 [1] - 显著提升公司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1] - 进一步夯实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 - 是公司在神经介入缺血性卒中治疗创新产品战略进程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1]
赛诺医疗:子公司产品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新浪财经· 2025-08-06 16:27
产品研发突破 - 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1] - 该产品是美国FDA历史上全球首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产品 [1] - 首个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的国产神经介入器械产品 [1] 战略意义 - 标志着公司在神经介入缺血性卒中治疗创新产品战略进程的重大里程碑 [1] - 产品技术创新及显著临床优势获得国际权威监管机构认可 [1] - 有力推动公司神经介入创新产品的国际化布局 [1] 品牌与竞争力 - 加速公司全球化战略进程 [1] - 显著提升公司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1] - 进一步夯实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
赛诺医疗加速抢占神经介入高地——创新密网支架背后的技术突破与全球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19:42
产品与定价 -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是神经介入领域的创新耗材 但价格高达十万元 成为放量障碍 [2] - 赛诺医疗子公司赛诺神畅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在广东省省级带量采购中以61890元拟中选 价格显著降低 [2] 产品性能与优势 - AUCUR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由赛诺神畅主导 美国eLum提供核心技术 于2025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2] - 该产品1年动脉瘤闭塞率达96.99% 1年安全性复合终点为1.4% 在所有获批密网支架中表现最佳 [2] - 支架可通过0.017英寸微导管抵达更深更小血管 且能100%顺利打开 同类产品难以实现 [3] - 采用新型合金材料和电子涂层接枝技术 拥有全球最小通过外径 在X光下全显影 具有更优贴壁和高效封闭能力 [3] - 支架特性可阻断动脉瘤血流使其萎缩 同时不影响周边细小血管供血 [3] 技术研发与专利 - 赛诺医疗2023年以2072万美元收购美国eLum公司72.73%股权 获得核心技术 [2] - eLum位于硅谷弗里蒙特市 周边聚集波士顿科学 强生等8家知名企业研发中心 [2] - eLum CEO拥有近40年神经介入经验 曾任美敦力脑科学研发总监 团队持有60项专利及60余项在申请专利 [3] - eLum正研发全新合金材料 以解决支架显影不佳行业通病 未来有望提升显影效果和支撑力 [3] 临床评价与行业影响 -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何川评价该支架为远端动脉瘤提供更安全到达 更高效愈合 更可靠防护的解决方案 有望开启动脉瘤密网治疗远近双轨时代 [4] - 产品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公司可能成为一流神经介入器械公司 [5] 生产与全球化布局 - eLum帮助赛诺神畅提升编织 绕簧 热处理等生产工艺 并培训研发与生产团队 [4] - 赛诺神畅已完成除导丝外神经介入产品全产品线布局 新产品数量快速增加 [4] - eLum的700余平方米研发基地支撑现有产品技术迭代 并作为叩开欧美市场桥头堡 [5] - 公司依托硅谷产业集群优势 深度融入全球神经介入创新生态 加速产品符合欧美市场准入标准 [5] 公司战略转型 - 随着AUCURA上市 赛诺医疗正从冠脉介入向神经介入领域快速拓展 [5]
心玮医疗20250707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新为医疗 - 行业:神经介入、脑机接口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脑机接口产品 - **技术路线与进展**:采用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通过颈静脉穿刺将电极支架上行到大脑区域释放采集信号,经连接线到颈部皮下信号收发器,由外置无线电源供电传输信号。已完成动物实验验证安全性和信号稳定性,2025年生产行检样机,2026年获行检报告并开展探索性临床试验[3] - **适用领域与潜在患者规模**:聚焦神经领域,用于卒中预防和治疗,与南开大学合作用于脑梗、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修复。中国每年新增卒中病例约150 - 200万,未来三年内需康复训练的卒中愈后患者预计达四五百万人,是重要潜在用户群体[5] - **技术优势与特点**:无需开颅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信号强度高于头皮无创型,虽略弱于完全侵入式,但临床应用优势明显[6] - **无线供电植入产品情况**:皮下埋置信号收发器体外供电,未来可能叠加主动刺激功能需植入电池,不可充电电池寿命3 - 5年,充电电池寿命超10年,更换手术相对简单[7] - **研发难点与壁垒**:硬件开发中电极支架精准贴壁技术是主要难点,软件部分因脑电信号解析处理有较成熟应用,挑战相对较小[8] - **临床研究及商业化落地计划**:2026年底启动小规模探索性临床研究,商业化需取得产品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取决于第一阶段临床推进情况[9] 公司经营与财务 - **盈利与收入目标**:2025年上半年预计利润1500 - 1800万,全年目标3000万,全年收入目标3.8亿,长期毛利率目标65%,净利率逐步提升至15% - 20%[2] - **研发投入**:有六七人团队推进项目,每年研发投入不少于5000 - 6000万,人体入组费用高,根据适应症批复确定具体规划[9] 公司战略规划 - **短期战略**:2025年实现盈利,未来三到五年内每年收入增长30%,通过集采和进口替代抢占市场份额,推出新产品,如辅助支架等,2026年底若获自膨药物支架将贡献新增收入[4][27] - **长期战略**:通过行业整合和收并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生产和销售能力[28] 行业政策与标准 - **行业标准**:脑机接口技术相关行业标准处于早期阶段,主要集中在术语定义及行业规范性标准制定,药监部门尚未提出明确产品标准要求,预计随产品开发推进将逐步推出[11] - **医保支付政策**:2025年国家推出相关医保支付政策,湖北省3月推出脑机手术服务收费条款,医保收费方式将根据临床目的制定对应收费目录,未来根据商业化落地需求更新完善[12] 公司产品进展 - **动脉瘤辅助支架**:2024年10月底获注册证,2025年一季度挂网推广,今年目标进入200家左右医院,预计实现5000 - 6000万销售额,明年预计进一步提升,计划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带动弹簧圈销售[16] - **颅内自膨药物支架和药球项目**:颅内自膨药物支架计划今年四季度提交审评注册,约一年审评时间,若顺利明年四季度拿证;今年5月撤回颅内药球项目申请,调整申报方案[17] 公司合作情况 - **医工结合及大学合作**:继续拓展医工结合及大学合作项目,与南开合作愉快,建立团队推进项目负责硬件部分,积极寻找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机会[18] - **脑电信号解析合作**:希望找到更强合作伙伴完善产品方案,与医院专家和主任持续合作,有十几项医工合作项目同时推进[19] 行业市场情况 - **神经介入产品国产化份额与手术量**:集采提高国产神经介入产品份额,2025年缺血手术量增长15% - 20%,出血手术量增长10% - 15%,更多省份执行集采将显著提升手术量及产品使用量[4][22] - **抽吸导管和颈动脉相关产品集采**:河南省公立医院已进行抽吸导管集采但未大规模省级联盟采购,抽吸导管集采迟早会进行;颈动脉保护伞、球囊已参与集采,颈动脉支架外资品牌已参与集采[23][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希望不仅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还能扩展到与Apple Vision Pro结合的消费级应用场景[29] - 公司在颈动脉领域产品已基本覆盖,未来计划扩大覆盖范围,推出新产品,推进新的手术收费目录和术式[25] - 介入式产品研发方面,兴伟公司进展较快,神通公司子公司正在进行动物实验,武汉有一家未上市公司也在布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