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芜湖这里,人气高涨!
搜狐财经· 2025-10-08 05:26
秋意渐浓,桂花飘香, 位于南陵县家发镇的板石岭景区人气高涨。依托千年古桂群,第十届"千年丹桂艺术市集"设置"人才、发展、趣味"三大板块,汇 集青年梦想家集市、丹桂音乐荟、非遗表演等内容,让古老村落焕发青春活力,为游客带来持续丰富的赏花与文艺体验。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八天"超长黄金周"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芜湖市南陵县依托生态资源与文化底蕴,以"景区联动、业态融合、全域体验"为核 心,整合景区景点、餐饮住宿、特色资源,推出一系列文旅活动,通过"吃住行游乐购"全链条发力,成功激活假日经济,展现县域消费新活力。 场景拓展 生态体验点燃消费热情 文化赋能 厚重底蕴提升假日内涵 与乡村旅游的热闹相呼应,南陵城区各类文化活动同样精彩纷呈,为假日经济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南陵广场同步举办大型盆景艺术展和"光影镌刻·时 代印记"摄影图片展。盆景展匠心独具,夜间的"月下品茗·盆景雅集"让市民游客在花香墨韵中品味中秋雅趣;摄影展则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南陵的发展变 迁,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南陵县文化馆的书画精品展与博物馆的抗日战例主题展,也为假期增添了厚重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温度。 节 日期间,南陵还发布"惠享金秋"消费券,各大商圈、 ...
“双节”假日观察丨家国情、中国风、文化味,看文旅融合如何赋能假日经济
新华网· 2025-10-07 16:40
国庆期间,浙江嘉兴南湖景区迎来"红色旅游"热。景区精心设置"南湖1921列车""我为祖国送祝福"等多个特色打卡点,游客们合影留念,定 格与红船起航地"同框"的瞬间。 在陕西延安,市民游客探访革命旧址追忆峥嵘岁月,观看红色演艺重温光辉历史,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中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 怀。 金秋送爽,家国同庆,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各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文旅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吸引 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假期经济注入发展活力。 ■抒发家国情,红色旅游正当时 烟火人间,双节同庆。涌动着家国情、中国风、文化味的假期生活,不断印证文化是驱动消费、赋能经济的关键要素,驱动着人文经济的齿 轮加速运转。 假日文旅市场的繁荣景象,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体现,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印证。 ■体验中国风,创意互动引客来 江苏徐州创新推出"汉皇盛宴"汉文化沉浸式体验项目,通过"戏剧演绎+场景再现+汉代佳肴"的跨界融合,将汉代礼仪、乐舞、饮食、服饰等 文化精髓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多维体验。 ■品读文化味,传统习俗有新意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 ...
文化新观察·聚焦国庆中秋假期丨科技绘新景:国庆中秋假期里的文旅“智”变
新华社· 2025-10-07 15:40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题:科技绘新景:国庆中秋假期里的文旅"智"变 像这样的沉浸式体验在全国多地"开花"。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鼓励和支持文博场 馆、考古遗址公园、旅游景区等,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等技术和设备建设智慧旅游沉 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的参观者体验到了一场"穿越浙江一万年"的时空之旅。戴上AR眼镜,万年前的炭化稻米重现生 机,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清晰运转。 新华社记者黄凯莹、杨一苗、邓瑞璇 2025年的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城乡经济因"烟火气"而愈加繁荣,科技的光影也正以灵动姿态融入文旅场景,勾勒 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化新图景。 千年编钟的乐声随着手势摆动悠悠响起,三彩腾空马从展柜中"一跃"进入掌心,鎏金走龙在虚拟的山水间飞腾……采用数字化场域技术的 《西博宝藏》精品文物数字艺术互动体验项目,在国庆中秋期间于西安博物院亮相。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VR体验区内,戴上头显,仿佛穿越时空"一步入画"。在12K超清光影 ...
湖北郧西:中秋国庆“双节”消费市场“热”
搜狐财经· 2025-10-07 13:46
文旅活动与消费盛况 - 湖北十堰郧西县七夕天街举办“七夕天街夜·北街寻情记”沉浸式体验活动 吸引数万名游客 街区商户生意兴隆 如大唐名羊餐饮旗舰店日接待客流量超300人 日收入达2万多元 [1] - 五龙河景区在双节期间增设鼓乐开谷、趣享山水等项目 并通过抖音直播秒杀、线上团购优惠及开通至西安、南阳、武汉等5条省市联动直通车吸引游客 景区内美食区与文创产品区游客络绎不绝 [3] - 观音镇七夕湾的郎哥民宿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其特色主题房(如“鹊桥相会”全息投影房、“织女绣坊”刺绣体验房)在假期前一周已订满 [4] 区域文旅发展战略与成效 - 郧西县深度挖掘“七夕文化” 以“七夕天街”、“情漫鹊桥”、“浪漫星河”等打卡点为载体 汇集200余家商户 构建商业、旅游、文化综合性街区 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举办文化活动并延长夜间营业 上半年旅游收入增长27% [3] - 公司依托14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及120余处景点 打造四季游、乡村游主题线路 创新“生态+红色+乡村”多元融合模式 年均举办乡村旅游活动20余场 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4] - 实施“西引力”工程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迎客武当、晚留郧西”文旅中转枢纽 新增乡村旅游公交线路 优化接驳服务 目前已推出10余条“乡村游”主题线路 打造精品民宿2600余间 研发系列产品1000余种 带动110余家文化企业发展 农特产品销售额达1.45亿元 [7] 产品与服务创新 - 街区商户为提升服务效率开通预约点餐功能以减少顾客等待时间 [1] - 民宿产品融入七夕文化元素 如全息投影主题房、传统刺绣体验等 提供差异化住宿体验 [4] - 景区通过线上营销(抖音直播秒杀、团购)及跨省直通车服务应对客流激增 提升可及性与吸引力 [3]
海南各地旅文活动让传统节日焕新彩
海南日报· 2025-10-07 08:56
国风与民俗交织,让中秋更有文化韵味。天涯海角游览区以"国风游园"为主线,打造沉浸式文化盛 宴。天涯石区域的礼乐投壶、好运福鼓、猜灯谜等互动游戏吸引众多游客。当晚,天涯海角还与峨眉山 景区直播连线,让游客云端共赏"海上明月"与"峨眉夜月"。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为市民游客准备了一场"月映千载・情寄中秋"文化雅集。上午9时起,对诗区围 绕"月"字展开创作,灯谜区家长孩子共同解谜;"中秋溯源・文化讲堂"上,讲师生动讲解中秋起源与民 俗,趣味问答让孩子们加深对文化的理解。这场活动以"月"为媒,让传统节日文化在互动中扎根,也彰 显了博物馆"文化客厅"的社会教育功能。 海南各地旅文活动让传统节日焕新彩 月映琼岛 双节同庆 海南日报海口10月6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 实习生 劳兰婷)台风"麦德姆"的狂风暴雨给 海南带来短暂影响,但风雨过后终见晴空。10月6日中秋节,海南全省各地精心策划的特色活动轮番登 场,让这个特殊的中秋节既热闹又温情。 10月6日晚,随着一阵清脆的哨声,一簇烟花在儋州海花岛上腾空而起,"砰"的一声在夜空绽放出 金色焰火。紧接着,上百架无人机组成的光影缓缓掠过,与烟花交织成一幅幅国庆中秋主题的画面。 ...
88项活动串联起传统与现代 国庆中秋长假长沙吸引无数游客
长沙晚报· 2025-10-07 08:31
核心观点 - 长沙在国庆中秋超长黄金周期间通过推出88项覆盖全域的文旅活动,成功实现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的结合,带动了旅游人次的显著增长和消费活力的迸发 [1][2][8] 旅游客流数据 - 10月6日17时长沙市瞬时客流达142.45万人次(不含本地游客),全天瞬时客流最高峰为10时,达151.75万人次 [1] - 截至10月6日17时,全市84家等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64.54万人次 [1] - 10家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在假日6天累计接待游客17.03万人次 [1] 文旅活动板块表现 - 趣味游玩领域表现突出,长沙世界之窗全新亮相的全国最大球幕影院"奇幻海洋馆"成为爆款,日均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 [2] - 园林生态园的"巨型大地艺术王国"和生态动物园的虎崽互动区成为亲子家庭打卡地,后者日均接待量同比增长40% [2] - 潮玩街区消费活力持续迸发,五一广场市内免税店在假期前6天国际品牌免税区与老字号国潮专区的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2] - 王府井百货的数字化购物流程让出入境游客平均购物时间缩短40%,湖湘特色展销区的安化黑茶礼盒销量居首 [2] - 杉杉奥特莱斯广场的"会展+奥莱"模式带动周边酒店出租率达95%以上 [2] 文博展览与非遗体验 - 长沙博物馆的"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集结全国50余家文博单位的203件(套)珍品 [3] - 长沙党史馆的《湘区丰碑》专题陈列用89件文物讲述峥嵘岁月,日均接待参观者超5000人次 [3] - 火宫殿的庙会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教游客做月饼,每天消耗面粉超200公斤 [3] 全域联动与周边区域表现 - 宁乡市推出灰汤环湖健身跑、山地自行车赛等赛事,小镇青年温泉音乐会吸引超2万名游客 [5] - 望城铜官窑的第二届富桂千灯节假期前6天接待量突破15万人次 [5] - 浏阳天空剧院的焰火表演每晚座无虚席,官渡镇田螺庄园的非遗美食节上特色小吃日均售出3000份 [5] - 假期前6天,长沙县、浏阳市等周边区域接待量同比增长62% [6] - 靖港古镇、道林古镇等乡村旅游点带动民宿预订量增长120% [7] 文化惠民与服务保障 - 芙蓉区的东茅街茶馆推出"茶叙家国"红色光影会,6天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 [8] - "慧游长沙"小程序实时更新100余家景区商圈舒适度,有效分流客流 [8] - 全市2000余名文旅志愿者分布在各大景区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 [8] - 针对热门景区实行分时段预约,橘子洲头、岳麓山等景区未出现大规模拥堵 [8]
长假期间江苏文艺工作者赴全省各地持续开展惠民演出茉莉花开,“双节同庆”好戏精彩
新华日报· 2025-10-07 07:28
中秋月满,佳节情浓。10月6日,南京栖霞古镇牌坊下,"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专场演出如约 而至。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艺术家们携经典昆剧折子戏登台,水袖翻飞间将戏韵揉进佳节,黛瓦飞 檐与戏服华彩相映成趣,偶遇这场演出的市民与游客直呼"意外的惊喜"。 这个国庆长假,江苏文艺工作者奔赴全省各地,让"茉莉花开"的芬芳遍洒城乡,戏曲声与欢笑声交 织,奏响文化惠民、文化润心的美好乐章。 10月5日晚,宿迁市沭阳县花乡广场灯火通明,"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在民乐合奏《欢乐歌》的欢 快旋律中再度启幕。清脆的笛声、悠扬的二胡与激昂的唢呐轮番登场,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据了解,应当地需求,"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9月底、10月初在沭阳连续演出2场。江苏省演艺集团 克服档期紧张的困难,和沭阳当地就节目立意、文化背景与群众审美习惯反复沟通,促成"茉莉花 开"与"我们的节日"两大品牌同台呈现。 更令人惊喜的是,互动奖品不仅有图书礼包、电影票,还有石梁河大鱼、东海大米等本地特色农产 品。"既能看到省级水准的演出,又能拿到家乡特产,这个假期真开心!"一位市民笑着展示手中奖品。 如今,"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已从单向"送文化"走向专业与 ...
连片保护激活古村动能(走进传统村落)
人民日报· 2025-10-07 06:01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模式 - 玉龙县以“突出重点、集群保护、连片发展”为理念,推动传统村落的风貌保护、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相结合[3] - 2024年玉龙县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并出台了相应示范工作方案[3][12] - 全县有24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划分为中部、西部和东部3个集中连片区,形成“三片多点”发展模式[2][12] 石头城村案例 - 石头城村是元明时期古宝山州治所所在地,已屹立1300余年,因其陡峭地形导致交通闭塞,传统石头建筑风貌得以完好保存[4] - 该村于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通过村规民约保护建筑风貌[4] - 目前正以虎跳峡、石头城为引擎,加速形成集户外徒步、文化体验、建筑研学为一体的文旅融合体验区,游客量快速增加[4] 白沙村非遗传承 - 白沙村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白沙古建筑群[5] - 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族传统制铜工艺”在此传承,代表性传承人和善均通过政策支持的研学体验活动,为技艺找到新的传承路径和市场空间[5][7][8] - 玉龙县加强非遗技艺传习所建设,每年对8类传统文化进行普查并建立数据库,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8] 南尧村民宿经济 - 南尧村利用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风貌和闲置院落(近40个)发展乡野旅居民宿,满足游客长期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11] - 该村与拉市海周边村落(如打渔村的观景咖啡、美泉村的玫瑰花庄园)联动资源、优势互补,并利用森林环境打造徒步路线以丰富旅游业态[11] - 连片发展模式通过资源联动,围绕生态康养、高原特色农业、乡村旅居等方面整体提升村落风貌[12] 旅游业发展成效 - 2024年玉龙县接待海内外游客22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12] - 2024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62%[12]
云南玉龙推动风貌保护、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连片保护激活古村动能(走进传统村落)
人民日报· 2025-10-07 05:56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模式 - 玉龙县以“突出重点、集群保护、连片发展”为理念,推动风貌保护、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相结合,2024年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1] - 全县有24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划分为中部、西部和东部3个集中连片区,形成“三片多点”模式,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1][11] - 2024年玉龙县接待海内外游客2299万人次,同比增长7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62% [11] 石头城村文旅发展 - 石头城村是元明时期古宝山州治所,屹立1300余年,因地形陡峭交通闭塞,传统石头建筑风貌保存完好,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3] - 村落将“保护传统建筑风貌”写入村规民约,整合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道路、停车场和完善电力系统等 [3][4] - 以虎跳峡、石头城为引擎,正加速形成集户外徒步、文化体验、建筑研学为一体的文旅融合体验区,年接待游客量快速增加 [3][4] 白沙村非遗技艺传承 - 白沙村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组成部分,拥有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族传统制铜工艺” [4][7] - 政策支持非遗技艺传习所建设,开展普查建立数据库,并通过非遗进校园、研学体验活动为技艺传承提供新路径和市场空间 [7] - 非遗传承人和善均的小院成为游客体验点,来自成都的家庭年年带孩子学习打制铜器,实现活态传承 [7] 南尧村民宿与连片发展 - 南尧村利用闲置传统民居发展乡野旅居民宿,满足游客长期体验纯粹乡村生活的需求,其优势在于与周边村落业态互补联动 [9][10] - 村庄利用良好森林生态环境打造多条徒步路线,丰富拉市海片区旅游业态,游客停留为周边村落带来消费潜力 [10] - 玉龙县形成以拉市海为中心,各村突出特色,围绕生态康养、高原特色农业、乡村旅居等方面整体提升的连片发展模式 [11]
中秋国庆“双节记”:餐饮热、乐园趣,消费活力全开
国际金融报· 2025-10-06 21:14
餐饮消费市场 - 双节期间上海餐饮消费市场火爆,人气餐厅预订火爆出现“一厢难求”现象 [1][5] - “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启动新一轮核销,新增“满200减60元”券面额度以带动消费 [5] - 沉浸式国风餐饮受追捧,例如蜀宴赋餐厅提供汉服妆造和六朝乐舞宴饮体验,顾客需排队等候 [10] - 前滩国际美食节汇聚超60家餐饮品牌,设立九大特色美食分区,覆盖从街头小食到精致料理 [13] - 美食节市集人气高涨,有摊主假期首日开张两三个小时销售额即达小几千元 [13] 主题乐园市场 - 上海各大主题乐园推出多元活动,例如乐高乐园度假区推出“秋季创玩嘉年华”,耀雪冰雪世界策划上海首届国际雪雕展 [15] - 乐高乐园度假区游客总量、酒店入住率、互动参与度显著增长,10月3日创下开园后购票客流最高记录 [17] - 为应对大客流,乐高乐园开园时间提前至早上9点以保证高峰期客流顺畅 [17] - 占地30000平方米的“奶龙魔法时光主题区”成为亲子家庭热门打卡地,并推出原创亲子剧和奶龙特色美食 [19] - 双节期间(10月1日至8日)乐园为游客准备了“精致赏月宴”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