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资本补充
icon
搜索文档
债券发行提速 中小银行忙“补血”
金融时报· 2025-06-26 11:17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升温 - 近期多家中小银行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工具,包括兰州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1] - 西安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70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1] -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40亿元人民币二级资本债[1] - 山西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95亿元人民币资本补充工具[1] - 重庆三峡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35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1] - 济宁银行和成都银行分别获批发行不超过30亿元和110亿元人民币资本工具[1]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分析 -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主要分为内源资本补充(利润留存)和外源资本补充(IPO、配股、定向增发、可转债、永续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等)[2] - 地方政府专项债也可用于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方式包括间接入股和转股存款协议[2] - 2023年一季度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11.98%、12.96%,低于国有大行的17.79%和股份制银行的13.71%[2]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面临的挑战 - 我国4000多家中小银行占银行体系99%,但在资金来源和资本补充方面处于劣势[3] - 中小银行一级资本工具仍然有限[3] - 民营银行发行永续债较为罕见,网商银行是目前唯一成功发行过永续债的民营银行[4] - 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面临监管门槛高、市场认可度不足、专业能力有限等障碍[4][5]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可行方案 - 股东增资是最直接的资本补充方式[5] - 二级资本债因发行门槛较低成为中小银行更常用的选择[5] - 利润留存通过减少分红比例补充资本金[5] - 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优化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5] - 地方政府支持通过专项债注资[5] - 监管政策持续优化有望进一步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5]
四家大行5200亿元定增募资,全部到账!
证券时报· 2025-06-24 16:38
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进展 -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募集资金已全数到账,建设银行最新收到财政部缴付的认购资金1050亿元人民币[1] - 四家银行拟募资总额分别为建设银行不超过1050亿元、中国银行1650亿元、交通银行1200亿元、邮储银行1300亿元,财政部合计认购5000亿元与政府工作报告计划一致[5]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从签署协议到资金到账仅耗时75天,邮储银行次之,建设银行最晚但也不到三个月[2][3] 资本补充时间线 - 2024年9月24日国家首次提出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的计划,金融监管总局强调"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4] - 2025年3月12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5] - 3月30日四家银行公告定向增发方案,6月13日至23日陆续完成发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6月13日完成,邮储银行6月17日完成,建设银行6月23日完成[6][7][8] 资本补充的战略意义 - 财政部表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可提升银行稳健经营能力,增强信贷投放杠杆作用以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宏观经济回升[10] - 银行在必要性分析中指出定增旨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风险抵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1] - 中泰证券分析认为四家国有大行资本补充方案落地后可支撑未来5年增长,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进程可能跟进[11] 行业资本动态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尚未披露最新进展,一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89%和11.23%,虽较上年末下降但仍高于监管要求4.89和2.23个百分点[11] - 光大证券认为工商银行资本安全边际厚实,注资时点可能靠后但将长期增厚资本基础[11] - 银行业年内已发行48只"二永债"总额7969.6亿元,其中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发行1400亿元、农业银行发行1648亿元[12]
四家大行5200亿元定增募资全部到账!资本补充进程加快
券商中国· 2025-06-24 14:51
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进展 -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募集资金已全数到账 [2] - 建设银行收到财政部缴付的认购资金1050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拟募资16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 [4] 资本补充时间线 - 3月30日四家银行与财政部等签署股份认购协议,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仅耗时75天完成资本补充,建设银行耗时不到三个月 [3] - 6月13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宣布完成A股发行 [5] - 6月17日邮储银行完成面向财政部等机构的定向增发 [6] - 6月23日建设银行宣布完成A股发行 [7] 政策背景与资金用途 - 2024年9月24日国家首次提出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 [4] - 财政部合计认购5000亿元与政府工作报告金额一致 [4] - 资本补充旨在提升银行稳健经营能力、增强信贷投放和服务实体经济 [8] 其他银行资本状况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89%和11.23%,较上年末下降0.21和0.19个百分点但仍高于监管要求 [8]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资本安全边际厚实,注资时点可能靠后 [9] - 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发行48支"二永债"总额7969.6亿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分别发行1400亿元和1648亿元 [9] 行业分析观点 - 本轮大行资本补充可至少支撑未来五年增长 [9] - 防风险背景下银行资本补充进程加快,中小银行可能跟进 [9]
中小银行“补血”防风险
经济日报· 2025-06-23 05:44
银行资本补充工具 -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 [1] - 今年以来已有15家中小银行获批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等资本补充工具 [1] - 二级资本债券成本相对可控、审批流程较简单,在银行资本补充中应用较多 [1] - 银行资本补充分为内源资本补充(利润留存)和外源资本补充(配股、定向增发、可转债、永续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等) [1]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动态 - 张家口银行获批募集国有股份不超过18亿股 [3] - 泸州银行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股新股,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3] - 中小银行通过融资工具引入优质投资者和优化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小微企业 [1][3] 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现状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2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1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 [2] - 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7.79%,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分别为12.44%、11.98%、12.96% [2] - 中小银行加快资本补充步伐以增强风险抵补能力,确保符合监管要求 [2][3] 资本补充策略与建议 - 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内源资本补充空间缩窄,外源资本补充需求增加 [3] -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更依赖地方政府或相关国企,有助于降低后续成本 [3] - 建议中小银行加强资本管理效率、完善公司治理、提升信息透明度以优化资本补充 [3]
发行规模超8000亿!年内“二永债”发行热度依然,农商行却同比锐减
券商中国· 2025-06-21 20:25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通过定增、二永债等多种渠道积极补充资本 邮储银行完成1300亿元定增预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 5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完成1200亿元和1650亿元定增 [2] - 特别国债发行5000亿元用于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同时商业银行通过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可转债转股及增资扩股等方式补充资本 [2] - 年内二永债发行规模达8029 6亿元 与去年同期8230 5亿元基本持平 其中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占比83% 城商行占16 25% 农商行和外资行合计不足1% [3] 二永债发行结构分析 - 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4183 6亿元同比减少23 52% 永续债发行3846亿元同比增长39 35% [3] - 国有大行二永债发行4500亿元同比减少16% 股份行发行2170亿元同比增长12% 城商行发行1305亿元同比增长81% 农商行发行量同比锐减78 7% [4] - 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的银行近三年批文总额减少 中小银行二永债发行量可能受限 2025年无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发行 [4]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路径 - 中小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困难 外源性补充能力有限 2024年383家发债中小银行净息差均值1 72%较上年下降15 7BP 部分省份资本充足率承压 [5] - 2025年已有25家中小银行增资扩股方案获证监会批准 包括5家城商行和20家农商行 定向增发成为非上市中小银行主要补充方式 [6] - 非上市银行定增多由地方国企认购 常搭售不良资产以缓解压力 具有筹资成本低、审批便捷等优势 [6] 银行资本充足率对比 - 2025年一季度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17 79% 股份行13 71% 城商行12 44% 农商行12 96% 民营银行仅11 98% [7] - 农商行因支持实体经济让利导致利润增长受限 同时需消化不良资产 抵抗风险能力削弱 民营银行受股东增资30%持股比例限制 [7] 行业建议 - 建议降低中小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工具的财务指标要求 优化股东资质条件和审批流程 支持通过增资扩股及多种债务工具补充资本 [8]
“二永债”与增资扩股齐发力 中小银行密集“补血”
证券日报· 2025-06-21 00:50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动态 - 兰州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可在24个月内自主决定发行时间[1][2] - 西安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70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同样拥有24个月自主发行期[2] -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40亿元人民币二级资本债[2] 二永债发行趋势 - 年内商业银行已累计发行47只"二永债" 总规模达7949.6亿元 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2] - 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于大型银行 部分呈下降趋势 亟需补充资本[3] - 银行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内源资本补充受限 转向发债等外源渠道[3] 增资扩股情况 - 珠海农村商业银行和张家口银行分别获批增加注册资本 后者计划募集国有股份不超过18亿股[4] - 多家城商行、农商行及农村金融机构的增资扩股方案陆续获批[4] - 中小银行面临内源性补充不足与外源性融资受限的双重困境[4] 行业资本充足状况 - 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28% 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为12.44%和12.96% 显著低于大型银行的17.79%[5] - 银行净息差降至历史最低 资产质量压力上升 盈利能力受冲击[5] - 资本补充是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手段 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充足资本[5]
银行“补血”加速,年内二永债补给逼近8000亿
第一财经· 2025-06-20 00:38
邮储银行定增情况 - 邮储银行完成1300亿元A股定向增发 财政部认购1175.8亿元成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5.77% 中国邮政集团持股比例由62.78%降至51.84% [3] - 此次定增是邮储银行首次获得国家大规模注资 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预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5个百分点 [3][5] - 定增发行价6.21元/股较收盘价溢价14.36% 预计摊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6% 但A股/H股股息率仍可维持在4%/4.5%以上 [5][6]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进展 - 四家大行计划通过特别国债注资5200亿元 目前交行1200亿元 中行1650亿元 邮储1300亿元已完成 工行农行可能在明年安排第二批 [4][6] - 大行TLAC债已完成4400亿元发行 特别国债注资到位后大行资本压力将缓解 二永债供给或转向中小银行 [9][10] 银行二永债市场动态 - 二季度银行二永债发行提速 年内总规模达785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 二季度占比78%较去年67%提升 一季度同比减少30% [8][9] - 国有大行10年期二级资本债利率跌至2%以下 农业银行最新发行利率1.93% 工商银行4月末发行利率1.98% [9][10] - 今年超万亿元二永债进入赎回期 目前已赎回4397亿元 利率走低增加银行提前赎回动力 续发置换成为主要供给源 [9][10] 银行业资本充足状况 - 一季度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15.28% 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为12.44%和12.96% 多数上市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较去年末下降 [10] - 区域性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国有大行注资完成后将明显缓解 中小银行续发压力仍存 [9][10]
银行“补血”提速,年内二永债补给逼近8000亿
第一财经· 2025-06-19 20:59
邮储银行定增情况 - 邮储银行完成1300亿元A股定向增发,财政部认购1175.8亿元成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5.77%,中国移动集团认购78.54亿元持股6.7%,中国船舶集团认购45.66亿元持股0.61% [2] - 此次定增使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提升1.5个百分点,发行价6.21元/股较收盘价溢价14.36% [3] - 邮储银行是第三家完成特别国债注资的国有大行,此前交行和中行分别完成1200亿元和1650亿元定增,财政部合计认购2774.2亿元 [3][4] - 四家大行定增计划总规模5200亿元,从公告到完成仅用时两个半月,工行和农行可能在明年通过第二批特别国债安排注资 [3][4] 银行业资本补充动态 - 年内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已达785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7856亿元,二季度发行占比78%较去年同期67%明显提升 [5][6] - 农业银行近期完成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发行,10年期品种利率1.93%,15年期品种利率2.10% [5]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年内二永债发行规模分别为1400亿元和1100亿元,较去年同期中国银行1200亿元发行规模有所分化 [5] - 一季度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1739亿元同比减少30%,主要与资金价格抬升有关 [6] 行业趋势分析 - 债市利率走低将增加银行提前赎回二永债动力,去年银行二永债赎回规模达1.11万亿元,今年仍有超万亿元进入赎回期 [1][7] - 特别国债注资5000亿元和TLAC债4400亿元发行将缓解大行资本压力,二永债供给可能更多来自中小银行 [6][7] - 区域性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更大,一季度城商行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和12.96%,低于行业平均15.28% [7] - 二季度国有大行10年期二级资本债利率已跌破2%,工商银行4月末发行利率较3月初下降7个基点至1.98% [7]
西北两家上市银行“补血”计划密集获批,合计不超120亿元,银行“二永债”发行再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6-19 00:06
西北两家上市银行资本补充计划 - 兰州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可在24个月内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 [1] - 西安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70亿元人民币同类债券 同样拥有24个月自主发行窗口 [3] - 两家银行均为西北地区上市银行 兰州银行系近5年第二次获批 西安银行则为首次获批该类债券 [6] 发债资金用途与资本状况 - 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提升资本充足率以支持业务发展 [5][7][8] - 兰州银行一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7% 资本充足率11.79% 西安银行分别为9.36%和11.69% 均较年初下滑 [8] - 西安银行明确70亿元发债规模将分次发行 用于满足监管达标要求及业务发展需要 [8] 行业"二永债"发行动态 - 二季度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达5963亿元 占全年7701.6亿元总发行量的77.43% [9] - 6月拟发行规模1220亿元 当前发行总量已略超去年同期水平 [9] - 2025年"二永债"到期规模约1.2万亿 三季度为到期高峰 中小银行面临再融资压力 [9] 发债背景与市场环境 - 银行人士透露发债主因是"资本比较紧" 需提升资本充足率 [5] - 债券市场利率走低使发行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助推发行提速 [9] - 兰州银行在2023年股东大会已通过50亿元永续债发行议案 明确用于支持实体经济 [7]
重磅!又见千亿级定增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2:13
邮储银行定增完成 - 邮储银行已完成定向增发A股股票缴款验资 募集资金总额1300亿元 [2][5] - 发行价格为6 21元/股 共发行约209 34亿股 [4][5] - 财政部首次成为邮储银行股东 持股比例超过15% 位列第三大股东 [4][6] - 中国移动集团认购78 54亿元 中国船舶集团认购45 66亿元 [6] - 第一大股东中国邮政集团持股比例由62 78%降至51 84% [6] 定增资金用途与影响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预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 5个百分点 [2][5][6] - 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 56% 高于监管要求 [6] - 定增有助于提升稳健经营能力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 [6]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整体情况 - 财政部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用于四家国有大行资本补充 [2][7] -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分别提升0 48 0 8 1 27 1 51个百分点 [8][9] - 国有大行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工商银行14 1% 农业银行11 42% 中国银行12 2% 建设银行14 48% 交通银行10 24% 邮储银行9 56% [9]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 [7] - 资本补充有助于提高信贷投放能力 配合增量金融政策推进 [9] - 国有大行将实现资本结构优化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提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