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
搜索文档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十五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证监会发布· 2025-10-24 22:19
李强指出,要创新思路、务求实效,高质量编制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十五五"发展的 施工图、路线图,谋划提出务实管用的发展载体和工作抓手。要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 能,围绕成长性强、牵引性强的领域打造一批新产业新赛道。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 点,充分挖掘强大国内市场的潜力。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动力和活力,围绕重点领 域和关键环节深入研究改革举措。要主动开展对外经贸格局的战略性调整,推出更多自主开 放、单边开放措施。要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重点领域风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李强强调,纲要草案编制时间紧、任务重,各方面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要面向社会 公众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广泛了解社会期盼、专家意见、基层经验等,认真研究吸纳到纲要 草案中。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专项规划编制与国家发展规划的衔接,指导地方立足比较优 势编制规划,形成科学有机的规划体系。 张国清、刘国中、吴政隆、谌贻琴参加会议。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 国务院"十五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并作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 会上,国家发展改 ...
【招银研究|政策】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经济思想学习体会
招商银行研究· 2025-10-24 20:47
核心观点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的形势判断为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高质量发展 [1][2] - 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七项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初步估算十五五期间GDP增速中枢为4.7% [3] - 部署十二项重点工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置于优先位置,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性显著提升 [4][5][8] - 要求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1] 形势判断 - 高度评价十四五期间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2] - 未来五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2] - 十五五时期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2] - 重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中求进,坚持高质量发展等六项必须遵循的原则 [2] 发展目标 - 十五五时期七项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等 [3] - 2035年远景目标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3] - 初步估算2025-2035年若GDP增速从5.0%匀速降至4.0%,即可完成人均GDP目标,对应十五五和十六五期间GDP增速中枢分别为4.7%、4.2% [3] 重点工作: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科技创新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置于首位,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5] - 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先进制造为基,提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等 [5] - 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发展,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优化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5]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抢占科技制高点,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6]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6] 重点工作:内需市场与体制机制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扩大内需仍是战略基点,增强内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7] - 将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 [7] - 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7] -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增要素市场化配置 [7] 重点工作:对外开放与区域发展 -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排序大幅上移,制度型开放与自主开放并举 [8]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8] -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突出合作共赢,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 [8] -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首次提出发挥四大战略的叠加效应,重点发展五大全国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9] - 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心是以人为本,新增海洋开发利用保护 [9][10] 民生保障与年内政策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畅通社会流动渠道 [10]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并回归民生保障定位 [10] -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聚焦一老一小,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10] - 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年内有望出台增量政策 [11]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丨《建议》明确“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4 18:43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 -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1]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1] -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1] -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1] - 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1][7] - 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1][7]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6]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6] -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
数说中国|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新华社· 2025-10-24 13:47
宏观经济表现 - 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120、130万亿元大关,预计2025年可达140万亿元左右 [6] - “十四五”前四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6]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6]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 [19] 制造业发展 - “十四五”以来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7] - 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7] - 2020年至202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9%和8.7% [7]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 [21] 科技创新投入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13]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 [14] -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14] - 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由2021年47万人年增长至2023年57.5万人年 [14] - 2024年中国高被引科学家达1.4万人,比2021年增长50%,占全球五分之一 [14] 市场开放与消费 - 中国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20]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由2022年版117项缩减至106项 [21] - 单方面免签“朋友圈”扩大至47国 [21] - 2024年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同比增长60%以上;内地居民出境旅游1.23亿人次,同比增长40% [29] 农业发展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 [21]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逐步缩小 [22]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 [22] 文化产业发展 - 2020年至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28]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 [28] - 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7046家,年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 [29] -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旅游办事机构增至73家 [29] 社会民生保障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34] - 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均在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7.49% [34] - 2024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9.4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1.7% [34] -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35] - 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至64.6% [35] 生态环境建设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 [38]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90.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 [38] -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38] - 2024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7%,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国家之一 [38]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38]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7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38]
韩文秀介绍关于“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4 10:28
中国中共中央今天(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 文秀介绍 关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五个以""两个推动""一个确保"的要求,即: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推 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 进展。 《建议》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六项重大原则,即: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 化改 ...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
新华社· 2025-10-24 08:36
高质量发展 - 高质量发展被确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目标 [2] - 推动经济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前进 [2] -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3] 现代化产业体系 -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优化和提升产业体系 [3]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3] - 系列部署旨在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图强,明确未来五年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3] 强大国内市场 - 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 [4] - 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 [4] - 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加快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4] 科技自立自强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 [5][6]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6][7] - 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6] 全面深化改革 -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 -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8] - 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更坚实的制度保障 [8] 高水平对外开放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10] -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0] -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增强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 [10]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16] -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16] -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17] 现代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3]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4] - 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4]
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四川日报· 2025-10-24 06:02
宏观经济成就 -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5年间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 - "十四五"时期四川经济规模连续跨越5万亿元、6万亿元台阶,在全国经济版图位势由第6位跃升至第5位 [3] - 凉山州昭觉县解放沟镇火普村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0490元,是2020年的近两倍 [3] 产业发展与项目动态 - 宜宾市动力电池产业连续两年产值超过千亿元 [3] - 绵阳市正在编制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将以获批建设省级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为契机,推动"绵阳造"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等发展 [8] - 沃格光电将加快四川年度重点项目——沃格光电AMOLED显示屏玻璃基光蚀刻精加工项目的试产、投产步伐,为四川电子信息产业提供本地化服务 [8] 基础设施建设 - 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S11线)正加紧施工,力争在2027年通车试运营,为"十五五"时期成德眉资同城化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9] - 四川省将继续深化推动"三朵云"等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加快破解跨区域一体化准入服务等难题 [9] 政策导向与发展目标 - 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等 [5] - 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11个领域作出重点部署,公报全文58次提及"发展"、29次提及"经济" [7] - 全会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央视新闻· 2025-10-23 23:40
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 - 坚持人民至上 [1] - 坚持高质量发展 [1] -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1] -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1] -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1]
“十五五”主要目标!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18:11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o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o 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 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 全屏障更加巩固。 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 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 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o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 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VEBB les & FR 点击下载中国基金报客户端 ■ 中国基金报内容矩阵 ■ 巅峰对话 投资热点说 ETF风向标 IPO情报站 fe o 1 ■ a a - 444 and 4 4 CHINAFUND CHINAFU ...
矢志奋勇争先 实现跨越赶超
长江日报· 2025-10-23 15:43
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 武汉被要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为打造"五个中心" [1] - 城市发展路径体现为"六个奋勇争先",以扛起区域发展责任 [1] -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核心城市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龙头 [1] 城市功能与使命 - 武汉需在做大城市能级、做强综合实力上奋勇争先 [3] - 城市需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 - 武汉需在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上奋勇争先 [3] 发展目标与路径 - 湖北支点建设按"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步骤推进 [1] - 武汉要通过跨越赶超来跃升城市能级,加速优势转化,突破发展瓶颈 [2] - 高质量发展需保持一定速度与规模,积累量变以实现质变 [2] 改革与开放 - 武汉需在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上奋勇争先 [3] - 城市定位为联结东西、承接南北的枢纽之地 [3] 文化与民生 - 武汉要在加强文化传承、发展文旅产业上奋勇争先,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3] - 作为超大城市,需在深化城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上奋勇争先,探索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