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双节”新市象|“双节”超长假,体育市场消费旺
搜狐财经· 2025-10-04 23:42
体育赛事驱动假日消费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体育消费市场呈现火爆态势,成为激活假日经济的动力引擎[1] - 北京通过中国网球公开赛与WTT中国大满贯实现“同城双赛”,在场馆周边打造近60家餐饮品牌、超75个美食点位的新消费场景[2] - WTT中国大满贯官方特许商店热销近40种文创商品,并开放体验定向迷宫、乒乓球VR等互动项目,观众凭票根可在30多家餐饮企业享受优惠[2] - 南京借助“苏超”联赛季后赛,在全市开设近80个“第二现场”观赛点,结合非遗集市、美食展销等活动打造消费场景,多家酒店推出赛事主题房及优惠套餐[3] - 山东省齐鲁超级联赛揭幕战吸引超3万人观赛,门票价格约10元,参赛包价值达30-60元,并通过结合“齐鲁美食节”等活动深化文旅融合[5] - 重庆“渝超”足球联赛、海南“奔跑吧·少年”等赛事在假日期间与地方商业结合,有效激发消费活力[5] 户外运动与政策支持 -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14条“2025年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其中崇义县户外运动线路为江西唯一入选线路[6] -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将7条线路列入精品名单,设计注重运动与旅游融合体验,满足健身休闲需求并提供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6] - 山东省体育局启动“好运山东”户外运动驿站体系建设,布局4个功能多元的示范服务节点和88个便民服务节点,构建覆盖广泛的户外运动服务网络[9] - 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9月印发文件,加大对户外运动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品牌[9]
2025南京体育消费金秋季启动
南京日报· 2025-09-30 10:20
本次活动采用"1+2"线下联动模式,以一个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打造多元运动场景,覆盖街头运 动、电竞游园、户外休闲等多种业态,活动将持续至11月。 9月29日,2025南京体育消费金秋季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运动聚能 活力金秋"为主题,结合国 庆、中秋、秋糖三大消费节点,通过"线下主会场+分会场+线上互动"多元模式,打造贯穿整个秋天的体 育消费新体验。 主会场设在南京城北万象汇,将打造国庆街头体育场,设置巨型滑板装置、四大能量挑战区以 及"起跑线运动市集",开展滑板赛、3V3篮球赛等互动赛事。 珍珠泉分会场将举办"2025珍珠泉中秋电竞游园活动暨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京珍珠泉站",结合体育 电竞赛事、游园互动等内容,吸引年轻群体参与,推动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江心洲分会场则依托E3 PARK体育公园,推出帐篷大会、环岛骑行、草地排球等户外活动,打造适合家庭亲子的自然运动场 景。 为延伸消费场景,本次金秋季线上互动与赛事优惠同步推进。联合"全城发糖"小程序上线"南京体育 消费新场景打卡地图",市民打卡集章即可参与抽奖,获取秋糖主题礼包。 此外,10月至11月期间,南京将举办55项体育赛事,包括2025第十三届环太湖国 ...
七大板块燃动,2025上海国际体育潮流文化节引爆体育热情
国际金融报· 2025-09-29 18:34
活动概览 - 2025上海国际体育潮流文化节将于10月4日至11月16日举行,横跨国庆黄金周与双十一消费节点 [1] - 活动主题为“热爱不息,向上无界”,旨在打造城市运动热潮,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发展 [3] - 相较于2024年的五大板块,2025年活动扩容至七大板块,覆盖人群更广泛,体验维度更多元 [3] 核心活动板块 - “热赛风云”板块包括2025亚洲大学生3x3篮球争霸赛,拟邀请不少于28支国内外高校队伍,其中不少于4支来自亚洲其他地区,并延伸创办首届静安街头3X3篮球争霸赛,预计有96支球队、近500名市民参赛 [5] - “热爱次元”为动漫运动主题草地音乐节,将在苏河湾万象天地举行,由虚拟偶像、人气UP主、交响乐团演绎体育动画金曲 [5] - “热动不息”全民轻脂营设立硬核体测区与全民运动体验区,提供12项覆盖全年龄段的潮流运动体验 [5] - “热力共生”城市水岸拔河比赛在静安国际中心沿苏州河区域开展,突破传统场地限制 [6] - “热宠萌动”苏河湾宠物运动节针对宠物友好与家庭亲子消费群体,开展宠物亲子运动会、夜跑等活动 [6] - “热集好运”潮流运动品牌市集通过碳运动实验室、循环时尚市集等装置展示“运动+科技”与“运动+可持续”新理念 [6] - “热艺生活”ESG可持续运动时尚展以“体育+时尚”为主题,聚焦低碳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 [6] 促消费与产业联动策略 - 活动以“精准促消费+特色扩影响”为核心,推出“定向推送+定量普发”双模式消费券,定量券计划覆盖60%—80%预估参与人数 [7] - 联合各大商圈推出特色促销,如大宁商圈赛事期间的满减与观赛套餐、苏河湾商圈音乐节餐饮优惠等 [7] - 活动通过推介都市打卡路线、篮球联赛与上海马戏城双向联动等措施推进体旅融合 [7] - 静安区推出全市首个文旅商体展联动集成平台,并发布“静安G0消费手环”在文化节试点应用,贯通全域数据链路 [7] - 活动期间计划举办亚洲体育产业高峰论坛,为文化节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8]
体育赋能夜间经济,“夜道嘉年华”落地浦东滨江
国际金融报· 2025-09-29 13:25
事件概述 - 上海体育消费节与上海夜生活节重点IP项目“夜道嘉年华”于9月26日至28日首次落地浦东滨江,通过“体育+消费+文旅”模式激活夜间经济 [1][3] 活动模式与设计 - 活动采用“体育+商业+文旅”模式,深度链接夜间运动场景与市民消费生活 [3] - 依托浦东滨江“艺仓美术馆—浦东美术馆”6公里无红绿灯、全程临江的黄金动线,打造闭环式消费体验 [1][6] - 将夜跑与啤酒节市集、艺术派对、商圈优惠串联,实现“跑一圈、吃一顿、逛一路”的一站式消费 [3][6] 具体活动内容 - “浦东滨江啤酒跑”每日19:00发令,沿6公里水岸环线开跑,终点衔接啤酒节市集 [1][3] - 2025 WE FUN啤酒节线下市集每日12:00至22:00开放,近60家精酿、特调、夜排档、萌宠、艺术及运动品牌集中亮相 [4] - 现场包含Live演出、露天电影、摇摆舞等节目,以及艺仓美术馆与System联合打造的“粉红沙滩啤酒派对”沉浸式装置艺术派对 [4] 商业联动与促销 - 浦发信用卡推出“夏夜联动消费券”,持卡人通过“浦大喜奔”APP可领取最高66元消费券,在富都滨江、正大广场等指定商圈立享抵扣 [3] - 现场绑卡赠送免息分期、立减金等多重福利,旨在将跑步客流转化为商圈留量 [3] - 持当日艺仓美术馆门票可在潍坊片区合作商圈享受“WE FUN票根超级购”专属折扣,放大文旅经济外溢效应 [4] 战略背景与定位 - 活动契合上海“十四五”期间打造“世界级夜间经济”及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4] - “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被定位为夜间经济活力带,该活动旨在打造最具辨识度的夜间体育消费走廊 [4][6] - 体育成为激活夜间经济的“流量密码”,为“精彩夜上海”提供新引擎 [1][6]
“热搜”上的非凡“十四五”|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稳健向前
搜狐财经· 2025-09-26 14:41
群众体育赛事蓬勃发展 - “苏超”等群众体育赛事火爆出圈,南京对阵徐州一场比赛吸引60817名球迷入场,在2个月内3次刷新全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纪录 [2] - “苏超”前十轮60场比赛场均观赛人数达2.5万,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过13亿,显示出强大吸引力 [2] - “浙BA”赛事活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7月6日至9月2日共举办赛事280场,累计观赛人数近92万人次,门票收入超710万元,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0亿元 [6] 体育基础设施与青少年体育成果显著 - 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大幅跃升至42.3亿平方米,与“十三五”末相比新增面积达11.31亿平方米 [2]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共举办各类“奔跑吧·少年”活动14.5万余场,参与青少年达1.51亿人次,基本实现年龄段和时段全覆盖 [3] 竞技体育成就斐然 - “十四五”期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等国际级赛事,是新中国历史上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最集中的时期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体育健儿在“十四五”时期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创世界纪录68次,巴黎奥运会创造境外参赛最好成绩 [3]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加速 -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智能穿戴设备、线上健身平台、VR/AR观赛等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普及 [4] - “体育+”融合业态不断深化,与文旅、商务、教育等领域展开深度融合 [4] - 腾讯推出“舞力全开”体感类移动游戏,无需外设即可通过手机实现“全身舞动”的体感操作 [4] 体育消费市场持续扩大与结构升级 - 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销售同比增长22.2% [6] - 体育消费从传统商品消费扩展到赛事观赏、健身休闲等服务消费,飞盘、攀岩等小众潮流运动带动相关装备和培训市场火热 [6] - 冰雪运动强势破圈,2024-2025雪季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度假人次首年突破100万,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5% [6] 政策有力引导与消费刺激措施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商务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7] - 国家体育总局将加快编制“十五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深化体育赛事带动消费监测试点工作 [7] - 各地发放体育消费券刺激消费,例如成都联动发放1500万元消费券,河南省安排1300万元用于发放2025年体育消费券,并计划在冰雪季发放至少50万元冰雪运动消费券 [8]
7万亿元体育产业风口,海南如何抢先机
海南日报· 2025-09-24 09:11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的目标[5] - 体育消费具有强大乘数效应,每增加10%投资可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每增加1元体育消费可带动相关产业增收7.8元[6] - 我国经常锻炼人口达5.4亿,人均体育消费支出3068元,激活万亿级消费市场[7] - 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8] 海南发展体育产业的独特优势 - 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热带海岛环境,年平均气温22.5℃~25.6℃,适合开展户外运动[9] - 自贸港政策优势:"零关税、低税率"政策减轻企业税负,降低进口体育设备成本[9] - 产业基础优势:拥有众多国家级训练基地,全民健身设施完善,品牌赛事丰富[9] - 融合创新优势:可推动体育与康养、会展、旅游等多产业跨界融合[10] 海南体育消费的现有亮点 - 群众性赛事经济拉动效应显著,2025年海南"村VA"带动当地旅游消费超2亿元[11] - 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消费场景[11] - "体育+"融合模式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如排球主题巴士、赛事与商业区联动[12] - 2025年"海口杯"端午国际龙舟邀请赛期间商圈联动推出"龙舟主题消费季"[11] 未来发展路径与机遇 - 打造特色体育IP,深耕"村VA"、龙舟赛等赛事,结合黎苗文化、海洋文化提升辨识度[13] - 深化"体育+"融合发展,促进多产业联动,开发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复合型体验项目[13] - 借助政策优势吸引尾波冲浪世界杯等赛事落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赛事[13] - 发展水上运动、沙滩运动、热带雨林探险等主题产品,拓展体育消费新场景[15]
产业与市场丨政策发力 激活万亿级体育消费市场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9-22 15:55
政策目标与产业规模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 [1]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149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5% [5] - 2021年至202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显示高速增长态势 [5] 产业融合与消费带动效应 - "体育+"模式与文旅、科技等行业融合发展,通过"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直接带动门票、住宿、餐饮等消费 [4][5] - 2025年"苏超"前六轮赛事带动江苏省旅游、餐饮、住宿、交通、体育五大场景消费379.6亿元 [5] - 民间赛事如"村超""苏超""浙BA"以草根性和在地性吸引大量客流,形成消费新热潮 [12] 体育数字化与新业态 - 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于运动员训练分析、智慧场馆管理和虚拟赛事体验 [16][22] - 数字化推动体育产品从单一装备向"装备+数据+服务"转变,消费场景从线下扩展到家庭、社交平台与元宇宙 [16] - 虚拟自行车比赛、可折叠智能跑步机、AI健身助手等数字体育新业态不断涌现,拓展消费时空边界 [22] 区域实践与创新案例 - 成都赛艇公开赛吸引美国哈佛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海内外高校队参与 [4] - 武汉举办2025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等国家级汽车赛事,形成假日经济新引擎 [4] - 北京瑞盖科技自主研发的鹰眼人工智能系统未来将覆盖所有体育项目,提供AI裁判服务 [22] 供需两侧发展现状 - 供给侧高质量赛事与体育产品稀缺,基层服务供给与多层次需求不匹配 [6] - 需求侧居民体育消费观念有待提升,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普及度和渗透率有较大空间 [6] - 政策从供需两侧发力,《意见》侧重供给侧提升产品质量,《措施》着眼于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消费模式 [6][7]
“请你流汗”成为体育消费新风尚
证券日报· 2025-09-21 23:28
赛事活动热潮 - 2025深圳市街道足球超级联赛于9月20日开幕,汇聚48支球队近1500名球员,赛程持续至12月初 [1] - “苏超”、“川超”、“湘超”、“赣超”等地方足球联赛同步进行,其中“苏超”单轮打入21粒进球刷新纪录,“赣超”八强赛吸引5万余人现场观赛创省内上座纪录 [2] - 赛事活动营造“全民足球”氛围,创造“聚”和“玩”的核心体验,并带动“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消费趋势 [1][2] 体育设施建设 - 深圳市大力推进体育设施建设,截至2024年底建成各类体育场地超4.6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2平方米,形成“10分钟运动圈” [3] - 深圳市1320个公园中有62%成为市民青睐的健身场所,实现绿色生态与体育健身融合 [3] - 长沙奥体中心项目加速建设,总占地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计划于2028年竣工,将成为湖南规模最大的体育场馆 [3]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 [4] - “请你流汗”成为消费新风尚,运动健身等需求深度融入生活,对扩大内需和带动制造、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显著 [1] 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 中体产业作为体育产业“国家队”,深度参与大众体育赛事的专业化运营与升级,助力地方打造精品赛事IP [4] - 力盛云动积极拓展网络直播及新媒体合作,利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进行赛事传播,以提升品牌曝光度和赛事价值 [5] - 岭南集团控股子公司推出“体育+旅游”系列产品上千条线路,覆盖三大产品市场,满足全年龄层游客沉浸式观赛体验需求 [5] 产业发展策略 - 企业可聚焦产品创新,结合新技术开发“多场景、高黏性”产品 [6] - 推动“体育+文旅”、“体育+健康”等产业融合,放大乘数效应,并强化品牌建设与高质量供给以增强消费者黏性 [6]
纺织服装行业周报: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提及体育赛事,运动板块或受催化-2025092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1 20:1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纺织服装行业 [2] 核心观点 - 扩大服务消费政策特别提及体育赛事,运动板块景气受提振 [1][3][10] - 内需改善是2025年重要做多线索,优质国牌开启困境反转 [3] - 纺织制造短期受美国"对等关税"冲击扰动,优质白马股价超跌显著,建议敢于定价中长期积极因素 [3] - 全球贸易环境变化下,建议关注布局全球多地产能的优质制造商 [3][9] 板块表现 - 9月15日-9月19日SW纺织服饰指数下滑0.3%,跑输SW全A指数0.1pct [3][4] - SW服装家纺指数上涨0.7%,跑赢SW全A指数0.8pct [3][4] - SW纺织制造指数上涨0.8%,跑赢SW全A指数0.9pct [3][4] - 本周涨幅前五个股:泰慕士(61.1%)、报喜鸟(22.5%)、兴业科技(19.9%)、万里马(10.2%)、开润股份(7.3%) [5] 行业数据表现 - 1-8月全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9400亿元,同比增长2.9% [3][21] - 8月纺织服装出口金额265.4亿美元,同比下滑5.0% [3][30] - 8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12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 [3][30] - 8月服装及衣着附件141.5亿美元,同比下滑10.1% [3][30] - 9月19日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200元/吨,本周下跌0.3% [3][34] - 郑棉主力合约2509报13720元/吨,本周下跌1.0% [3][34] - 国际棉花价格M指数74美分/磅,本周上涨0.3% [3][34] 纺织制造板块 - 8月越南纺织品出口额38.6亿美元,同比下滑4.8% [3][9] - 8月越南鞋类出口额20.0亿美元,同比下滑3.9% [3][9] - 重视无纺布全产业链投资机会,首推诺邦股份 [9] - 推荐关注具备全球多地产能布局的申洲国际、华利集团等优质制造商 [3][9] 运动服装板块 - 2024年中国运动服饰市场规模4089亿元,同比增长6.0% [38] - 安踏公司口径市场份额23.0%,同比提升2.4pct [39] - Nike公司口径市场份额20.7%,同比下滑2.6pct [39] - 李宁公司口径市场份额9.4%,同比下滑0.7pct [39] - 政策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 [3][10] - 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 [10] 国际品牌表现 - Nike FY25Q4销售额111亿美元,同比下滑12% [13] - Adidas FY25Q2销售额60亿欧元,同比增长2% [13] - Lululemon FY25Q2销售额25亿美元,同比增长7% [13] - Deckers FY26Q1销售额9.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13] - On Running FY25Q2销售额7.5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34% [13] 细分市场格局 - 2024年中国男装市场规模5687亿元,同比增长1.3% [41] - 2024年中国女装市场规模10597亿元,同比增长1.5% [46] - 2024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2607亿元,同比增长3.2% [49] - 2024年中国内衣市场规模2543亿元,同比增长2.1% [52] 电商渠道表现 - 8月运动鞋服淘系销售额同比增长1.4% [56] - 8月女装淘系销售额同比下滑13.5% [56] - 8月男装淘系销售额同比下滑3.7% [61] - 8月童装淘系销售额同比下滑14.5% [61] - 8月家纺淘系销售额同比增长4.4% [69] - 8月户外淘系销售额同比增长14.6% [64]
赛事“烟火气”带来文旅新流量
海南日报· 2025-09-21 08:46
群众体育赛事创新,重新定义城市生活场景。海南积极探索"体育+商圈""体育+景区""体育+街 区"新模式,将赛事办到市民身边,让运动氛围渗透至日常生活。"海口杯"篮球联赛就是一个生动范 例:赛事主动走进华彩·海口湾广场、高兴里潮酷文化街区等城市核心商圈,打破了观赛的空间局限, 形成了独具海口特色的赛事"烟火气"。这种形式创新,不仅极大提升了赛事的感染力和参与度,更有效 聚集了人流、盘活了商业资源,使体育赛事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城的重要纽带,以及激发区域活力的 重要节点。 陈奕霖 当篮球比赛的欢呼呐喊回荡在城市商圈上空,当排球赛事的火爆场景与休闲饮茶的悠然生活相映成 趣,当全民健身主题活动赛事在城乡的室内户外掀起热潮,从"海口杯"篮球联赛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精品 项目,到文昌"村VA"形成独特风景线,再到全省范围内多元赛事全面开花,无不彰显出群众体育赛事 已从单一的体育活动,演变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器"、文体旅体深度融合的"强引擎"。 近年来,海南通过创新实践,推动群众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尊重群众意愿、激发群众热情,体育的 魅力早已超越传统的竞技范畴,赛事的精彩已然突破比赛的场地限制,为提升城市形象、拉动消费增长 注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