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战
icon
搜索文档
听说要和中国打贸易战,在座的欧洲各国领导人,没一人敢抬头吱声
搜狐财经· 2025-08-21 11:53
美国对华关税提议遭遇G7抵制 - 美国财长在G7峰会提议对中国加征200%次级关税 但未获得欧洲领导人响应 [1][3] - 该提议试图将七国集团绑定到反华制裁战略中 但遭遇集体沉默抵制 [3] 中欧经贸关系的深度依存 - 2024年中欧贸易额达到8560亿欧元 [3] - 德国汽车行业35%利润依赖中国市场 [3] - 法国空客和奢侈品行业无法承受对华贸易战冲击 [3] - 意大利中小企业依赖中国供应链 [3] 欧盟对制裁中国的谨慎立场 - 欧盟仅象征性将3家中资贸易公司列入对俄制裁清单 远少于美国要求 [5] - 欧盟坚持"不损害对华关系"底线 拒绝全面制裁中国实体 [5] - 若切断中俄贸易 欧洲新能源 光伏和稀土产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5] 历史关税战的教训 - 特朗普首任期对华关税战使欧盟损失超过1700亿欧元 [3] - 若实施200%对华关税 中国对等反制将使欧盟对华出口骤降近乎零 [3] - 千万就业岗位将受到威胁 [3] 美欧之间的贸易博弈 - 美国威胁对欧盟汽车加征关税 [5] - 欧盟起草对美惩罚性关税清单 针对美国农业州即特朗普票仓州 [5] - 美国已多次延长与中国的关税休战期 [5] 次级关税的广泛影响 - 美国提议的次级关税针对所有购买俄罗斯能源国家 包括印度 土耳其和部分欧盟成员国 [5] - 欧洲担忧此先例将导致美国未来胁迫其放弃与伊朗 沙特等国的能源合作 [7]
中方给了一次机会,特朗普自己没抓住,白白错失数十亿美元大单
搜狐财经· 2025-08-21 07:20
中美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9月进口800万吨大豆订单全部转向南美国家[1] - 中国10月计划继续从南美采购400万吨大豆[1] - 美国大豆期货价格跌至近五年最低点[1] 美国农业经济影响 - 美国大豆行业面临数十亿美元订单损失风险[1] - 大豆价格持续低迷直接冲击美国农业州经济[1] - 美国农民群体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剧[1] 贸易政策与市场反应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导致中美贸易关系紧张[3][5] - 中国通过增强经济韧性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5] - 美国制造业回流速度与经济下滑速度存在博弈关系[7] 全球贸易体系影响 - 关税战对全球贸易稳定产生负面影响[9] - 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引发市场恐慌情绪[1] - 能源贸易可能成为美国制裁新目标[5]
美财长:印度就是在牟利,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
搜狐财经· 2025-08-21 04:51
美印贸易摩擦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25%额外关税 使总关税水平达到50% 将于8月28日生效[1] - 印度抗议美国行动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 并指出美国仍从俄罗斯购买价值数十亿美元化肥和铀[1] - 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取消8月访问印度行程 贸易协定谈判推迟[2] 印度对俄能源贸易 - 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占比从冲突前不到1%升至42%[1] - 美国财政部长指责印度通过转售俄罗斯石油进行套利活动[1] - 印度加工俄罗斯石油成成品油后转售 被美方称为印度式套利[1] 关税对印度经济影响 - 50%关税持续可能导致印度对美出口下降60% 影响近1%国内生产总值[3] - 若制药和电子产品不再获豁免 出口降幅可能高达80%[3] - 此前25%关税已足以威胁出口下降30%[3] 印度应对措施 - 印度暂时取消11%棉花进口关税至9月30日 被视为向美释放善意信号[2] - 印度总理莫迪誓言推进印度制造计划 实现自力更生[3] - 莫迪支持者试图煽动反美情绪 呼吁抵制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美国公司[4] 中美能源贸易立场 - 美国财政部长称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情况与印度完全不同[2] - 中国外交部强调将根据国家利益采取合理能源保障措施[2]
张瑜:美国关税战的十点观察
一瑜中的· 2025-08-21 00:05
核心观点 - 新版对等关税实施导致美国整体关税率或突破15%,税率存在差异化定价,传统西方盟友如欧盟、日本低于东南亚国家,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税率差收窄 [2] - 贸易协议特点为直接投资和采购协议可换取更低税率及关键行业关税下调,但协议缺乏具体细节文本,执行存在不确定性 [2] - 已落地关税导致美国进口增速下降,关税成本大部分由美国进口商承担,通胀数据已体现40%~74%的涨价效应,抢进口4月基本结束,中国比价优势商品占比回落至61.4% [3] 新增关税规模 - 新版对等关税于8月7日生效,对美贸易逆差经济体关税率10%,顺差经济体最低15%,墨西哥、加拿大、中国不在此次调整中 [5] - 美国整体关税率或升至15%以上,耶鲁大学测算显示截至6月16日平均有效关税率或为14.7%,6月实际有效税率仅8.9%,尚有5.8个点的关税成本未完全体现 [6] - 8月以来关税政策变化使美国整体关税率提升约2.4%,叠加未完全体现的5.8%成本,关税率或达17.1%,若未来关键行业关税落地,关税率或进一步升至21.2% [6][22] - 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税率差收窄,降低中国出口份额转移风险,若美国降低对华芬太尼关税,税率差或缩窄至接近特朗普2.0关税实施前水平 [7][24] 贸易协议特点 - 直接投资和采购协议可换取低税率及关键行业关税下调,日本、欧盟、韩国获得15%税率,交换条件为直接投资和采购承诺 [7][27] - 日本承诺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增加75%美国大米进口,购买80亿美元农产品和100架波音飞机;欧盟承诺额外投资6000亿美元,三年采购7500亿美元能源;韩国承诺投资3500亿美元 [27][29][30] - 特朗普宣称达成的贸易协议均未正式签署完整法律文本,仅英美协议出具正式框架文件,与印尼、日本协议只有白宫事实清单,与越南协议仅社交媒体帖子为证,美国与贸易伙伴对协议细节描述存在较大出入 [8][31][32] 已落地关税影响 - 关税率每增加1%,美国进口增速下降2.8%,上半年关税率增加1%,进口增速下降2.8%,线性外推下半年进口增速或降至-10.5%,全年进口增速或为1%左右 [9][35] - 行业层面,车辆及其零附件、杂项制品、鞋帽伞关税率提升幅度偏高,进口增速降幅较大,车辆及其零附件关税率由2%升至8.9%,进口增速由3%降至-10.4% [9][38] - 关税成本大部分由美国进口商承担,进口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平稳,3-6月关税率由3.8%升至8.9%,通胀数据已体现40%~74%的涨价效应,后续未体现关税及新增关税或使CPI再提升0.18~0.23个百分点 [10][40] - 抢进口4月基本结束,6月进口出现回调,4月进口额较历史趋势线性外推值高约4.8亿美元,6月实际值较线性外推低约131亿美元,去年12月至今年6月累计超涨1792.5亿美元,占2024年月均进口额65.3% [11][43] - 截至4月,美国制造和贸易环节整体实际库销比升至1.52个月,处于2020年以来33.3%百分位,库销比未明显抬升主因企业补库幅度不及销售激增程度 [12][47][48] - 假设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且完全由进口商负担,截至5月中国仍具比价优势商品占比降至61.4%,较2024年76.1%回落14.7个百分点,不考虑关税成本该比例微幅下滑至80.5% [12][55] - 中国比价优势分布与市场份额变化呈类倒U型关系,比价优势特别强或特别弱的商品进口占比下滑幅度较小,具备一定优势但优势不明显的商品进口占比下滑幅度最大 [13][56] - 加征关税前后均具备比价优势的商品市场份额损失最多,进口占比由19%降至8.6%,因加征关税失去价格优势的商品未大量失去市场份额,进口占比由16.5%降至11.1% [13][58]
特稿|在关税逆风中艰难前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辨析
新华社· 2025-08-20 16:09
世界经济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在多重挑战中艰难前行 美国关税战冲击全球经贸秩序并削弱增长动能 成为最大风险源 同时加强合作应对挑战成为共识 许多经济体着力优化结构促进贸易多元化并加强地区协作以增强韧性 [1] 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 - 美国频繁推出单边关税措施严重侵蚀世界经济增长动能 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2] - 美国第一季度GDP环比出现萎缩 二季度因基数调整实现增长 但占经济总量70%的个人消费支出仅增长1.4% 内生需求疲软 耶鲁大学预计受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实际GDP增速今明两年将分别下降0.5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1% 创2024年初以来最低增幅 德国意大利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受挫拉低增速 欧盟对美大部分出口将面临高关税 同时需增加对美投资和能源采购 将削弱产业竞争力和减少就业岗位 [3] - 日本将2025财年实际GDP增速预期从1.2%下调至0.7% 主因美国加征关税 仅约三分之一日本大企业预期经济继续增长 远低于1月调查时的七成 韩国第一季度出现负增长 内需乏力叠加关税重挫出口 央行大幅下调全年增长预期 [3] 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挑战 - 地缘政治紧张 关税战扰乱经贸活动 跨境投资波动 产供链碎片化风险上升 全球债务高企 宏观金融风险加大 美国关税政策成为拖累全球增长的最大风险源 [5] - 英格兰银行指出美国加征关税导致全球贸易冲突加剧 世界经济面临极大不确定性 联合国贸发会议警告关税不确定性阻碍贸易投资决策 损害全球供应链 最不发达国家将承受严重冲击 [5] - 美国关税措施导致美国企业面临数百亿美元直接成本 企业通过涨价裁员停止招聘或降低利润率消化压力 最终传导至民众 美国政府实施的关税措施将导致物价水平短期内上涨1.8% 相当于每户家庭损失2400美元 [6]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打击对美国政府信心 削弱美国市场对全球资本吸引力 全球供应链效率下降可能导致美国平均通胀率结构性上升 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底世界经济增长将因关税和地缘政治紧张而放缓 [6] 亚太地区与新兴市场表现 - 不少亚太地区国家展现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 成为引领全球增长的重要力量 亚洲在全球动荡中逆势前行 东亚和南亚成为逆流中的砥柱 展现出强劲可持续发展动力 [4] - 人口占全球七成的南方国家市场蓬勃发展 200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增长4.6倍 远快于发达经济体 全球占比从30%提高到45% 成为全球贸易增长主要驱动力 [8] - 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全球占比超过40%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0% 成为带动世界发展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 世界供应链正向全球南方地区再平衡 该地区逐渐成为欧美重要出口目的地和全球市场需求来源 [8] 合作发展与中国的角色 - 各国通过深化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贸易多元化加强地区协作增强经济韧性 东盟国家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多边协议释放红利加速区域一体化 非洲国家加强区域贸易合作为大陆建立抵御贸易震荡的安全网 IMF强调各经济体务实合作减少贸易投资壁垒至关重要 [7] - 中国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5.3% 展现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成为世界经济稳定源和共享发展机遇的引力场 宏观政策组合效应释放 国家级展会矩阵持续发力 彰显经济韧性与活力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心 [8] - 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银等外资机构纷纷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 美国景顺集团调查显示主权财富基金对华投资热情高涨 不愿错失科技驱动的经济发展机遇 [8] - 中国通过进口带动区域出口 以开放姿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绿色能源转型产业链协同发展 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9]
中国联手印度巴西反制!美国彻底绝望:特朗普关税由民众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8-20 10:52
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发生显著转移,美国市场份额从三年前的34%暴跌至当前的18%,而巴西市场份额则大幅上升至70% [3] - 中国近期进口800万吨大豆中未包含美国大豆,并新签240万吨巴西大豆订单,由40艘巴西货轮运输 [1][3] - 价格差异显著,巴西大豆到岸价为580美元/吨,而加征125%关税后的美国大豆价格高达1026美元/吨 [3] - 巴西大豆产业因中国需求积极扩产,预计其马托格罗索州2025年产量将突破1.69亿吨 [3] 美国农业与供应链影响 - 美国农民面临大豆严重滞销,仓库爆仓,美国大豆协会已向白宫施压要求重启对华谈判 [1][3] - 美国企业为应对关税冲击采取囤货等措施,但进口商库存周转周期已缩短至45天,较关税前压缩60%,显示缓冲策略接近极限 [7] - 关税成本正沿产业链传导,例如汽车零部件关税使每辆皮卡成本增加1900美元,厄瓜多尔香蕉到岸价上涨28%,咖啡豆采购成本累计攀升15% [7] 地缘政治与贸易关系动态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印度,双方加强互动以应对美国关税压力,印度因关税导致出口企业承压 [5] - 中国推进进口多元化战略,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印度也意识到不能完全依赖美国市场 [5]
特稿丨在关税逆风中艰难前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辨析
新华网· 2025-08-19 20:52
世界经济形势概述 - 世界经济在多重挑战中艰难前行,美国关税战成为拖累世界经济的最大"风险源" [1] - 加强合作应对挑战成为共识,许多经济体着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贸易多元化、加强地区协作 [1] 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 - 美国第一季度GDP环比萎缩,二季度PCE仅增长1.4%,内生需求疲软 [2] - 耶鲁大学预计美国实际GDP增速今明两年将分别下降0.5个百分点 [2] - 欧元区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1%,创2024年初以来最低增幅 [3] - 日本将2025财年实际GDP增速预期从1.2%下调至0.7% [3] - 韩国经济一季度负增长,央行大幅下调今年增长预期 [3] 亚太地区表现 - 亚太地区国家展现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成为引领全球增长的重要力量 [4] - 东亚和南亚成为逆流中的砥柱,展现强劲可持续发展动力 [4] 全球经济挑战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冲突加剧,世界经济面临极大不确定性 [5] - 联合国贸发会议警告关税不确定性阻碍商业决策,损害全球供应链 [5] - 美国关税措施令美国企业面临数百亿美元直接成本,物价短期内上涨1.8% [6] - 瑞士再保险报告显示美国市场对全球资本吸引力下降 [6] - 主要券商预测2025年年底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 [6] 全球南方崛起 - 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增长4.6倍,占全球比重从30%提高到45% [8] - 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占比超4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0% [8] - 中国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5.3%,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 [8] - 外资机构纷纷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 [8] - 东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非洲加强区域贸易合作 [7]
欧洲的好日子到头了!吸血大国多年,中美俄如今联合让它还债
搜狐财经· 2025-08-19 20:25
欧洲高福利制度的历史基础 - 欧洲高福利政策依赖殖民掠夺和全球资源剥削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通过大航海时代掠夺美洲白银和非洲奴隶劳动力 以及向殖民地倾销工业品实现财富聚集 [9][11] -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扶持推动欧洲经济快速发展 使高福利政策得以延续 政客为争取选票持续推行高福利制度导致财政压力加剧 [11][13][15] 中国产业升级对欧洲的影响 - 中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精尖领域转型 在钢铁 光伏板 稀土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反超欧洲 稀土出口管控导致欧洲汽车产业因储量不足面临停摆 [19][21][24] - 中国掌握核心技术后提升轻工业品价格 欧洲超市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曾经8亿衬衫换一架飞机的贸易模式彻底改变 [19][21][23] 俄罗斯能源供应中断的冲击 - 俄罗斯通过油气管道长期向欧洲提供廉价能源 俄乌战争及北溪管道被炸导致欧洲能源危机 民众经历最寒冷冬季且日常生活受政客直接干预 [28][30][32][34] - 欧洲被迫高价购买美国或印度转售的俄罗斯油气 能源成本大幅提升 再也无法获得价格低廉的俄罗斯油气供应 [36] 美国政策对欧洲的压制 - 特朗普要求欧洲将军费开支增至GDP的5% 相当于之前两倍 并威胁撤回美军保护 终结欧洲长期依赖美国国防支持的现状 [41][44] - 美国对欧盟加征30%进口关税 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持的欧洲高福利体系成为美国补血目标 欧洲在国际博弈中失去话语权 [48][50]
吃饭又砸锅?欧洲可不干!对华加税200%,G7跟不跟?美财长话音刚落,在座6国无一敢应声
搜狐财经· 2025-08-19 14:32
美国关税政策立场 - 美国财长贝森特提议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加征更高关税 并明确要求欧洲支持对中国加征200%次级关税 [1][5] - 美国已因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对印度加征额外关税 并试图推动欧洲率先对中国采取关税行动 [6] - 美国将8月15日"双普会"结果作为对俄制裁调整的依据 可能升级或放宽相关措施 [8] 欧洲国家立场与利益考量 - G7峰会上欧洲领导人集体拒绝响应美国对中国加征200%关税的提议 现场出现明显沉默 [1] - 德国汽车产业严重依赖中国市场 加征关税将导致工厂停摆和工人失业风险 [3] - 日本电子零件供应链与中国深度绑定 加税将直接冲击本国企业运营 [3] - 欧洲国家认为与中国的经济利益远大于配合美国政策 拒绝牺牲自身经济利益 [3][8] 全球贸易体系影响 - 中国外交部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 [6] - 美国加征关税行为将破坏全球自由贸易规则 导致全球供应链紊乱和消费者成本上升 [6] - 若对中国加征200%关税 中国必然采取反制措施 将冲击苹果、特斯拉等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 [8]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压制中国经济发展 并转移国内产业空心化和就业问题的注意力 [3] - G7国家不再盲目追随美国霸权政策 全球经济互联性使打压他国的发展策略失效 [8] - 美国在G7内部影响力下降 无法再依靠霸权裹挟盟友共同对付中国 [8]
特朗普求情没用,40艘货轮驶向中国,800万吨粮没有一粒来自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8-19 13:13
美国大豆出口困境 - 美国大豆出口量显著下降,往年8月前已完成对华订单签约,但今年订单量锐减导致库存积压[3] - 特朗普希望中国将大豆订单量提高4倍以消化库存,但未获响应[3] - 美国大豆价格持续走低但仍缺乏买家,豆农面临销售困境[11] 中国大豆进口策略转变 - 中国已与南美国家签订预订单,9月确认进口800万吨大豆,较去年南美进口量增长[9] - 10月南美预订单量为400万吨,仅为预期量一半,但剩余需求转向美国可能性低[11] - 采购多元化策略下,巴西成为主要供应国,阿根廷作为潜在补充来源可填补潜在缺口[13]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直接导致中国转向南美供应商,中美大豆贸易量断崖式下跌[5] - 中美虽暂停24%关税90天,但未达成协议前贸易关系仍不稳定[7] - 贸易摩擦使美国损失数十亿美元订单,中国通过多元化采购规避风险[18]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中国推进"去美元化"贸易结算,削弱美元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主导地位[16] - 南美大豆产业链受益于中国订单转移,巴西市场份额显著提升[18] - 美国农业出口模式面临挑战,政治干预导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