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这一战,谷歌准备了十年
美股研究社· 2025-09-28 19:28
文章核心观点 - 谷歌开始对外出售其自研的AI处理器TPU,直接挑战英伟达在AI计算市场的领导地位,争夺万亿美元市场[4][6][7] - 谷歌TPU作为专为AI计算设计的ASIC芯片,在能效和成本上相比通用GPU具有显著优势,其算力成本据称为OpenAI使用GPU成本的1/5[11] - 行业趋势显示,为摆脱对英伟达GPU的依赖并寻求更高性价比和稳定供应链,多家巨头正积极发展自研ASIC,预计到2026年ASIC总出货量可能首次超过GPU[21][23][25] 谷歌TPU的技术优势与演进 - TPU是专为AI计算设计的ASIC芯片,采用脉动阵列架构和提前编译策略,以实现极高的矩阵乘法吞吐量和卓越能效[10][11] - 谷歌TPU已迭代至第七代Ironwood,峰值算力达4614 TFLOPs,最高配集群算力为42.5 ExaFLOPS,是超级计算机El Capitan的24倍以上,性能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英伟达B200[15][16][17] - 2025年谷歌TPU全年出货量预计为250万片,到2026年总销量预计将超过300万片,其中v5e系列占比约120万片,v5p系列约70万片[15] 谷歌的TPU生态与市场策略 - 谷歌围绕TPU构建了完整生态,包括JAX高性能计算Python库和模型流水线解决方案Pathway,以对抗英伟达的CUDA生态[17] - 谷歌积极推动内部从英伟达GPU转向自研TPU,内部已部署约150万颗TPU,其2024年订购的16.9万台Hopper架构GPU在五大云厂商中排名最后,约为微软的三分之一[19] - 谷歌对外战略包括向使用英伟达芯片的数据中心供应TPU,并为合作伙伴提供财务支持,例如为Fluidstack提供最高32亿美元的备选担保支持[4][20] 市场竞争格局与行业趋势 - 过去半年,围绕Google Cloud TPU的开发者活跃度激增约96%,业内看好其前景,若将TPU业务与DeepMind合并分拆,估值或达9000亿美元[19] - 除谷歌外,Meta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推出其首款ASIC芯片MTIA T-V1,目标到2025年底至2026年实现100万至150万件出货量;微软和亚马逊也拥有自研ASIC芯片[23][24][25] - 英伟达通过发布NVLink Fusion等技术进行反击,允许其GPU与第三方加速器混合使用,并声称其GPU更具性价比[25]
“中国版英伟达” IPO过会 这支“概念股”已经连续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9-27 09:27
IPO进程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于9月26日通过上交所上市委会议审议 从6月30日受理至审议通过耗时88天 [1] - 公司计划募资80亿元人民币 为年内A股过会项目中募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及半导体领域最大规模IPO [1]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图形芯片研发项目、AI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2020年成立于北京 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以全功能GPU为核心 [1] - 公司致力于提供加速计算基础设施和一站式解决方案 为各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AI计算支持 [1] -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兼顾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国产GPU企业 被业界称为"中国版英伟达" [1] 市场影响 - IPO事宜刺激"摩尔线程概念股"上涨 多只概念股连续涨停 [2] - 和而泰作为直接持股摩尔线程的企业 股价从年内17.5元涨至9月26日收盘价48.18元 最高触及60.71元 [2]
摩根大通:存储芯片,“饥饿游戏”开启,一场为期四年的上行周期
美股IPO· 2025-09-26 11:38
行业核心观点 - 由AI计算驱动的高性能内存巨大需求正推动存储行业进入结构性增长阶段 市场迎来“内存饥渴”趋势 [1][2] - DRAM市场正迎来一个从2024年持续至2027年的“前所未有的四年定价上行周期” [1][3] - 到2027年 全球存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近3000亿美元 [1][2][8] DRAM市场前景 - 高带宽内存(HBM)是此轮周期的核心驱动力 其影响已迅速扩展至传统DRAM [2] - 到2027年 HBM在DRAM市场总价值中的占比将高达43% 有效平滑传统DRAM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3] - 预计到2027年 仅AI相关应用就将占据DRAM市场总体有效市场规模(TAM)的53% [8] - 用于英伟达下一代Vera CPU的SOCAMM2内存模组和用于Rubin GPU的GDDR7显存将成为DRAM需求的新增长点 [7] HBM市场动态 - 即使在2026年HBM3E产品可能因供应增加而降价 但由于下一代HBM4将享有约35%的溢价 混合HBM平均售价在2026年仍不太可能下降 [3] - 竞争格局方面 SK海力士在HBM4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 有望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 三星电子和美光或将争夺剩余订单 [5] NAND市场复苏 - NAND闪存市场经历强劲反弹 部分原因是硬盘驱动器(HDD)出现严重短缺 部分近线HDD交付周期长达52周 迫使客户转向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 [2][9] - AI模型从训练转向推理应用 对数据读取速度和延迟要求更高 提升了NAND的结构性重要性 [10] - NAND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其混合平均售价在2026财年预计将同比增长7% [10] 市场规模与资本支出 - 摩根大通将2025至2026年全球存储市场总体有效市场规模(TAM)预测上调了6%至24% [2][8] - 为应对需求激增 存储芯片制造商预计将在2026至2027年将资本支出(Capex)提高7%至12% DRAM产能扩张是优先事项 [8]
计算机行业点评报告:英伟达(NVDA.O):与英特尔合作并投资,巩固AI计算领域核心地位
华鑫证券· 2025-09-25 12:32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开发多代数据中心和PC产品 聚焦于利用英伟达NVLink技术连接双方芯片架构 整合AI加速计算能力与CPU技术及x86生态[5] - 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价格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购买其普通股[5] - 双方合作有望带来更强大的AI计算方案 增强英伟达算力产品性能优势[6][7] - 合作将推动AIPC业务发展 通过整合英特尔CPU和英伟达GPU技术的系统级芯片解决端侧算力不足问题[7][8] - 英伟达广泛投资泛AI计算生态圈 包括向英国市场投资20亿英镑支持AI初创生态系统 巩固其在AI计算领域核心地位[8][9] 行业表现 - 计算机行业(申万)近1月下跌2.7% 近3月上涨17.9% 近12月上涨78.5%[2] - 沪深300指数近1月上涨2.2% 近3月上涨15.3% 近12月上涨34.2%[2] - 计算机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优异 近12月超额收益达44.3个百分点[2][4] 合作细节与技术整合 - 英伟达将把英特尔定制的x86 CPU整合进其AI算力平台 考虑x86架构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较ARM架构的优势[7] - 英特尔将开发整合英伟达RTX GPU的x86系统级芯片(SoC) 用于端侧PC领域[7][8] - 合作旨在整合两大世界级计算平台 扩大生态系统 为下一代计算奠定基础[7] 投资建议 - 建议重点关注英伟达在AI技术迭代 产品矩阵拓展以及全球生态合作方面的持续突破[9] - 英伟达全球广泛投资泛AI计算生态圈 有望促进AI产业发展并带来更强劲的AI算力需求[8][9] 重点关注公司 - 英伟达(NVDA O)当前股价176.97美元 2025年预测EPS 2.97美元 对应PE 59.59倍[11] - 微软(MSFT O)股价510.15美元 2025年预测EPS 13.46美元 对应PE 37.90倍[11] - 谷歌A(GOOGL O)股价247.14美元 2025年预测EPS 9.77美元 对应PE 25.30倍[11]
历史性合作!英伟达宣布豪掷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黄仁勋:将全球最强CPU整合起来,加速计算和AI计算时代已经到来【附全球GPU芯片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9-22 09:56
交易与合作核心信息 - 英伟达宣布以5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普通股,交易价格为每股23.28美元 [2] - 收购价格比上月美国政府以每股20.47美元收购英特尔10%股份的定价更高 [2] - 英伟达预计持股比例超过4%,成为英特尔最大股东之一 [2] - 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在盘前交易中暴涨超30% [2] - 双方宣布达成合作,将联合打造数据中心平台的定制CPU,并开发整合全球最强CPU和GPU的新型芯片 [2] 合作战略意义 - 合作将英伟达的人工智能和加速计算堆栈与英特尔的CPU和庞大的x86生态系统紧密结合 [2] - 此次合作被视为两个世界级平台的融合,而非简单的财务投资 [2] - 合作被业界视为英特尔“二次创业”的关键转折点,有望助其在AI芯片市场实现弯道超车 [5] - 英特尔的x86生态也将为英伟达的CUDA平台打开新的应用场景 [5] 全球GPU行业格局 - 全球GPU领域处于寡头垄断局面,英特尔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主要得益于其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中的集成GPU [3] - 在独立GPU芯片市场,英伟达和AMD基本包揽全场,英特尔占比极小 [5] -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从“军备竞赛”转向“生态共建” [5]
芯片圈炸了!英伟达扔 50 亿美刀“救” 英特尔。网友:以前的弟中弟,拉了一把老大哥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21 10:35
英伟达战略投资英特尔 - 英伟达宣布斥资59亿美元以每股23.28美元价格购买英特尔普通股占约4%股份 [5] - 投资消息推动英特尔股价在纽约股市一度暴涨30% [5] - 美国政府持有英特尔股份价值因此上涨55%增加49亿美元至约140亿美元 [5] 双方技术合作细节 - 借助NVIDIA NVLink技术实现双方架构无缝衔接结合AI加速计算与x86生态系统 [6] - 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将生产英伟达定制化x86 CPU并整合至AI基础设施平台 [6] - 在个人计算领域英特尔将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小芯片的x86系统级芯片为PC提供动力 [6] 对AMD及行业竞争影响 - AMD股价一度下跌5.9%因公司在PC数据中心和GPU领域与两家公司直接竞争 [8][12] - 分析师质疑合作真实性不确定是政治表面功夫还是更广泛合作开端 [8] - 关键问题在于英特尔制造工厂产能不足需关注英伟达是否在制造环节合作 [8] 英伟达行业地位反转原因 - 英伟达在AI计算领域具绝对主导地位提前预判新型芯片需求并做好准备 [11][13] - 公司市值超4万亿美元预计今年销售额达2000亿美元数据中心部门规模超越其他芯片公司 [13] - 2022年英特尔营收为英伟达两倍多但短短几年市场格局彻底改变 [13] 英特尔困境与开放策略 - 英特尔未能抓住AI风口推出加速器芯片动作缓慢丢失制造优势需依赖台积电生产顶尖芯片 [18] - 新管理层提出开放路线主动寻求合作并向竞争对手开放自家工厂 [15] - 公司除英伟达投资外还需依赖美国政府日本软银等注资并出售资产应对研发开支压力 [17]
摩尔线程IPO,下周上会
搜狐财经· 2025-09-19 23:10
IPO审核进程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9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摩尔线程的首发事项 [1] - 公司科创板IPO申请于2025年6月30日获上交所受理 [3] - 公司于2025年9月5日和9月18日分别完成首轮和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3] 募资计划与资金用途 - 本次科创板上市拟募集资金总额为80亿元 [1] - 募集资金将投向四个项目 包括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投资总额250.96亿元) 新一代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投资总额250.23亿元) 新一代AI SoC芯片研发项目(投资总额198.18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100.63亿元) [2]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呈现高速增长 从2022年的0.4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38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208.44%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02亿元 [3] - 公司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亏损分别为18.4亿元 16.73亿元和14.9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2.71亿元 [3] - 根据公司预测 其最早可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3]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 实际控制人张建中控制公司44.07%的股份 [3] - 公司曾获得多家知名机构投资 包括五源资本 红杉中国 联想创投 腾讯 深创投 字节跳动 小马智行 中国移动旗下产业基金等 [3] - 公司与中信证券于2024年11月签订辅导协议并完成辅导备案登记 于2025年6月18日完成上市辅导 [3] 业务定位与发展战略 - 公司以全功能GPU为核心 致力于提供计算加速的基础设施和一站式解决方案 [4] - 公司目标是为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AI计算支持 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GPU领军企业 [4] - 公司的长期目标是为融合AI和数字孪生的数智世界打造先进的计算加速平台 [4]
摩尔线程IPO 下周上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22:58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实 |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 拟投入金 | 项目备案编号 | 项目环保 | | --- | --- | --- | --- | --- | --- | --- | | | | 施单位 | 投资总额 | | | 批文号 | | | | | | 额 | | | | | 摩尔线程新一 代自主可控 AI 训推一体芯片 | 摩尔线 程 | 250.957.98 | 250.957.98 | 京朝科信局备 (2025) 17 号 | 不适用 | | | 研发项目 | | | | | | | 2 | 摩尔线程新一 代自主可控图 形芯片研发项 | 壓尔线 程 | 250.233.23 | 250.233.23 | 京朝科信局备 (2025) 16 号 | 不适用 | | | 目 | | | | | | | 3 | 摩尔线程新一 代自主可控 AI SoC 芯片研发 | 无锡壓 尔 | 198.180.33 | 198.180.33 | 惠数投备 (2025) 255 | 不适用 | | | | | | | 름 | | | | 项目 | | | | | | | 4 | 补充流动资金 | l | ...
直击连云港3.36亿打造自走式车场!|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2:56
物流中心规模与设施 - 全国最大港口行业汽车物流中心 年周转能力18万辆 可同时停放5200辆商品汽车 [2] - 配置16个车厅 16台升降机及48台AGV机器人 一次性满足5200辆进出口汽车存储需求 [2] - 总投资3.36亿元 2023年建成 2024年投入使用 已运营一年半时间 [3] 绿色智能技术应用 - 全国港口行业首个零碳排放汽车物流中心 楼顶太阳能绿电年发电量100万度 [2] - 365天24小时不间断AI计算作业 根据目的地/装船时间/品牌自动分类理货 [2] - 较传统人工备车流程节省2天时间 [2] 行业需求与扩建计划 - 因中国汽车出口量迅猛增长 现有堆存场地无法满足需求 [2] - 当前中心已无法满足需求 公司或将计划第二期项目 [3] - 立体库建设将堆存场地向空中发展以应对出口增长 [2]
英特尔还不能急着开心
凤凰网· 2025-09-19 15:22
合作概况 - 英伟达对英特尔进行50亿美元战略投资[1] - 英特尔股价在消息公布当日上涨22.77% 英伟达股价上涨3.49%[1] - 双方合作涉及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为英伟达定制x86 CPU 以及个人计算领域英特尔生产集成英伟达RTX GPU的x86系统级芯片[1] 技术协同 - 结合英伟达图形技术与英特尔x86架构 通过NVLink技术突破计算平台瓶颈[2] - 合作将推动数据中心和个人计算领域全面升级[2] - 瞄准年规模近500亿美元的市场[6] 英特尔现状 - 英特尔2025年8月获得美国政府89亿美元投资 政府以每股20.47美元收购4.333亿股普通股(占9.9%股份)[3] - 公司全球裁员15% 约超两万名员工 并分拆多个业务部门[3] - 在GPU加速计算领域存在技术短板 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3] 合作背景 - 双方洽谈历时约一年 从英特尔CEO陈立武上任第一天起就在推进合作[4] - 黄仁勋与陈立武相识30年 称其为"老朋友"[4] - 合作被描述为"融合两个世界级平台"[6] 战略影响 - 合作可能改写计算领域竞争叙事[1] - 英特尔有望推出全新AI加速平台 突破GPU加速计算瓶颈[5] - 英伟达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扩大在数据中心和消费级PC市场影响力[6] 产业格局 - 合作可能对台积电形成竞争压力[7] - AMD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挑战 其优势可能被侵蚀[7] - 黄仁勋明确表示台积电仍是重要合作伙伴 但不排除未来使用英特尔晶圆代工服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