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息潮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银行长期限大额存单“退场”,利率普降至“1”字头
长沙晚报· 2025-06-11 21:10
大额存单市场变化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中大型银行及多地城农商行已下架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三年期产品也陆续减少 [1] - 大额存单利率普遍下滑,正式进入"1"字头区间,工商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1.55% [1] - 招商银行已全面下架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目前仅售2年期以内产品,利率均低于1.4% [1] 中小银行利率调整 - 天津银行3年期"幸福存单"利率从2.10%降至2.05%,蓝海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直降10个基点至2.30% [2] - 湖南地区银行情况呈现分化:长沙银行全面下架大额存单,湖南银行3年期和5年期年化率达1.8%,湖南三湘银行3年期和5年期产品利率均为2.1% [2] 行业趋势与背景 - 多家银行暂停长期限大额存单发行并降低利率,核心目的是降低负债成本,维持合理净息差水平 [2] - 天弘余额宝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达1.17%,与国有大行2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约1.2%)接近,余额宝类产品的零门槛起购优势对大额存单形成竞争压力 [2]
【银行理财】央行或重启国债买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升——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6.2-2025.6.8)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11 21:04
行业动态 -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行至半程,个别股份行理财子在去年底已完成全面整改,行业整改进度呈现差异化特征 [2][4][5] - 大额存单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3年期利率集中在1.55%-1.75%,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80个基点,多家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 [2][5] - 储户开始转向其他低风险选项,如优质短期债券基金或结构性存款,其收益可能略高于传统存款 [5] 同业创新动态 - 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发行长封闭期理财产品,搭配"固收+非标"策略,挖掘长期收益潜力,代表机构包括农银理财、徽银理财、渤银理财 [6] - 理财子公司积极创新分红模式,推出按月或按季分红产品,代表机构包括农银理财、上银理财与苏银理财 [6] - 兴银理财落地多单认股权业务,覆盖生物医药、国产超算、高端制造等多个行业领域,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6] - 浦银理财推出两款"鑫"系列绿色科技主题理财产品,紧密跟踪上证绿色公司债指数和上证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支持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生态环保等主题 [7]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43%,环比下行1BP;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34%,环比下行2BP [8] - 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的收益差环比回升1BP,但长期仍位于趋势性收敛区间 [8] - 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环比不同程度回升 [9] - 利率债收益率震荡下行,信用利差在经历持续收敛后小幅走扩 [9]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为0.81%,环比下降0.56个百分点,破净率持续位于低位 [14]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整体呈正相关,当破净率突破5%、信用利差调整幅度超过20BP时,理财产品负债端或面临赎回压力 [14]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6.2-2025.6.8):央行或重启国债买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升
华宝证券· 2025-06-10 1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行至半程且进度有差异,大额存单利率进入“1”时代,理财公司创新策略多样,上周现金管理类和货币型基金收益率下行,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 + 产品年化收益率回升,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环比下降但需关注信用利差走势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 -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要求今年 6 月底前完成一半、年底整改完毕,目前行业整改进度有差异,个别股份行理财子去年底已完成全面整改 [10] - 新一轮降息潮下,大额存单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多家银行下架 5 年期大额存单产品,部分储户转向其他低风险选项 [10] 同业创新动态 - 农银等理财公司发力长周期与分红型理财产品,发行长封闭期产品搭配“固收 + 非标”策略,创新分红模式 [11] - 兴银理财联动兴业银行各地分行,落地多单认股权业务,覆盖多个行业领域 [11] - 浦银理财推出两款“鑫”系列绿色科技主题理财产品,支持清洁能源等主题,布局科技创新等产业 [12]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 7 日年化收益率录得 1.43%,环比下行 1BP;货币型基金近 7 日年化收益率报 1.34%,环比下行 2BP,二者收益差环比回升 1BP 但长期仍收敛 [3][13]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 + 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环比回升,市场围绕央行重启国债买入操作讨论增多,利率债收益率震荡下行,信用利差小幅走扩 [3][16]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为 0.81%,环比下降 0.56 个百分点,破净率持续位于低位,后续需关注信用利差走势,若走扩或令破净率承压上行 [4][21]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6.2-2025.6.8):央行或重启国债买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升-20250610
华宝证券· 2025-06-10 16: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行至半程且进度有差异,新一轮降息使大额存单利率进入“1”时代,理财公司创新策略多样,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收益差环比回升但长期收敛,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 + 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环比回升,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环比下降且处于低位,后续需关注信用利差走势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 -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进度有差异,个别股份行理财子去年底完成全面整改 [2][10] - 新一轮降息使大额存单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多家银行下架 5 年期产品,部分储户转向其他低风险选项 [2][10] 同业创新动态 - 农银等理财公司发力长周期与分红型理财产品,挖掘长期收益潜力并提供灵活收益获取方式 [3][11] - 兴银理财落地多单认股权业务,覆盖多个行业领域,服务科技型企业 [3][11] - 浦银理财推出两款“鑫”系列绿色科技主题理财产品,支持相关主题并布局新兴产业 [3][12]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 7 日年化收益率 1.43%,环比下行 1BP,货币型基金近 7 日年化收益率 1.34%,环比下行 2BP,二者收益差环比回升 1BP 但长期收敛 [3][13]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 + 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环比回升,市场围绕央行重启国债买入操作讨论增多,利率债收益率震荡下行,信用利差小幅走扩 [3][16]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 0.81%,环比下降 0.56 个百分点,持续位于低位,后续关注信用利差走势,走扩或使破净率承压上行 [4][21]
大额存单全面进入1时代 有储户称20万存3年利息少了两千
快讯· 2025-06-05 20:31
大额存单利率下调 - 大额存单利率全面进入"1字头"时代,多家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 [1] - 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降至1 55%,较三个月前2%的年化利率显著下降 [1] - 20万元存三年利息减少约2000元,储户收益明显缩水 [1] 银行产品调整 - 新一轮降息潮导致银行普遍下调大额存单利率 [1] - 部分银行直接下架长期限产品,反映利率市场化加速 [1] 储户反应 - 储户对手机银行显示的1 55%利率表示无奈,高收益产品已成历史 [1] - 收益缩水现象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当前储户共同感受 [1]
Vatee万腾 :欧洲央行降息25个基点 降息潮中的机遇与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5-16 17:19
欧洲央行降息决策 - 欧洲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标志着欧元区加入全球"降息潮" [1] - 此次降息被视为推动宽松货币政策蔓延的核心力量 [1] - 市场预期此轮降息周期远未结束,全球央行将持续调整货币工具应对经济放缓 [1] 欧元区经济现状 - 2024年第四季度GDP增速仅为0.9%,通胀率回落至2.3%但仍高于2%目标水平 [3] - 核心通胀连续三月维持3.1%,显示内需疲软与薪资压力并存 [3]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强调降息旨在平衡通胀回落与经济增长风险 [3] 全球央行连锁反应 - 加拿大央行已连续两次降息,墨西哥、智利等新兴市场跟进 [3] - 市场押注美联储将于9月启动降息,预计2025年累计降息75个基点 [3] - 日本央行暗示将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以避免日元过度升值冲击出口 [3] 降息政策效果与风险 - 欧元区制造业PMI连续12个月低于荣枯线,企业投资意愿低迷 [3] - 德国商业银行测算此次降息或使家庭房贷成本每年减少80亿欧元 [3] - 降息可能加剧资产泡沫风险,欧元区股市估值达历史均值1.5倍标准差,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年涨幅超10% [3] 未来政策预期与分歧 - 欧洲央行暗示若通胀持续回落,2025年或再降息两次 [4] - 奥地利央行行长警告过早放松可能重燃通胀,意大利央行行长呼吁更激进行动 [4] - 国际清算银行指出全球央行同步宽松可能导致货币政策效力下降30%-50% [4] 结构性经济问题 - 欧元区劳动年龄人口自2018年以来年均减少0.3% [4] - 数字技能缺口导致35%企业面临招聘困难 [4] - 欧洲智库建议各国应将财政刺激与结构性改革结合而非过度依赖货币政策 [4]
新一轮“降息潮”来袭,有地方行存款利率三年内“腰斩”
36氪· 2025-05-13 18:57
存款利率下调趋势 - 4月以来已有数十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部分银行长期限存款利率跌破2%进入"1时代"[3][4] - 哈密市商业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从2022年12月的3.85%降至2023年5月的1.85%,降幅达52%[5] - 以10万元5年存期计算,2022年存入总利息为19250元,2023年存入仅为9250元,降幅超50%[5] - 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行存款利率自2023年来已"五连降",地方银行调整更为频繁[4] 利率倒挂现象 - 多家银行出现长短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如上海华瑞银行3年期利率2.5%高于5年期的2.4%[8] - 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1年期利率2%高于5年期的1.95%[8] - 利率倒挂反映银行对未来利率下行趋势的预判和负债端成本管理的精细化[8] 存款定期化趋势 - 2023年存款增量97%来自定期存款[7] - 2024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9.22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增加7.96万亿元占比86%[7] - 存款定期化程度加深导致银行综合负债成本偏高[7] 银行净息差压力 - 近八成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低于1.8%警戒线[9] - 企业贷款定价降至3.3%,按揭贷款定价降至3.1%,银行息差压力较大[11] - 存款利率下调是银行应对净息差收窄的主要手段[7][11] 未来利率走势 - 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降至1.4%[10] - 预计LPR将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带动存款利率下调[10] - 未来存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但幅度和节奏将趋缓[2][11] - 调整重点可能转向3个月至1年期的短期产品[12]
新一轮“降息潮”来临 存款利率迈向“1时代”
每日商报· 2025-05-13 06:21
存款利率调整概况 - 新一轮存款降息潮自4月以来已覆盖超20家商业银行 利率3%以上的高息存款已难觅踪影 银行存款利率全面向1时代迈进[1] - 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等中小银行近期加入降息队列 部分长期限存款利率跌破2%[1] - 此轮中小银行补降被视为对前期国有大行降息的跟进 市场对新一轮全国性银行集体降息预期升温[1] 中小银行具体调整情况 - 哈密市商业银行5月8日起执行新利率 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分别降至1.5%/1.6%/1.8%/1.85% 降幅10-20个基点[2] - 聊城沪农商村镇银行5月10日调整后2年期/3年期/5年期利率分别执行1.89%/1.98%/1.98% 长期限利率进入1时代[2] - 海伦惠丰村镇银行同期下调1年期/2年期/3年期至1.8%/1.85%/2.05% 降幅均为5个基点[2] - 上海华瑞银行4月两次下调存款利率 3年期整存整取利率降至2.5% 5年期降至2.4%[3] 银行息差压力与政策背景 - 2024年A股42家上市银行净息差全线收窄 降幅1-51个基点 股份制银行及地方银行降幅较大[4]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2% 同比减少17个基点 处于历史低位[4] - 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 预计带动LPR下行0.1个百分点 所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降低0.25个百分点[5] 市场影响与预期 - 人民银行降息降准一揽子政策落地后 市场普遍预期新一轮全国性银行集体降息即将到来[6] - 预计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行窗口将于近期展开 最快下月初落地 幅度预计10-25个基点[6] - 存款利率调降呈现梯次特征 国有大行率先出手 中小银行梯次跟进 民营银行等小型银行因吸收存款能力较弱 利率下调空间相对更大[3]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工行回应称“金条掺假消息不实”丨金融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07:32
货币政策与债市操作 - 央行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的操作,以应对年初国债市场供不应求、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1.6%历史低位的情况 [1] - 央行表示将更多使用其他工具投放基础货币以维护流动性,并视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 [1] 银行存款利率趋势 - 自4月以来,已有超20家商业银行下调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利率3%以上的存款产品已难觅踪影,银行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2] - 专家观点认为,下调存款利率有助于银行保持息差基本稳定,且未来市场利率仍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可能继续下降 [2] 银行资本补充与监管审核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已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尚需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 [2] - 专家指出,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定增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旨在增强银行稳健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3] 黄金产品市场与风险管控 - 工商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回应称,关于其销售金条掺假的消息不属实,并公布了客户购买及网络传播的具体情况 [4] - 针对部分投资者通过信用卡套现或挪用消费贷资金进行黄金买卖的行为,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明确禁止,违者将面临管控措施 [5] - 专家指出信用卡"炒金"存在流动性、杠杆和监管风险,杠杆风险会放大投资者损失,导致本金亏损和高额利息的双重压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