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违规担保
icon
搜索文档
零容忍!监管部门连番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27 09:02
监管处罚与资金占用问题 - *ST聆达因未披露对外担保和关联方资金占用被大连证监局行政处罚 涉及未披露对外担保金额1.26亿元和资金占用金额6560万元 [2] - 大连证监局对*ST聆达及时任董事长王明圣、副董事长林志煌合计罚款500万元 并对两人分别处以200万元罚款 [11][14] - *ST聆达通过采购预付款、在建工程、借款合同及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等方式向关联方转移资金 [11] 新华锦资金占用及整改措施 - 新华锦实控人控制的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达4.06亿元 青岛证监局要求6个月内归还 [8][16] - 新华锦计划通过转让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股权给青岛啤酒获得6.65亿元对价 以覆盖资金占用余额 [16] - 若未在6个月内完成整改 交易所将启动规范类退市程序 包括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停牌及终止上市 [17] 监管政策与执法行动 - 2024年退市新规将大额资金占用未整改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已有8家A股公司清收占用资金超80亿元 [9][22] - 2024年证监会查处35起资金占用类案件 2025年上半年投服中心向9家公司发送股东质询函督促清收 [21][22] - 监管部门通过民事、刑事和行政手段强化追责 包括股东代位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 [23][24][26] 行业影响与合规要求 - 资金占用问题反映上市公司"关键少数"合规意识淡薄 需增强合规意识和公司治理 [14][19] - 监管层对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坚持"零容忍" 通过"一司一策"推动问题解决 [9][21] - 新"国九条"和财务造假惩防意见要求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背信罪司法解释 完善立体追责体系 [26]
零容忍!监管部门连番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27 08:27
监管处罚与资金占用问题 - *ST聆达因未披露对外担保和关联方资金占用被大连证监局行政处罚 涉及未披露对外担保金额1.26亿元 资金占用累计6560万元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合计罚款500万元 [2][6] - 新华锦实控人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达4.06亿元 青岛证监局责令6个月内归还 否则可能启动规范类退市程序 [2][8] - 2024年退市新规将大额资金占用未整改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目前8家A股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清收金额合计超80亿元 [2][11] 资金占用清收与整改措施 - *ST聆达关联方在监管压力下已全部归还占用资金并解除违规担保 [6] - 新华锦通过关联方转让山东即墨黄酒厂股权给青岛啤酒获得6.65亿元对价 计划覆盖资金占用余额 [8] - 监管部门通过发函、约谈、通报等手段督促上市公司清收占用资金 2025年上半年投服中心向9家公司发送股东质询函 [11] 监管执法与追责机制 - 监管部门对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坚持"零容忍" 2024年证监会查处35起资金占用类案件 [11] - 强化立体化追责体系 追究"关键少数"民事和刑事责任 投服中心提起多起股东代位诉讼(如ST信通案、太安退案) [11] - 刑事追责涉及违规披露罪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2025年公安部发布典型案例 2024年温州中院对相关责任人作出有罪判决 [12] 政策与法规完善 - 新"国九条"提出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背信罪司法解释 [12] - 202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件要求加快明确资金占用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并推动出台背信罪司法解释 [12] - 各方对加快出台背信罪司法解释已达成共识 民行刑立体追责体系将形成更强威慑 [12]
对资金占用不手软 监管部门处罚2家公司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01:08
核心观点 - 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行为采取高压执法态势 通过行政处罚 责令整改和退市程序推动问题解决 同时推动完善立体追责体系以强化威慑力 [1][2][7] 监管处罚案例 - *ST聆达因通过采购预付款 在建工程 借款合同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等方式向关联方转移资金 累计占用金额6560万元 违规担保金额1.26亿元 被大连证监局拟处罚款500万元 其中对时任董事长王明圣和副董事长林志煌分别罚款200万元 [1][3] - 新华锦存在实际控制人控制的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4.06亿元 被青岛证监局责令6个月内整改 若未完成将启动规范类退市程序 [1][5][6] 问题解决进展 - 截至目前已有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清收金额合计超过80亿元 [1][7] - 新华锦集团计划通过转让所持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股权给青岛啤酒 标的对价6.65亿元 以覆盖4.06亿元占用余额 [6] 监管措施与机制 - 退市新规将大额资金占用未整改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实行"以退促改"政策 [1][6] - 监管部门通过发函 约谈 通报和内外部监督同向发力督促资金清收 如中证投服中心上半年向9家公司发送股东质询函 [7] - 2024年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35起资金占用类案件 [7] 立体追责实践 - 中证投服中心提起多起股东代位诉讼 ST信通案推动大股东全部偿付占用资金5.68亿元 太安退案实现全额偿还本息5.72亿元 ST路通案推动偿还九成占款约6400万元 法院一审判决剩余870万元及利息由董监高按比例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8] - 刑事追责涉及违规披露 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2024年7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相关责任人作出有罪判决 [8] 制度完善方向 - 新"国九条"和多个部门意见提出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 以明确法律责任和加大刑事追责力度 [10] - 目前各方对加快出台背信罪司法解释已基本达成共识 将完善行 民 刑立体追责体系 [10]
2家上市公司被严惩 监管直指资金占用始作俑者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1:53
监管处罚案例 - *ST聆达因资金占用6560万元和违规担保1.26亿元被监管机构合计罚款500万元 [1][2] - 公司关联方通过采购预付款、在建工程、借款合同及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等方式转移资金 [2] - 时任董事长王明圣和副董事长林志煌因隐瞒担保事项被分别拟处罚200万元 [3] 资金清收要求 - 新华锦集团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达4.06亿元 [1] - 若1个月内未清收资金将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6个月内未清收将停牌 停牌后两个月未整改将终止上市 [1] - 退市新规实施后8家公司合计清收占用资金超80亿元 [4] 监管执法趋势 - 2024年证监会查处资金占用案件35起 今年以来已查处24起 [5] - 中证投服中心通过代位诉讼追回太安退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5] - 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背信罪司法解释 加强民行刑衔接追责 [6] 问题解决机制 - 采用司法重整与资金占用问题统筹解决策略 压实公司、关联方及属地政府责任 [2] - 需完整履行关联交易或并购重组的信息披露程序 避免二次伤害 [6] - 协调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问题 [6] 行业影响分析 - 资金占用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体现"占用必偿还 整改有期限 退市不免责"原则 [1][4] - 案件反映上市公司关键少数合规意识淡薄 需通过合规培训和案例警示加强震慑 [3][4] - 刑事追责案例较少 因资金占用常被包装为资金拆借 需细化入刑标准 [5]
证监会再出手!2家公司涉资金占用被罚!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21:48
监管处罚与资金占用情况 - 聆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关联方资金占用6560万元和违规担保1.26亿元被大连证监局拟罚款500万元 [1][2] - 山东新华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存在资金占用余额4.06亿元被青岛证监局责令6个月内整改 [1][4] - 2024年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35起资金占用类案件 [6] 资金清收进展与解决方案 - 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清收金额合计超过80亿元 [1][6] - 新华锦集团拟转让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股权给青岛啤酒 标的对价6.65亿元覆盖占用余额4.06亿元 [4] - ST信通大股东全部偿付占用资金5.68亿元 太安退控股股东全额偿还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7] 监管措施与追责机制 - 监管部门对资金占用坚持"零容忍"高压态势 采用"以退促改"原则推动问题解决 [1][5] - 中证投服中心向9家公司发送股东质询函督促清收占款 并提起多起股东代位诉讼 [6][7] - 对相关责任人追究民事刑事责任 2024年7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作出有罪判决 [7][8] 政策法规与司法解释进展 - 新"国九条"提出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 [8] - 202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件要求加快明确资金占用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8] - 2024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提出研究制定背信罪司法解释 [8]
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05:12
公司经营与治理 - 公司董事会全体成员出席审议半年度报告的会议 [2] - 公司计划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报告期内均未发生变更 [5] 法律与监管事项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3年7月27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并于2025年4月29日收到宁波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5] - 公司计划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控股子公司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90.3085%的股份 [6] - 公司收到6名投资者提起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 一审判决驳回全部诉讼请求 涉案金额602,541.67元 [54][56][57] 募集资金管理 - 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24.49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用1,100万元 其他发行费用1,027.39万元 [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0.02亿元 累计获得存款利息和理财收益1.45亿元 [10] - 公司存在5.50亿元募集资金未按规定用途使用的情况 包括被用于归还逾期借款7,217.10万元 购买定期存单3.20亿元 司法划扣1.58亿元等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全部以自有资金归还 [11][26] 募集资金违规使用详情 - 华夏银行强行将7,000万元理财到期款用于归还公司逾期贷款 [14][16] - 工商银行划扣募集资金专户6,507.39元用于归还逾期贷款 [16] - 长安银行3.20亿元定期存单因违规担保被质押且未能赎回 [17] - 因千年工程公司诉讼导致募集资金被划扣7,714.01万元和1,624.60万元 [17][19][21] - 因王重良仲裁导致募集资金被划扣2,291.69万元 [23] - 因东钱围海仲裁导致募集资金被划扣3,679.25万元 [23] - 因瑞安市繁荣混凝土诉讼导致募集资金被划扣357.97万元 [24] - 因顾文举诉讼导致募集资金被划扣58万元 [25] 业务发展 - 公司中标莆田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 金额1.56亿元 占2024年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6.28% [33][34] - 该项目工期630天 涉及铺设配水管道1,732.436公里 安装智能水表38,116套 新建加压泵站10座 [33] 风险警示状况 - 公司股票自2019年5月29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后因主要银行账户冻结 重要子公司失控 年度报告财务指标虚假记载等原因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37][40][51][53] - 公司存在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问题 其中违规担保金额13.54亿元 资金占用余额8.51亿元 [43] - 通过控股股东破产重整 公司已收到重整投资人支付的违规资金收益权收购款8.56亿元和违规资金利息0.93亿元 [50][52]
000716,停牌,国资拟入主
中国基金报· 2025-08-04 17:34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拟转让公司总股本约20%的股份给广西文旅及大健康行业国有企业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1] - 交易完成后广西国资将成为新控股股东 公司从民营控股企业转变为广西国资控股企业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黑五类集团持有公司30.25%股份 交易后仍保留部分股权 [5] - 公司股票自8月4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42亿元 同比下降3.74% [15]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25.11万元 同比下降29.61% [15] - 2018年至2022年净利润连续下滑 其中2021年亏损1.09亿元 2022年亏损1.40亿元 [8] - 停牌前8月1日股价上涨4.81% 报收6.54元/股 总市值达49.28亿元 [16] 业务转型 - 传统食品业务增长乏力 曾试图通过跨界新能源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4] - 2022年10月计划对天臣新能源增资5亿元 获得59.09%股权 但交易于2023年4月终止 [8] - 2023年4月宣布投资35亿元建设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其中银行贷款将占22亿元 [8] - 2024年10月暂缓储能锂电池项目投资建设 集中资源聚焦大健康食品产业 [9] 公司治理 - 2024年8月韦清文卸任董事长职务 由李玉珺接任 [11] - 2025年6月收到广西证监局警示函 涉及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违规对外担保 [13] - 具体存在1053.85万元资金支付转至关联方构成资金占用 以及未披露的6,553万元股权担保事项 [13] - 2025年4月深交所就担保问题对公司及韦清文等人予以公开谴责 [14]
*ST正平: 正平股份关于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2 00:35
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相关情况 - 公司因2024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及存在违规担保情形,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2] - 2024年末公司违规担保余额为3,500万元,目前已解除 [1][3]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且2024年度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2] 资金占用及解决进展 - 控股子公司贵州水利的少数股东欣汇盛源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024年末余额为1,754.9219万元,实际占用金额为1,320.9219万元 [2][3] - 欣汇盛源近期以现金方式归还900万元,当前占用余额为420.9219万元 [3] - 公司已解除434万元未支付的连带责任保证,剩余434万元不再支付 [3] 募集资金未归还事项 - 公司1.9亿元暂时补流的募集资金未按期归还,目前尚未解决 [4][5] - 公司计划通过稳固传统业务、拓展新业务、加大应收款项回款力度及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缓解流动资金压力 [4] 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 公司成立内控工作小组,全面梳理内部控制情况并制定修订计划,重点完善供应商、工程、担保、融资及法务等制度流程 [5] - 已实施新的项目计量结算管理细则、诉讼(仲裁)管理制度及流程,强化工程结算规范性和部门间协调 [5] - 对部分在建项目开展专项检查,提升规范管理水平 [5] 其他风险警示披露要求 -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公司需每月披露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 [6]
凯撒旅业: 关于控股子公司违规对外担保解决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30 00:32
违规担保事项基本情况 - 子公司重庆同盛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2022年为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风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向重庆康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应付回购款项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1] - 该担保事项未履行上市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法定审议程序且未进行信息披露 [1] - 公司已采取司法手段、控股股东出具承诺函及支付保证金等措施消除担保影响 [1] 仲裁进展及裁决结果 - 重庆仲裁委员会裁决确认2022年1月14日签订的《供应商产品采购补充协议二》中重庆同盛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担保条款无效 [1][2] - 重庆同盛对苗寨旅行社向重庆康程的回购款等债务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1] - 仲裁费106,920元由重庆同盛承担64,152元、重庆康程承担21,384元、苗寨旅行社承担21,384元 [2] - 裁决为终局裁决且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2] 对公司经营影响 - 公司及子公司因本次对外担保产生的重大或有负债风险已完全消除 [2] - 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的预计负债将按会计规则予以转回 [2]
ST泉为: 关于申请撤销部分其他风险警示并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30 00:32
公司股票风险警示状态变更申请 - 公司申请撤销因违规担保事项触发的部分其他风险警示 [1] - 宿州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公司无需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3][4] - 违规担保涉及金额1001.26万元 担保类型为连带责任担保 [1] 违规担保事件背景 - 违规担保由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施 [1] - 担保对象为土建总包供应商安徽汇祥建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泗县分公司 [1] - 担保事项未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且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法律诉讼进程 - 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参与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 [2] - 法院于2025年7月16日作出终审判决(2025皖13民终1781号) [2][3] - 判决依据为《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九条 [3] 持续风险警示状态 - 公司2024年审计报告被出具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 [5]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5] - 股票简称仍维持"ST泉为" 证券代码300716不变 [1][5] 公司治理措施 - 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撤销申请 [1][4] - 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正式申请文件 [4] - 后续将根据审核进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