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减值损失
icon
搜索文档
南大光电: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前三季度利润总额7920.26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8:25
截至发稿,南大光电市值为286亿元。 每经AI快讯,南大光电(SZ 300346,收盘价:41.31元)10月2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计 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合计7920.26万元,减少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7920.26万元。公 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公司初步测算,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2024年1至12月份,南大光电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光电子元器件占比94.78%,其他业务占比5.22%。 每经头条(nbdtoutiao)——A股突破4000点!十年沉寂终迎爆发,科技主线重塑市场,"慢牛"新格局开 启! (记者 胡玲) ...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8 08:49
核心观点 - 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5.42% [9] - 主营业务改性材料持续增长,新能源业务产能释放带动经营情况好转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改善,净额同比增幅达203.46% [9] 资产状况变动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25,054.91万元,较期初增加29,707.43万元,增幅31.16%,主要因银行票据承兑保证金额较大 [5]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55,366.94万元,增加18,033.45万元,增幅48.30%,主要因国股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增加 [5] - 使用权资产期末余额为21,732.47万元,大幅增加14,097.99万元,增幅184.66%,主要因新增厂房租赁 [5] - 长期待摊费用增加2,258.80万元至5,632.10万元,增幅66.96%,主要因厂房装修费增加 [5]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4,927.31万元至14,262.83万元,增幅52.78%,主要因子公司储能电池业务经营业绩改善,确认未来可抵扣前期亏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6] 负债与权益变动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62,251.00万元,增加26,613.80万元,增幅74.68%,主要因结算货款 [6] - 应付账款增加59,757.67万元至176,930.86万元,增幅51.00%,主要因待结算货款增加 [6] - 合同负债增加7,132.93万元至16,225.17万元,增幅78.45%,主要因预收货款增加 [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减少14,026.20万元至26,369.36万元,降幅34.72%,主要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减少 [7] 损益项目变动 - 其他收益减少3,561.93万元,降幅38.11%,主要因增值税进项税加计扣除抵减金额减少 [7] - 投资收益减少384.20万元,降幅187.63%,主要因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减少及聚丙烯期货平仓盈利减少 [7]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280.12万元,降幅161.69%,主要因聚丙烯大宗期货交易价格波动导致浮动亏损增加 [8] - 信用减值损失为冲回损失1,888.41万元,较上期增加1,996.33万元,增幅1849.87%,主要因坏账准备余额冲回数增加 [8] - 资产减值损失为冲回损失852.37万元,较上期增加505.97万元,增幅146.06%,主要因冲回存货跌价准备 [9] - 所得税费用增加940.14万元,增幅49.50%,主要因利润总额增加及对应合理预估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加 [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46,181.78万元,增幅203.46%,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 [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7,770.80万元,增幅16.79%,主要因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增加 [1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34,380.58万元,降幅1776.01%,主要因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即支付的银行票据承兑保证金额增加 [10] 其他重要事项 - 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未经审计 [3][11] - 公司不存在需要说明的其他重要事项 [10]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8 05:21
核心财务表现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较期初增长30.94% 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 [6] -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5,609.76万元 主要因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同期增长94.78% 主要因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 [9] 资产负债表关键变动 - 短期借款期末较期初下降100% 因本期归还银行借款 [6] - 应付票据期末较期初增长157.47% 因本期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增加 [6][7] - 长期待摊费用期末较期初下降37.11% 因本期装修费摊销 [6]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较期初下降72.25% 因少数股东转让上海伟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股权 [6][7] 利润表关键变动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77.33% 主要因利息收入下降 [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86.55% 因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 [7] - 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1,706.79万元 因应收款项减少导致计提的损失减少 [7] - 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下降402.08% 因部分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7] 现金流量表关键变动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8,770.30万元 因购买理财产品及定期存款增加 [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4.54% 因本期派发现金红利减少 [9] 股东与公司治理信息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20,170,000股 占总股本1.27% [11] - 伟星集团质押3.14%股份并解除质押1.82%股份 慧星公司质押2.26%股份并解除质押3.42%股份 [12] 利润分配与理财活动 - 公司通过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以剔除回购股后1,571,867,988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 共计派发157,186,798.80元 于2025年10月30日实施 [12] - 本报告期购买理财产品金额185,100万元 已到期收回本金80,200万元 实现收益221.49万元 尚未到期金额104,900万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0.60% [11]
上海创兴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8 05:16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因此公司股票已于2025年5月6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7] - 若公司2025年年度报告披露后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7] - 公司2024年发生净亏损193,384,912.44元,2020-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5年为负,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3,540,940.37元,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88,725,715.54元,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8] 公司资产减值情况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坏账准备转回6,020,299.27元,主要系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回款所致 [12] - 本次减值准备转回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旨在更加公允地反映公司资产状况 [14] 公司股东与治理结构 - 2025年7月17日公司权益变动后,福建平潭元初投资有限公司、钟仁志先生、温岭利新机械有限公司、颜燚女士承诺18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 [6] 公司担保与潜在风险 - 公司全资子公司交替(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因资金压力未能按期偿还银行借款,截至报告披露日,未能按期偿还的借款本金约为379.11万元,公司需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8]
罗普特:本次计提及转回减值准备合计对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合并利润总额影响为4647.73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8:13
公司财务影响 - 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的计提与转回对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合并利润总额影响为4647.73万元 [1] - 上述财务操作计入或转销的科目为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AI+安全业务占比86.22% [1]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AI+其他业务占比13.78% [1] 公司市场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为31亿元 [1] - 公司股票收盘价为16.95元 [1]
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2:49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及相关董事会决议 详细披露了主要财务数据变动情况及公司治理制度的修订 [1][3][11] - 公司对烟台泰达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实施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并对前期会计报表数据进行了追溯调整 [3] - 公司2025年1-9月计提各类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共计3891.80万元 减少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213.84万元 [44] 主要财务数据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大幅上升1634.06% 主要因结构性存款增加 [4]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显著上升765.23% 主要因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增加 [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较年初上升184.51% 主要是一年内到期的大额存单增加 [7] - 收到的税费返还较上年同期上升333.23% 主要因收到的增值税留抵退税增加 [7] - 投资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上升35.76% 主要因购买结构性存款增加 [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上升37.41% 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 [8] - 应收账款较年初上升35.96% 主要因尚未进入结算期的应收账款增加 [7] - 应收款项融资较年初下降55.35% 主要因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减少 [7] - 其他流动资产较年初下降75.70% 主要因本年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导致待抵扣进项税额减少 [7] - 债权投资较年初下降82.22% 主要因一年以上到期的大额存单减少 [7] - 处置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06.24% 主要因上期收到收储款 [5]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下降78.14% 主要因本期工程项目投资减少 [5]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下降96.19% 主要因本期子公司接受股东投资减少 [8] 股东信息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公司回购专户持有股份882.4123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为1.03% [6] 公司治理与制度修订 - 董事会第十一届第十九次会议全票通过批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及修订多项内部管理制度 [11][13][15][17][19][21][23][25][26][27][28][29] - 修订制度涵盖总裁工作细则 董事会秘书工作细则 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 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等 [13][15][17][19][21][23][25][26][27][28] - 新制定了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业务管理制度及董事离职管理制度 [28][29] - 会议以9票同意0票反对通过了关于职业经理人考核有关事宜的议案 利益相关董事进行了回避表决 [29] 资产减值准备 - 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存货 固定资产等资产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减值测试 [32] -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 考虑历史数据及前瞻性信息 [33][34] - 长期资产于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并进行减值测试 [41] - 本次计提减值损失旨在更加公允地反映公司2025年9月的资产及经营状况 [44]
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4 02:31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公司对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及原因进行了说明 [5] - 2025年1-9月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已编制完成 [6] 股东信息 - 报告期内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已披露 [5]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不适用 [6]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不适用 [6] 减值计提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共计540.28万元 [9][11] - 信用减值损失主要为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为542.93万元,其中应收票据坏账准备转回100.78万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643.27万元,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0.44万元 [9] - 应收账款原值较期初上升7.02% [9] - 资产减值损失方面,合同资产坏账准备金额转回约2.65万元 [10] - 本次计提减值准备对公司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影响约为540.28万元 [11]
投资收益锐减66%拖累业绩 江西银行上半年营收降近两成
犀牛财经· 2025-09-22 14: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04亿元,同比下降19.91% [2][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58亿元,同比下降10.53% [2][3] - 利息净收入37.77亿元,同比下降5.27% [3][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5.27% [3][5] - 投资收益4.6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5.88% [5] - 营业支出135.71亿元,同比下降3.81% [3] - 资产减值损失27.73亿元,同比下降24.52% [3][8] 资产负债 - 资产总额5802.9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6% [3]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649.0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39% [3] - 吸收存款总额3967.7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49% [3] - 金融投资余额1580.14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末减少63.77亿元 [7] 投资结构变化 - 基金投资金额184.30亿元,同比减少37.79% [6] - 债券投资金额1270.08亿元,同比增长8.98% [6] - 投资收益下降主要受市场利率和资产价值波动影响 [6]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2.36%,较2024年末上升0.21个百分点 [8] - 不良贷款余额86.1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0.29亿元 [8] - 逾期贷款余额131.7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1.89亿元 [8] - 拨备覆盖率154.85%,较2024年末下降5.2个百分点 [8] - 3个月以内逾期贷款48.3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6.94亿元 [8] - 1-3年逾期贷款48.1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2.87亿元 [8] 贷款分类表现 - 个人不良贷款23.5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8.13% [8] - 个人不良贷款率2.97%,较2024年末上升0.54个百分点 [8]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19.07%,较2024年末上升1.26个百分点 [9] 监管合规 - 2025年4月因违规处置不良贷款被罚款40万元 [9] - 2023年5月因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违规代持债券被通报批评 [12][13] - 2025年5月主承销商评级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评为D类 [10][11] - D类评级主要因业务能力较弱、展业不积极 [11]
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收入利润增加 信用成本上升
格隆汇· 2025-09-16 04: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2亿元 同比增长19.9% [1] - 持续经营活动净利润55亿元 同比增长19.7% [1] -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62亿元 同比增长15.7% [1] - 上半年年化ROE为21.1% ROA为1.1% [1] 资产规模 - 二季度末资产总额1.01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2.7% 同比下降4.2% [1] - 不良资产经营分部总资产较年初增长2.7% [1] - 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总资产较年初增长1.6% [1] 业务结构 - 收购处置业务资产 纾困盘活业务资产 股权业务资产较年初增长 [1] - 收购重组业务资产规模主动压降 [1] - 不良资产经营分部收入同比增长58.3% 主要受益于对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投资确认的约213亿元收入 [2] - 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收入同比下降85.1% 在集团抵消前收入中占比降至5.6% [2] 资产质量 - 上半年信用成本率为15.3% 同比大幅上升 [2] - 信用成本上升主要源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信用减值增加 [2] - 债务工具整体拨备覆盖率达270% 较年初提高44个百分点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普通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04/109/110亿元 同比增长8.5%/4.1%/1.1% [3] - 对应EPS分别为0.13/0.14/0.14元 [3] - 对应PE为7.6/7.3/7.3倍 PB为1.70/1.38/1.16倍 [3]
中科微至: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共计2404.08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3:32
核心财务影响 - 2025年第二季度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共计2404.08万元 [1] - 减值损失导致合并利润总额减少2404.08万元 [1] 业务收入结构(2025年1-6月) - 总集成式分拣系统占比最高达42.99% [1] - 交叉带分拣系统占比14.93% [1] - 窄带机式占比11.53% [1] - 智能仓储系统占比8.81% [1] - 其他业务占比7.51% [1] 公司市值 - 当前市值为46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