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汇率制
搜索文档
香港经济受联系汇率制影响,美元信用下降超预期
日经中文网· 2025-06-20 15:30
香港联系汇率制下的利率背离现象 - 香港采用联系汇率制使货币和货币政策与美国挂钩 但目前利率与美国出现罕见背离 1个月期HIBOR跌至0.5% 与同期SOFR(4.3%)利差创2018年以来最大 [1] - 港元汇率浮动区间为1美元兑7.75-7.85港元 香港金管局在5月触及7.75上限时进行1294亿港元规模的汇率干预 [1][2] 利率背离的成因分析 - 套利交易未如预期活跃 借入港币投资美元的利差交易规模有限 主因市场对美元贬值预期增强及美国资产减持趋势 [3] - 香港银行结算性存款余额达1700亿港元 为干预前的近4倍 显示资金流动性持续宽松 [3] - 香港金管局主动放任利率下行 与2021-2022年通过发债吸收流动性的操作形成对比 [3] 市场影响与行业反应 - 低利率刺激房地产板块 恒基兆业地产和新鸿基地产股价较4月底上涨约20% [4] - 港元汇率已接近7.85下限 若金管局反向干预将收紧流动性 汇丰预计短期内推升HIBOR [4] 制度性矛盾与长期挑战 - 联系汇率制迫使香港在经济低迷期跟随美联储加息 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错配矛盾凸显 [1][4] - 日本综合研究所指出美元信用下降削弱联系汇率制意义 可能引发制度调整 [4]
汇率双周报 |“冰火两重天”的港币?(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7 11:53
港币汇率异动分析 - 近期港币兑美元汇率大幅震荡,5月2日触及强方兑换保证7.75,6月13日逼近弱方兑换保证7.85,从强方到弱方切换仅耗时1.3个月,远快于历史同期的27.7个月和18.3个月 [6][10] - 港币由强转弱发生在美元指数贬值1.9%的背景下,与历史弱方兑换保证多在美元强势期触发的情况不同 [6][13] - 12个月掉期对应USD/HKD汇率一度跌破7.75,创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 [6][15] 汇率波动驱动因素 - 5月初强方兑换保证触发主因:港股通年初以来累计流入6386亿元,EPFR追踪外资增加5.1亿美元;宁德时代等大型IPO募资2065亿港元;二季度港股现金分红达6695亿港元 [35][37][40][43] - 近期逼近弱方兑换保证主因:金管局5月初投放1294亿港币干预,银行间总结余从446亿激增至1741亿港元,导致Hibor隔夜利率从4.5%降至0.4%,3个月SOFR-Hibor利差扩大至2.6% [47][51][54] - 套息交易活跃:12个月掉期点从407pips回落至1260pips,锁汇成本已高于美港息差 [58][60][64] 政策干预与经济影响 - 金管局可能维持宽松:本轮未通过EFBN回笼流动性,总裁明确表示"利率下调对香港经济有利" [68][74] - 低利率环境利好:HIBOR利率下行带动按揭利率下降,可能支撑房价企稳;2023年3-5月案例显示美元贬值期间港币仍保持弱势 [90][91][94] - 汇率弱势对港股有利:历史数据显示港币弱势区间恒生指数表现较好,AH股溢价率可能收窄 [92][95]
汇率双周报 |“冰火两重天”的港币?(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6-17 10:37
港币汇率近期异动 - 近期港币兑美元汇率大幅震荡,5月2日触及强方兑换保证,近日又逼近弱方兑换保证 [1][6] - 从强方到弱方切换仅耗时1.3个月,远快于历史同期的27.7个月和18.3个月 [6][10] - 港币由强转弱发生在美元走弱背景下,5月2日以来美元贬值1.9%而港币仍贬1.3% [6][13] - 12个月掉期对应汇率一度大幅下破7.75,创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 [6][15] 港币由强转弱原因 - 5月初触发强方兑换保证主因外资流入6386亿元、外资增加5.1亿美元、大型IPO和派息导致流动性紧张 [2][35] - 二季度港股现金分红规模达6695亿港元,远超历史同期 [35][40] - 触发强方保证后金管局快速投放1294亿港币,导致银行间总结余由446亿激增至1741亿港元 [47][50] - 流动性充裕导致Hibor利率大幅下行,3个月SOFR-Hibor利差走高至2.6%,套息交易驱动港币贬值 [47][54] 弱方兑换保证潜在影响 - 若触发弱方保证,金管局或不会大幅收紧流动性,未通过增发EFBN回笼资金 [68][72] - 金管局总裁明确表示"利率下调应该对香港当前经济环境有利" [68] - 低利率环境有助于香港房市企稳,按揭贷款中91.8%与Hibor挂钩 [74][75] - 疲弱港币和低利率或利好港股,历史显示港币弱势区间恒生指数表现较好 [90][96] 后续展望 - 即便美元走弱,若利差维持高位港币或仍将弱势 [78][84] - 2023年3-5月美元走弱但港币仍弱,因金管局仅回笼278亿港元 [78][87] - 低Hibor利率或收窄AH股溢价,当前溢价指数与Hibor正相关 [91][93] - 港股通年初以来累计流入6386亿元,外资增加5.1亿美元,资金面支撑市场 [35][38]
汇率双周报 |“冰火两重天”的港币?(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6 16:13
近期港币汇率异动 - 港币兑美元汇率在5月2日触及强方兑换保证后,仅用1.3个月即快速切换至逼近弱方兑换保证,切换速度远超历史同期的27.7个月和18.3个月 [6][10] - 此次港币由强转弱发生在美元指数走弱1.9%的背景下,与历史上弱方兑换保证多在美元强势期触发的情况不同 [6][13] - 12个月掉期对应的USD/HKD汇率一度大幅下破7.75,创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 [6][15] 港币由强转弱原因 - 5月初触发强方兑换保证主要由于:港股通年初以来累计流入6386亿元,EPFR追踪外资增加5.1亿美元;宁德时代等大型IPO募资2065亿港元;二季度港股现金分红规模达6695亿港元 [35][37][40][43] - 近期逼近弱方兑换保证主要由于金管局5月初快速投放1294亿港币流动性,导致银行间总结余由446亿激增至1741亿港元,Hibor利率大幅下行,3个月SOFR-Hibor利差走阔至2.6% [47][49][52][54] - 套息交易活跃推动港币贬值,12个月掉期点由407pips快速回落至1260pips [58][60] 弱方兑换保证触发后影响 - 金管局可能维持相对宽松政策,总裁余伟文明确表示"利率下调应该对香港当前经济环境有利" [68][74] - 低利率环境有助于香港房市企稳,HIBOR利率下行带动按揭利率降低,可能削减2059亿港元负资产规模 [90][91] - 港币相对疲弱有利于港股表现,历史数据显示港币弱势区间恒生指数表现较好,AH股溢价率可能收窄 [90][94][95] 后续市场展望 - 即便美元走弱,若SOFR-HIBOR利差维持高位,港币可能仍保持相对弱势 [78][84][87] - 欧洲财政转向和美联储潜在鸽派转向可能继续压制美元指数 [78][81] - 香港金管局可能延续2023年3-5月的干预模式,仅回笼278亿港元流动性 [78][87]
HIBOR利率暴跌,港股、港元未来怎么走?
第一财经· 2025-06-05 20:54
港元流动性及HIBOR利率变动 - 1个月HIBOR从4月末的4%快速下行至6月5日的0 7% 隔夜HIBOR趋近于0(0 01949%) 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1] - 香港金管局5月多次释放港元流动性 银行体系总结余从450亿港元升至1741亿港元 涨幅近3倍 [1] - 5月2日至5日 香港金管局累计投放1294 02亿港元 5日单日投放605亿港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5] - 3个月LIBOR-HIBOR利差高达300个基点 港元逼近弱方兑换保证7 85 可能促使金管局收紧流动性推高利率 [1][6] 港元汇率及套息交易 - 美元/港元现汇5月初触及强方7 75 促使金管局干预 卖出港元买入美元 [4] - 美元/港元远期合约年化套息收益创新高 1个月远期年化收益超4% 吸引投资者做多美元/港元现汇 [6] - 截至6月5日 美元/港元报7 8466 接近弱方7 85 若触及该水平可能触发金管局收紧流动性 [6] 南向资金及港股影响 - 年初至6月5日 南向资金流入港股6591 04亿港元 2024年全年流入8078 7亿港元 [4] - 低HIBOR利率利好港股 尤其银行和房地产等利率敏感型行业 按揭利率与1个月HIBOR挂钩 当前0 7%显著低于4月底的4% [1][8] - 港股消费板块2024年上涨73% 泡泡玛特(346%) 老铺黄金(496%) 喜相逢(539%)等领涨 但当前估值较高 PE接近45-100倍 [9] 美联储及未来展望 - 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 25%~4 5% 预计9-12月可能重启降息 8月杰克逊霍尔会议或为降息铺路 [9] - 港股消费板块韧性增强 蜜雪集团 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等成为避险标的 但6月5日出现大幅回调 [9] - 建银国际认为港股风险回报和可投资性改善 下半年是夯实牛市基础的关键阶段 [8]
巴克莱:对冲基金约10%的美元/港元多头头寸被平仓
快讯· 2025-05-14 13:57
文章核心观点 - 对冲基金近期平仓了约8%至10%的美元/港元多头头寸,该头寸在过去两年积累达420亿美元 [1] - 做多美元/港元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套利交易之一 [1] - 香港联系汇率制预计将维持 [1] 市场动态与仓位变化 - 过去一周市场波动和香港金管局干预导致部分多头头寸平仓 [1] - 被平仓的美元/港元多头头寸规模约占过去两年积累的420亿美元总仓位的8%至10% [1] 港元需求驱动因素 - IPO和股息支付引发了港元需求 [1] - 预计4月至6月期间的股息支付将达到361亿美元,几乎是往年平均水平的两倍 [1] - 未来几周这些驱动港元需求的积极因素可能会再次减弱 [1]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5月6日
搜狐财经· 2025-05-06 09:52
外汇市场动态 - 美元兑大多数主要货币走弱,台币大幅飙升引发全球外汇市场强烈反响 [1] - 香港金管局为捍卫联系汇率制累计注资1166.14亿港元 [1] - 日元上涨约0.9%,领涨G10成员国,欧元兑美元汇率突破1.13关口 [1] - 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央行拥有强大的美元购买能力以应对汇率波动 [1] 特朗普关税政策 - 特朗普计划对国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称美国电影业受外国激励措施威胁 [3] - 福特汽车预计关税总影响达25亿美元,其中15亿美元将减少2025年调整后EBIT [3] - 福特计划通过保税运输等措施抵消10亿美元关税影响 [3] Palantir业绩与股价 - Palantir股价尾盘大跌超8%,因业绩未达投资者最高预期 [4] - 公司股价飙升,市盈率超过200倍,为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中最高 [5] - 将2025年营收预期从37.5亿美元上调至39亿美元,同比增长36% [6] - 分析师认为新业务驱动力不明确,难以维持高估值 [7] 苹果公司债券发行 - 苹果发行45亿美元债券,为两年内首次,计划用于股票回购和偿债 [8] - 债券包括15亿美元三年期及各10亿美元的五年期、七年期和十年期债券 [8] - 公司有80亿美元债务将于2024年5月至11月到期 [9] OpenAI控制权调整 - OpenAI宣布非营利组织将保留公司控制权,即使重组为公益企业 [10] - 计划将子公司转型为公益机构,改变股权结构以容纳员工、投资者和非营利组织 [11]
房价下跌三年!这个一线城市,忍不住了!
城市财经· 2025-02-28 11:53
香港楼市最新政策调整 -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2月26日宣布一项楼市新政,将征收100港元印花税的物业价值上限由300万港元提高至400万港元,即日生效 [1] - 调整前,一套价值400万港元的住宅需按1.5%税率缴纳6万港元印花税,新政后该价格区间的物业印花税降至100港元,相当于减税99.8% [2][3] - 新政后税率结构为:不超过400万港元物业印花税100港元;401万至432.378万港元物业,超过400万部分按20%税率叠加征收;432.378万至450万港元物业按总价1.5%征收;450万港元以上物业与现行政策一致 [3][4] 香港楼市历史救市措施 - 2023年7月首次救市措施为降首付,1500万港元以下住宅贷款比例从60%提升至70%,即首付比例从50%降至30%;非住宅物业按揭成数上限由五成提升至六成,首付比例从50%降至40% [7][8][9][10] - 2023年10月第二次救市措施包括下调香港永久居民新置业印花税由15%降低至7.5%,并延长二手市场最长按揭贷款保证期从30年至50年 [11][12] - 2024年2月第三次救市为"撤辣",直接取消执行14年之久的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12][16] 香港楼市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4年4月香港整体住宅楼宇买卖登记量达8551宗,较3月的3971宗大幅上涨约115%,但随后五个月持续下降,9月登记量为2848宗,较8月下跌22.1% [17] - 2024年第三季度香港整体住宅楼宇买卖登记量为10225宗,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43.0%;11月登记量回升至6298宗,但12月再度下跌34.9%,创3个月内最低水平 [17][18] - 从2024年初至12月,香港九龙、新界东、新界西的大型屋苑成交价普遍下跌超6%,港岛区跌幅相对较小为3.8% [20] 香港房价调整逻辑与背景 - 香港房价高点时期均价约17万元人民币/平方米,2022年第三季就业人士每月入息中位数为20000港元,高房价与收入差距导致社会折叠 [23][24][26] - 2022年受疫情影响叠加美国加息,香港遭遇资金撤离、经济疲软、人口转向,当年上半年GDP同比下降2.6%至1.12万亿人民币,年底人口减少6.83万人 [27][29][30][31] - 美国加息导致香港利率从2022年年初0.5%一路加息至2023年9月份5.75%,2024年三次下调基准利率至4.75%,货币政策收紧对楼市构成利空 [33][34] 香港楼市基本面与结构特征 - 香港土地中66%为闲置,已使用土地中仅7%用于住宅建设,其中34%是私宅、21%是公屋、45%是乡郊居所,住宅用地供应紧张 [44] - 香港四大财阀持有大量农地:恒基兆业持有约4500万方呎、新鸿基地产持有约3000万平方英尺、新世界地产持有约1700万平方英尺、长实持有约900万平方英尺 [46][47][48] - 香港金融体系抵押物主要为房子与土地,大规模增加住宅土地供应可能引发房价下跌,进而触发金融体系危机,形成被资本绑架的市场结构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