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

搜索文档
“慧湖”三箭齐发开展路演
苏州日报· 2025-05-30 08:29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 苏州工业园区通过"慧湖领创计划""慧湖优创计划""慧湖青创计划"三大类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加速高校科技成果本地化转化 [1] - 57个项目从100多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进入路演阶段 [1] - 计划聚焦园区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与区内高校科技成果供给 旨在挖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科技含量高 市场前景好的项目 [1] 创新创业扶持计划 - "慧湖领创计划"面向高校教授 "慧湖优创计划"面向科研团队 "慧湖青创计划"面向研究生及本科生群体 [1] - 作为园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的补充 确保优秀科创项目全覆盖 [1] - "慧湖青创计划"2024年重点聚焦文化创意产业 通过大学生文创大赛形式培育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作品 [2] 项目评审机制 - 参赛项目需阐述创作思路 行业发展 项目亮点 产品优势 运营规划等核心要素 [2] - 评委根据创新性 市场潜力 示范带动性 团队架构 展示能力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2] 人才发展生态 - 科教创新区将持续关注青年人才项目成长 集聚创业资源 优化创新生态 [2] - 推动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与园区建设发展的双向协同 [2]
精心呵护草原生态环境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20
草原生态保护进展 -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中央财政"十四五"期间支持草原保护修复总投资达1100亿元 年均修复草原超4600万亩 年均防治草原鼠虫害面积超1亿亩 [1] -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连续多年稳定在50%以上并稳中有升 《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草原生态修复提供支撑 [1] - 内蒙古自治区通过"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双轨制 17个试点旗县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数由23.9%降至10%以下 [2] - 青海省三江源区域实施黑土滩综合治理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8.56% 天然草原鲜草产量突破1亿吨 [2] 草原保护技术应用 -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利用卫星遥感 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实时监测植被 动物 土壤 气候等要素变化 [3] - 在关键生态节点设置智能围栏实现禁牧休牧动态化管理 将物联网传感器嵌入草场打造"数字牧场" [3] - 加大草品种选育生产 退化草原植被恢复 人工草地建设及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核心技术研发 [3] 草原产业发展模式 - 推广"草光互补""林草复合"等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实现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协同发展 [4] - 培育草原碳汇交易市场 搭建草原碳汇计量 监测与交易体系 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收益 [4] - 培育草原文化旅游新业态 打造"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复合型产业 [4] 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 - 打破行政区域壁垒 加强地区间协同合作 共享草原保护经验 技术与资源 [4] - 积极参与全球草原生态保护合作 分享经验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 [4] - 加强草原重点实验室 长期科研基地 定位观测站等平台建设 构建产学研用协调机制 [4]
学习笔记丨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6:34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旨在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推动自主创新和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水平,打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政策目标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解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外部依赖 [2] 当前创新现状与挑战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1,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有短板,除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少数产业外,许多领域的关键技术依赖外部 [2] - 企业创新积极性差异明显,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比例为42.6%,而国有企业创新动力相对不足 [4] -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主要因事业编制与企业编制的人员流动障碍 [4] 政策具体措施 开放式创新与协同机制 - 推动企业引进或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大型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资源,支持技术牵引和转化,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生态 [2][3] - 鼓励企业采用开放式创新模式,通过外包、技术购买、异地研发中心等方式整合外部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供应链企业合作 [3] 人才与产学研协同 - 完善开放型企业人才制度,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双向流动机制,破除事业编制与企业编制的流动障碍 [4] - 强化技术转化管理制度,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 [4] 激励机制与中长期价值 - 鼓励企业注重中长期价值创造,赋予项目团队充分自主权,运用多种激励方式(如股权、分红等)激发创新活力 [4] - 政策特别针对国有企业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强化激励措施 [4] 政策意义与行业影响 - 政策将推动企业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5] - 通过健全创新制度,政策有望解决当前创新生态中的关键短板,如核心技术依赖、成果转化低效等问题 [2][4]
绵阳平武“绿” 为“熊猫家园”加速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中国发展网· 2025-05-29 14:11
县域经济概况 - 平武县总面积5950平方公里 辖6镇14乡 总人口17.15万人 拥有野生大熊猫335只居全国之首 [1] - 实施生态强县 产业富县 文旅兴县 开放活县四大战略 近三年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22% 2024年一季度增速达50% [1][3] - 2024年对上争取资金增长103.7% 社消零总额增速与固投增速分别位列全省183个县市区第4名和第18名 [3] 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 - 构建"一园四区"自然教育生态产业园 编制全国首个县级自然教育规划 关坝村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2] - 实施报恩寺综合保护项目 拥有8项省级非遗 入选省级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 - 2024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44% 旅游总收入增长67% 建成4大民宿集群93家精品民宿 三年开展旅游活动360余场 [4] 绿色产业发展 - 林业综合产值达43亿元 建成95万亩农产品基地 60万亩标准化中药材种植 创建"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园区 [5] - 水电装机89万千瓦时 年发电量36.56亿千瓦时 布局风能发电项目 河北-平武工业园入驻162家企业含2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5][6] - 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四年翻四番 形成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新材料产业集群 拥有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6] 城乡与基础设施建设 - 近三年实施46个城建项目 老旧小区改造率94% 绿化覆盖率43.5% 设立7支分险基金撬动10亿元金融资本 [7] - 公路通车里程超5200公里 广平高速 九绵高速平武段全面建成 构建"两高两环十放射"交通网络 [8] - 建成9个和美乡村 3个国家传统村落 生态扶贫案例入选"全球减贫获奖案例" [7] 创新与开放合作 - 成立全国首个"大熊猫生态产品产销联盟" 开展200余场"熊猫走天下"活动 生态产品销售额近3亿元 [8] - 与中国农大 北京林业大学合作研发乌梅加工工艺 与清华 中科院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5][6] - 设立"政策推送官"服务机制 建立"报恩飨礼"区域公共品牌 培育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5][8]
厦门:支持科技成果(产品或服务)在涉海领域的应用 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快讯· 2025-05-29 14:04
厦门市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会同市财政局起草政策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1]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海洋保健食品、海洋功能化妆品、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观测监测设备、通信导航设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防污防腐涂料等 [1] - 政策鼓励扩大海洋应用场景,支持科技成果在涉海或非涉海领域的应用 [1] - 支持方式包括自主申报或揭榜挂帅的产业化示范 [1] - 补助标准为不超过项目实际总投资的三分之一,单个项目补助上限1000万元 [1]
震裕科技发布机器人执行器及周边产品 与国内外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合作稳步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11:56
公司战略布局 - 震裕科技举行机器人执行器及周边产品发布会,展示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领域最新研发成果 [1] - 公司以精密级进冲压模具为核心,提供驱动电机铁芯、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等产品,形成"一体两翼四维"发展战略 [1] - 2024年9月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马丁具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人形机器人精密零部件设计和制造 [1] 技术能力与产品进展 - 公司董事长强调布局机器人零部件领域是基于现有材料、结构、制造能力,而非从零开始 [2] - 执行器被视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产业化的临界点,需满足"可靠、低价、可批量制造"条件 [2] - 已布局行星滚柱丝杠、线性执行器、机器人灵巧手及骨架精密零部件 [2] - 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具备设计、生产、检测全套成熟工艺,峰值推力覆盖100N到12000N,导程精度达C3/C5 [2] - 建成两条行星滚柱丝杠半自动产线,日产能100套,丝杠综合测试实验室已投入使用 [2] 产品研发与市场进展 - 结合电机铁芯冲压优势,自主研发多款线性执行器产品,包含滚柱丝杠、轻量化减速器、高密度电机铁芯、驱控一体化模组四大自研模块 [3] - 与国内外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合作稳步推进,产品已获客户验证并实现销售收入或送样,部分获得小批量订单 [3] - 未来3-5年计划从核心零部件起步,向核心模组平台延伸,目标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坚力量 [3]
国际机器人技能大赛29日启幕,机器人ETF基金(562360)开盘后快速上涨近1%,信邦智能上涨近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09:59
市场表现 - 5月29日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CSI)上涨0.4%,成分股中信邦智能上涨近6%,天准科技上涨超4%,宏英智能与华东数控上涨超2% [1]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开盘后快速上涨,现涨近1%,截至5月28日流通份额为4.64亿份,规模达4.22亿元 [1] - 该ETF跟踪的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系统方案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等机器人产业链公司 [1] 行业事件 - 国际机器人技能大赛5月29日启幕,设置五大赛道和28个场景科目,涵盖工业、家庭、商用场景,吸引60余支队伍参赛 [1] 行业前景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达53亿美元(同比+57.41%),中国市场规模预计850亿元(CAGR 32.41%) [2] - 行业增长驱动力来自AI大模型与机器人硬件融合,特斯拉Optimus迭代及国产供应链成熟加速产业化 [2] - 政策持续升级推动供应链自主可控,中国从"技术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型 [2] 技术趋势 - 机器人将从单一功能向多场景自主协作升级,成为社会生产力重构的重要力量 [2] - 成本仍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普及的关键因素,国产零部件企业有望受益 [2]
山东聚焦四个方面出台十二条举措
大众日报· 2025-05-29 09:06
"《若干措施》的政策设计突出集成性、创新性和协同性,体现出坚持集成改革工作导向、创新专利产 业双链结合、推动政府市场同向发力三方面特点。"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 吴承丙表示。 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型企业融资难,一直是难点堵点。推动专利从"书架"走向"货架",需要瞄准专利 供给和产业需求"两侧",从政府和市场"两端"发力。聚焦供给侧,《若干措施》鼓励高校院所积极建设 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对培育高价值专利并在重点产业领域转化运用成效显著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 资金支持。到2026年年底,全省在高校和科研单位支持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30家左右。 5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等部门负责同志解读 《关于进一步推动专利产业化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 干措施》出台12条举措推动专利产业化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一年多来,全省累计盘点高校院所发明专利6.26万 件,其中5315件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化,培育594家企业进入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库,备案专利密集 型产品669 ...
东吴证券:宇树G1机器人格斗赛惊艳亮相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
智通财经· 2025-05-29 07:03
事件概述 - "CMG世界机器人大赛——机甲格斗擂台赛"于5月25日晚完赛,四台宇树G1机器人参赛,比赛采用积分制,共3回合,每回合2分钟,参赛队伍通过手动、语音及体感遥控方式操纵机器人对抗 [2] 机器人性能表现 - **运动控制能力**:宇树G1可完成侧踢、膝踢、勾拳、组合拳等高难度格斗动作,动作流畅且拟人程度高 [3] - **平衡与抗干扰能力**:被击中后能动态调整保持直立姿态,跌倒后翻身站起动作丝滑拟人,依赖跌倒检测算法与姿态调整系统协同 [3] - **感知与执行系统**:感知系统通过深度相机、激光雷达等输入数据,决策系统生成策略路径,控制执行系统完成动作 [4][5] 技术进展 - **软件端**:通过预训练(真实数据+视频示教)习得8项格斗技能,动作输出与遥控指令绑定,但泛化性仍需大模型提升 [4] - **硬件端**:自研关节电机保障运动输出,轻量化材料提升灵活性,传感器模块实现环境感知 [5] 产业化前景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预计2025年实现千台级出货,当前具备格斗、马拉松等任务运控能力,商业化依赖大模型演进以增强多场景适应性 [6] 投资标的 - 推荐标的:中大力德(002896)、长盛轴承(300718)、奥比中光(688322)、华锐精密 [7] - 建议关注:首程控股(00697)、卧龙电驱(600580)、凌云光(688400)、汉威科技 [7]
这碗擀面皮,滋味十足(神州看点·一方水土一方味)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31
宝鸡擀面皮产业发展 产业规模与产业链 - 宝鸡擀面皮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从街头摊点到现代工厂,产值达58亿元,正向百亿元目标努力[2][6] - 行业通过标准化加工和科技研发提升产能,如智能车间每分钟生产200多份擀面皮[5] 传统工艺与创新 - 擀面皮工艺源自唐代冷淘面,以"白、薄、光、软、筋、香"为特色,依赖优质小麦和秦椒[3] - 创业者李英瑞通过创新吃法(如过桥面皮、汉堡面皮)连接青年消费,年营业额超700万元[3] - 公司采用控温控时发酵专利技术,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实现大规模生产[5] 品牌建设与文化赋能 - 宝鸡发布《擀面皮品牌建设实施方案》,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 - 行业通过"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路径,推出秦腔元素包装、《诗经》文创礼盒等,增强文化IP属性[6][8] - 话剧《面皮》上演后当月带动销售额增加5000多万元[8] 市场拓展 - 产品通过无人机运输等科技手段提升配送效率[5] - 品牌在陕西、甘肃等地开设近20家门店,并逐步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华人群体推荐的"家乡味道"[3][9][10] 行业活动与影响力 - "西府三件套"(擀面皮、臊子肉夹馍、猕猴桃汁)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成为热度最高展品之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