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托普云农:政策东风劲吹智慧农业赛道,多维布局抢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蓝海
全景网· 2025-05-07 20:50
政策机遇 - 农业强国战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为公司带来广阔成长空间 [1] - 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 致力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 [1] - 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 到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1] 公司优势 - 专注于智慧农业领域 能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1] - 技术层面精研智能感知、机器视觉、AI算法模型、农业大数据等前沿科技 [2] -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监测农情 用自主算法模型提供农事决策支持 [2] - 项目实施经验丰富 拥有众多成功案例 [2] 发展举措 -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 推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 [2] - 积极拓展市场 加强与各地政府职能单位、企事业单位、农业企业的合作 [2] - 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更多地区 [2] - 参与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2]
5月10日至12日,第二届山东省现代农业装备博览会将在济举办
齐鲁晚报网· 2025-05-07 17:39
博览会概况 - 第二届山东省现代农业装备博览会将于5月10日-12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博览会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3] - 主题为"发展现代农机装备、助力农业强省建设" [3] 博览会活动 - 设置现代农业成就、智慧农业高新科技、农机装备、优质农产品及农资五大展区 [3] - 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 [3] -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成果发布、现场路演、促销、洽谈采购及直播探展等活动 [3] 行业交流与技术推广 - 邀请专家围绕智慧农业、智能农机、低空经济、盐碱地治理等专题开展研讨 [3] - 组织专家与企业代表对话交流宏观经济形势、市场走势及农业装备发展方向 [3] - 策划优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现场品尝与推广活动 [3]
托普云农(301556) - 301556托普云农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6:38
公司业务规划 - 未来将精研农业AI,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感知监测系统、基于模型算法的决策系统、以智能农机装备为核心的执行系统,提升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2] - 正在研发布局智能农业机器人产品,如“作物卫士”AR眼镜和“田间侦察兵”机器狗 [5][6] - 持续深耕各地区市场,巩固现有优势,挖掘潜力,提升品牌区域影响力 [3] - 抓住政策机遇,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拓展市场,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4][5] 公司财务状况 - 资产负债率为21.07%,处于行业中等偏上位置,财务杠杆水平适中,维持稳健财务状态 [3]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88,895,664.04元,同比增长6.41%,其中智慧农业项目收入294,038,781.66元,同比增长8.86%;智能硬件设备收入189,699,958.05元,同比增长4.56% [3] 行业政策与机遇 - 农业强国战略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带来广阔成长空间,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4] 公司竞争优势 - 具备综合竞争优势,以研发为驱动构建全面丰富的产品线,能提供一站式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6]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整合研发资源,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化平台 [6] 技术应用与解决方案 - 通过部署智能硬件设备构建农业物联网体系,实时采集数据,实现自动化监测和调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7] - 利用信息化软件平台对农业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为农户提供精准方案,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帮助科学管理农田 [7] - 在农业物联网、信息化软件平台、智能硬件设备业务线可为中小农户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 [7]
无人机当起“营养师”、“龙门吊”高效运秧 智慧农业夯实粮食丰产基础
央视网· 2025-05-07 15:23
农业科技应用 - 江西全南县运用智能无人机进行高效施肥作业,监测作业轨迹、施肥量和飞行高度等数据 [1][3] - 山西河津市使用110台无人植保机开展飞防作业,预计7天完成24万多亩小麦的病虫害防治 [7][9] - 江苏海安市农场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玉米秸秆等生物基材料,降解周期为3到4个月 [14] 农作物生长管理 - 水稻分蘖期是移植到幼穗分化的关键生长阶段,追肥可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 [5] - 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需预防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山西河津市组建工作专班统一调配无人机进行"一喷三防"作业 [7][9] - 江苏海安市玉米植株长势旺盛,预计再过10天左右上市 [12] 农业机械化 - 江苏海安市农场安装"龙门吊"运秧系统,高6米多,宽度超40米,通过4根400多米长的铁轨实现秧盘运秧入田和起秧离田的机械化作业 [16] - 农场计划5月15日开始室内育秧,育秧盘经过3到6天暗化催芽后通过运秧系统放置到秧池,6月下旬起秧苗栽插到水田 [18]
AI+农机”,如何铸造未来农业“新引擎
新华日报· 2025-05-07 07:23
农业机械化与AI融合 - 传统耕作效率极低 一人一牛每天仅能耕作2亩地 而无人驾驶旱旋耕机每天工作10小时可耕作200亩 效率提升100倍 [1] -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 60岁农民被视为"年轻人" 70岁以上仍普遍从事农业生产 传统耕作方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1] - 农机装备产业存在明显短板弱项 86所高校院所和36家企业共同探讨AI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以贯彻农业强国部署 [1] 农机转型的现实迫切性 - 棉花打顶等传统农事工序仍以人力为主 即便使用传统机械辅助 劳作强度依旧很高 [2] - 熟练农机手日薪达500元 远超普通农民种植收入 劳动力成本上涨使农机装备迭代升级成为必选项 [2] - 国家加快部署农机装备发展 从基础技术突破到产业集群打造等多方面综合施策 [2] 智慧农业定义与实现路径 - 智慧农业是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大数据和智能装备深度融合形成的全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3] - 目标让传统农机具备识别和研判基础信息的能力 从纯粹机器变得"像个人" [4] - 具体应用包括无人机监测作物病害 无人收割机与运粮车协同作业 误差小于5厘米 [5] 农业机器人研发进展 - 农业机器人正从科研示范向自主作业过渡 在植保监测 农药研制 绿色防控等领域广泛应用 [6] - 全自动机械臂实现高架草莓采摘 通过图像比对判定果实成熟度 执行精准摘果指令 [7] - 猕猴桃采摘机器人实现从单臂每小时1000克到多臂每小时3200克的跨越 并具备夜间作业能力 [7] 技术挑战与瓶颈 - 国内猕猴桃种植面积超300万亩 每年因采摘不及时导致损失超20亿元 需约10万台机器人满足需求 [8] - 机器感知不精准 机械臂协调难 末端执行器不灵巧等技术难题待攻克 单就触觉反馈可能需上百次实验 [8] - 人形机器人遇到果实紧凑情况时动作走形 理想状态应具备双臂协作能力 将采摘成功率从40%提升至80% [8] 未来发展方向 - 农用无人机引发技术创新链 农业价值链和低空产业链深度重构 未来需具备与作物"对话"能力 [10] - 通用机器人"一机多用"将成为重要迭代方向 当前专用机器人已能完成巡检 施肥 除草等多项作业 [11] - 人形机器人适配人类设计的耕作场景 实验显示一台可替代3-5人工作量 预计4-5年后进入示范应用 [9][11]
从减一亩到增一亩 智慧农业种出“弹性田”
河南日报· 2025-05-07 07:12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无人机飞防效率显著提升 人工喷洒效率为每天30亩 无人机飞防可达每天1000亩 效率提升约33倍 [1] - 多光谱无人机可生成麦田"处方图" 实现精准喷洒 每100亩地可节约1亩地的防治成本 [1] - 北斗导航播种系统实现精准播种 减少种子浪费 提高分蘖率 每100亩麦田可增加1亩地收益 [2] 农业生产效率变革 - 传统人工防治病虫害需数天完成 无人机飞防大幅缩短作业时间 [1] - 智能农机实现从"人控"到"数控"转变 包括多光谱监测 无人机飞防 北斗导航播种 智能喷灌等技术 [2] - 精准农业技术使土地产出效益增加 成本投入减少 [2] 合作社运营实践 - 喜耕田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多光谱无人机进行麦田作业 实现精准植保 [1] - 林鑫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备植保无人机 北斗导航播种机等先进农机设备 [2] - 合作社通过智慧农业技术实现防治成本节约和收益提升 [1][2]
千万亩良田办理“数字身份证” 数字中国峰会解码大数据农业底图
新华网· 2025-05-06 20:13
数字中国峰会农业农村大数据展区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农业农村大数据展区由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联合多家农业科技企事业单位共同展示 聚焦智慧农业创新成果 [1] - 展区设置数字乡村服务站与伏羲农场等互动场景 观众可体验作物育种加速器等"十三五"农业科技重大成果 [3] 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系统 - "一张图"系统为全国十几亿地块建立数字档案 实现地块坐标 类型 权属 作物种类及长势等信息的可视化动态管理 [4] - 该系统是《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重点工程 已应用于耕地用途核实 非粮化监测 土地延包流转等政府业务场景 [4] - 通过大数据与大模型技术优化耕地 种子 肥料 农机等生产要素匹配 提升全产业链生产效率 [4] 智慧农业技术创新案例 - 中国科学院伏羲农场系统实现地块级精准播种与施肥灌溉 [5]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工厂作物育种加速器技术使作物生育期缩短50%以上 [5] - 中国电信千万龘云系统提供模块化轻量化智慧农业云服务 [5] - 中国联通智慧海洋牧场平台具备智能装备作业与养殖监测预警功能 [5] - 中国移动智慧农机系统支持远程无人遥控驾驶 [5] - 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资源"一张图"平台已服务4800余万亩耕地 [5] 政策与行业趋势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智慧农业发展 将其定位为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制高点 [5] - 展区集中展示《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实践成果 展览持续至5月4日 [6]
博彦科技:与阿里全面合作,Q1利润显著增长-20250506
中邮证券· 2025-05-06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面向全球的 IT 咨询、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在 AI 领域积累了深厚发展经验,持续加强与国内外大模型厂商的生态和技术协作,依托自主研发平台提供一站式 AI 模型开发及推理服务解决方案,未来发展前景良好,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0.37、0.45、0.52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5.31、29.11、25.13 倍,维持“买入”评级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 13.15 元,总股本 5.85 亿股,流通股本 5.49 亿股,总市值 77 亿元,流通市值 72 亿元,52 周内最高/最低价为 16.94 / 7.32 元,资产负债率 29.1%,市盈率 62.62,第一大股东为王斌 [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业总收入 68.99 亿元,同比下降 4.50%;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同比下降 42.81%;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16.52 亿元,同比增长 0.76%;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增长 271.8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因财务费用大幅减少,受汇率波动影响 [5] AI 赋能模式 - 公司提出“技术 + 场景 + 生态”的三位一体赋能模式,应对 AI 大模型在金融业应用的挑战,助力金融机构打通数据壁垒、重塑服务流程、构建数字化生态;构建全栈式 AI 能力,投入自研“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优化算力资源;联合上游伙伴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整合大模型与行业知识图谱;接入开源大模型,帮助中小银行构建私有化模型,开发垂直领域专用模型;已为全球 400 多家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 [6] 与阿里合作情况 - 公司与阿里合作紧密,为其提供 IT 支持服务,是阿里通义千问生态合作伙伴,获阿里云官方认可和授权成为数据库产品服务合作生态伙伴;在金融科技领域,与阿里云合作发布 57 个金融智能体解决方案,聚焦信贷风控与合规质检领域,构建的智能体平台形成全流程支持能力;在智慧农业领域,与阿里云携手为甘肃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提供大模型应用场景,打造“农业 + 云”创新示范新基建,助力庆阳农业产业链优化升级 [7][8] 新业务拓展情况 - 2024 年新业务拓展初见成效,全年累计签约合同金额突破 8.1 亿元;在数字农业领域构建数智农业综合技术体系,中标多项重要项目;在智慧能源领域构建业务矩阵,与三峡集团、美锦能源等合作;在央国企客户群领域建立客户资源池,业务拓展多点开花 [9]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899|7475|8032|8556| |增长率(%)|4.50|8.35|7.46|6.51| |EBITDA(百万元)|397.14|260.32|316.46|366.1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4.28|218.00|264.47|306.29| |增长率(%)|-42.81|75.42|21.31|15.81| |EPS(元/股)|0.21|0.37|0.45|0.52| |市盈率(P/E)|61.94|35.31|29.11|25.13| |市净率(P/B)|1.86|1.78|1.71|1.64| |EV/EBITDA|13.76|22.59|18.43|15.57|[12]
博彦科技(002649):与阿里全面合作,Q1利润显著增长
中邮证券· 2025-05-06 12: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面向全球的 IT 咨询、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在 AI 领域积累了深厚发展经验,持续加强与国内外大模型厂商的生态和技术协作,依托自主研发平台为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 AI 模型开发及推理服务解决方案,未来发展前景良好,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0.37、0.45、0.52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5.31、29.11、25.13 倍,维持“买入”评级 [10]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 13.15 元,总股本 5.85 亿股,流通股本 5.49 亿股,总市值 77 亿元,流通市值 72 亿元,52 周内最高/最低价为 16.94 / 7.32 元,资产负债率 29.1%,市盈率 62.62,第一大股东为王斌 [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业总收入 68.99 亿元,同比下降 4.50%;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同比下降 42.81% [5]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16.52 亿元,同比增长 0.76%;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增长 271.8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因财务费用大幅减少,由上年同期 2595.63 万元减至 - 2131.23 万元,受汇率波动影响 [5] AI 赋能模式 - 公司提出“技术 + 场景 + 生态”的三位一体赋能模式,应对 AI 大模型在金融业规模化应用的挑战,助力金融机构打通数据壁垒、重塑服务流程、构建数字化生态 [6] - 构建全栈式 AI 能力,投入自研“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支持全流程服务,优化算力资源降低成本,聚焦智能体开发和运行管理,实现 AI 赋能金融业务低成本落地 [6] - 联合上游主流平台伙伴,针对金融机构痛点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整合大模型与行业知识图谱,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 [6] - 接入开源大模型,帮助中小银行构建私有化模型,结合金融专业知识图谱开发垂直领域专用模型,提升业务适配性,已为全球 400 多家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 [6] 与阿里合作情况 - 与阿里合作紧密,为其提供通用性 IT 支持服务,是阿里通义千问生态合作伙伴,助力推广并整合其 AI 能力到自身产品线,获阿里云官方认可和授权,成为阿里云数据库产品服务合作生态伙伴 [7] - 金融科技领域,与阿里云深度合作,在 2025 年金融先锋联盟高峰论坛上联合发布 57 个金融智能体解决方案,覆盖七大核心业务场景,聚焦信贷风控与合规质检领域,完善智能体解决方案技术架构,构建的智能体平台形成全流程支持能力 [7][8] - 智慧农业领域,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和阿里云携手为甘肃农业科研机构及高校院所提供大模型应用场景,打造“农业 + 云”全国创新示范新基建,庆阳农业产业云是合作成果 [8] 新业务拓展情况 - 2024 年新业务拓展初见成效,全年累计签约合同金额突破 8.1 亿元 [9] - 数字农业领域,构建数智农业综合技术体系,成功中标多项重要项目 [9] - 智慧能源领域,聚焦能源全产业链创新,构建业务矩阵,与三峡集团、美锦能源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9] - 央国企客户群领域,以客户数智化转型及信创软硬件集成业务需求为切入点,建立央国企客户资源池,业务拓展多点开花 [9]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899|7475|8032|8556| |增长率(%)|4.50|8.35|7.46|6.51| |EBITDA(百万元)|397.14|260.32|316.46|366.1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4.28|218.00|264.47|306.29| |增长率(%)|-42.81|75.42|21.31|15.81| |EPS(元/股)|0.21|0.37|0.45|0.52| |市盈率(P/E)|61.94|35.31|29.11|25.13| |市净率(P/B)|1.86|1.78|1.71|1.64| |EV/EBITDA|13.76|22.59|18.43|15.57|[12]
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需做好三篇文章
经济日报· 2025-05-06 06:20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 具有高技术 高质量 高效能特征 由农业科技颠覆性突破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生产方式革命性变革形成 [1]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1]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做好科技 企业与人才三方面工作 [1] 农业科技创新 - 种业是农业"芯片" 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5%以上 但核心种源对外依存度偏高 [2] - 需加大农业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攻关力度 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打造自主可控的农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 [2] - 加大种业基础研究投入 力争在农作物育种 畜禽育种 微生物育种上实现革命性突破 [2] 农业绿色低碳与数字化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将绿色低碳技术赋能现代农业 包括智能灌溉 精准施肥等智慧农业技术 [3] - 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发展旱作农业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整治 [3] - 推动农业数字化场景创新 拓展人工智能 数据 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开展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 [3] 农业科技企业培育 - 截至2024年底 我国智慧农业相关企业总量突破8.3万家 但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型科技创新领军企业数量较少 [4] - 需培育"顶天立地"龙头型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和"铺天盖地"高成长型企业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4] - 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 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农业重大科技攻关任务 通过税收减免 专项补贴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4] 农业金融与人才支撑 - 完善农业企业上市培育机制 推动符合条件企业在科创板 创业板上市融资 设立农业创新型企业支持引导基金 重点投资智慧农业 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 [5] - 需打造知农爱农 强农兴农的新型农业劳动者队伍 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业 引进农业领域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5] - 建立职业农民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对接机制 提升农民数字技能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力 优化农业人才薪酬体系 设立创新创业奖励基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