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
搜索文档
市值一哥盘中跳水!农业银行终结14连阳 专家:阶段性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15:47
股价表现与市场动态 - 10月23日农业银行A股股价出现戏剧性波动,盘中涨幅一度超过2%创历史新高后大幅跳水,收盘报7.99元/股,下跌1.24%,终结了自9月25日以来的14连阳行情 [2] - 在此前的14连阳行情中,农业银行累计涨幅超过20%,远超同期大盘表现 [2] - 今年以来农业银行股价涨幅达56.35%,显著跑赢其他国有大行,如同期工商银行涨幅18.05%、建设银行涨幅11.49%、中国银行涨幅4.08%、交通银行下跌2.49%、邮储银行涨幅10.83% [3] 市值与估值变化 - 农业银行总市值随之升至2.71万亿元,超过工商银行的2.59万亿元,成为A股总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3] - 截至10月23日收盘,农业银行市净率为1.04倍,是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仅有的两家市净率超过1倍的银行之一,另一家为招商银行(1.0033倍) [3][4] - 农业银行A股市净率于10月17日盘中时隔7年多再次站上1倍关口,打破了国有银行长期"破净"的局面 [3] 基本面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农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699.37亿元,同比增长0.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5.1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增速在国有行中居首 [6] - 截至2025年6月末,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8%,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95%,拨备余额和拨备覆盖率均居可比同业首位 [6] - 农业银行经营稳健,受房地产行业波动影响较弱,近期业绩表现较其他银行更好 [5] 专家观点与行业影响 - 专家认为农业银行近期连续走强已累积一定获利盘,10月23日的股价跳水属于阶段性调整和正常板块轮动,后续股价走势可能逐步走稳 [2] - 农业银行市净率恢复到一倍以上属里程碑事件,有望对整个银行股起到表率提振作用,或带动其他银行股回升 [6] - 政策面要求破净上市公司主动进行市值管理,农业银行市净率回升也是其积极进行市值管理的成果 [5]
市值一哥盘中跳水!农业银行终结14连阳,专家:阶段性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15:47
对于农行今日盘中跳水一事,著名经济学家盘和林向21财经·南财快讯记者表示,此前农行涨势较为迅 猛,回调属于意料之中的事情,今天股价跳水属于阶段性调整,后续农行股价走势可能会逐步走稳。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同样认为,近期市场出现调整,在此情况下,估值低,分红率较高的 农行契合了一部分追求稳定回报投资者的需求。而农行近期的连续走强,已累积了一定的获利盘,在板 块轮动行情下,盘中回调也属正常。 事实上,将周期拉长,今年以来,农业银行股价涨幅已达56.35%,而同期工行、建行、中行、交行、 邮储银行的股价涨幅分别为18.05%、11.49%、4.08%、-2.49%和10.83%,农业银行股价表现显著跑赢其 他国有大行,成为当之无愧的"领涨者"。 10月23日,市值超2万亿元的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在A股市场上演戏剧性一幕。当日开 盘,农业银行盘中涨幅一度超过2%,股价继续创出历史新高,然而随后出现大幅跳水。截至收盘,农 业银行报7.99元/股,下跌1.24%,日K线收阴,终结了14连阳。 在此之前,农业银行上涨行情可谓气势如虹。自9月25日以来,农业银行股价实现了14连阳,累计涨 ...
国有上市公司市值回升 市值管理成国企“必答题”
证券日报· 2025-10-23 08:47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广州、吉林、上海等多地政府相继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1][2] - 国务院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旨在强化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1] - 政策核心目标是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进而提振社会总消费信心 [2][3] 国有上市公司市场地位 - A股国有上市公司共1458家,占全市场公司数量的26.81% [2] - 国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47.9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45.43% [2] - 国有上市公司是分红主力军,2024年分红金额1.5万亿元,占全市场比例超过60% [2] 市值管理实施进展与成效 - 截至上半年,沪深两市共1568家上市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其中国有上市公司占比较高 [4] - 政策引导下,国有上市公司积极通过并购重组、分红、回购等方式提升价值,今年以来披露1087单并购重组,同比增长8.6% [4] - 国有上市公司宣布2025年中期分红合计5135.46亿元,占A股公司披露中期分红总额的77.25% [4] - 截至10月22日,国有上市公司总市值较去年年底增长13.32%,破净公司减少46家至176家 [5][6] 市值管理的正确内涵与方法 - 市值管理应聚焦提升公司质量,注重"市值"与"价值"的关系,不能异化为短期炒作 [7] - 对内需聚焦主业、精益经营、规范公司治理、加大研发投入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7] - 对外需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清晰传达企业战略、盈利模式、现金分配和未来规划 [7] - 健康的市值应源于可持续的价值增长,建议将市值管理与ROE提升、现金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等联系起来 [6][7]
市值管理成国企“必答题”
证券日报· 2025-10-23 06:58
政策背景与监管要求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强化市值管理并推动提升投资价值 [1] - 国务院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1] - 多地政府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强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例如广州、吉林和上海 [2] 国有上市公司市场地位与表现 - A股国有上市公司共1458家,占全市场公司数量的26.81%,总市值合计47.98万亿元,占全市场总市值的45.43% [2][5] - 国有上市公司是A股分红主力军,2024年分红金额合计1.5万亿元,占全市场分红总额的60%以上 [2] - 截至10月22日,1458家国有上市公司总市值较去年年底增长13.32%,破净公司数量减少46家至176家 [1][5] 市值管理的具体举措与成效 - 上市公司积极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截至上半年底,沪深两市共1568家公司已制定,其中国有上市公司占比较高 [4] - 国有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分红、回购等方式提升价值,今年以来披露1087单并购重组,同比增长8.6% [5] - 国有上市公司宣布2025年中期分红合计5135.46亿元,占A股公司披露中期分红金额的77.25% [5] 市值管理的核心原则与未来方向 - 市值管理应以提升公司质量为核心,注重“市值”与“价值”的关系,不能异化为短期炒作 [6] - 正确的市值管理需内外兼修,对内聚焦主业、精益经营、规范公司治理并加大研发投入,对外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清晰传达企业战略与价值 [6] - 未来建议将市值管理与ROE提升、现金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等指标联系起来 [5]
以日为鉴
虎嗅· 2025-10-23 05:27
居民储蓄行为与风险偏好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居民存款总额增加12.73万亿元,其中9月单月暴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扭转了前两个月的少增趋势[1] - 当前银行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至0.2%,定期存款利率约为1%,但居民仍选择增加存款,显示出低风险偏好[1] - 日本居民在“失落的三十年”中面临长期低利率和资产荒,风险偏好明显降低,更多持有货币和存款,截至2024年底金融资产中现金存款占比达50.9%[2][17] 日本股市表现与驱动因素 - 日经225指数从2009年3月的7054点历史低点上涨至2025年10月9日的48580.44点,期间持有相关ETF的年均复合收益率可超10%[2] - 日本央行是日经指数上涨的重要外部推动力,其持有的ETF账面价值相当于东证主板市场总市值的7%左右,甚至成为众多日本企业的最大股东[3] - 日经225指数的每股盈利从2012年的442.1日元增长至2023年的1214.4日元,增幅达172.7%,远高于同期市盈率17.4%的增幅,表明盈利驱动是主要动力[15] - 日本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在2023年达到近16万亿日元历史新高,2024年股票回购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6.81万亿日元[8] 日本股市结构演变 - 日经225指数编制方式为价格加权,核心成分从2010年前的银行和公用事业公司转变为“科技高端制造+消费创新”,占比分别达到近50%和23.1%[8] - 东京威力科创在30年间回报率达4564%,10年回报率达2511%;爱德万测试30年回报率达2364%,10年回报率达1610%[10] - 东证所推动优胜劣汰,计划到2028年下半年将东证指数成分股数量减少4成至约1200家,经营不善公司被推动退市或私有化[7] 中国资本市场与ETF发展 - 中国ETF市场规模在2025年已突破5万亿元,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但相比美国约12万亿美元的规模仍有空间[31] - 个人投资者在ETF中的持有比例从2014年的不足20%提升至2023年末的44.3%,2025年股票型ETF的持有比例已上升至47%以上[31] - 2024年00后投资者数量同比激增212%,Z世代投资者占比在2025年达到35%,对ETF的接受度远超传统主动基金[31] 沪深300指数结构与比较 - 沪深300指数由沪深交易所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0只A股组成,金融地产权重最高占比超20%,工业和主要消费分别占比约15%至20%[23] - 指数经历“去地产化”和“科技权重上升”的结构演变,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等“新经济”板块权重显著提升但未形成结构性主导力量[23]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0.16%,净利同比增长2.54%,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3.36,处于历史61.79%分位水平[25][28]
专访田轩:构建长效激励制度 培育耐心资本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22:56
资本市场改革核心进展 - 注册制改革实现从科创板试点到全市场覆盖 从根本上重塑市场生态 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3] - 并购重组机制系统性创新 “并购六条”政策出台后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提速[3] - 退市制度刚性执行 面值退市和财务类退市案例大幅增加 市场出清效率明显提高[3] 投融资动态平衡的挑战 - 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存在结构性障碍 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等权益投资比例受限 面临审批流程冗长及考核周期错配问题[4] - 投资者结构呈现“短多长少”特征 个人投资者占比过高 机构投资者中短期交易型资金占主导[4] - 多层次资本市场板块定位存在重叠 科创板与创业板硬科技企业认定标准交叉 北交所与新三板创新层服务中小企业功能区分不明显[4] 提升投融资平衡的改革路径 - 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 放宽社保和保险等机构权益投资比例限制 建立与长期收益目标匹配的考核机制[5] - 推动公募基金注册制改革 鼓励发展权益类ETF和养老目标基金 提升专业机构投资引领作用[5] - 完善多层次市场板块功能定位 明确科创板“硬科技” 创业板“三创四新” 北交所“专精特新”的差异化路径[5] 新“国九条”实施后的公司治理与回报 - 上市公司建立动态股票回购机制 将回购与股权激励深度绑定 分红稳定性显著增强 现金分红总额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7] - 部分公司治理机制形式化 股东回报分化加剧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市值占比退市标准执行存在“尺子不一”现象[7] - 需建立市值管理考核体系 将分红持续性和研发投入强度纳入央企考核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培育“耐心资本”生态[7] 系统性提升上市公司价值维度 - 健全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制衡机制 提升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及时性 强化董事会独立性与决策透明度[8] - 投资者关系管理从合规披露转向价值传递 利用数字化工具实现与全球投资者常态化沟通[8] - ESG披露向国际标准接轨 细化气候风险和数据安全等关键议题量化指标 深化市值管理实践中长期发展路线图[8] 培育“耐心资本”的制度突破 - 探索对持股超五年及以上机构投资者实施阶梯式资本利得税减免 对分红再投资部分给予所得税递延优惠[9] - 推动养老金和保险资金考核周期延长至五年以上 取消年度排名压力 以绝对收益与风险调整后收益为核心指标[9] - 试点设立长期资本实验室 放宽险资和年金投资范围限制 允许按比例配置未上市股权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9] 资本市场开放优势与提升 - 吸引境外长期资本的最大优势在于庞大市场规模和持续经济增长潜力 提供广阔投资空间和稳定回报预期[10] - 需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基础制度 加强与国际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拓宽跨境投资渠道降低投资门槛[10] - 优化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提高法律执行效率 加快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提供更多优质投资标的[10] 制度型开放的具体规则对标 - 推进信息披露标准国际趋同 建立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衔接的动态调整机制[11] - 加快会计准则实现内地与香港及主要国际市场等效互认 推动衍生品清算规则和风险管理框架与国际对接[11] - 完善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强化产权保护与争端解决机制国际化建设[11] 构建韧性风险监测与跨境监管体系 - 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强化对短期资本流动动态监测与压力测试 完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12] - 深化与主要经济体监管机构双边与多边协作 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与联合应急处置机制[12] - 加强对金融机构境外业务风险穿透式监管 构建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高频交易和杠杆变化实时追踪[12]
燕京啤酒:公司高度重视价值创造和市值管理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22:11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3,282.98万元,同比增长4.5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40,360.16万元,同比增长36.1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045.53万元,同比增长37.45% [1] 公司战略与管理 - 公司高度重视价值创造和市值管理,适时结合公司实际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以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1] - 公司将持续以系统性变革为牵引,构建多维度的价值创造体系,深耕九大变革以持续提升管理效能和增强市场活力 [1] 经营状况与市场表现 - 目前公司经营业绩向好,经营情况正常 [1] - 公司股价受到宏观经济、市场环境、投资者风险偏好等多种因素影响 [1]
中国重汽:公司一直以来重视市值管理
证券日报· 2025-10-22 19:39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网讯中国重汽10月2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一直以来重视市值管理,积极 接待投资者现场调研,并通过召开电话会、参加策略会等多种形式,与投资者围绕行业趋势和公司战略 展开深入交流,增进其价值共识。 ...
甘肃能化(000552) - 000552甘肃能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2
2025-10-22 17:20
煤炭业务 - 拥有11对煤炭生产矿井,核定年产能2314万吨(其中储备产能180万吨/年)[2] - 煤炭产品主要为配焦煤和动力煤,部分为环保型特低灰、特低硫、高热值优质配焦煤[2][3] - 在建、拟建的电力、化工等项目投产后,内部耗煤量将达近1200万吨/年[3] 电力业务 - 运行电厂白银热电拥有2×350MW超临界燃煤空冷热电联产机组,单位煤耗较低[4] - 新区热电新建2×350MW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供热机组,设计年发电量33.02亿度,供热量1362.41万吉焦[4] - 庆阳煤电公司规划新建2台660MW超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设计年发电量70亿度[5] - 兰州新区2×1000MW项目正在开展初步设计编制工作[5] 化工业务 - 刘化化工清洁高效气化气项目一期试运行,二期建设中,产品包括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等[6] - 控股股东下属金昌化工项目处于试运转阶段,存在同业竞争情形,公司将协商解决[6] 利润分配 - 公司连续17年实施18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32亿元(含股份回购金额1.5亿元)[7] 融资与市值管理 - 公司融资渠道畅通,除部分项目使用募集资金外,主要通过自筹、银行贷款、引进战略投资者筹措资金[8] - 2024年以来公司股价连续10个月低于每股净资产,处于长期破净状态,公司将制定估值提升计划[9]
山河智能:公司股价表现受到宏观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2 17:13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表现受到宏观经济 政策环境 市场环境 行业基本面等多种因素影响 [1] 公司市值管理措施 - 公司将着力改善公司发展质量 稳步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1] -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1] - 公司也将加强投资者沟通和信息披露工作 积极向外界传递公司的投资价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