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

搜索文档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丨商务部报告显示:跨国公司在华拥有广阔新机遇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10:45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作用与机遇 - 跨国公司为中国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 - 中国市场在确定性、安全性、开放性、规模性、便利性、成长性、盈利性等方面优势突出 [1] - 跨国公司可从中国广阔市场空间获得丰厚商业回报 [1] 中国市场的战略定位 - 中国市场为跨国公司提供技术创新策源地、产业升级加速器、规则标准试验场 [1] - 跨国公司宜从长期视角优化投资战略,与本土伙伴建立战略协同关系 [1] - 中国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稳定锚",跨国公司需审视中国市场全球定位 [1] 产业结构升级机会 - 中国通过政策引导、场景开放和要素重构创造传统产业向新兴领域跃迁的"超级接口" [2] - 跨国公司可把握产业结构升级窗口期,围绕新兴和未来产业加速布局 [2] - 利用中国完整工业体系、丰富应用场景和规模化工程师红利构建"本土化创新+产供链协同"模式 [2] 区域发展战略参与 - 中国推动区域发展格局从"梯度推进"向"多极联动"升级 [2] - 跨国公司可依托开放平台撬动制度型开放红利,将本土化优势转化为全球化动能 [2] - 通过"本土中国+海外中国"模式加强出海合作,优化全球资源配置 [2] 投资生态与资本参与 - 跨国公司可作为"生态共建者"融入中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商业价值与可持续发展 [3] - 通过股权投资、风险投资、耐心资本等多元化路径参与中国市场 [3] - 可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加大对中国上市公司中长期投资 [3] - 与本土创投机构合作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潜力初创企业 [3]
普陀区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创“金牛”深耕“创新田”
解放日报· 2025-06-18 09:40
2025科创金牛奖获奖企业及普陀区科技创新发展 - 欧普泰、友车科技、睿创微纳三家企业位列新一代技术领域获奖榜单 [1] - 普陀区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精心培育高含金量战略性新兴产业 [1]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 普陀区与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七市发起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合作倡议 [2] - 致力于将沪宁线上的"创新孤岛"串联成"发展集群",打造"引力场、智汇源、创芯孵化器和服务中心" [2] - 上海热芯视觉科技在普陀引导下将生产基地布局在江苏泰州,加速产品产业化 [2] - 普陀区集聚16家部属、市属科研院所,华师大、同济等高等院校,以及44家国家、市级科技研发平台 [2]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普陀区持续聚焦科技金融产业,深耕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建设 [3] - 围绕数字金融、品质金融、产业金融等特色领域,集聚高能级金融企业、机构和平台 [3] - 成立全市首个科技金融产业解纷中心,打造"1+N+X"工作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3] 企业案例 - 欧普泰作为普陀区北交所上市"第一股",获得简化贷款手续、融资担保、场租优惠等政策支持 [4] - 普陀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欧普泰攻克科研难题并实现规模发展 [4]
琼州海峡航线拓展、运力优化、服务提质
海南日报· 2025-06-17 08:55
琼州海峡航线拓展、运力优化、服务提质 客滚运输升级,琼桂"双向奔赴"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萃 近日,在海口新海港候船大厅内,旅客王德斌正在等候登船,"以前单程要等半天,现在双向对开 后方便多了。" 人车畅行,打通经济循环新脉络 随着城市发展加快,原有的"海口—北海"客滚运输航线已难以满足海南自贸港与北部湾城市群之间 高品质、高效率的海上客滚运输需求。 为了提供高效运输服务,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对航线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引入先进船舶设 备、提升港口作业能级、实行双船对开发班模式等,大幅提升"海口—北海"海上运输通道的运输效率和 过海体验。 "海口—防城港"客滚航线全程157海里,航行时间约13小时,采用"两天一班、夕发朝至"模式运 营,这条新航线的开通,加快推进了琼桂运输通道网络建设,为两地运输提供多种选择,进一步释放贸 易往来、务工就业、旅游联动需求。 据了解,海峡股份针对西南区域货车司机群体,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精准推介,推出"1对1预约 式过海服务",并建立3个微信专属服务群,汇聚近1200名司机,日均解答问题超百条,确保从进港到出 港全程无忧。 6月3日起,客货滚装船"万荣海"轮正式加入北海航线 ...
连续“零增长”,这个中部大省开始发力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2:37
高铁建设进展 - 长赣高铁湖南段站前工程和施工监理招标启动 计划7月30日开工 建设总工期60个月 [2] - 长赣高铁正线全长429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总投资830亿元 铁路建设基金 湖南省 江西省和银行贷款出资比例分别为15.75% 19.71% 34.54% 30% [8] - 湖南在建高铁项目包括邵永和铜吉两条 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待建项目有长赣 宜常 黔吉 广清永 益娄 澧张 衡柳7条 另有中长期规划项目怀桂高铁 [12] 湖南高铁现状 - 截至2023年底湖南高铁总里程2501公里 全国第五 中部第二 [4] - 湖南高铁路网密度118.08公里/万平方公里 低于江西134.15公里/万平方公里和河南135.9公里/万平方公里 [5] - 2023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 投产新线3113公里 其中高速铁路2457公里 湖南连续两年新建高铁里程为零 [2] 区域经济影响 - 长赣高铁建成后长沙至赣州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 长沙至厦门从7小时缩短至约5小时 [15] - 长赣高铁连接赣深高铁形成通往深圳的第二通道 邵永高铁与广清永高铁相连新增广州通道 [15] - 深圳有1/6外省人口来自湖南 湘粤两地人员往来频繁 [15] 枢纽建设规划 - 长赣高铁是长沙构建"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关键一"捺" 实现西北-东南向通路 强化枢纽地位 [19] - 长赣高铁配套三条联络线(长沙南站 西南 沪昆高铁) 将高铁引入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 [20][21] - 长沙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专家建议升级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22][23] 发展挑战 - 湖南高铁建设面临跨省协调难度大 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地质复杂 生态保护限制等问题 [10] - 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和长九高铁因线路之争进展缓慢 [10] -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签署交通协同发展合作倡议 但实施难度较大 [11]
第十一届上交会闭幕 意向成交项目数创历史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23:33
本届上交会意向成交项目数572项,创历史新高。展会期间共吸引观众超5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占比超 过85%。 中新网上海6月13日电 (记者姜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 (以下简称"上交会")13日闭幕,本届上交会参展企业数、意向成交项目数均创历史新高。 本届上交会于6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参展企业达981家,规模创历史新高,汇聚了来自 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近20个省区市的创新成果。14家企业和机构在现场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 术,其中全球或全国首发7项。 本届上交会境外主宾城英国格拉斯哥市展示了超声波血压检测仪设备、生物磁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领 域的18家当地企业的创新成果。来自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秘鲁、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带来了 能源利用、海运服务、可持续新材料等领域的新技术,吸引众多业内人士关注,体现了上交会"拓展国 际技术合作网络"的重要作用。(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届上交会的长三角区域协同科创一体化成果展示专区呈现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链接全球一流创 新资源、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建设成果;技术转移专区发布了国际国 ...
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于9月举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2 05:10
大会概况 - 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于9月11日至14日举行 聚焦现代种业 生物制造 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三大板块 [1] - 采用1+7分布式办会模式 主会场设于通州区 平谷 丰台 延庆 朝阳 大兴 海淀 昌平七区设立分会场 [1] - 大会主题为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 [1] 活动安排 - 推出1+1+1+10+N系列活动 包括开幕式 农业中关村主论坛 种业科技成果展示体验活动 10个专业论坛 N场预热活动 [1] - 10个专业论坛涵盖玉米种业 微生物种业 蔬菜种业 畜禽种业等领域 [1] - 拟邀请600家科技企业参展 吸引市民体验种业振兴成果 [1] 国际合作 - 开幕式 主论坛及专业论坛突出国际元素 邀请国际组织代表 院士专家及全球头部企业负责人参会 [2] - 推动自主成果国际转化 包括种出粮进和种出肉进计划 [2] - 大北农集团深化与南美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合作 拟收购阿根廷大豆公司并在巴西开展性状转化 [2] - 北京联育肉牛与老挝开展肉牛育种合作 [2] - 峪口禽业在现有蛋鸡和白羽肉鸡出口基础上 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2] 京津冀协同 - 首次由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部门携手举办 [2] - 组织50个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200家北京优农 津农精品 河北优农品牌新主体 [2] - 田间展示京津冀上千个玉米 蔬菜突破性新品种 [2] - 推动三地在品种培育 生物防治 立体栽培 科技研发 成果转化等领域优势互补 [2] - 形成研发在京津 转化在河北 应用在全国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2] 外围活动 - 策划蔬菜种业商业展 玉米品种地展 观赏鱼文化周和8条园区企业参观路线等外围活动 [3] - 为专业观众搭建深度交流平台 [3]
京津冀协同,聚力种业振兴!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9月11日开幕
南方农村报· 2025-06-11 17:33
大会概况 - 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定于9月11-14日举行,主题为"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突出"区域化、国际化、市场化"三大特点 [3] - 大会设置"1+7"会场(通州主会场+7区分会场),举办"1+1+1+10+N"系列活动 [3][14] -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种子联盟等国内外组织支持 [8] 京津冀协同与种业创新 - 首次由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举办,组织50个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200家区域农业品牌企业 [7] - 展示京津冀上千个玉米、蔬菜突破性新品种,推动三地在品种培育、生物防治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7] - 形成"研发在京津、转化在河北、应用在全国"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7] - 北京种业成果显著:建成全球最大西瓜/玉米DNA指纹库,白羽肉鸡"沃德188"打破国外垄断,杂交小麦技术全球领跑 [6] - 北京在多个物种育种领域领先:7个物种世界第一方阵(肉鸭、蛋鸡等),20个物种全国领先(玉米、肉鸡等) [6] - 市场份额数据:玉米品种占全国18%,转基因玉米大豆性状应用占全国73.3%,肉种鸭/蛋种鸡/奶牛冻精份额分别达80%/66%/35% [6] 国际化布局 - 北京种业成果已输出至坦桑尼亚(蛋种鸡)、巴西/阿根廷(转基因玉米大豆)、俄罗斯(蔬菜种子)、巴基斯坦(杂交小麦) [10][11] - 开幕式及论坛强化国际元素,邀请国际组织代表及头部企业解读全球种业趋势,展示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 [10] - 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大北农拟收购阿根廷大豆公司,峪口禽业拓展蛋鸡出口市场,博收公司蔬菜种子出口俄罗斯 [12] 产业活动与科技展示 - 主会场展示三大板块:生物育种(抗蓝耳病猪新品种)、合成生物(人造肉)、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 [16] - 10个专业论坛覆盖玉米种业、畜禽种业、智慧农业等细分领域,由不同区域根据产业优势承办 [17] - 全年农时联动活动:6月展示芳香蔬菜、7月鲜食玉米品鉴、8-9月400+玉米新品种展示、10月特色蔬菜观摩 [18][19] - 创新平台落地:全国首个种业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平台、百项科技成果展示、百家农业主体线上直播 [15][16]
中国北京种业大会9月11日开幕,联动全年农时活动持续至10月
新京报· 2025-06-11 16:00
大会概况 - 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于9月11日至14日举行,主题为"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设置"1+7"个会场(通州主会场+7区分会场)[1] - 推出"1+1+1+10+N"系列精彩活动,包括主论坛、科技成果交流体验、10场专业论坛及全年农时联动活动[1][4] 主会场亮点 - 通州主会场聚焦生物育种、合成生物、智慧农业三大板块,展示抗蓝耳病猪新品种、基因编辑育种技术、生物培育肉、智能农业装备等前沿成果[2] - 首次由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举办,组织50个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200家品牌新主体,展示上千个玉米蔬菜新品种[3] 科技成果转化 - 举办百项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百项冠名发布及百家农业经济主体直播互动,推动供需精准匹配[3] - 形成"研发在京津、转化在河北、应用在全国"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加速玉米"五良"技术集成等成果落地[3][5] 专业论坛与活动 - 10场专业论坛覆盖玉米种业、微生物种业、畜禽种业等细分领域,由各区分会场承办[4] - 全年农时联动活动包括6月芳香蔬菜展、7月鲜食玉米采摘、8-9月玉米新品种观摩、10月特色蔬菜展示等[5] 北京种业全球影响力 - 北京建成全球最大西瓜玉米DNA指纹库,基因编辑工具、白羽肉鸡"沃德188"等7个物种育种水平居世界第一方阵[6] - 玉米品种占全国18%,转基因玉米大豆性状应用占全国73.3%,肉种鸭市场份额达80%[6][7] - 北京种业成果已输出至坦桑尼亚、巴西、俄罗斯等国家,涵盖蛋种鸡、转基因作物、蔬菜种子等领域[7]
阿拉善驼奶“南下”进军华东市场
内蒙古日报· 2025-06-11 10:53
产业布局与市场拓展 - 阿拉善驼奶产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华东推介活动,通过产业推介、品牌发布等形式深度布局长三角市场,全力打响"阿拉善礼物"区域公用品牌 [1] - 活动现场集中发布多项成果,包括每养神驼沙漠有机鲜奶全球首发、阿拉善特色农牧优品合作签约授牌仪式,驼奶等特色产品正式入驻南京销售渠道 [1] - 阿拉善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在南京旗舰店推介7大类、约100件驼奶产品,包括驼奶奶粉、苁蓉驼奶粉、驼奶贝等品类,同时展示肉苁蓉原浆、宝玉石等特色产品 [1] 市场表现与增长潜力 - 阿拉善驼奶在华东市场份额突破1.2亿元,覆盖28个城市,拥有超4万忠实消费者 [2] - 阿拉善盟计划未来3到5年内将华东地区驼奶销售额提升至5亿元 [2] - 2024年阿拉善驼奶产量突破1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25亿元 [2] 产业基础与合作发展 - 阿拉善盟作为"中国骆驼之乡""中国驼奶之乡",双峰驼存栏量达16.8万峰,是全国双峰驼最集中产地之一 [2] - 总投资2.8亿元的神驼乳业建成投产,与伊利集团合作持续深化,"中国一乡一品"驼奶产业示范园正式挂牌 [2] - 阿拉善盟将加强产业标准化建设,深化企业合作,推动驼奶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2]
苏州嘉兴联建“幸福河湖”
苏州日报· 2025-06-11 08:21
据悉,小天圩联合河长村级工作站正在筹建中,预计今年底前投入运行。 苏州水系发达,以吴江区为例,吴江与上海、浙江有50多个交界河湖,涉及居民和企业千万家。这 些跨界河湖有的互为上下游,有的互为左右岸,有的犬牙交错。治河难,治界河尤其难。清溪河西起澜 溪塘,穿西雁荡、北雁荡后,东入苏嘉运河,全长9.94公里,是"联合河长制"的发源地。2018年起,吴 江区和嘉兴秀洲区已开始携手治理清溪河,两地共同聘任联合河长,联合开展河道清淤,打破行政区划 壁垒,首创联合河长制工作机制,让跨省治水难点堵点变成制度亮点特点,开创了跨区域协同治水新格 局。 昨天(6月10日),苏州市河长制办公室携手嘉兴市河长制办公室,共同巡查清溪河,并召开跨省 幸福河湖创建工作座谈会。继小天圩获评江浙首个跨省界幸福河湖后,两地将以清溪河为切入点,全域 推进太湖流域片幸福河湖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跨省幸福河湖样板。 小天圩河的生态蝶变,是两地联合治水的又一典范。小天圩是吴江区盛泽镇、秀洲区王江泾镇的跨 省交界河道。20多年前,这里是一条鱼虾绝迹的黑臭河。2024年,小天圩幸福河湖江浙联合创建工程完 成,彻底改变水体浑浊、水质较差的原状。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