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碳排放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动力:绿色智造驱动战略发展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中证网· 2025-09-01 15:36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76.51亿元 同比增长11.22% [1] - 归母净利润9.19亿元 同比增长93.35% [1] - 扣非净利润8.65亿元 同比增长106.39% [1] - 基本每股收益0.41元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161元 [1] - 新签合同额339.19亿元 同比增长25.42% [1] - 手持合同额627.94亿元 同比增长8% 环比增长7.24% [1] 业务发展 - 船用柴油机业务交付量增长18% 单价提升拉动毛利率 [1] - 新接订单增长47% 其中低碳机型占比超60% [1] - 大功率甲醇双燃料低速机10X92DF-M-1.0-LPSCR实现全球首次交付应用 [2] - 双燃料发动机矩阵完善 包括8S50ME-C9.7-GI-HPSCR 甲醇双燃料主机12G95ME-C-LGIM-EGRTC 中速双燃料发动机8M450DF [2] - 实现LNG 甲醇 氨燃料动力机型全面覆盖 满足IMO 2030年减排标准 [2]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达13.79亿元 同比增长41.74% [3] - 加快高端 绿色 智能新产品研制步伐 [3] - 七类动力板块基本覆盖市场主流动力系统类型 满足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 [3] 行业背景 - 2025年1-6月我国造船完工量2413万载重吨 同比下降3.5% [3] - 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 同比下降18.2% [3] - 公司船海产品生产交付数量实现逆周期快速增长 [3] - 政策要求2025年LNG 甲醇等绿色动力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超50% [2] - IMO要求2030年国际航运碳强度降低至少40% 零碳燃料占比达5%-10% [2] 战略转型 - 产品结构快速向高附加值 低排放方向转型 [1] - 化学动力板块切入新能源领域 [3] - 技术布局与全球减排标准同步推进 [2]
天津港无人码头引上合记者团惊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1 22:28
核心观点 - 天津港作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作业和100%绿电自产自足 运营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2][3] 运营效率 - 20000TEU级集装箱船舶作业仅需28小时 包含进口4000箱和出口3000箱作业量 [1] - 创出历史最高生产效率 在泊船时效率达329箱/小时 峰值船时效率达416箱/小时 [2] - 2024年1至5月完成货物吞吐量2.07亿吨同比增长1.1% 集装箱吞吐量993.1万标箱同比增长3.7% [2] 技术特点 - 全部采用无人作业方式 涵盖自动化集装箱岸桥和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 [1] - 实现全球港口最高水平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集装箱作业 [2] - 通过"风光储荷一体化"绿色能源系统实现运营全过程零碳排放 [2] 国际影响 - 作为国际枢纽港与全球众多国家保持密切航运往来 包括马来西亚等上合组织成员国 [3] - 外国记者高度评价其零碳排放和高度自动化水平 认为具有全球示范意义 [2][3] - 中国通过此类项目展示科技实力和经济活力 促进区域交流合作 [3]
天津港无人码头引上合记者团惊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1 19:21
核心观点 - 天津港作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作业和100%绿电自产自足 作业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3][4] 运营效率 - 20000TEU级集装箱船舶作业仅需28小时 处理进口4000箱和出口3000箱 [2] - 在泊船时效率达329箱/小时 峰值船时效率达416箱/小时 创历史最高生产效率 [3] - 1至5月完成货物吞吐量2.07亿吨同比增长1.1% 集装箱吞吐量993.1万标箱同比增长3.7% [3] 技术特色 - 采用全无人作业方式 涵盖自动化岸桥 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和场内作业机械 [2] - 通过风光储荷一体化系统实现100%电能使用 100%绿电和100%自产自足 [3] - 运营全过程零碳排放 为全球港口最高水平 [3] 国际影响 - 与马来西亚等多国保持密切航运往来 现代化设施获国际媒体高度认可 [4] - 外国记者评价其自动化程度和大数据应用能高效识别非法贸易 [3] - 斯里兰卡记者期待中国通过上合峰会等平台加强区域合作 [4][5]
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发热”
陕西日报· 2025-08-25 08:51
冷得彻夜难眠——这是刘加平2005年初第一次进藏最大的感受。当时正值隆冬,拉萨夜晚室外温度降到零下 十几摄氏度,室内的电暖器提供不了多少温暖。 刘加平此行是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西藏联合开办的硕士班讲课。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他和同事不得 不戴上墨镜、涂抹防晒霜抵御紫外线;入夜,骤然降低的气温又冻得人瑟瑟发抖。 青藏高原被称为"阳光之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西藏每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这么好的太阳 能资源,为什么不能转化为热能有效利用? 刘加平深入了解后发现,利用太阳能发电,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不仅成本高,而且损耗大。而将 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热能,并在大面积集中供暖中应用,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 课余,看着强烈的阳光投射在布达拉宫的墙壁上,刘加平靠坐在墙根,指着前面的居民区对弟子刘艳峰 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学术阵地!" 刘艳峰最佩服老师的是,别人眼里看到的是风景,他看到的却是学术:收集太阳的光辉,温暖藏区人民。 一个关于太阳能富集区"阳光送暖"的科研构思开始形成。 "没人来做,我们做!" 7月5日拍摄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曲松县太阳能供暖项目(资料照片)。 科研构思变成现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中船七一八所助力国内首艘氢电拖轮启航
势银能链· 2025-08-14 11:03
国内首艘氢电混合动力拖轮成功试航 - 国内首艘氢电"双能源"混合动力"氢电拖1"轮在青岛港正式入列 由中船集团七一八所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3] - 该拖轮采用"氢燃料电池+液冷锂电池"混动系统 实现零碳排放 并应用北斗集成系统、全自动智能岸基充电等先进技术 [5] - 与传统燃油拖轮相比 该船在噪音控制、设备寿命、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优势显著 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余吨 [5] 船舶技术参数与创新 - 最大拖力82吨 续航里程达120海里 是全国马力最大、锂电池容量最大的港作拖轮 获得电推船舶AUT-0附加标志 [5][7] - 船载储氢供氢系统由七一八所旗下中船派瑞氢能公司研制 采用先进海装"三防"技术 提升极端环境耐受性能 [6][7] - 首创船舶专用氢气加注系统 解决氢能船舶"加氢难"问题 并完成首次岸基氢气加注作业 [8][9] 七一八所在氢能船舶领域的领先地位 - 公司已成功服务国内首艘氢能驱动船"氢舟1号"、首艘氢能驱动海上交通船"蠡湖未来号"、首艘氢能驱动集装箱船"东方氢港号" [9] - 产品覆盖旅游客轮、港作拖轮、内河及近海货轮等领域 未来将持续提升船载储供氢系统和高压加注装备技术 [10] 行业活动与资源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行 [1] - 提供《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订阅及产业研究服务 [16]
9个绿色甲醇项目获进展
势银能链· 2025-08-13 12:05
绿色甲醇项目进展汇总 - 2025年8月多地密集推进绿色甲醇项目,涉及吉林榆树、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新疆、广东、福建等地,项目依托绿电、生物质等清洁能源,通过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捕集与合成技术,实现"负碳生产"与"零碳排放"目标 [2] - 项目汇聚能源企业、工程机构、装备供应商等多方力量,推动低碳能源转型与绿色化工产业链构建 [2] 榆树绿色甲醇项目 - 长春榆树市绿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总投资214亿元,采用"绿电+生物质"双路径生产工艺 [4] - 一期规划80万千瓦风电装机,建设9.6万Nm3/h制氢站,年产27万吨甲醇(15万吨生物质醇、12万吨电子醇) [4] - 18家核心单位完成签约,分为政府与能源基石组、项目牵头发起及建造组等6个组别 [5] 福海县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 新建3.6万吨/年绿氢系统,包括50000Nm3/h电解水制氢系统及相关辅助系统 [6] - 配置72套1000Nm3/h碱性电解槽,30个2000m3/1.5MPa球型储罐 [6] - 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签订4.5亿元绿电制氢系统供货合同 [6] 隆基绿能乌拉特后旗项目 - 年产40万吨风光氢储制绿甲醇一体化项目总投资23.65亿元 [7] - 风光绿氢制备与生物质气化技术耦合,每年处理绿色生物质资源60万吨以上 [7] - 分两期建设,一期年产19万吨,二期年产21万吨绿色甲醇 [7] 其他重点项目 - 四川晨光工程设计院中标新疆10万吨/年绿色甲醇装置工程设计,报价2230万元 [8] - 中广核科尔沁右翼前旗项目总投资14.96亿元,年产氢量5.56万吨,配置55台2000Nm3/h碱性电解槽 [9] - 广东能源集团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副产品包括杂醇油、焦油等 [10][11] - 齐齐哈尔项目总投资84.3亿元,分两期建设,每期年产21.7万吨绿色甲醇 [12] - 正大集团福建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年产100万吨绿色甲醇及下游产品 [13] - 吉林敦化市项目总投资20亿元,以非粮生物质秸秆为原料,年产15万吨绿色甲醇 [14]
榆树绿色甲醇项目合作单位集中签约会在北京举行 共启绿色燃料发展新篇章
中国能源网· 2025-08-13 10:56
2025 年 8 月 12 日,榆树绿色甲醇项目合作单位集中签约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吉林省华锦能源有限公司主办,协办单位有,华能新能 源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榆树市政府部门、能源装备企业、国家智库、顾问公司、海 外合作方及大使馆代表等 27 家单位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推动绿色甲醇产业发展的重要时刻。 多方齐聚,共话绿色发展 上午 9 时 30 分,签约会正式拉开帷幕。华锦能源董事长王本政率先致辞,强调榆树绿色甲醇项目是响应 "双碳" 战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布局,将为 全球碳减排贡献中国方案。榆树市副市长张龙彪随后发言,肯定了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价值,表示政府将全力支持项目建设。 随后,国家智库绿燃产业规划专家、榆树绿醇等绿燃项目总指挥、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东北区域总经理姜涛先生为与会人员做了精彩纷呈的项目介 绍。 全阵容签约单位彰显产业合力 仪式采用分组签约形式,18家核心单位分六组完成签约,覆盖项目全产业链。榆树市副市长张龙彪、冰岛大使馆商务代表杨力及各签约单位代表共同见证。 ▶ 政府与能源基石组 ▶ 项目牵 ...
本届唯一获奖中国日化企业,立白科技集团荣获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奖“绿色领导奖”
中金在线· 2025-08-04 14:54
亚洲企业商会成立于2007年,是一个在致力于创建及推动负责任企业精神的非政府组织,并使企业精神 成为经济蓬勃发展和社会持续前进的原动力,现今拥有超过2000位企业会员,覆盖亚洲19个国家及市 立白科技集团荣获2025年度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奖"绿色领导奖",成为本届唯一获奖的中国日化企业。 2025年7月11日晚,由亚洲企业商会主办的2025年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奖(Asia Responsible Enterprise Awards,简称 AREA)中国站颁奖典礼在上海举办。立白科技集团凭借"绿色未来·净零立白"气候行动, 首次参评即荣获2025年度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奖"绿色领导奖",也是本届获奖者中唯一一家中国日化企 业。 作为首家发布净零目标的中国家清企业,面向短中长期的气候目标,立白科技集团在发布的《愿景 2050·净零立白行动方案》中提出了"绿色未来·净零立白"气候行动路径——围绕供应链各环节、产业链 上下游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制定了8大计划、30项路径举措。目前"绿色未来·净零立白"气候行动的 各项计划正在稳步推进,已在清洁生产、低碳物流、绿色消费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从本质变革推动产 品全面净零,构建"产 ...
上海医院首次探索:无人机配送应急医疗器械;全国首艘氢电拖轮在青岛港入列,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6-27 11:10
无人机配送应急医疗器械 -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使用无人机配送应急医疗器械 实现全国首例低空物流配送 [1] - 无人机配送可将关键器械跨区域调配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 急救物资直达手术室 [1] - 该医院年手术量超8万台 高精尖器械稳定供应对患者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1] - 与洁诺集团共建应急保障体系 采用"专机速达的低空物流"模式 [1] 氢电拖轮技术突破 - 全国首艘氢电拖轮"氢电拖1"在青岛港入列 搭载"氢燃料电池+液冷锂电池"混动系统 [1] - 该拖轮可实现零碳排放 9节航速下续航超12小时 拖力达82吨 [1] - 创新应用北斗集成系统、全自动智能岸基充电等技术 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1] - 成为全国马力最大、锂电池容量最大的港作拖轮 [1] 无人驾驶航空器进展 - 亿航智能EH216-S在印尼成功完成首次载人飞行 [1] - 标志着公司在全球市场推动空中交通商业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1] 智能制造与汽车产业 - 中国某新能源汽车工厂实现76秒下线一台新车 月交付量稳定在28000多台 [1] - 工厂拥有700多台机器人协同作业 关键工序100%自动化 [1] - 成功量产全球面积最大、工艺最复杂的铝制机盖 良品率达98%以上 [1] - 工程师开发实验模具并通过40多轮优化实现量产突破 [1] 其他产业动态 - 谷歌宣布在医疗保健领域推出人工智能计划 [4] - Stability AI发布3D视频生成工具SV3D 可基于单一图像创建多视图3D网格 [4]
新车下线前,这家工厂先生产了100斤蜂蜜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0 22:40
环保与生态建设 - 工厂占地154公顷,绿色植被覆盖64万平米,湿地公园7.2万平米,种植44种开花植物和20多种树木,搭建28处人工鸟巢、15处昆虫巢、10处蜂巢[4] - 蜜蜂养殖年产50公斤蜂蜜,证明厂区空气、水、土壤无污染,环保标准与奥迪德国工厂一致[5] - 实现三个100%:100%绿色能源、生产废弃物100%回收、废水100%循环使用,达到零碳排放[8] 绿色能源与资源循环 - 屋顶铺设32万平米太阳能光伏板,年发电量超3000万度,覆盖至少25%年用电量[9] - 采用23兆瓦生物质燃气和29兆瓦生物质锅炉,年供应热能21.5万吉焦[11] - 废水通过反渗透工艺处理实现100%循环,年节水10万立方米;雨水收集系统年节水5000立方米[11][12] 生产精度与自动化 - 冲压车间零件尺寸精度控制在±0.3毫米,采用全球领先的"一模四件"工艺提升效率[18] - 焊装车间配备824台机器人,焊接精度0.1毫米,自动化率100%,全车4200多个焊点无人工干预[19][20] - 电池车间自动化率86%,关键工序由机器人完成,电池包防尘防水等级达IP69[21][23] 数字化与智能化 - 设计阶段应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BIM和三维扫描实现虚拟建厂与实体同步[30] - 焊装车间采用smartray系统实现全自动3D检测,精度小于0.02毫米,远超人工抽检水平[30] - 物流90%由智能小车完成,效率提升90%;14轴同步拧紧系统扭矩精度±0.1%,数据可追溯15年[24][31] 产能与产品规划 - 规划年产能15万台,首产奥迪Q6L e-tron,后续生产A6 e-tron等车型[15] - 工厂为奥迪全球最先进生产基地,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打造,助力电动化转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