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
搜索文档
营收下滑,出海增长,集采压力下的半年报|微创脑科学
思宇MedTech· 2025-08-28 00: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 [4] - 毛利2.81亿元,同比下降4.7% [6] - 净利润9273万元,同比下降33.8% [6] - 每股盈利0.16元,低于去年同期0.25元 [6][7] - 研发开支3704万元,同比下降23.4% [6] - 现金及等价物5.62亿元,较2024年底6.23亿元有所下降 [6]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低于去年同期0.08港元 [6] 业务运营 - 产品累计支持超过25万台神经介入手术,惠及57万余名患者 [8] - 弹簧圈系列(NUMEN®等)保持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提升 [13] - 密网支架(Tubridge®)因集采中标价格下调导致收入下降 [13] - 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新增进入170家医院,累计覆盖约1600家 [13] - NeuroHawk®取栓支架、X-track®远端导管等产品持续放量 [13] - 新品NeuroHawk Medibox™一体化取栓包、WAVE-track™抽吸导管迅速进入临床使用 [13] 国际化进展 - 海外收入4710万元,同比增长67.4% [14] - 产品已进入3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神经介入手术量前十中的9个国家 [14] - 在韩国、英国建立直销模式,放量明显 [14] - NUMEN®系列弹簧圈在埃及、印度等地实现首例应用 [14] - NeuroHawk®取栓支架获得欧盟CE MDR认证,夯实欧洲市场 [14] 行业背景 - 中国每年新发卒中人数约340万,占全球1/4,发病率逐渐年轻化 [15] - 2025年5月全国25省血管介入耗材集采落地,价格压力显著 [15] - 国家医保局强调"不唯低价",临床价值和质量成为重要评判标准 [15] - DRG/DIP改革加快推进,临床价值明确的治疗类器械有望优先纳入医保 [15]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收入和利润下滑、研发开支收紧的阶段性挑战,但仍保持正向盈利和股东分红 [5] - 创新能力、产品组合完整性和海外拓展成为神经介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10] - 靠创新和出海对冲价格压力或将成为中国神经介入企业的共同路径 [16]
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子公司产品获得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03:41
产品注册获批 - 控股子公司赛诺神畅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一次性使用微导管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53031686)[2] - 产品结构由微导管和塑形针组成 经环氧乙烷灭菌 货架有效期2年 适用于神经血管内输注诊断性制剂和器械[2] - 产品为单腔器械 含半刚性近端和柔韧远端 手柄带鲁尔接头 远端有不透射线标记 外表面涂有亲水涂层以减少摩擦[3] 产品战略意义 - 该产品是赛诺神畅独立运营后上市的第二款自主研发产品 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神经介入板块产品组合[4] - 产品获批有助于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促进相关产品销售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4] - 产品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 需完成生产许可变更后方可生产 实际销售取决于市场推广效果[4]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3日16:00-17: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采用网络文字互动方式[8][11] - 投资者可在2025年8月27日至9月2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ir@sinomed.com提交问题[7][10] - 参会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孙箭华 董事兼财务总监沈立华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黄凯及三位独立董事[9]
沛嘉医疗20250825
2025-08-25 17:13
行业与公司 - 沛嘉医疗 一家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和神经介入领域的医疗器械公司 主要业务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产品、神经介入产品(如取栓支架、密网支架、微导丝等)以及多个在研创新产品管线 [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实现17.3%增长 瓣膜业务收入增长24% 神经介入业务收入增长12.2% [2][3][12][16] - 瓣膜业务覆盖医院数量超700家 手术量增速近20%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3][12] - 公司三费费用率持续下降 销售费用率显著降低至60多个百分点 销售和分销费用绝对金额下降 [2][4][12] - 瓣膜业务已能产生商业利润 覆盖销售费用及部分研发费用 经营现金流首次在半年度转正 [2][4][8] - 神经介入部门税前利润超4,000万元 税前利润率突破20% [2][8][23] - 上半年预算完成全年40%以上 预计全年收入增速超20% 维持2026年盈亏平衡目标不变 [2][18] 产品与市场表现 - TORS Max 2.5代可调弯3D调弯产品性能优异 上市数据良好 [2][6] - 神经介入微导丝和暖阳密网支架表现出色 DC wire销售收入增长约140% [2][16][40] - 反流瓣膜TORS Trio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获批 二尖瓣修复夹子Gemini One预计2026年下半年取证 长效非屋尔醛干拌瓣膜TORS Next计划2025年底提交申请 [5][19][20] - 神经介入业务中通路产品占比提高 取栓支架成为国产品牌领先者 密网支架在广东省集采中排名第五 [16][27][44] - 瓣膜业务出厂价因产品结构变化(高端Max系列占比提升)而动态调整 非单纯提价 [41] 研发与注册进展 - 多款重磅产品预计未来12个月内获注册证 公司将从单一适应症公司转变为多适应症公司 [7][14] - Model Q3系统启动全球临床研究 Gemini One获FDA的IDE批准并开始EFS研究 Smart Wave冲击波系统针对二尖瓣瓣环钙化适应症的新临床数据受关注 [10][15] - 高寿命手术临床注册加速推进 有望2026年完成临床试验 机器人TAVR项目完成前期工作 即将开始国内注册临床 [7][34] - 神经介入微导丝正在进行FDA 510K注册 预计2025年底前获批 [11][22] 集采与医保政策影响 - 神经介入业务毛利率受球囊集采影响略有下降 但通过以价换量策略预期保持良好表现 [16][17] - 瓣膜业务毛利率受2024年搬厂影响同比略低 但环比反弹 预计2025年内影响消除 [2][1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24个省提供TAVR医保报销 最高比例达80% 河南和北京医保报销后手术量显著增长 [13] - 公司积极应对集采 通过多产品线(如反流瓣、三代瓣、夹子等)抵消影响 目标占据市场份额第一 [5][38] - 密切关注地方局集采进展 预计2025年9月有进一步消息 弹簧圈集采后公司销量显著提升 [5][37] 市场与战略布局 - 公司预计2025年瓣膜业务市场份额达25%-30% 神经介入业务收入增长20%-30% [2][18] - 反流瓣膜市场潜力巨大 纯增量市场 临床试验阶段三四个月完成100多例 [33] - 海外市场策略差异化 神经介入微导丝等简单操作产品率先推广(预计2025年底FDA获批后产生收入) 瓣膜类产品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开拓 [22][26][41] - 公司采取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门槛模式 在神经领域深挖市场份额确保利润最大化 在瓣膜和心脏领域持续创新 [47] - 公司已覆盖2000至3000余家医院 随着集采扩展 加快产品渗透速度 [30] 其他重要内容 利润率与成本控制 - 神经板块利润释放 利润率持续上升 瓣膜板块新产品2026年助力实现正向利润 [23] - 成本控制措施包括减少内卷式花费 克制人员投入 严格管理差旅和招待费用 提高费用使用效率和精准度 [12][31] 产品管线与创新 - Monarch Q三尖瓣置换产品在加州Ceder Sinai医院完成首例海外临床 Smart Wave治疗MAC数据引起巨大反响 [14][15][36] - 公司是唯一拥有二尖瓣、三尖瓣、修补、植入、非介入及机器人等多产品布局的公司 [28] 市场竞争与差异化 - 在取栓支架领域成为国产品牌领先者 采取专注不同产品和策略组合的方法 [27] - 神经介入推广方式多样化 包括培训班、动物实验、模型使用、手术病例分享及经桡动脉导管等新术式推广 [29][30] 价格与医保 - 新产品Tera Tera trial定价内部讨论中 参考香港市场约30万港币 需综合考虑医保覆盖和支付能力 [32] - 行业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 医保控费(如DRG)是重要因素 预计2025年国内TAVR植入量增长约10% [42][43] 海外进展 - 欧洲市场优先推进(认可CE注册) 美国市场寻求合作 避免自行开发因专利复杂 [26][41] - 微导丝占全球60%以上市场份额 价格较高 预计2025年底FDA批准后成为出海重要产品 [27]
赛诺医疗8天4板,神经介入器械获FDA突破认定+反内卷政策利好
搜狐财经· 2025-08-18 14:24
股价表现 - 赛诺医疗涨幅达19.99% 8个交易日内录得4个涨停 [1] - 最新股价41.48元 总市值172.58亿元 [1] - 封板资金0.96亿元 成交额20.43亿元 换手率12.44% [1] 产品研发突破 - 控股子公司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1] - 系全球首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产品及首款国产神经介入器械获此认定 [1] - 强化公司在神经介入领域技术领先优势 [1] 政策环境 - 高层明确"反内卷"及"集采优化不再唯低价论"政策导向 [1] - 政策支持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1] - 行业估值修复预期增强 [1] 业务领域 - 公司主要涉及医疗器械、神经介入、心血管介入、脑机接口等概念板块 [1]
创新药后是创新医械?8月至今最牛A股花落科创板
凤凰网· 2025-08-16 17:21
科创板个股表现 - 赛诺医疗8月股价累计上涨151.78%,周涨幅69.13%,涨幅位列沪深两市(剔除新股)第一 [1][2] - 吉视传媒月涨幅102.06%,周涨幅45.19% [2] - 南模生物月涨幅97.50%,周涨幅39.71% [2] - 新瀚新材月涨幅91.09%,周涨幅31.43% [2] - 淳中科技月涨幅90.43%,周涨幅27.97% [2] 赛诺医疗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高端介入医疗器械研发,覆盖心脑血管、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拥有冠脉和神经介入两大管线 [2] - 旗下赛诺神畅研发的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2] 介入类耗材行业概况 - 介入技术为微创疗法,分为神经介入(脑、脊髓疾病)和心血管介入(心脏及外周血管疾病) [3] - 神经介入操作精度要求高,心血管介入技术更标准化、普及度广 [3] - 脑血管病高发病率、高复发率,2030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预计达584.76万人 [3] - 2020年冠心病患者2527.2万人,2020-2030年预计GAGR 2.28% [4] 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 - 介入类器械(如心血管支架、神经介入弹簧圈)单件价格高(国产支架1-2万元/枚,进口2-4万元/枚) [5] - 跨国企业(美敦力、雅培、波士顿科学)主导市场,中国厂商处于国产替代初期 [5] - 集采加速国产替代,缩短入院流程,头部企业如归创通桥、心玮医疗通过集采实现销量增长 [5] 国内企业布局 - 赛诺医疗:神经介入产品包括全球首款颅内动脉狭窄药物洗脱支架NOVA [6] - 惠泰医疗:国产电生理及血管介入龙头,形成下肢介入手术完整解决方案 [6] - 迈普医学:收购易介医疗进入神经介入市场,12款产品已获批 [6] - 归创通桥:神介产品进入省际联盟集采,外周产品快速放量 [6] - 心脉医疗: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 [6]
【华创证券】迈普医学(301033)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二:关联交易易介医疗,前瞻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8-10 18:53
神外业务发展 - 2023年前公司处于研发和商业化能力蛰伏阶段 营收体量较小且高度依赖硬脑膜单一产品 但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神经外科产品布局逐步成型 [3] - 2023年后集采影响逐步出清 硬脑膜业务企稳 PEEK颅颌面修补产品受益集采加速替代钛金属材料 [3] - 新产品止血纱、脑膜胶上市后快速放量 集采扩围将进一步加速新品入院 拉动收入端快速增长 [3] - 规模效应显现叠加费用增长放缓 公司利润端进入高增长阶段 [3] 神经介入布局 - 2025年6月公司拟收购易介医疗100%股权 标的专注神经介入赛道 该赛道具有渗透率与国产化率双低特征 集采扩围正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3] - 易介医疗产品布局全面 处于商业化加速阶段 参考微创脑科学2024年33%净利率 预计标的将较快实现盈亏平衡 对利润率拖累仅为短期 [4] - 收购争议点包括关联交易定价问题 但监管高压态势下不合理定价风险极低 [4]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将实现神内神外科室渠道协同 助力公司从神外市场延伸至更广阔的神介市场 大幅拓展业务成长空间 [4] - 当前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 本次交易有利于增强控制力 [4] 业绩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1亿、1 6亿、2 2亿元 同比增长43 8%、39 0%、40 5% 对应EPS为1 70、2 36、3 32元 [5] - 给予2026年38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约90元 [5] 核心结论 - 神经外科业务处于高增长阶段 新产品与集采推动下增长具备持续性 [4] - 收购易介医疗虽短期拖累盈利 但符合中长期战略布局 为第二增长曲线奠定基础 [4]
迈普医学(301033)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二:关联交易易介医疗 前瞻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8-10 16:39
神外业务发展 - 2023年前公司处于研发和商业化能力蛰伏阶段,营收体量较小且高度依赖硬脑膜单一产品,但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并逐步完善神经外科产品布局 [1] - 2023年后集采影响逐步出清,硬脑膜业务企稳,PEEK颅颌面修补固定产品受益于集采加速替代钛金属材料 [1] - 新产品止血纱、脑膜胶上市后顺利放量,集采扩围有望加速新品入院,拉动收入端快速增长 [1] - 规模效应和费用增长放缓推动公司利润端进入高增长阶段 [1] 神经介入布局 - 2025年6月公司拟收购易介医疗100%股权,后者主要布局渗透率和国产化率双低的神经介入赛道 [1] - 神经介入集采快速扩围推动渗透率和国产化率提高 [1] - 易介医疗产品布局全面且处于商业化加速阶段,预计将较快实现盈亏平衡 [2] 收购争议点 - 市场担忧标的摊薄公司利润率,但参考国产神经介入龙头微创脑科学2024年33%的净利率,预计拖累仅为短期 [2] - 市场担忧关联交易定价问题,但监管高压态势下不合理定价可能性极低 [2] 收购战略意义 - 实现神内神外科室渠道协同 [2] - 从神外市场延伸至更广阔的神经介入市场,拓展业务成长空间 [2] - 增强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 [2] 业务展望 - 神经外科业务在新产品和集采推动下有望持续高增长 [2] - 收购易介医疗虽短期拖累盈利,但符合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6、2.2亿元,同比增长43.8%、39.0%、40.5% [3] - 对应EPS分别为1.70、2.36、3.32元 [3] - 给予2026年38倍PE估值,目标价约90元 [3]
迈普医学(301033):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二:关联交易易介医疗,前瞻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华创证券· 2025-08-10 16:14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迈普医学"推荐"评级,目标价90元 [1][10] - 核心观点认为神经外科业务已进入高增长阶段,收购易介医疗布局第二增长曲线具有战略意义 [1][7][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6/2.2亿元,对应EPS 1.70/2.36/3.32元 [10] 神经外科业务分析 - 2023年前依赖硬脑膜单一产品,收入占比超70%,毛利占比超80% [16][18][22] - 2023年后集采影响出清,PEEK颅颌面产品加速替代钛材料,2023/2024年收入增长61%/31% [34][36] - 新品止血纱2024年收入达3600万元,脑膜胶国内市场规模预计5-16亿元 [40][42][44] - 2024年收入结构优化:硬脑膜56%/颅颌面29%/止血纱+脑膜胶13% [46][48] 收购易介医疗分析 - 神经介入赛道渗透率与国产化率双低,2023年市场规模83亿元,预计2028年达432亿元 [52][78] - 易介医疗2024年营收2441万元(+104%),产品覆盖11项神经介入器械 [68][72] - 收购争议点:短期利润率摊薄(2024年亏损2616万元)与关联交易定价 [74][75] - 协同效应:渠道覆盖2000家医院,拓展神经内外科室销售 [7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72/4.85/6.35亿元,增速33.8%/30.3%/30.9% [3] - 归母净利润增速43.8%/39.0%/40.5%,净利率从28.4%提升至34.8% [3][86] - 给予2026年38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90元 [10][86]
股市必读:赛诺医疗8月7日涨停收盘,收盘价17.03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01:54
交易信息 - 赛诺医疗2025年8月7日涨停收盘,收盘价17.03元,涨幅达20.01% [1] - 当日换手率2.1%,成交量8.73万手,成交额1.4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897.87万元,占总成交额19.49%,游资资金净流出2075.3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822.51万元 [1] - 因日收盘价格涨幅达15%登上沪深交易所龙虎榜,为近5个交易日内首次上榜 [1] 产品研发与认证 - 控股子公司赛诺神畅研发的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为全球首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产品获此认定 [1][3] - COMETIU支架系统已于2024年4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批准,并于同年5月递交注册申请 [1] - 公司于2024年10月向DEKRA递交欧盟MDR认证申请并通过现场质量体系审核,处于技术审评最终阶段 [1] 产品应用与市场影响 - COMETIU支架系统适用于药物治疗失败的颅内血管狭窄≥70%的患者,COMEX球囊微导管用于颅内动脉狭窄球囊扩张及器械通路 [1] - 该认定填补全球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空白,推动公司神经介入产品国际化布局,加速全球化战略 [1] - 认定对公司当前业绩无直接影响,未来业绩影响尚无法预测 [1]
赛诺医疗(688108.SH)子公司产品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6:31
核心事件 - 赛诺医疗控股子公司赛诺神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1] 产品意义 - 该产品是美国FDA历史上全球首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产品 [1] - 该产品是首个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的国产神经介入器械产品 [1] - 产品填补全球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的空白 [1] - 作为突破性医疗技术将为全球数百万脑卒中患者带来新的康复希望 [1] 公司影响 - 标志着公司在研产品COMETIU支架系统的技术创新及显著临床优势进一步获得国际权威监管机构认可 [1] - 将有力推动公司神经介入创新产品的国际化布局 [1] - 加速公司全球化战略进程 [1] - 显著提升公司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1] - 进一步夯实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 - 是公司在神经介入缺血性卒中治疗创新产品战略进程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