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行业研究报告-硕远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9-15 01:16
行业定义与核心价值 - 智慧农业是数字技术与农业全链条融合的新型模式 以数字化 智能化 精准化为特征 可提升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 [1] - 典型案例包括丹东草莓种植实现亩均单产提升23%-50% 植保费用下降30%-40% 广西智慧火龙果基地推动种植标准化规模化 [8] - 技术渗透园艺 畜牧等多场景 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副业结合 当前正从数据采集自动化向全链条协同升级 [1][9] 政策与宏观环境 - 国家在数字乡村战略框架下持续加大政策支持 财政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突出 [10] - 云和县2022年落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政策26条 兑现补助资金141.74万元 专款用于农业绿色生产项目 [11] - 5G网络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86万亿元 其高速率 低时延特性为农业物联网部署奠基 北京市规划建设3.5万个5G-A基站增强设备控制能力 [14] - 碳中和技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农业农村部明确2030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2035年绿色生产方式基本形成 [14]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2024年智慧农业整体市场规模破千亿元 2025年预计达1200亿元 [16] - AGV/AMR出货量未来五年年均增速50% 2027年预计突破100万台 [16] - 农业机器人渗透率从2020年3.2%升至2024年15.7% 但仍低于荷兰38%和日本29% [16] - 2023年中国仓储信息化市场规模破5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3% [16] - 植保无人机2023年市场规模150亿元 预计2025年达194.62亿元 [17] - 数据平台服务2024年市场规模430.53亿元 农机自动驾驶2023年市场规模13.73亿元 [18] - 全球智慧农业物联网设备销售额2022年137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86.7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8.1% [19] 区域市场特征 - 区域市场呈集聚特征 东部沿海及农业大省领先 中西部在特色农业领域加快智慧化 [16] - 浙江 江苏等地政策力度大 基建完善 中西部如山西临汾尧都区加快智慧化布局 [16] - 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目标2026年底超30% 未来区域发展将更均衡 [16]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土壤墒情监测与农产品电商结合 区块链技术提升农产品信任度 [25] - 上海提出2025年打造20个市级区块链溯源标杆场景 福建"福农优品"直播用区块链追溯建宁莲子品质 [25] - 智慧灌溉可实现节水超30% 病虫害提前3-5天预警 [9]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技术供给多元化 AI终端成关键增长点 2024年全球AI PC市场预计达7425亿元 2024-2027年复合增长率132% [27] - 下游应用场景拓展 农产品溯源借区块链实现全流程可追溯 智能农机服务转向"全场景解决方案" [27] - 潍柴雷沃构建全球协同研发体系突破技术壁垒 京津冀联合研发的智能播种机精度误差达厘米级 [27] 竞争格局 - 托普云农 华为等龙头凭技术与生态主导市场 集中度提升 [2] - 新兴企业借技术创新与区域化布局差异化竞争 [2]
广西出台20条措施支持下半年经济稳增长
广西日报· 2025-09-13 09:50
财政政策支持措施 - 自治区十四届人民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下半年财政支持经济稳增长一揽子措施 包括20项具体举措 围绕深挖投资潜力 提振消费市场 稳外贸外资 稳定社会就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 [1] 投资支持措施 - 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推动各类有效投资加快落地 重点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一般债券项目建设 [1] - 聚焦县域特色产业 重大项目建设 国债资金效益发挥等关键环节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 [1] 消费刺激措施 - 统筹安排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 大规模设备更新 购车补贴 消费券发放等多重形式活动 [1] - 助力汽车 家装 餐饮 住宿等重点领域消费回暖 [1] - 创新推出演艺+ 赛事+ 旅游+等消费融合举措 推动流量变留量 激活消费新场景 新业态 [1] 外贸外资支持措施 - 安排财政资金支持提升边境贸易出口能力 助力重点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培育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 [2] - 推动利用外资水平提升 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 力争下半年外贸进出口实现显著增长 实际使用外资持续扩大 [2] 就业保障措施 - 增加财政资金加大对就业服务 重点群体帮扶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 [2] - 着重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 广西就业直播带岗等就业创业服务活动 强化劳务协作和人岗匹配 [2] - 通过落实一次性求职补贴 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 开展农民工稳岗就业专项行动 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2] - 助力高校毕业生 农民工 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2] 新质生产力发展措施 - 统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 场景应用 国际交流合作等 [3] - 开展现代标准化果园建设 数字林业建设 现代化畜牧场建设 [3] - 加强服务业新业态和经营主体培育 实施一批以科技创新 理念创新 模式创新为引领的文旅项目 [3] - 支持市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数字化 绿色化 融合化发展 [3]
CCF SAC2025首届全国大学生智慧农业大赛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19:58
大赛概况 - 首届全国大学生智慧农业大赛以"以智惠农 以赛促教"为目标 核心理念为工业化流程重塑种植管理和智能化思维优化农场作业 旨在激发青年创新热情 搭建人才与产业需求对接平台 推动科研成果落地 [1] - 大赛于9月11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 来自22所高校的68支队伍参赛 天津大学海小棠队获一等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爱拼才会赢队获二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稼穑队获三等奖 [2] 赛事设置与参与方 - 设置六大主题赛道:农业大模型 农机竞速 采摘机器人 识草辨苗 产量预测和Y20创意 [4] - 政学研企多方参与:CCF数字农业分会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科技厅 教育厅 农科院 北大荒集团 中国移动黑龙江公司 德沃科技 惠达科技 并行科技等代表出席开幕式并观摩交流 [4] - 主办承办结构: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 计算学部 CCF数字农业分会 智慧农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承办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 [4] - 裁判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担任裁判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刘劼 CCF理事于合龙 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荣荣担任副裁判长 [4] 配套活动 - 大赛期间同步发布《智农融合:人工智能驱动农业新赛道》新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智慧农业微专业及智慧农业实习实践基地 [5] - 邀请知名农业科研院所和企业与参赛队伍交流 推动校企思想碰撞 促进产学研合作 [5]
创新点亮未来生活——2025年服贸会描绘民生服务新图景
科技日报· 2025-09-12 09:13
水环境监测技术 - 芯视界公司推出"水环境侦察兵"系统 采用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 源自2015年《自然》杂志研究成果 可对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实现秒级精准检测[3] - 该系统具备污染预警和溯源功能 已在全国20余个城市应用 北京南沙河案例中污染源排查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数十倍 处置时间仅需3小时[4] - 量子点光谱传感器具备小型化优势 未来可植入手机检测食品新鲜度 或搭载于无人机实现农业微量元素监测[4] 体育科技系统 - 瑞盖科技研发智能网球鹰眼系统 通过高速摄像机和三维建模算法 实现毫米级网格精度追踪 实时生成3D运动轨迹[5] - 系统可即时判定球体界内外状态 杜绝判罚争议 赛后自动统计发球成功率、回球落点等数据并生成可视化图表[5] - 技术延伸至足球VAR系统 获国际足联认证 应用于亚足联杯等赛事 智能乒乓球系统获国际乒联授权 服务于世乒赛等顶级赛事[6] 教育智能体 - "京娃"智能体包含"京小健"和"京小壮" 分别聚焦身心健康和课间活动 采用多模态传感与AI算法[7] - "京小健"通过智能手环收集心率、睡眠等数据 结合心理行为分析识别情绪倾向 配备AI健康师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7] - "京小壮"通过物联网平台连接体育设备 具备久坐监测和AI运动指导功能 实时评估动作标准度并统计运动数据[8] AR科普教育 - 北京动物园与猿力科技联合开发AR拼搭积木 整合计算机视觉和增强现实技术 涵盖6种中国本土珍稀动物模型[10] - 产品通过扫描积木触发3D动物模型和语音讲解 支持360度旋转展示 内容涵盖动物习性及栖息环境[10] - 未来将结合学校课程开发教学资源 拓展动物种类和互动游戏功能 旨在提升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11] 服贸会创新成果 - 2025年服贸会集中展示数智技术成果 涵盖环境、教育、文旅等领域 展现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2] - 创新产品包括水质监测系统、体育裁判系统、教育智能体和AR科普产品 均以前沿技术突破传统场景局限[2]
新疆“新农人”打造“超级棉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21:42
核心观点 - 新疆"超级棉田"项目通过智慧农业技术实现两人管理3000亩棉田 亩产突破520公斤达到全疆顶级水平 展示数字农业对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作用 [1][2][3] 技术应用 - 采用75%无人化比率 应用农业无人机 农机自驾仪 智能灌溉系统 农业无人车和遥感无人机等设备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控制全流程农事操作 [1] - 攻克棉苗防风 病虫害预警和杂草点防点治等技术难题 形成高效精准的种管收全流程农事闭环 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2] 运营成果 - 亩产从2021年至2024年持续提升 2024年达到520公斤/亩 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 [1][2] - 技术推广至新疆超1200家农场 覆盖面积达70万亩 为农户实现显著降本增效 [2] 行业发展 - 数字赋能深刻改变新疆传统农业 科技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智慧农业代表农业转型升级方向 [3] - 智慧农业被定义为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态系统 最终目标是为农民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实现农产品降本增收 [2]
中国芯力量丨藏粮于技的“芯”应用
新华社· 2025-09-11 16:18
农业科技赋能全产业链 - 芯片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精准化、高效化转型 实现"藏粮于技"战略理念 [1] 土壤检测技术 - 全球约95%粮食来自土壤 氮磷钾等15种土壤营养物质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 [2] - 传统土壤检测需数周时间 成本高且易受干扰 [2]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发3D微电极微流控芯片 实现现场快速定量检测 灵敏度高且时间短 [2][3] - 微流控芯片可在田间地头检测 十几分钟内完成土壤营养元素全面定量分析 解决传统技术难以检测磷含量难题 [3] - 该技术可制定合理施肥方案 追踪土壤养分变化 减少资源浪费和土壤污染 [3] 农作物病害管理 - 稻瘟病等真菌病害可在数十小时内导致数十亩稻田倒伏 稻曲病产生的黄曲霉素危害健康 [4] - 江苏大学研发载有气流控制芯片的孢子捕捉装置 识别率达85%以上 定位误差最大0.35米 [4] - 系统通过成像技术计算孢子数量 结合温湿度数据判断病害 精准指导农药喷洒 [4] 数字农业监测系统 - 河南新乡10万亩高标准农田采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 监测墒情/苗情/虫情/病情/肥情等数据 [6] - 智慧合杆配备摄像头/气象设备/杀虫灯/传感器 扫描范围达20公里 实时回传数据至数智大脑 [6] - 系统实现自动施药 农户通过App远程管理农田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6] 智能粮储技术 - 中科芯禾平仓机器人搭载雷达系统 实时构建三维粮面地图 实现自主避障和精准作业 [7] - 中粮科工绿色智能储粮技术支持远程监测 通过AI测算温度实现自动化通风降温除湿 [7] - 芯核粮安平台集成智能终端与AI预测 实现害虫靶向诱捕和预警防治 减少人工筛监和熏蒸次数 [7] - 信息化智能技术重塑传统粮仓管理 实现精准感知和自主决策通风 [7][8]
AI技术、“一田双收”、智慧农业……科技赋能奏响秋日“丰收乐章”
央视网· 2025-09-11 10:03
农业科技应用 - 山东高唐县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和水肥一体化技术 覆盖79万亩夏玉米 [2] - 示范区建设农情监测站 通过智慧平台实时监测苗情/墒情/病情/虫情 [4] - 监测系统采用AI识别技术自动统计害虫种类与数量 实现精准防治 [4] 创新种植模式 - 河南南阳尝试四行玉米与六行大豆的创新种植模式 实现一田双收 [6] - 种植户采用无人机打药三遍 预计每亩地纯利润达500元 [8] - 该模式覆盖1560万亩秋作物 包括玉米和花生 [6] 智慧农业效益 - 无人机飞防使每亩稻田农药成本降低30% 防治效果提升40% [10] - 邮储银行广东韶关分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超15亿元 [10] - 资金支持12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 [10] 金融支持措施 - 邮储银行推出农担贷等特色产品 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10][12] - 通过绿色通道让资金精准流向科技升级和设备更新环节 [12] - 推动农业生产效率与收益实现双提升 [12]
【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果采访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9-11 08:36
活动概况 - 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果采访活动于9月8日启动 由省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主办 旨在挖掘典型模式和实践案例 扩大品牌影响力并提升建设水平[1] - 活动组织中央及省市媒体走访代表性产业园 通过实地调研探寻智慧农业 绿色种植和精深加工技术 挖掘产业融合故事 关注农民增收实效[1] - 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表示活动将全方位展示产业园建设的实践成效和经验 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1] 建设成果 - 陕西以培育农业主导产业为突破口 以壮大经营主体为动力 以产业融合为主要手段 推动生产要素向产业园集聚[1] - 截至目前陕西已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0个[1]
天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02:46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09月10日下午13:00-14: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以网络互动方式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 - 公司董事长兼代总裁罗卫国、独立董事梅婷、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孟卓伟、财务总监李执满出席本次会议并与投资者交流 [2] 未来业绩驱动因素 - 未来盈利增长主要依赖工程应收账款回收效率、生猪市场销售及成本控制、农业智能化(智慧农业)体系建设进度 [3] 技术优势与市场布局 - 公司在湖北省兴山县投建生猪核心育种基地 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开展生猪遗传育种关键技术研究 [3] - 校产学联合形成封闭式自循环繁育育种体系(回交育种体系) 能最大限度减少引种疾病风险并降低养殖成本 [3] 投资者沟通与信息披露 - 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回应投资者关于技术优势、盈利驱动因素及分红计划等关切问题 [3] - 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阅本次业绩说明会详细情况 [3]
塬上果业:互联网重塑中国果业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9-10 16:18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推进果树品种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果品产业[1] - 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力度加大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广泛推广 果园基础设施显著改善[1] - 形成西北苹果产业带 长江流域柑橘产业带 南方热带水果产业带等多个区域特色优势产区[1] 科技创新应用 - 组培育苗 水肥一体化 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果品品质[1] - 无人机巡园 智能灌溉 物联网监测等智慧农业装备实现果园管理精准化和智能化[1] - 冷链物流 气调贮藏 商品化处理等技术有效延长水果保鲜期 减少产后损失[1] 产业生态重构 - 分散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 通过电商平台+合作社+农户模式共享数字化红利[3] - 互联网催生水果分拣师 电商运营师 直播主播等新职业 为农村创造大量就业机会[3] - 年轻一代通过短视频看到果业科技含量与商业潜力 返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新潮流[3] 数字化转型 - 行业经历从量到质的跃迁 通过数据流动重构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3] - 塬上果业项目借助互联网转型 以线下为基础 互联网为渠道实现互联网化营销[5] - 通过小程序搭建商城 公众号推广 社群精准营销完成互联网渠道建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