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资产重估
icon
搜索文档
吴清重磅定调!
凤凰网财经· 2025-03-06 22:45
来源|财经下午茶 "今年两会,会场上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今天的经济主题记者会,快变成科技主题记者会了。""这两天,谁要是不说说DeepSeek,好像就不太时髦似 的。"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原本以经济为主题的记者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回应记者提问时,幽默地提到了这一现象。 同时,吴清还指出,DeepSeek脱颖而出,不仅仅使人工智能领域行业深受震动,也让世界、让财经界对中国科技创新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某种程度上 带动了对A股、港股,和其他市场上中国资产价值的重估。 作为一款全球爆火的杀手级AI工具,DeepSeek大火之后,对于中国资产估值的提升显而易见。 DeepSeek引爆中国资产重估狂潮 AH 股市值暴增9万亿 据统计,在DeepSeek春节爆火之后,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为分水岭,截至今天收盘,A股总市值增长了5.57万亿元,约5.8%。 而且,不仅仅是A股,之前与美股走势贴合密切的港股市场也走出独立行情。 根据香港联交所披露的数据,恒生指数成份股总市值从2025年1月底的35.4万亿港元增长到2025年2月底的39.1万亿港元,增幅10.45%。而进入3月后, 涨势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恒生 ...
新兴市场|特朗普就任后新兴市场资金流向如何?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6 08:29
文 | 杨帆 遥远 杨家骥 危思安 2 0 2 5年2月,由于特朗普就任后市场对于关税预期的博弈反复,以及De e pSe e k对于全球AI产业链 叙事逻辑的影响,主要新兴市场间资金流向有所分化。A股市场方面,中国资产重估叙事下,2月 外资边际温和回流。中国A股市场之外,全球新兴市场仍整体承压,其中印度外资流出压力最为显 著,其他主要新兴市场表现有所分化,仍需关注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对越南和墨西哥等对美经济 敞口较大国家的潜在冲击。总体来看,特朗普对全球普遍关税态度偏谨慎,俄乌冲突和谈有所推 进,推动投资者风险偏好整体回温。 ▍ 2 0 2 5年2月,由于特朗普就任后市场对于关税预期的博弈反复,以及De epSe ek对于全球AI产 业链叙事逻辑的影响,主要新兴市场间资金流向有所分化。 特朗普就任后次月,由于其关税政策前后出现多轮变化,同时De e pSe e k对全球资本市场带来叙 事逻辑变化,使得全球资金在各国资本市场进行短期再配置。为跟踪资金流向,我们基于LSEG Re fi n iti v的Gl o b a l f u n d fl ow数据库,以Li p p e r基金分类下跟踪全球主要发达和新 ...
中金 | “固收+”基金:向港股要收益
中金点睛· 2025-03-04 07:32
投资价值 -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今涨幅分别为18 2%和31 6%,远超沪深300指数(+0 8%)、MSCI全球指数(+1 9%)和新兴市场指数(+4 5%)[7] - 本轮港股上涨集中在科技领域,结构性特征明显,市场期待AI主题产业进展和总量政策推动顺周期板块补涨[8] - "固收+港股"策略采用"纯债资产打底+港股红利防御+科技龙头增厚"配置方案,满足个人投资者"进可攻退可守"需求[9] - 低利率环境下债券票息摊薄,高息资产稀缺,市场更关注权益端增强手段,"固收+港股"策略产品收益弹性与韧性已获市场认可[9] 市场格局 - 截至2024Q4全市场共128只"固收+港股"策略产品,同比增加50 6%,管理规模达1,295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15 2%[15] - "固收+港股"策略产品在"固收+"基金中数量占比升至7 0%,规模占比大幅抬升至8 5%附近[15] - 2024年度"固收+港股"策略产品收益中位数达7 95%,居各细分策略之首,超越"固收+红利"(7 29%)和"固收+价值"(6 93%)[17] - 截至2025年2月27日,"固收+港股"策略年初至今收益率中位数1 09%,超"固收+"基金中位收益0 42%,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18] 配置特征 - "固收+"基金港股配置比例持续抬升,2024Q4达11 3%,而"固收+港股"策略产品港股仓位超50%[20] - "固收+港股"策略产品偏好传统周期和高分红资产,2024Q4重仓港股石油石化(12 9%)、煤炭(4 9%)和建筑材料(4 6%)行业[23] - 互联网龙头为重要持仓,2024Q4传媒行业(主要为腾讯控股)配置比例达19 3%,金融地产和通信运营商构成防御基石[23] - 持股集中度高,2024Q4腾讯控股和中国海洋石油持仓占比分别为18 8%和11 9%[27] - 2024Q4增持方向为高分红资源品(中国海洋石油+1 34pct)和低估值周期股(中国宏桥+1 04pct),减持腾讯控股2 62pct[29]
中金:反弹结束了么?
中金点睛· 2025-03-03 07:33
文章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在经历大涨后本周大幅回调,市场回撤符合预期,当前AI趋势和估值重估方向正确但程度极致,投资者需把握节奏,关注仓位和成本,配置可聚焦结构性行情 [2][14] 市场表现 指数层面 - 恒指一度突破24,000点后大幅回调,为1月中旬以来首次周度下跌,恒生科技本周大跌5.3%,MSCI中国、恒生指数与恒生国企跌幅分别达4.2%、3.3%与3.6% [1] 行业层面 - 电信服务与媒体娱乐大幅回调,跌幅分别为7.6%与7.5%,可选消费跌幅5.3%同样靠前,房地产板块逆势上涨6.2% [1] 前景展望 回调原因 - 短期情绪透支、国内重要会议临近以及外围扰动升温,驱动本轮上涨资金主要为交易型资金,上周南向资金追涨放大亢奋程度 [2] 前期提示信息 - 技术指标显示市场短期情绪极致,如短期超买、卖空成交占比变化及本周四异常攀升体现投资者分歧 [3] - 恒指24,000点计入的情绪已突破去年“924行情”及2023年初防疫措施优化后市场高点对应的乐观程度 [3] - 资金层面显现透支迹象,包括EPFR被动资金流入规模有限、南向资金流入集中、主动资金依然流出且低配比例加深 [5][7] 投资者情况 - 大部分亚太地区机构投资者对中国标配或小幅超配,但欧美长线投资者未明显参与此轮行情,本轮外资以交易型资金为主 [9] - 大部分客户当前选择观望,暂不加仓 [9] 增量资金来源 - 短期个人投资者和趋势跟随的交易资金,可能放大情绪亢奋程度甚至招致机构做空 [10] - 欧美长线资金回流需基本面转好,其行动对后续资产价格重估前景重要 [10] 长线资金关注问题 - AI产业盈利兑现的可见性 [11] - 整体宏观经济和总量政策情况,如地产和消费修复情况,全国两会是重要观察窗口 [11] 外围扰动 - 美国政府发布备忘录可能限制美养老基金等投资中资股及加强VIE结构审查,引发中概股市场波动,但部分美主权型投资机构已减少或停止投资中资股 [12][13] - 特朗普计划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此前测算30 - 40%关税影响可控,若超合理阈值波动与影响可能非线性放大 [13] 配置建议 整体策略 - 当前AI趋势和估值重估方向正确但程度极致,建议在23,000 - 24,000点附近观望甚至适度获利,若市场上冲以短期观望为主,可部分降低仓位 [14] - 采取“低买高卖”策略,聚焦有基本面和产业趋势的结构性行情 [15] 行业配置 - 中期以结构行情为主,科技为主线,短期可部分平衡至前期跑输的分红类资产 [16] - 长期关注四条主线:稳定回报、科技、出海、新消费 [16]
中科股的“变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6 09:49
中科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2月25日下跌1.60%,恒生指数收跌1.32%,阿里巴巴-W(9988.HK)和腾讯控股(0700.HK)分别下跌3.76%和2.49% [1] - A股市场中兴通讯(000063.SZ)、中芯国际(688981.SH)、科大讯飞(002230.SZ)、北方华创(002371.SZ)等跌幅超过2%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HXC)下跌5.24%,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DRAG)大跌6.77% [1] - 恒生科技指数自2月3日以来累计上涨24%,进入技术性牛市 [5] 市场回调与疲态 - 市场出现理性交易呼声,本轮反弹由少数科技个股驱动,反弹基础小于宏观政策驱动的行情 [5] - 恒生科技指数2月17日、20日连续阴跌,20日跌幅超过3% [6] - 恒生指数风险溢价回落至5.81,为2021年6月以来新低 [6] - 卖空成交占比从18.9%降至13.9%,显示逼空和平仓行为 [6] 财报与市场反应 - 阿里巴巴云业务收入增长11%,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三位数增长,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 [6] - 2月21日恒生科技指数涨幅6.53%,阿里巴巴单日上涨14.56% [7] - 2月24日热门中概股普跌,阿里巴巴(BABA.N)、哔哩哔哩(BILI.O)跌逾10% [9] - 携程集团(9961.HK)业绩发布后跌近12%,理想汽车-W(2015.HK)逆市大涨12.52% [10] 机构观点与后市展望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市评级为"标配",恒生指数目标价24000点,MSCI中国指数目标价77点 [13] - 摩根大通预期中国股票未来10-15年平均回报率为7.8%,对中国股票看法为"增持" [13] - 国盛证券认为DeepSeek模型突破证明中国科技创新能力,IT基本面发生质变 [14] - 方磊指出A股市场或出现估值重估新周期,科技成长板块和顺周期板块均有表现机会 [15]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319
华泰证券· 2025-02-18 09:3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但多个行业和个股获得积极评级,如科技、银行、互联网等行业呈现积极前景 [8][9][24][27][28][31] 核心观点 - 1月社融数据超预期实现"开门红",新增社融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66亿元,主要受政府债前置发行、企业贷款及票据融资拉动 [2][20][22][24] -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执行时点推后至4月后,覆盖范围可能缩小,短期技术性阻力较大,消息公布后全球主要股指反应积极 [3] - 科技成长板块交易热度提升,TMT板块成交额占比一度突破50%,但已触及低性价比区间,后续可能出现热点扩散和内部高低切换 [8] - 中国资产重估行情持续,MSCI中国指数前向风险溢价高于历史均值,横向国际对比仍显低估,若经济基本面持续企稳,主动外资可能回流 [9] - 债券市场投资者心态分歧加大,利率判断分歧增加,策略偏向权益暴露和波段操作,大类资产看好股票和黄金 [11] - AI应用进入全民时代,微信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 R1模型,有望助推AI行业走向国民级别,提升商业化潜力 [23][31] - 船舶行业2024年全球新接订单2072.60亿美元,同比+58.81%,景气度处于历史高位,2025年油船订单有望接替箱船增长 [27] - 中芯国际4Q24业绩超预期,收入环比+1.7%,毛利率22.6%,中国区收入占比升至89.1%,1Q25收入预计环比增长6-8% [28] 宏观数据与政策 - 1月M2同比增速7%,较12月的7.3%回落,低于预期7.3%;M1同比增速从12月的1.2%放缓至0.4%,受高基数拖累 [2][22] -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3万亿元,市场预期4.32万亿元;社融规模7.06万亿元,市场预期6.58万亿元 [20][22] - 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基调变化不大,但新增提法值得关注,市场对货币政策动向关注度高 [20] - 美国1月CPI通胀超预期走强,但1月零售明显不及预期,市场对联储降息预期有所回升,美债收益率下降 [7]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动 - 上周全球主要股指继续上行,恒生指数上涨7.04%,美元指数下行1.20%,市场风险偏好较高 [10] -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上升但分歧加剧,被动/交易型外资为主要资金推手,若经济基本面持续企稳,主动外资可能回流 [9] - 首批科创综指ETF拟于2月17日发行,多只产品募集上限20亿元,预计为科创板带来超200亿元增量资金 [17] - 债券型ETF总规模达214.6亿元,整体规模突破2000亿元,越来越受到各类投资者关注 [17] 行业与个股表现 - 科技股行情向互联网等深化,TMT板块成交额占比一度突破50%,但已触及低性价比区间,建议向滞后和偏低板块切换 [8][13] - 银行板块1月社融信贷超预期,对公端为主要支撑,信贷"开门红"成色较好,政府债再发力 [24] - 中芯国际4Q24业绩超预期,ASP环比上升6%,中国区收入环比增长4.8%,占比升至89.1% [28] - 腾讯控股微信灰度测试AI搜索,覆盖网页和微信公众号文章,有望助推AI行业走向国民级别,强化广告业务增长 [31] - 泡泡玛特开年以来境内外业务增长强劲,25年在新品类拓宽、海外拓店加速下持续高景气成长可期 [32] - 永利澳门24Q4博彩业务GGR及EBITDA利润率环比止跌回升,所有博彩业务GGR环比上升 [30] 量化与因子表现 - 全频段量价因子今年以来TOP层相对全A等权基准超额收益2.07%,自2017年初回测以来年化超额收益率30.84% [18] - 小市值和反转因子明显走强,在各个股票池均呈现正收益;估值、成长、盈利等经典风格因子出现普遍性回撤 [15] - AI中证1000增强组合今年以来超额收益-1.14%,自2017年初回测以来相对中证1000年化超额收益率21.71% [18]
朱啸虎喊了一句话
投资界· 2025-02-17 09:33
外资集体唱多中国资产 - 华尔街研报《China eats the world》预测2025年是中国全面超越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低估中国的时代即将结束 [2] - 德意志银行认为2025年中国股票"估值折价"将消失,当前中国股票既是好资产又是好价格 [4] - 瑞银预测DeepSeek驱动的中国股市上涨才完成一小半,涨势通常会持续1-2年 [4] 港股及A股市场表现 - 2月14日恒生指数大涨3.69%至22620.33点,创2024年10月2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4] -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56%,创2024年10月18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4]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0.43%至3346.72点,深证成指涨1.16%至10749.46点,创业板指涨1.8%至2215.3点 [4] DeepSeek引发的AI革命 - DeepSeek开源震惊硅谷,成为2025年第一个现象级中国企业 [6] - 阿里巴巴发布Qwen 2.5-Max AI模型,市值约2.4万亿港元 [4] - 朱啸虎将DeepSeek爆红奉为"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胜利",认为AGI是可能的 [6] 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崛起 - 中国贡献全球30%制造业增加值,在电动汽车领域拥有约70%专利 [11] - 2023年全球近一半专利申请来自中国 [11] - TikTok在美国拥有1.7亿月活用户,Temu成为2024年全球下载量最高购物应用 [12] 中国科技成就被低估 - 德意志银行报告指出中国科技成就一直被投资者低估 [9] - 中国贡献全球40%的AI研究论文,美国仅贡献10% [13] - 《经济学人》承认中国已是科技超级大国 [13] 中国创新企业表现 - 《黑神话:悟空》打破欧美日垄断3A游戏神话 [17]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118亿元 [17]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海外爆红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