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度集成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海南日报· 2025-06-27 10:34
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核心观点 - 海南通过7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策略为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动力 [2][4][13] - 案例覆盖教育、医疗、文化、消费、营商环境等领域,首创性强且成效显著,形成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13][14][21] 教育领域创新 -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构建"五互一共"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吸引26所国内外高校入驻,师生规模近5000人 [6][15] - 通过中外学分互认、课程互选等机制推动国际教育消费回流,助力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 [4][15] 医疗健康领域突破 - 博鳌乐城先行区创新临时进口特殊食品路径,全国首款特医食品Modulen IBD落地,已审批7款产品惠及数百名患者 [3][4][18] - "零关税"进口药品政策落地,14家医院享惠货值超1亿元,减免税款1500万元,区块链追溯系统保障全链条监管 [4][20] - 首创医保基金直付医药货款机制,覆盖全省药品耗材采购,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并提高企业回款效率 [9][19] 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保亭槟榔谷景区构建民族文化"标准+服务"体系,游客量两年增长85%达183.59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就业 [7][8][21] - 出台全国首个黎苗文化保护条例及行动方案,实现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与群众受益三重效益 [8][21] 消费与营商环境优化 - "放心消费在海南"系统上线,覆盖12.8万家企业及40余个商圈,通过动态星级评价提升消费透明度 [10][11][17] - 营商环境问题平台累计处理9000+线索,办结率91%,法治会诊机制破解深层次堵点 [12][16]
海南自贸港发布新一批7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新华社· 2025-06-26 22:37
教育领域创新 - 推出"五互一共"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依托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实现中外互鉴 学科互融 文理互通 课程互选 学分互认 管理共商 推动国际教育消费回流与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 [1] 营商环境优化 - 建立疑难复杂营商环境问题法治会诊解决机制 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构建全省统一的问题受理 核实处置 法治会诊 跟踪监督和回访评价体系 形成企业服务闭环 [1] - 推行放心消费"在线承诺+动态星级"服务新模式 制定管理办法和地方标准 建设智慧监管系统 优化消费环境 助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1] 医疗健康产业创新 - 创新境外特殊食品进口使用路径 调整相关法律适用 建立临时进口审评审批体系 建设追溯管理平台 创新中文标签印制管理机制 开辟进口境外特殊食品新路径 [2] - 实施医保基金结算医药货款省级全域直付 完善药械采购管理 扩大医保基金直付范围 降低医药企业运行成本 [2] - 创新"零关税"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服务 研发全链条区块链存证追溯系统 打造医疗特区监管平台 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 文化保护传承 - 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标准+服务"体系 依托全国首家黎苗文化5A级旅游景区 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 [2]
良法善治护航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
海南日报· 2025-06-10 08:58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体系建设 -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实施四年来已出台46件配套法规,加快构建自贸港法律法规体系[5] - 法规体系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营商环境优化、产业促进等六大基础保障领域[5] - 采用"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创新模式,此类项目占比达总立法规划的70%[5] 产业促进立法成效 - 《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实施后游艇保有量达1780艘,建成14个游艇码头[6] - 《海南自由贸易港药品进口便利化若干规定》使进口药品通关量月增57%,货值月增32%[6] - 正在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法,聚焦"五向图强"战略[8] 制度型开放创新 - 《极简审批条例》将按行业全面推行投资领域极简审批[6] - 《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对接国际仲裁规则,探索临时仲裁[6] -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首创登记确认制和高频备案自主公示制度[6] 外向型经济发展 - 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776.5亿元,同比增长20%[7]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40%,占比近60%[7] - 新设外资企业超1700家,同比增长10%以上[7] 营商环境优化 - 首批出台4部营商环境配套法规,涉及反欺诈、公平竞争等关键领域[9] - 《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创设未注册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等创新规则[6] - 立法保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9]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五年来,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成型起势
央广网· 2025-06-04 09:43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贸港建设是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 旨在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1] -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 标志着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1] - 五年来海南坚持开放促改革 推进核心政策落地 实现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1] 政策实施成效 - 自贸港"零关税 低税率 简税制"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2] - 三张"零关税"清单累计进口225 85亿元 减免税款43 08亿元 [2] - 超七成经营主体为《方案》实施后新增 显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3] 封关运作准备 - 第一批31个封关运作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 包括口岸建设和海关查验设施 [2] - 围绕"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目标推动航运要素聚集 已有超60艘国际船舶入籍 [2] - "中国洋浦港"籍船舶登记数量和总运力583万吨 居全国自贸港首位 [2]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发布19批158项制度创新案例 11项被国务院全国推广 [3] - 离岛免税监管服务创新试点"电子标签"通关等举措 提升监管效能和消费体验 [3] - 企业利用保税政策优势灵活转化商品销售模式 实现运营效率提升 [3] 企业案例 - 医药公司利用零关税政策进口2200万元天然橡胶 节省关税160万元 [1] - 中免集团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 实现货源储备和销售模式创新 [3]
总体方案实施五周年,海南自贸港建设怎么样了?
新华社· 2025-06-01 11:06
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进展 -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已就绪,主要政策文件制定和监管设施软硬件建设基本完成 [1] - 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 [2] - 封关核心政策文件包括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止和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海关监管办法等已基本制定完成 [4] 政策实施效果 - 原辅料、自用生产设备和交通工具及游艇等"零关税"清单进口货值226.9亿元,减免税款43.2亿元 [2]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累计开展企业46家,免关税内销货值87.95亿元,减免关税6.89亿元 [2] - 2018年以来海南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速都超过25%,累计吸引外资174亿美元,超过此前30年总和 [3] 产业与经济发展 -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海南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7%,较2019年提升约12个百分点 [7] - 海南积极打造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吸引阿布扎比投资集团、华润集团等企业签约 [2] - 超七成经营主体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后新增 [7] 监管与基础设施建设 - 8个"一线"口岸、10个"二线"口岸、64个非设关地综合执法点全部完工,"二线"口岸已通过国家验收 [4] - 海口新海港实现智慧高效通关,货物通关时间不超2分钟,旅客通关不超1分钟 [4] - 水上反走私综合执法站投入运行,通过高科技手段精确掌握辖区活动情况 [4] 营商环境优化 - 海南成立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组建营商环境建设厅,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6] - 累计发布19批158项制度创新案例,包括"极简审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全省通办"等 [6] - 建立重大复杂疑难问题法治会诊机制,推出信用政务融合等工作机制 [6]
海口发布5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搜狐财经· 2025-05-16 17:59
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 核心观点 - 海南省海口市发布5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涵盖贸易便利化 金融创新 营商环境优化等领域 [1] - 电子提单系统显著提升散货离岸贸易效率 国际结算时间从3-7天缩短至1天 [1] - 离岸贸易是国际贸易高级形态 对海南自贸港链接国内外市场具有战略意义 [2] 贸易便利化创新 - 电子提单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货物所有权追溯 降低数据篡改风险 [1] - 数字化加密技术使电子提单流转过程透明化 银行风控成本降低50%以上 [1] - 系统已处理46单散货离岸贸易 货量超750万吨 覆盖光伏 水泥等品类 [2] 金融创新模式 - "跨境资本+产业集聚"模式促进自贸港金融创新发展 [1] - 散货船占全球船舶总运力40%以上 电子提单系统具有规模化应用潜力 [2] 其他制度创新 - 实施外籍人员信用评级制度优化国际人才管理 [1] - 建立中小微企业快速退出机制完善市场主体救治体系 [1] -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形成"海口实践"样本 [1] 后续推进计划 - 海口将扩大创新生态建设 推动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制度创新 [2] - 计划加大创新成果推广应用 提升政策惠及面 [2]
锚定“一流目标”,聚焦“一号工程”, 海南出台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
中国发展网· 2025-04-22 15:47
《重点举措》还提出,要建立与封关运作相适应的信用通关机制,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积极构建"守信有激励、失信必惩戒、信用可修复"的诚信治理体系,以"诚信海南"建设更好服务封关运 作。 中国发展网讯 周发源 周春燕 记者刘念报道 2025封关运作被列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一号工程",如何确保 实现2025年海南省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目标。记者从日前召开的 "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 港"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海南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出台《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 重点举措(2025年版)》(以下简称《重点举措》),从10方面提出60项166条具体任务举措,包括加 快探索建立符合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内外资准入协同模式、加强对政策"一刀切""急刹车"等问题的预 防和纠治等。 此外,《重点举措》对强化营商环境基础保障相关工作作出部署,包括夯实公共安全保障,推进清廉自 贸港建设,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营造尊商亲商安商的营商文化,全力提升营商软环境建设水平等。 《重点举措》锚定"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目标,聚焦封关运作"一号工程",把制度 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智慧海南"和"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