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贸斗争
icon
搜索文档
MLF放量影响中性,降息预期反应钝化
信达证券· 2025-04-27 17:07
货币市场 - 本周央行OMO小幅净投放,4月MLF净投放5000亿元创24年以来新高,全周净投放流动性6740亿元,周五DR007降至1.64%创1月中旬以来新低[2][6] - 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升至6.34万亿,新口径资金缺口指数周五降至60,低于上周五的2659,4月机构跨月进度处近5年最高水平[2][14][18] - 预计月末流动性维持平稳,下周逆回购到期规模降至5045亿元,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升至1211亿元[3][35] 政策影响 - MLF放量影响相对中性,央行可能用MLF替代部分买断式逆回购,不能说MLF净投放将替代降准[2][20] - 降准降息二季度大概率实现,资金价格3月以来逐月回落,后续有望向政策利率回归[2][21][22] 政府债发行 - 4月国债发行规模1.4683万亿,净融资2658亿元;地方债发行规模6933亿元,净融资5281亿元,政府债发行规模2.16万亿,净融资7938亿元[2][28][29] - 预计5月国债发行规模1.41万亿,净融资8300亿元;地方债发行规模调降至9000亿,净融资约6700亿元,政府债发行规模约2.3万亿,净融资约1.5万亿[3][30] 同业存单 - 本周AAA级1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利率上行0.5BP至1.76%,同业存单净偿还规模升至273亿元,1Y期存单发行占比降至31% [3][35][37] - 下周存单到期规模约3530亿元,较本周下降4250亿元,存单供需相对强弱指数降至50.2% [3][39][50] 其他市场 - 本周票据利率震荡上行,国股3M、6M期利率分别上行1BP、6BP至1.01%、1.09% [3][55] - 本周债券市场震荡,信用和二永利差略有收窄,不同机构对各类债券的增持或减持意愿有不同变化 [3][59]
财经老王丨中央重磅定调!四稳+政策组合拳 强势稳经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27 15:13
经济形势判断 - 当前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但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稳固[1] - 外部冲击影响加大需警惕国际经贸环境变化[1] 政策新部署 - 首次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以应对美国单边关税行为[2] - 强化底线思维备足预案同时维护多边主义反对霸凌行径[2] 稳经济核心举措 - 政策重心从"六稳"调整为"四稳"(稳就业/企业/市场/预期)突出就业首位与企业韧性培育[3] - 财政政策加速落地: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210亿元+一季度专项债发行近1万亿元[3] - 货币政策将适时降准降息并创设新型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外贸等重点领域[3] 宏观政策基调 - 保持"更加积极有为"基调新增"加紧实施"和"用好用足"要求[3]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进度显著加快[3] 发展路径 -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强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4]
攘外且安内(国金宏观赵宏鹤)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4-26 11:24
会议部署的核心脉络 - 外交是当前头等大事 强调同国际社会维护多边主义 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4] - 对美外交展现诚意 对非美国家外交紧锣密鼓展开 以提升单边主义成本 [4] - 加快推出存量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 1-4月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全年额度的27.1% 国债净融资为全年额度的26.0% 70%以上政策空间未启用 [4] - 货币政策留有后手 减少买断式逆回购 暂停国债净买入 预计二季度将重启国债净买入和降准 降息需参考汇率和美联储动态 [4]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 二季度增速若回落至4.6% 仍可达成全年5%左右目标进度 [5] - 增量政策储备在先落地在后 外交成果决定外需压力 存量政策释放决定内需走势 二季度经济状态决定下半年增量政策力度 [5] 增量政策的潜在方向 - 定向支持外贸企业 加强融资支持 创设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6] - 提振消费作为扩大内需主要着力点 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 可能提高以旧换新补贴力度 [6]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包括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 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6] 团队介绍 - 宋雪涛为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 多次获得金牛奖 21世纪金牌分析师等荣誉 [8] - 赵宏鹤负责重大战略政策和国际关系研究 [8] - 张馨月负责经济政策和财政研究 [9] - 孙永乐负责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流动性研究 [10] - 钟天负责海外经济和全球货币政策研究 [11] - 厉梦颖负责贸易政策 企业出海 产业趋势和宏观ESG研究 [12] - 陈瀚学负责海外市场分析和大类资产研究 [13]
政治局会议: 从“底线”看“预案”
对冲研投· 2025-04-25 18:20
4月政治局会议关键信号分析 核心观点 - 政策布局呈现"两步走"特征:"底线"要稳(加速存量政策)、"预案"要足(储备增量政策)[2] - 首次明确提出"经贸斗争",强调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3] - 财政与货币政策分工明确:财政主攻"稳就业",货币侧重"稳市场"[3] - 服务消费成为政策加码核心领域,配套设立专项再贷款工具[3] - 房地产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加快存量政策落地[3] 政策框架与实施路径 - **存量政策加速**:政府债发行使用提速、化债纾困、城中村改造等被列为优先事项,宏观政策定调从"实施"升级为"加紧实施"[3] - **增量政策储备**:包括养老再贷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创新手段,强调"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3] 财政与货币分工 - **财政政策重点**: - 将"稳就业"置于"四稳"首位,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将提高(尤其针对受关税冲击企业)[3] - 实行外贸冲击对冲与民生兜底双轨并行[3] - **货币政策工具**: - 明确创设结构性新工具,科创再贷款规模达3000-5000亿元[3] - 新增"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消费、外贸领域[3] 消费政策方向 - **服务消费主导**:政策明确将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可能将补贴范围扩展至受关税冲击的小商品[3] - **两新政策扩围**:兼顾刺激消费与"出口转内销"诉求,海南已率先清理限购措施响应政策[3] 房地产调控策略 - **需求端**: - 清理消费限制性措施,海南全省取消限购示范政策落地[3]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涉及货币化安置,需关注PSL变化[3] - **供给端**: - 加速城市更新行动、危旧房改造及商品房收购[3]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4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理解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4-25 17:57
政策基调 - 会议对外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对内强调"办好自己的事"的战略定力,将"稳就业"置于"四稳"之首 [2] - 首次采用"国际经贸斗争"表述,与"反腐败斗争"措辞一致,显示对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性的应对策略 [2] - 政策工具箱将呈现灵活性与超常规双重特征,提出"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2] 财政政策 - 会议强调"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25省市二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较一季度规模增长36.5% [3] - 特别国债于4-10月发行,发行节奏较2024年提早近1个月,融资提速或可有效支撑二季度财政支出 [3] - 增量资金若为政策性金融工具则具备时点灵活优势,流程短、落地快;若涉及预算调整则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3] 货币政策 - 政治局会议延续政府工作报告表述,强调"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3] - 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相关工具或定向滴灌生活性服务业和养老产业,以扩大服务业投资的方式激发消费 [3] - 预计货币政策会灵活选择降准降息的时点,以保证增长和预期的稳定性 [3] 消费政策 - 促消费重心进一步向服务消费倾斜,2024年居民商品消费已基本恢复,而人均服务消费较疫情前趋势值存在1923元缺口 [4] - 服务消费促进类政策后续或围绕两方面:需求端补贴(餐饮、住宿、旅游等)和供给适配度提升(教育、文化娱乐、家政养老等) [4][5] - "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将发挥稳定整体消费效果 [5] 就业政策 - 会议通稿三度提及稳就业,将就业问题位于"四稳"之首 [5] - 针对关税"冲击",提出"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5] - 考虑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上升到48%,大力发展服务消费亦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5] 房地产政策 - 房地产领域工作部署延续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强调"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5] - 3月地产销售面积及价格延续修复,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分别上升4.2pct、1pct [5] - 后续政策重点在于城市更新行动、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以及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