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未知机构:脱水研报丨产能出清+海外景气先行,此板块多因素共振, 2025年下半年或开启反转上行;潮玩产业规模增长带动新消费需求,这2种上游材料长期受益-20250611
未知机构· 2025-06-11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原奶、新能源、潮玩材料、稀土 - **公司**:优然牧业、现代牧业、原生态牧业、澳亚集团、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中国圣牧、光明乳业、三元股份、天润乳业、新乳业、麦趣尔、骑士乳业、西部牧业、庄园牧场、比亚迪、上汽、吉利、零跑、敏实集团、文灿股份、中鼎股份、美联新材、宝丽迪、百合花、七彩化学、信凯科技、广晟有色、中国稀土、北方稀土、包钢股份、盛和资源、厦门钨业、金力永磁、正海磁材、宁波韵升、中科三环、中科磁业、英洛华、大地熊、天和磁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原奶行业 - **核心观点**:国内原奶价格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开启反转上行走势[1][3][11] - **论据**: - 产能出清:国内奶牛产能自2023年中开始去化,行业严重亏损,成本控制能力弱的小规模养殖户面临较大出清压力,预计2025年期初奶牛存栏降至1300万头,较2024年期初减少100万头[4][6] - 肉奶共振:牛肉价格重回上行趋势,预计将导致奶牛淘汰节奏加速,国内肉牛大周期有望在2025 - 2027年保持上行走势,同步提振原奶行情[8] - 进口减量:新西兰牛群出清,大包粉失去进口性价比,国内原奶进口量将减少[9] 新能源行业 - **核心观点**:欧洲新能源渗透率在2025 - 2028年预计将得到快速提升,国内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海外业务有望增长[14] - **论据**: - 市场现状:欧洲新能源市场纯电为主,中大车型居多,2025Q1碳排放政策下新能源短期冲高,纯电渗透率为13.68%,同比上升3.16pct[15] - 政策推动:欧盟维持2035年新车零排放目标,给予车企2025 - 2027年三年缓冲期,同时取消企业燃油新车税收优惠,加速企业新车电动化转型[17] - 企业优势:国内整车企业比亚迪、零跑等车型竞争力强,部分车型有望免征关税;零部件企业如敏实集团、文灿股份等在欧洲有布局,海外新能源业务有望增长[22][24][25] 潮玩材料行业 - **核心观点**:随着潮玩产业扩容,色母粒、颜料行业有望长期受益[1][26] - **论据**: - 色母粒:是新型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受益于塑料制品行业发展,2023 - 2029年全球色母粒市场规模CAGR为5.21%,我国色母粒行业部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27][30][31] - 颜料:塑料是有机颜料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高性能有机颜料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国内少数企业掌握核心技术[32][33] 稀土行业 - **核心观点**:随着出口管制放松,三四季度磁材出口将大幅提升,稀土价格全面上涨,相关企业将迎来利润回升[2][35] - **论据**: - 市场格局:稀土开采形成双寡头格局,国家加强供给管控,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35][36][37] - 价格走势:4月稀土永磁出口量创近五年新低,预计三四季度磁材出口大幅提升,下游需求有望受益于海外补库和长期发展[38][4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原奶行业各公司2024年末生产性生物资产价值、资产减值等情况[13] - 欧洲新能源市场各国轻型车销量、新能源渗透率等数据[15][19] - 国内车企部分车型欧洲售价、关税调整情况[23] - 国内零部件厂商欧洲布局的地址、设厂情况、投资额等[25] - 色母粒的分类、应用领域及市场规模预测[29][30] - 高性能有机颜料与经典有机颜料性能对比[33] - 稀土配额政策对比及出口管制物项[36][37]
母基金赋能产业发展的新打法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11 09:46
行业背景与活动概述 - 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当前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阶段 母基金行业面临考验 需寻找穿越周期的稳健成长路径[1]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和母基金研究中心2024年在7个城市举办系列研讨会 2025年继续在全国举办LP&GP研讨会以促进行业交流[1] - 2025年已举办三场研讨会 分别探讨"国办1号文后行业趋势"(深圳站)、"并购领域机遇"(上海站)、"多元化退出策略"(武汉站)[1] - 第四场"新时代的母基金"全国研讨会(成都站)将于2025年6月26日召开[1] 成都研讨会核心内容 - 成都站主题聚焦"母基金与子基金协同效应赋能产业发展" 系当前行业关注焦点[2] - 活动形式为线下会议 包含领导致辞、主题分享、机构介绍、自由交流和工作晚餐等环节[4] - 主办方为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 承办方为母基金研究中心[4] 行业研究动态 - 母基金研究中心2025年专项榜单评选已启动 包括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8] - 研究中心发布《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 提供行业全景分析[8]
2025南京软件大会三大亮点提前看
南京日报· 2025-06-11 08:18
2025南京软件大会三大亮点 亮点1:主打"工业软件"特色品牌 - 大会开幕式将发布《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紫金指数(2025)》[2] - 南京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和南京工业软件云工程应用创新中心将发布最新应用创新成果并开展合作签约[2] - 邀请工信部电子五所、赛迪研究院、华为、中兴通讯、埃斯顿等3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和机构参会[2] - 主会场特设展示区,重点展示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建设成果及国产工业软件最新实践[2] - 同期举办4场工业软件供需对接活动,主题包括工业操作系统、机器人产业等[3] 亮点2:集聚高端产业资源 - 大会联合龙头企业举办信创产业、人工智能、开源生态、智能机器人等特色产业活动[4] - 举办2025"与宁同行"重点城市软件产业发展交流活动、AI赋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办公新势力等活动[4] - 中兴通讯、京东工业等将举办数字生态暨软件专场推介活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创新发展大会[4] 亮点3:突出产业发展实效 - 集中展示EDA软件、基础软件、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最新发展成果[5] -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将发布最新科研成果[5] - 南京市今年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工业软件创新平台成果将集中发布[5] - 一批软件重点项目将集中签约,并策划工业软件发展生态行活动促进产业融合[5]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瑶药飘香
瑶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广西最大、中国第二大药物基因库,拥有药用类植物1351种 [1] - 瑶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地主导特色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9万亩,建成13个种植基地 [1] - 2024年瑶药年产量突破2.35万吨,产值达5.1亿元 [1] - 瑶药产业技术实训基地建有20亩育种基地和200亩种植地,带动100多户群众就业 [2] 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 新建12公里长、4.5米宽的砂石产业路解决原道路狭窄坑洼问题,提升运输效率 [1] - 纪委监委推动解决资金拨付不及时问题,加速瑶药产业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2] - 基地免费向农户提供种苗并保价回收药材,实现联农带农机制 [2] 监督机制与政策支持 - 纪委监委制定10项监督重点内容,开展"嵌入式"监督解决产业发展痛点 [2] - 通过列席会议、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累计推动解决20余个具体问题 [3] - 建立"室组地"联动监督和片区协作机制,统筹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 [2] 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 - 产业覆盖育种、种植、加工全链条,形成规范化的示范基地运营模式 [2] - 重点聚焦瑶药材规范种植、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 [2]
深度报告:高性能膜材料产业分析报告(附57页PPT)
材料汇· 2025-06-10 23:13
高性能膜材料基本概况 - 高性能膜材料是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的核心材料,具有节约能源和环境友好等特征,是解决水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战略性新材料 [4] - 高性能膜材料主要分为水处理膜、特种分离膜、气体分离膜、生物医用膜、电池用膜等 [4] - 膜材料产业年增长速度在15%左右,2019年膜产业规模已近2000亿元 [7] 高性能膜材料分类 - 根据膜制备材料可分为有机膜(纤维素衍生物类、聚酰胺类等)和无机膜(陶瓷膜材料等)[7] - 按照功能可分为分离膜、识别膜、反应膜等,其中分离膜应用最为广泛 [7] - 按照结构可分为平板膜、管状膜、卷状膜和中空纤维膜 [7] 高性能分离膜产业现状 - 我国膜产品市场中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占50%,超滤膜、微滤膜及电渗析膜各占10% [16] - 预计2022年我国膜产业总产值将超过3600亿元,2025年达到5000亿元,2027年将达到5800亿元 [16] - 膜工业总产值中膜材料占15%,膜配套设备占17%,膜设备与服务占27%,工程与应用占28% [16] 光学膜产业 - 2021年国内光学膜产量8.41亿平方米,市场规模309.03亿元,较2020年增长8.83% [33] - 2022年光学膜市场规模约327.23亿元 [30] - 光学膜主要应用于LCD背光模组(增亮膜、扩散膜等)和液晶面板(偏光片、配向膜等)[25] 锂电隔膜产业 - 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65.3%,达到133.2亿平米 [43] - 湿法隔膜出货量104.8亿平米,干法隔膜出货量28.4亿平米 [43] - 上海恩捷以接近4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星源材质排名第二,两家合计市场份额超50% [43] 铝塑膜产业 - 铝塑膜占软包锂电池成本的18%左右 [49] - 预计2022年我国铝塑膜市场规模达57亿元,2025年达89亿元 [49] - 2020年日本企业全球供应占比73%,其中日本DNP市占率50% [57] 光伏胶膜产业 - 主要产品包括透明EVA胶膜、白色EVA胶膜、POE胶膜和EPE胶膜 [63] - 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福斯特占据接近50%市场份额 [64] - 光伏胶膜对组件的透光率、收缩率、剥离强度等性能指标至关重要 [63] 质子交换膜产业 - 2022-2025年质子交换膜需求量预计达35.6、86.7、169.1、314.7万平米 [70] -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47亿元 [70] -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体系,但存在成本高、尺寸稳定性差等缺点 [73] 特种光学聚酯(PET)膜 - 2021年中国聚酯薄膜产量282万吨,预计2022年将提升至300万吨 [87] - 2021年市场规模354.2亿元,2016-2021年复合增长率5.3% [87] - 高端光学基膜产品市场基本被日韩公司垄断 [91] 柔性聚酰亚胺(PI)膜 - 2021年全球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约22亿美元 [100] - 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4.5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超72亿元 [101] - 高性能电子领域产品进口率85%以上,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 [101] 液晶聚合物LCP薄膜 - 全球LCP需求量从2018年7.8万吨增长至2020年7.4万吨 [104] - LCP具有低吸湿性、高耐化性、高阻气性特点,适合毫米波应用 [109] - 从树脂到天线模组需经过LCP树脂-薄膜-FCCL-FPC-天线模组等步骤 [110] 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 - 2022年全球PTFE膜市场规模约81亿元,预计2029年达110亿元 [115] - 中国PTFE产能188000吨/年,占全球总产能309000吨/年的60%以上 [114] - 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116]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
快讯· 2025-06-10 20:26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国家能源局将遴选部分项 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形成可 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和区域试点优先纳入制造业中 长期贷款、优先推荐纳入"两重""两新"等支持范围,相关技术装备优先纳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 装备。支持依托试点项目,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动相关项目参与碳市场、绿证市场交易。 ...
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
国家能源局氢能试点政策解读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启动氢能全链条发展试点,通过项目和区域试点推动技术装备创新、商业模式验证及标准体系建设,目标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1][16] - 试点分为项目试点(单一技术方向)和区域试点(多方向协同),要求具备技术先进性、商业可行性和减碳效益[16][19] - 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制氢、离网制氢、工业副产氢利用等12个方向,覆盖制取/储运/应用全环节[21][25][26][27][28][29][30][32] 试点形式与要求 项目试点 - 由业主单位申报,需完成核准备案,单个项目聚焦1个技术方向,电解槽规模最低10兆瓦(离网制氢)至100兆瓦(规模化制氢)[16][21][22] - 要求商业模式清晰,减碳效果突出,可应用国家重大专项成果,3年内建成投产[16][33] 区域试点 - 由城市牵头申报,覆盖不超过3个城市,需已制定氢能规划且基础设施完善,重点探索跨部门协作和绿色价值实现机制[19][20] - 要求园区80%以上能源消费清洁化,支持"制储输用"多方向集成[32][15] 关键技术方向 氢能制取 - 规模化制氢:配套可再生能源项目电解槽≥100兆瓦,负荷调节能力50%-100%,上网电量≤20%[21] - 离网制氢:电网薄弱地区电解槽≥10兆瓦,需实现风光氢储柔性协调[22][5] - 工业副产氢:纯化规模≥5000标方/时,交通/发电用氢需符合GB/T 37244-2018标准[23][24] 氢能储运 - 长距离输送:液氢工厂液化能力≥5吨/天,运输车单次运力≥600千克,管道长度≥100公里[25] - 高密度储存:单项目储氢规模≥20000标方,支持气态/有机液体/固态金属等6种技术[26][8] 氢能应用 - 工业替代:炼油/煤制油气领域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量≥1000吨/年[26] - 发电改造:燃机掺氢比例≥15%(规模≥10兆瓦),燃煤锅炉掺氢≥10%(规模≥300兆瓦)[27] - 氢储能:发电侧容量≥1兆瓦,持续时长≥4小时,支持离并网切换[28] - 综合应用:建筑/数据中心等场景燃料电池装机≥0.5兆瓦[29] 组织实施 - 申报流程:省级能源部门或央企总部推荐,2025年7月15日前提交材料,专家评审后公示[33][34] - 支持政策:优先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两重"项目,推动参与碳市场/绿证交易[37][47] - 监管要求:建立年度评估机制,对推进不力项目取消试点资格[36][47]
6个半导体项目IPO、投产,其中康美特拟北交所IPO 已完成上市辅导
搜狐财经· 2025-06-10 17:45
康美特拟北交所IPO - 公司已完成北交所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广发证券 [1] - 广发证券认为公司具备上市公司应有的治理结构、内控制度和会计基础 [4]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电子封装材料和高性能改性塑料 [5] - 主要产品包括LED芯片封装用电子胶粘剂和改性可发性聚苯乙烯 [5] 盈芯半导体材料项目 - 盈芯(南乐)零碳半导体材料产业园建成投产,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5] - 项目主要生产CVD金刚石和零碳半导体新材料,年产3万片高品质热沉片 [5] - 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1亿元 [6] - 业务涵盖半导体材料、量子技术、国防军工等领域 [6] 成都微波射频产业园 - 成都高新西区微波射频产业园(西区)启动建设,总投资4.7亿元 [7] - 项目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10.4万㎡,计划2026年底投运 [8] - 采用高标准半定制化厂房,单层最大面积7950㎡,最大承重2T [8] - 重点引进有源相控阵天线、射频前端、频率源等核心器件企业 [8] - 项目是"一园三区"规划的一部分,将形成研发-制造-测试完整生态 [9] 广漠半导体新材料项目 - 项目签约落户江苏太仓高新区,总投资1亿元 [10] - 主要产品为先进陶瓷材料和陶瓷复合材料 [10] -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年税收约1300万元 [10] -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10] 凯芯半导体项目 - 苏州凯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开工奠基 [11] - 项目总投资4.1亿元,用地54.89亩 [13] - 年产30000吨半导体专用材料及13500吨配套材料 [12] - 产品包括光刻胶、电镀液、清洗液等封装测试用材料 [12] - 预计达产后年销售超6亿元,纳税超6000万元 [13] 中欣晶圆12吋抛光片 - 浙江丽水中欣晶圆12吋抛光片成功通线 [14] - 项目采用全球最先进生产技术,实现12吋大硅片全流程制造 [14] - 公司2022年成立,2023年6月动工,2024年12月首根单晶下线 [14]
金陵体育(300651) - 300651金陵体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0
2025-06-10 17:28
公司发展战略与现状 - 上市后在体育行业积极布局,以品牌驱动实现体育产业横纵扩张 [2] - 2025 年保持原有业务稳定,新业务板块价值逐步体现,处理亏损项目,联营公司业务有序发展且具互补协同性 [2] - 聚焦体育装备制造、信息化、消费服务等方向,以打造城镇体育为支点孵化体育消费品牌矩阵 [2] 行业展望与市场规模 - 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有利,社会资本投入积极,中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是长期趋势 [3] - 2020 年我国体育产业占 GDP 比例为 1.0%,远低于美、日、法等国 3%-4%的水平 [3] - 力争到 2035 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产业占 GDP 比重达 4%,总规模达 5 万亿元 [3] - 体育器材行业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国内体育产业有明显市场空间 [3] 政策利好 - 2025 年 4 月 11 日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升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 [4] 业务拓展 - 研究 2C 业务增长点,拓展体育装备产品和体育产业链 [4] - 探索体育竞赛产业链机会,纵横发展战略符合政策,有望推动业务发展和业绩提升 [4] 业绩情况 - 因市场经济低迷、赛事减少,2024 年赛事服务收入减少,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降 [5]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拓展体育消费服务领域,以城镇体育为支点孵化品牌矩阵,提升消费体验和品质 [6] - 借助大型赛事口碑和经验,拓展国内外赛事服务项目,增加赛事服务收入 [6] 苏超联赛影响 - 苏超联赛部分场地使用公司足球比赛器材,目前对业绩影响不大 [6]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爆致公司股票波动异常,存在非理性交易和下跌风险 [6]
招贤纳士!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正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你!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概况 - 中国首个专注于储能领域的非营利性行业社团组织,创立于2010年3月 [1] - 连续两次获评"中国5A级社会组织",覆盖储能全产业链800家国内外成员单位 [1] - 构建五大服务平台:产业研究、政策推动、活动交流、联盟标准、金融服务 [1] - 承担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运营职能,发挥专家智库作用 [1] 核心业务领域 - 支撑政府制定储能发展战略,推动产业机制建立和中远期发展重点 [1] - 开展储能技术、市场规则研究,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12] - 维护储能政策库,向主管部门反馈产业建议,组织政企对接活动 [6] 人才招聘需求 产业研究经理 - 职责:主导储能技术/市场研究项目全流程,包括投标、模型搭建、报告撰写 [4] - 要求:电力/电化学专业硕士以上,具备省部级科技项目经验及电力建模能力 [4] 数据分析师 - 职责:建立储能行业数据库,运用Python/SQL进行趋势分析并输出研究报告 [5] - 要求:统计/新能源本科以上,熟练使用Tableau/PowerBI,1-2年经验 [5] 政策研究经理 - 职责:跟踪国内外储能政策,向政府提交建议方案,维护政企关系 [6] - 要求:电力系统硕士+3年经验,熟悉政府工作方式及公文写作 [6] 标准研究经理 - 职责:组织团体标准制定,参与国际标准修订及标准化研究项目 [12] - 要求:电力/新能源硕士+3年经验,熟悉标准编写流程及英文表达 [12] 展会销售 - 职责:开发产业链客户,策划招商活动,推广联盟服务产品 [13] - 要求:3年以上市场拓展经验,具备新能源行业资源及商务谈判能力 [13] 行业动态关联 - 5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15.85GWh,同比增幅228% [16] - 当月发布48项储能政策,136号文配套政策成为各地焦点 [16] - 国家能源局启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首批七大方向试点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