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智利制造业促进协会分析关键矿产资源形势
商务部网站· 2025-10-28 00:28
文章核心观点 - 稀土资源已成为智利与美国谈判的关键点 [1] - 智利拥有锂和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 当前国际形势为智利提升全球战略地位提供了完美时机 [1] - 智利亟需建立有效的公私部门协同机制 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真正的战略优势 [1] 美澳合作协议 - 美国与澳大利亚达成了历史性框架协议 承诺投资85亿美元 [1] - 协议内容包括快速通道审批 资源测绘及回收技术合作 旨在共同打造稀土供应链 [1] - 此公私部门协同的全面协议预计将为澳大利亚赢得美国"232条款"的关税豁免 [1] 智利的战略机遇 - 智利同样拥有锂 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 [1] - 国际形势表明智利正处在提升其全球战略地位的完美时机 [1]
美澳的稀土豪赌,为何专家直接泼了十年冷水?
搜狐财经· 2025-10-23 23:00
美澳关键矿产协议概况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署价值85亿美元的《美澳关键矿产和稀土开采与加工供应保障框架》协议 [1] - 协议签署后,美国总统宣称大约一年后美国将拥有大量关键矿产和稀土 [1] - 美国国防部将资助在西澳大利亚州建设一座年产100吨镓的精炼厂 [1] 中国在稀土供应链的主导地位 - 中国近期进一步加强了对稀土及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去年8月已开始对镓、锗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3] -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报告,2020至2023年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依赖中国 [3] - 高盛报告指出中国掌控全球69%的稀土开采、92%的精炼及98%的磁体制造产能 [3] - 中国几乎垄断了全球稀土加工,培育了庞大人才库,研发网络领先竞争对手数年 [10] 美澳合作策略与投入 - 美澳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各自投入超过10亿美元启动首批项目,双方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对关键矿产计划投资超过30亿美元,预计产值达530亿美元 [1][3] - 美国进出口银行已表示有意为关键矿产项目提供22亿美元以上资金 [3] - 美国能源部近期宣布了近10亿美元的资助计划,用于推进关键矿物和材料供应链的技术开发 [4] - 除澳大利亚外,美国也与巴基斯坦签署合作备忘录,承诺向美国供应稀土 [4] 澳大利亚的稀土产业基础 - 澳大利亚拥有全球第四大稀土储量,过去五年已大幅提升产量 [3] - 通过莱纳斯稀土公司,澳大利亚成为中国以外唯一生产重稀土元素的国家 [3] - 去年澳大利亚在稀土勘探领域吸引6400万美元投资,约占全球投资的45%,居世界首位 [7] 面临的挑战与行业观点 - 行业专家对美澳协议能否迅速改善美国关键矿产供应持强烈怀疑态度,认为短期內无法解决稀土供應問題 [5] - 高能源成本、技术人才短缺以及潜在的环境影响是澳大利亚发展稀土供应链的重大障碍 [5] - 美国目前没有本土的镓生产能力,中国占据全球超过95%的产量 [6] - 实现镓的完全自给是长达十年的战略目标,从零建设相关基础设施需5-10年周期,投资规模高达数十亿美元 [6] 经济风险与时间框架 - 高盛报告警告,即使仅有10%的依赖稀土的产业生产中断,也可能使美国经济遭受1500亿美元的损失 [6] - 在持续政策和投资下,美国及其盟友可能需要10至15年时间才能打造出具有广度和深度的稀土供应链 [8] - 有观点认为,如果私营部门参与,美澳框架下的稀土商业销售可能在两至三年内出现 [9] - 美国实现完全安全和独立的供应链可能需要20年的时间 [10]
澳洲经济学家:美澳稀土交易只是开始,很快动摇中国稀土主导地位
搜狐财经· 2025-10-23 06:46
美澳关键矿产协议概述 - 美国与澳大利亚签署关键矿产框架协议,旨在建立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 [1][3] - 协议承诺提供总计30亿美元政府资金,用于支持稀土采矿和加工项目以及设定价格下限 [4] - 协议被视为发达国家快速整合稀土供应链的关键第一步 [1][6] 协议资金与资源规模 - 美国与英国金融业将为双方稀土企业提供100亿美元信贷资金及50亿英镑信贷资金 [6] - 美国进出口银行已向澳大利亚稀土矿公司发送总额超过22亿美元的七封意向书 [6] - 美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将释放价值530亿美元的关键矿藏,规模足够维持发达国家数十年稀土需求 [6] 供应链整合与技术合作 - 美澳合作将切断澳大利亚与中国在关键矿产上的联系,避免澳稀土矿出口至中国加工 [8] - 双方将在美国共同开发从稀土氧化物供应到稀土永磁体制造的完整供应链 [11] - 合作将利用美国科学家及澳大利亚冶金学家的知识储备,通过共同投资基础设施快速建立独立供应链 [11] 关键矿产战略重要性 - 在17种稀土中,镝、铽、钕和镨对西方企业最为重要,其中镝和铽自4月起受中国出口管制 [14] -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铝土矿生产国、第三大锰矿生产国和第四大钴生产国,能提供美国所需的关键矿产 [14] - 关键矿物用于国防、先进技术和清洁能源等行业,稀土元素对美国工业生产至关重要 [16] 对产业与市场的影响 - 中国过去的低价稀土出口政策曾打压西方稀土产业发展,导致其生产即亏损 [3][18] - 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将发达国家"逼到墙角",为其提供保底价格和订单,创造了商业生产理由 [19] - 美澳协议推动市场预期,使澳大利亚最大稀土公司股价升至14年来最高点,过去一个月上涨50%以上 [16] 独立供应链建设时间表 -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预计,在政府提供股权投资、商业融资和保底价格支持下,1-2年内将建成西方稀土体系 [1][12] - 美国MP公司的轻稀土精炼产能已商业化,并于4月起完全停止对中国出口稀土矿 [8] - 澳大利亚莱纳斯已成为中国以外首个商业化生产分离重稀土的企业 [12]
9月中国对美出口稀土减少近30%,美澳如今合作对华有什么危险?
搜狐财经· 2025-10-23 00:40
地缘政治动态与供应链举措 - 中国对美国稀土磁铁出口量在9月份环比骤降28.7% [3] - 美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各自投入超10亿美元启动首批项目 [3][5] - 美国国防部将资助澳大利亚建设年产能100吨的高端镓精炼厂,美国进出口银行已发出超22亿美元的关键矿产项目融资意向书 [5]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仅控制原材料供应,更在加工技术上拥有显著优势,掌控全球稀土精炼90%以上的产能 [9][16] - 澳大利亚是全球第四大稀土储量国,但面临精炼工艺与产业链的技术短板,短期内难以实现供应链全面独立 [7][11] - 美澳合作旨在从采矿、分离到加工实现全链条替代,直接挑战中国的优势地位 [9] 技术壁垒与市场前景 - 稀土提纯和精炼需要大量电力和精准技术,这些能力短期内难以建立,全球稀土格局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改变 [11][13] - 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高端磁材需求增长,全球对稀土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 [13] - 技术替代在加速进行,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正通过材料创新减少对重稀土的依赖 [15] 战略意图与产业影响 - 美国希望通过保障稀土供应确保其国防工业不受制于人 [9] - 澳大利亚驻美大使表态,发展本土稀土产业能帮助美国缓解对中国的依赖 [15] - 尽管有合作计划,但西方供应链重组计划面临技术壁垒,不少西方企业正将成品生产线转移至中国 [11][16]
冲中国稀土地位?美澳85亿稀土协议落地,特朗普:量多到用不完
搜狐财经· 2025-10-22 23:51
美澳稀土供应协议 - 2025年10月20日,美国与澳大利亚达成一项85亿美元的稀土供应框架协议,计划在未来半年内双方各投资超过10亿美元,总投资额超过30亿美元,用于开发澳大利亚矿产项目,预计可采矿价值超过530亿美元 [2] - 协议内容包括美国进出口银行向澳大利亚七家公司提供22亿美元融资意向,澳大利亚政府提供2亿美元股权资金,重点项目包括在澳大利亚西部建设年产100吨镓金属的精炼厂 [3] - 该协议旨在联合日本,建立从矿石开采到加工的全产业链,目标是在关键矿产领域构建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3] 中国稀土行业主导地位 - 中国拥有全球约37%的稀土储量,已探明储备达4400万吨,稀土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9%以上,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 [5] - 中国拥有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从采矿、冶炼分离到深加工自给自足,全球90%的稀土提纯在中国完成,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控制国内85%的开采配额和90%的冶炼产能 [5] - 在技术方面,从1950年至2019年,中国累计申请近26000项稀土相关专利,分离提纯技术纯度可达99.9999%,在新能源、电子、风电等领域广泛应用 [5]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是半导体芯片、电动车电池、风力发电机等高科技和军工领域的核心材料,美国国防部数据显示,美国武器系统中有超过8万个零部件涉及这些矿产 [2][3] - 美国F-35战斗机每架需使用超过400公斤稀土材料,凸显其对军工产业的关键性 [2] - 中国商务部对全部17种稀土元素及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并包含域外条款,直接影响依赖中国稀土供应的外国企业 [2] 协议面临的挑战与影响 - 美澳协议短期内难以动摇中国稀土主导地位,澳大利亚虽有矿产资源,但加工环节仍依赖中国,自建加工厂需耗时数年并需解决环保和技术问题 [6] - 协议公布后,澳大利亚稀土公司股价出现短期上涨,但形成实际产能可能需要十年以上时间 [6] - 该协议可能刺激更多国家开发稀土资源,例如巴基斯坦与美国签署谅解备忘录,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有新矿在开发 [10] 地缘经济背景 - 美澳稀土合作始于2019年的关键矿产合作备忘录,在2025年中国出台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后升级为框架协议 [2][3][8] - 作为对中国的回应,美国计划从下月起对进口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已投资本土企业如MP材料,与加拿大、锂美洲公司合作开发项目 [8] - 澳大利亚在AUKUS联盟中地位关键,阿尔巴尼斯访美期间确认了核潜艇交付计划,特朗普承诺将交付时间提前至2032年 [8]
西方应战中国稀土管制,想要一举改变全球稀土格局
搜狐财经· 2025-10-22 13:46
美澳稀土供应链协议 - 美澳签署协议,核心目的是建立脱离中国的稀土供应链,以摆脱依赖[1] - 协议涉及联合投资与价格保护机制,并联合日韩参与,旨在构建“西方矿产联盟”[3] - 六个月内投资金额达30亿美元,项目资源价值号称能撬动530亿美元的矿业规模[3] - 美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超过22亿美元的七份融资意向书支持[3] - 为钕镨磁铁设定每公斤110美元的保底价,高于市场价,以支持澳洲矿企投资信心[3] - 设立战略储备池,允许日韩参与,强化联盟合作[3] 技术壁垒与专利优势 - 稀土分离提纯是核心技术瓶颈,涉及17种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分离纯度要求高达99.99%至99.9999%[5] - 中国凭借几十年技术积累占据领先地位,关键技术包括徐光宪院士的串级萃取理论、碳酸氢镁法、离子型稀土矿浸萃一体化工艺等[5] - 中国拥有439项独家萃取专利,2025年全球新增稀土专利中中国企业占比82%,美国仅占7%[5] - 澳大利亚虽有资源,但本地加工能力薄弱,大部分稀土和锂矿仍需运至中国加工[5] - 技术护城河深厚,非短期投资所能逾越[5]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近70%,精炼产能占比高达92%,具备全产业链覆盖能力,能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7] - 中国精炼纯度可达99.999%,技术实力全面领先[7] - 美国最大稀土企业MP Materials轻稀土纯度仅99.9%,92%的精矿需送往中国提纯,重稀土分离能力基本缺失[7] - 地缘政治因素加剧供应链紧张,中国于2025年4月对七种稀土元素实施出口管制,10月进一步将全产业链技术纳入出口管制范围[7] - 全球稀土供应链实际由中国主导,西方构建替代链条仍处起步阶段[7] 未来竞争焦点 - 稀土博弈核心是技术与产业链的较量,而非单纯资源争夺[9][11] - 中国凭借专利、工艺、人才和产业配套优势,持续巩固主导权[9] - 西方通过协议、投资和联盟试图突破,但技术积累非一蹴而就,短期难以撼动中国地位[9][11] - 未来竞争取决于技术与产业链发展速度,目前中国优势稳固,西方“去中国化”之路漫长[11]
冲中国稀土地位?一觉醒来,美澳85亿稀土协议落地,誓破中国垄断,特朗普:量多到用不完
搜狐财经· 2025-10-22 00:50
前段时间,中国商务部一连发布了六项稀土出口管制公告,直接把全部十七种稀土元素以及相关技术都纳入了管控范围,而且还首次用上了域外效应条款, 也就是说,就算是外国企业,只要用了中国的稀土原料或者技术,都得受中国管控。这一下可算是击中了美国的要害。 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希特也觉得澳大利亚能在削弱世界对中国稀土依赖这事上发挥关键作用。从协议内容来看,未来半年美澳要向位于澳大利亚的稀土矿 项目投资超过 30 亿美元,预计可供开采的稀土矿产价值超过 530 亿美元。美军还要在澳大利亚投资稀土加工厂,预计每年生产 100 吨镓金属,这镓金属可 是生产雷达等电子设备的关键原材料。他们这架势,就是想打造一条能摆脱中国的稀土供应链,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 先说说储量,中国目前已探明的稀土储量有 4400 万吨,占全球储量的近一半 。像内蒙古的白云鄂博,那里有大量的轻稀土;江西赣南则是中重稀土的重要 产地,中国中重稀土储量更是占全球 80% 以上。这么丰富的储量,就是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为啥这么说呢?要知道,稀土在现代工业里那可是相当重要,像什么半导体、军工这些高技术产业,都离不开稀土。美国虽然一直想在高科技产业 ...
稀土被卡脖子,美国还是不死心?外媒:核航母打击群已经闯入南海
搜狐财经· 2025-10-20 19:10
中国对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 - 中国商务部将稀土、钐、钆、铽等十几种关键矿产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导致全球交易所稀土价格立刻跳涨[1] - 管制措施包括“合规审查+用途追溯”,每一公斤出口都需登记最终用户,军用路线被直接卡死[8] 美国的反应与面临的困境 - 特朗普威胁将把所有中国商品关税提高到100%[1] - 五角大楼测算显示,现有稀土库存仅够F-35战机维持六个月,断供将导致整条军工链停滞[4] - 美国加州芒廷帕斯矿重启开采,但挖出的精矿需运至中国分离,因全球九成以上稀土萃取产能在中国[4] - 美国国会2021年通过的《稀土再本土化法案》进展缓慢,本土分离厂因环评、资金、技术工人问题仍处于图纸阶段[4] 军事对峙与行业影响 - 美国“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F/A-18战机在中国美济礁附近进行挑衅性弹射起飞[6] - 福特汽车因缺稀土电机,导致Model Y Pro交付计划推迟一个季度[6] - 波音在季度财报中将“中国原材料供应不确定性”列为第一风险因子,股价当天下跌4%[8] - 华尔街测算显示,若关税再涨,特斯拉每台车成本将抬升五千美元,可能推高通胀[8] 供应链战略格局分析 - 中国通过出口管制将稀土作为战略杠杆,美国政策工具箱显得空虚,主要依赖加税和航母示威,前者自伤,后者风险高[8] - 过去三十年美国将整条稀土精炼链外包,如今难以一夜搬回,其难度被描述为比建造十艘航母还难[10]
China's tariff threats backfire as US businesses give unexpected response
Youtube· 2025-10-16 23:50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 - 中国对稀土矿物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美国指责其进行市场操纵并计划设定价格下限以应对 [1] - 特朗普政府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并威胁可能阻止中国食用油进口 [1][2] - 美国贸易代表指出,中国正通过控制全球供应链采取行动,似乎意图与世界经济脱钩 [3][4] 中国经济状况评估 - 中国青年失业率超过20%,经济增长面临结构性挑战,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增长潜力耗尽 [5] - 经济存在巨大制造业产能过剩,正寻求其他市场出口产品,美国对其公布的4%-5%经济增长数据持怀疑态度 [5][6] - 中国控制全球近70%的稀土供应,特别是在稀土精炼环节占据主导地位,引发对美国依赖度的担忧 [7][15][16] 美国应对策略与产业政策 - 美国政府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支持国内关键矿产开发,如投资Mountain Pass矿区和阿拉斯加关键矿产项目 [8][9] - 私营部门积极响应,例如摩根大通宣布设立1.5万亿美元基金投资美国制造业和关键领域 [10] - 政策目标是通过关税保护国内生产,重塑工业基础,减少对全球化供应链的依赖,并寻求与盟友合作降低中国杠杆效应 [12][13][17] 关税政策与贸易措施 - 美国对加拿大实施35%的关税(针对不符合USMCA规则的商品),并对钢铁、铝、车辆等产品征收更高关税 [28][29] - 关税设计分为国别性互惠关税和行业性关税,两者不叠加征收,旨在保护国内生产者并减少贸易逆差 [32][33] - 政府强调使用《AIPA紧急权力法》实施关税是正确工具,同时通过此手段与其他国家协商以控制巨额赤字 [24][25][26] 航运与造船业措施 - 美国与中国相互实施新的港口费用,中国对韩国造船企业韩华海洋的美国关联单位实施制裁 [18][19] - 美国措施旨在复兴本国造船业,已获得韩国在费城船厂的投资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订单,并称中国扭曲全球航运市场 [19][20][21] - 美国表示其港口费并非仅针对中国,主要承运商已表示不会因此向客户增加费用,措施经过精心设计以促进造船和出口 [21][22] 北美贸易关系与能源合作 - 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的贸易关系涵盖汽车、能源、农业等多个重要领域,美国作为最大经济体寻求确保协议比例性受益 [27][28] - 加拿大新政府更倾向于开发能源资源,Keystone XL管道等项目可能重启,但改善贸易关系需涵盖农业、服务市场准入等更多内容 [38][39][40] - 美国欢迎外资尤其是绿地投资,支持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制造业领域的外国投资,前提是需惠及美国经济、工人和工资增长 [36][37]
印度承诺不将中国稀土出口至美国
中国青年报· 2025-10-16 19:34
中国稀土产业主导地位 - 中国生产了全球近90%的重稀土永磁体,并几乎垄断了稀土精炼加工能力,该产业优势已成为其在中美竞争中的战略筹码之一 [1] - 中国商务部近期扩大了稀土出口管控范围,强调此举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防止相关材料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 [2] - 中国外交部驳斥了关于稀土出口管制是“对抗世界”的言论,强调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并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3] 印度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 印度按照中国要求作出保证,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材料将不再出口至美国,凸显了印度对中国稀土产业的高度依赖 [1] - 印度在2024至2025财年进口约870吨稀土磁体,总价值超过30亿卢比,其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产业严重依赖稀土磁铁的稳定供应 [2] - 印度业界人士透露,多家企业开始提交终端用户证明,声明自中国采购的重稀土永磁体仅用于印度国内生产,以回应中国的合规要求 [1] 地缘政治与贸易动态 - 中国要求印度企业遵循类似“瓦森纳安排”中的出口控制标准,确保敏感双用途技术与材料不会被转移至第三国 [1] - 印度政府尚未就中国的要求公开表态,双方正在低调磋商,以避免触及国际贸易敏感红线,体现了印度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的微妙姿态 [1][2] - 印度分析人士称,中国此举是其巩固全球稀土供应链主导权的战略之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