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

搜索文档
Moleculin Bolsters Annamyc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rtfolio with Granting of Two New U.S. Patents
Globenewswire· 2025-05-05 20:45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两项涵盖Annamycin的美国专利,公司致力于推进Annamycin作为重要治疗选择,正在进行的3期MIRACLE试验进展顺利,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公布初始数据 [1][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处于3期临床阶段的制药公司,推进针对难治性肿瘤和病毒的候选治疗药物管线 [4] - 公司的主要项目Annamycin是新一代蒽环类药物,旨在避免多药耐药机制并消除目前处方蒽环类药物常见的心脏毒性 [4] Annamycin相关情况 - 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两项涵盖Annamycin的美国专利,分别涉及制备脂质体Annamycin的方法和制备脂质体Annamycin悬浮液的方法,两项专利基本专利期限目前延至2040年6月 [1] - Annamycin是公司的新型候选药物,定位为首个无心脏毒性的蒽环类药物获批,目前正开发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和软组织肉瘤肺转移,临床前研究表明其可能治疗多种其他类型癌症 [2]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表示专注于扩大Annamycin的知识产权组合,新专利增强了其排他性,美国相关专利总数达四项,加上已授予的欧洲专利,公司致力于推进这一重要治疗选择,MIRACLE试验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下半年公布初始数据 [3] - Annamycin获得FDA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快速通道资格和孤儿药指定,以及治疗软组织肉瘤肺转移的孤儿药指定,还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孤儿药指定 [3] 公司在研项目 - 公司启动MIRACLE试验,评估Annamycin与阿糖胞苷联合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公司认为成功完成1B/2期研究后,已大幅降低Annamycin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潜在获批的开发风险 [5] - 公司正在开发WP1066,一种免疫/转录调节剂,可抑制p - STAT3和其他致癌转录因子,同时刺激自然免疫反应,针对脑肿瘤、胰腺癌和其他癌症 [6] - 公司还参与抗代谢物组合的开发,包括WP1122,用于潜在治疗致病性病毒以及某些癌症适应症 [6]
展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效,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新华社· 2025-05-05 12:21
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9件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涵盖先进制造业 软件算法 网络文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药等重点领域 [1] - 典型案例类型多样 包括著作权侵权纠纷 侵犯商业秘密 数字版权侵权等新类型案件 [1] - "宁波声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系列虚假诉讼监督案"中 检察机关强化虚假诉讼监督 一体履行刑事和民事检察职能 [1] - "北京君某科技有限公司等侵犯商业秘密案"中 检察机关同步审查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事实 发现遗漏犯罪线索并追诉 [1] - "张某 孙某侵犯著作权案"涉及数字版权领域 检察机关精准认定"盗链"传播行为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1] 网络侵权办案新路径 - 检察机关持续探索网上侵权办案新路径 如"吴某烽 石某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涉及中医药网络售假 [2] - 在办理网络侵权案件时 检察机关强化电子证据收集与审查 综合考虑主观故意 侵害法益等因素准确认定罪名 [2] 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成效 - 典型案例发布旨在全面展现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成效 引领案件专业化 规范化办理 [2] - 通过典型案例发布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营造"尊重知识 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2]
最高检:依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刑事保护
快讯· 2025-05-04 12:26
文章核心观点 检察机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刑事保护,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数同比上升,最高检指导多地办理创新密集型领域重大及新类型案件 [1] 分组1 - 检察机关依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刑事保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强高新技术等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163件385人,案件数同比上升12.4% [1] - 最高检指导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办理涉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动力电池等创新密集型领域重大及新类型案件 [1]
苏州市知识产权案入选“全国典型”
苏州日报· 2025-05-03 08:22
知识产权保护案例 - A·雷蒙德公司2009年获得"连接件"发明专利 苏州某汽车科技公司因制造、销售侵权产品被行政裁决责令停止侵权并销毁专用模具 [1] - 案件入选全国十大专利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成为苏州唯一入选案例并被收录至《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 [1] - 专利侵权判定中精准辨识使用环境特征 确认被请求人存在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权产品行为 [1] 行政保护机制创新 - 2023年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办理55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 建立跨部门常态化协作机制涵盖线索移送、证据固定等技术鉴定流程 [2] - 引入"专利行政裁决技术调查官"制度 通过专家参与技术调查、现场勘验和产品拆解实现复杂专利侵权精准判定 [2] - 优化行政裁决流程后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1.4个月 较法定时限压缩53.3% 建立快速受理和简案快办机制提升效率 [2] 企业维权支持措施 - 设立案情接待咨询岗指导证据材料准备 案前咨询辅导机制帮助企业缩短材料准备周期 [2] - 通过联合研判侵权线索和共享专家资源 实现技术事实快速锁定与案件高效办理 [2]
2024知产执法十大案件:极米、华为、劳力士等品牌被仿冒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20:56
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 -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守护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聚焦重点商品和领域,打击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行为 [1] - 典型案例涉及商标侵权、仿冒名牌、网络售假等情节,部分涉嫌犯罪已移送司法机关 [1] 极米商标侵权案 - 江西彩影科技及其关联企业在投影仪产品上使用"极米坚果"商标,侵犯成都极米科技注册商标专用权 [2] - 侵权行为涉及代加工、仓储、包装、销售等数十家主体,跨9个省份 [2] - 市场监管总局协调9省联动执法,查获违法所得314.34万元,罚款192.87万元,罚没款合计507.21万元 [3] - 侵权方与极米科技达成和解,承认侵权并赔偿400万元 [3] 华为手机直播售假案 - 邢台两家抖音店铺销售自行组装的假冒华为手机,涉案金额1640.8万元 [4] - 执法部门捣毁2个组装窝点和2个直播间,查扣涉案手机及配件价值300余万元 [4] - 现场抓捕11名涉案人员,案件因金额较大已移送司法机关 [4][5] 六和食品商标侵权案 - 上海吉许食品等企业使用假冒"六和"包装销售低价鸡肉产品,涉案金额520余万元 [6] - 违法链条涉及包装印制、产品加工、网络销售等多个环节 [7] - 5家企业和个人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目前已被提起公诉 [7] 劳力士等名表仿冒案 - 广东揭阳查获生产假冒劳力士、雷达、化石手表的窝点 [8] - 现场查获假冒劳力士手表3470只,半成品表盘900个、表带3000条 [8] - 涉案货值金额达1.17亿元,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起诉 [9]
山东胶州法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赋能创新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30 16:53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效 - 2024年胶州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693件,结案651件,同比增长19%,其中民事案件690件占比99.57% [2] - 侵害商标权和著作权案件达650件,同比增长19.27%,占总量93.79%,涉及特许经营等新类型案件涌现 [2] - 建立类案统一处理标准,推动批量案件调解撤诉,典型案例包括"南孚电池"商标侵权和"奥特曼"著作权侵权案 [2] 审判机制创新 - 创新"示范判决+类案调解"模式,在"瑞可莱"商标案中促成47件纠纷诉前化解 [3] - 采用"三合一"审判机制组建复合型合议庭,案件调撤率达91.09%,审理周期缩短三分之一 [4] - 建立非正常批量诉讼管理台账,在"南孚电池"案中精准锁定责任主体并减免困难商户责任 [3][4] 协同保护体系 - 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站",完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 [5] - 联合工商联开展企业走访,建立案件快速通道和风险预警机制 [5] - 针对电商等新兴领域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构建跨部门侵权线索共享机制 [7] 典型案例分析 - 新媒体转载侵权案明确"非营利性质"不免责,判赔3000元确立著作权网络传播标准 [7][9][10] - "源氏木语"商标案认定关键词引流构成侵权,判赔6000元规范电商平台经营秩序 [11][12][13] - "舟山鲳鱼"地理标志案打击产地虚假标注行为,判赔5000元强化特色经济保护 [14][15][17] 普法宣传举措 - 发布《致零售业主公开信》覆盖2000余家商户,开展64场普法活动 [6][7] - 原创普法短视频被多家媒体转载,地理标志保护宣传获山东卫视直播 [7] - 聚焦批发市场等侵权高发区,针对性提升商户知识产权意识 [6][7]
青岛中院发布2024年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30 16:20
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概况 - 青岛两级法院2024年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6981件,审结6726件,其中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受理1082件,审结1027件,专利案件321件同比上升8.47% [1] - 56.7%的知识产权纠纷通过非诉调解分流处理,整合438家调解组织及2798名专业力量参与解纷 [2] - 执行案件立案142件,执结127件,执行到位金额1100余万元,创新采用"区块链+股权""网格+执行"等协作平台提升效率 [3] 典型案例裁判要点 - **商标侵权**:全额支持"大北农"商标案2000万元惩罚性赔偿诉求,按短视频平台数据推算侵权获利超1100万元 [5][6] - **游戏著作权**:全国首例游戏编辑器侵权案认定二次创作视频著作权归属游戏公司,判赔50万元 [6][7] - **技术秘密**:四被告因窃取机械公司核心技术秘密被判共同赔偿400万元,含刑事处罚衔接 [8][9][10] - **专利侵权**:海洋工程领域方法专利案认定固化专利方法的产品构成侵权,判赔70万元 [11][12][13][14] - **商业诋毁**:百万粉丝家电测评博主因虚假测评被判赔偿300万元,系全国首例 [21][22][23][24] 行业保护机制创新 - 建立"法官+技术专家"联动保全模式,升级智能3D证据管理系统强化技术事实查明 [2] - 开展"青知计划"企业培训及蔬菜品种权专项调研,涉寿光品种权案件下降17.08% [2] - 入选人民法院种业保护典型案例,如"齐黄34"大豆种子网络销售案按310吨销量全额支持30万元赔偿 [18][19][20] 重点领域司法导向 - 种业知识产权:网络销售数据直接作为侵权获利计算依据,强化品种权保护 [19][20] - 商业秘密保护:对离职员工"另起炉灶"行为判处单位罚金300万元及责任人有期徒刑 [29][30][31] - 反垄断规制:明确公用企业按合同收取差异化水费不构成市场支配地位滥用 [24][25]
北京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一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3:41
这是记者24日从2024年北京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陈杭)截至2024年12月,北京市有效发明专利量66.3490万件,同比增长15.52%;有效商标 注册量323.2万件,同比增长4.98%;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59.81件,稳居全国第一。 2024年,北京市专利授权量19.970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1.9635万件;全市商标注册量23.7367万件;PCT申请 量1.2088万件;全市著作权登记量129.6782万件;植物新品种申请量962件,授权量361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北京排名全球科技集群第三,较2023年上升一位。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方面,北京市市场监管系统办理全市各类知识产权案件立案828件,结案813件。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受理专利代理举报案件49件,作出专利代理行政处罚10件。北京市区两级知识产权部门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 件51件。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开展执法检查10.5万余件次,办结案件2698起。 北京市版权局监测到网络侵权链接量共计286.2万条,发起维权232.2万次, ...
市场监管总局:建立完善“反侵权假冒政企协作机制”
新华社· 2025-04-29 22:13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 赵文君)市场监管总局29日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反侵权假 冒政企协作机制",组织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指导企业提升品牌维权能力。 当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知识产权执法情况,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执法十 大典型案件。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指导,督促落实自律公约,推动电商平台采取更加切 实有效的措施保护知识产权。 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去年开展了"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 民生商品、外商投资、商标品牌、地理标志、申请代理、新兴产业六个方面是执法重点领域。 记者了解到,专项执法行动针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重点民生商品,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 利行为,提升消费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全年共查办民生商品领域侵权案件2.9万件。 严肃查处恶意抢注中小微企业商标、店面招牌商标侵权等行为,加强老字号品牌保护,查办涉及民 营企业商标品牌案件1.2万件,涉案金额2.7亿元,移送刑事案件393件。 此外,维护地理标志声誉与品牌价值,查办地理标志侵权假冒案件1407件,涉案金额980余万元, 移送刑事案件89件。加强对专精 ...
深圳市福田区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环球网· 2025-04-29 18:14
活动概况 - 深圳市福田区举办"科创未来·法治赋能"主题活动,聚焦高质量知识产权保护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深港两地专家、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参与 [1] - 活动由深圳市委政法委指导,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河套发展署、福田区委区政府主办,现场启用河套法庭和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河套巡回审判点新址,并发布知识产权保护成果文件 [1] 河套合作区发展成果 - 福田区2024年战新产业增加值达1187.08亿元,同比增长12.7%,超出全市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 [3] - 形成3个千亿级(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3年增长7.6倍,金融科技企业占全市70% [3]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累计231.7亿元,发行8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总规模14.87亿元) [3] 知识产权保护网络 - 福田区78平方公里内设有114个知识产权服务网点,河套深圳园区3平方公里内布局11个网点,覆盖政法、市场监管、海关等多领域 [4] - 推进全市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试点,集中管辖涉外及涉港澳台知识产权案件 [4][5] - 成立全国首个"司法与仲裁协同保护中心",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规则与国际接轨 [5] 争议解决机制创新 -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最高可获5倍赔偿,系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条授权事项之一 [5] - 仲裁与商事调解实现"深港协同",河套园区企业可获50%仲裁费用支持 [5] - 深圳国际仲裁院提供跨境仲裁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支持跨境商事调解 [5] 法治成果与指引发布 - 福田区委政法委制定《福田区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指引》,整合法律条文与案例实践经验,提供"服务矩阵一键触达" [8] - 福田区人民法院发布《企业商业标识规范管理与维权指引》等文件,细化商标领域保护规则,推动从"个案裁判"向"规则供给"转型 [8] 未来规划 - 以河套合作区为基点,打造"一站集成、多元协同、高效便捷"的知识争议解决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及对外开放 [10] - 目标将福田区建成国内外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优选地,支持深圳建设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