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区域协同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共推制度型开放迈向纵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18:36
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的战略意义 - 推动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深化联动与协同发展 旨在释放改革整体效能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 - 通过自贸试验区联动构建跨区域高标准制度型开放体系 可增强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为国家层面应对国际竞争积累经验 [3] - 推动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高效流动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3] 主要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果 - 江苏自贸试验区成立六年 贡献江苏全省10%外贸进出口额 总结形成450余项制度创新经验案例 其中34项在全国推广 [3] - 四川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 新设企业超33万家 年均外贸进出口增长14.8% 形成8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 [3] - 安徽自贸试验区形成“3+13”协同发展格局 累计形成236项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47项为全国首创 1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3] - 截至2025年9月 国家已累计推广485项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 [4] 区域协同与制度创新案例 - 江苏自贸试验区通过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 加强智库共建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4] -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获国务院批复 江苏成为全国首个生物医药领域全产业链试点省份 [4] - 长江沿线自贸试验区探索物流通道联动发展模式 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开展进口文化艺术品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 [5] - 长三角通过海关一体化 单一窗口建设等实现高层次协同开放 [5] 未来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 - 需推动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共进” 重点发力系统性改革集成 产业链龙头带动 开放组团形成与重大战略耦合 [5] - 上海自贸区应发挥核心作用 共享国家战略平台 释放总部经济溢出效应 打造贸易单一窗口“长江经济带专区” [5] - 需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 在产业链协同 规则互认 风险防控等方面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 [5] - 聚焦数字经济 新能源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形成创新高地 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3]
打造航空物流创新标杆
苏州日报· 2025-11-04 08:03
业务模式创新 - 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启用,实现“家门口空运” [2] - 采用“安检前置、查验前置、服务前置”模式,将上海机场关键流程迁移至苏州 [4] - 货物在苏州本地完成安检、报关、查验全流程,物流时效提升12至24小时,地面成本降低10%至30% [2] 运营数据与规模 - 截至10月26日,苏州前置货站已完成出口业务295票,货重178.3吨,货值1184万美元 [1] - 服务生产企业46家,货物出口至意大利、日本、韩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 [1] - 货站面积2700平方米,由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港航集团与上海机场集团、中国东航集团联合打造 [1] 技术驱动与监管协同 - 开发全国首个跨关区智能监管平台“沪宁海关前置货站联网监管平台”,实现“一次查验、两地互认” [5] - 使用安全智能锁,无预警货物在浦东机场的电子解锁时效提升85%以上 [4][5] - 运输车辆配备6个摄像头、GPS定位与电子围栏,实现全程可视化追踪 [6] 企业效益与成本节约 - 颐坤生物出口至印尼雅加达的综合成本降低20%,通关时效提升近一倍 [7] - 三星电子苏州工厂因物流时间缩短,每月节省近10万元隐性成本 [8] - 生益科技货物运输环节减少3个,损耗率下降近50%,每月可节省6万多元 [8] 产业适配与供应链优化 - 货站配备-40℃至25℃温控设备及100级海关高等级无尘查验室,满足生物医药等特殊货物需求 [7] - 苏州作为外贸大市,年进出口总值超2.6万亿元,超过40%的出口货物依赖空运 [1] - 该模式优化长三角航空资源配置,尤其利好对时效敏感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9]
上海普陀区主动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打造科技和产业跨域协同引力场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38
文章核心观点 - 普陀区正通过集聚创新要素、搭建跨域合作平台,积极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旨在成为连接上海与江苏两大创新中心的重要门户,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及跨区域协同发展 [1][6][7] 科技创新主体集聚 - 武宁路周边集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近千家科技创新主体 [1] - 普陀区科技“小巨人”企业达34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94家,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95家、255家 [2] - 区域内推动近千家单位在科研学术、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 [2] - 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半马苏河科创基金,并加快建设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以提升要素集聚度 [3] 跨区域合作机制与平台 - 普陀区与江苏南京、无锡等8个城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1][3] - 成立由74名技术经理人组成的队伍覆盖“一区八市”,推动企业技术交流与联合攻关 [4] - 搭建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平台,试运营以来累计发榜553条,成功揭榜30条,技术交易额达1600余万元 [5] - 会同8个城市梳理资源、需求、合作“三张清单”,汇集资源311项、需求298项、跨区域合作196项 [5] 合作成果与产业协同 - 上海电科所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已向南京、苏州等地20余家机器人企业提供检测认证服务 [7] - 上海化工研究院联动苏州、无锡组建“长三角同位素技术创新联合体”,推动量产用于肿瘤早筛的关键试剂,填补国内空白 [7] - 上海国际数字广告园集聚近180家数字广告企业,去年营收达150亿元,今年1至9月区域广告业营收同比增长约14% [7] - 通过“远程虚拟窗口”实现政务服务异地申报,并为合作城市引进的人才提供最长1年租房补贴及累计最长6周免费住宿 [6] 未来发展规划 - 面向“十五五”,计划聚焦产业“一幅图”、创新“一条链”、要素“一张网”、服务“一站式”、市场“一盘棋”持续发力 [7] - 目标是将普陀区打造成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引力场、智汇源、孵化器和服务中心” [7]
辽宁援疆塔城地区招商推介会在沈举行
新华网· 2025-09-28 11:00
辽宁东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文起东表示,通过参加此次招商推介会,了解了许多塔城地区的投资 优势,特别是目前企业在塔城地区推广的生物地膜和有机肥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企业在当地发展提供了 空间。 据了解,本次推介活动以"集中推介+精准对接"为驱动,既有塔城地区同重点企业"一对一"的深度洽 谈,也有塔城地区各园区与辽宁省对口园区开展"园园对接"专题磋商,围绕产业协同、链条互补共商合 作路径。此举强化了辽塔两地的产业互动与资源耦合,有助于共建辽宁与塔城的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格 局。 新华网沈阳9月27日电 26日,辽塔园区共建合作交流暨辽宁援疆塔城地区招商推介会在沈阳举行,吸引 来自辽宁省内外多家商协会及省内企业代表近300人参加。 会上,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先行发展区、乌苏工业园区、沙湾工业园区等园区全方位推介资源 优势、政策优势和招商项目,塔城园区与辽宁各类园区和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19个,不断加强辽塔 两地园区及相关产业合作,为推进产业援疆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全国首个松茸产业联盟成立 “遇上雅江”赋能产业协同发展新蓝图
每日商报· 2025-08-28 07:35
行业协同发展 - 全国首个松茸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迈入跨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覆盖川滇10个松茸主产县市 [1] - 峰会围绕"协同共生、聚力破局"主题 汇聚省州县专家学者及产业链企业 [1] - 发布"松茸产业协作地图"及"人才共育、标准共认、数据共享"倡议 [2] 生态保护与品质管控 - 生态保护被视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生命线 "保资源、拓市场、提品牌"成为高频词 [1] - 推行不采5公分以下童茸措施 实现品质产量产值三提升 [1] - 建成全国首个"数字松茸"应用平台"五云一码" 实现从采摘到销售全程可追溯 [2] 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 - "遇上雅江"区域公用品牌整合松茸/牦牛奶/青稞/高原苹果等特色物产 统一标识 [2] - 推动建成现代化松茸产业园 引入杭州企业松鲜鲜/老爸评测等入驻 [2] - 雅江县与松鲜鲜公司签署战略协议 共建标准化原料基地并联合研发新品 [2] 经济效益与民生改善 - 2024年全县食用菌交易量达1530吨 综合产值超4.5亿元 [3] - 产业惠及8000余户农牧民 户均增收超4万元 [3] - 实现从零散经营到全链融合的跨越式发展 走生态与民生双赢之路 [3] 产销体系优化 - 打通高原特产"出山入城"快车道 在生产端/品牌端/销售端聚焦市场化突破 [2] - 通过品牌联名与全国销售渠道拓展 推动"雅江风味"走向更广阔市场 [2] - 引入先进管理与精深加工技术 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2]
能之光敲钟上市,所募金额将全部投资于赣州!
搜狐财经· 2025-08-23 19:19
公司上市动态 - 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22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鸣钟开市 [1] - 赣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梁丁盛受邀出席上市仪式 [1] 公司业务与战略布局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是专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聚合物接枝改性材料领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包装等关键领域 [3] - 2018年在赣州经开区设立子公司赣州能之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作为核心研发与生产基地 [3] - 子公司依托宁波总部技术积淀 结合赣州产业生态与区位优势 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 [3] 募投资金用途 - 上市所募金额全部投资于赣州能之光 [6] - 资金用于建设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6] - 项目建成后赣州能之光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6] 行业影响 - 上市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6] - 为赣州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6]
投资3亿元!六安市、上海市松江区合作项目正式投产
搜狐财经· 2025-06-27 08:58
项目投产 - 安徽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Micro-LED显示芯片和模组生产项目正式投产 [1] - 项目由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拥有半极性氮化镓及纳米孔量子点(NPQD)等原创技术 [3] - 下游客户包括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三星集团、索尼公司等龙头企业 [3] 项目投资与产能 - 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建设2条生产线及研发生产基地 [3] - 一期租赁金安银峰智能产业园16厂房,年产R系列量子点mLED芯片15000kk [3] - 芯片可用于制备商用显示屏约2万平方米 [3] 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 - 产品将应用于直显大屏领域、Micro-LED微显示屏等领域 [3] - 为消费者带来更清晰的显示色彩体验和全彩的AR显示效果 [3] - 快速响应国内外市场需求 [3] 区域合作与产业生态 - 项目是六安市与上海市松江区建立"财税分成、统计分算"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的第一个工业项目 [3] - 通过松江国投吉六零资本与金安产投资本合作引入 [3] - 赋能老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助力构建更完整的产业链生态 [3] 六松现代产业园发展 - 六松现代产业园目前招引项目10个 [4] - 今年以来联动招商考察15批次、30家企业,对接招商线索30条 [4] - 赛富乐斯等2个项目已作为落实利益共享机制的首批工业项目 [5]
普陀区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创“金牛”深耕“创新田”
解放日报· 2025-06-18 09:40
2025科创金牛奖获奖企业及普陀区科技创新发展 - 欧普泰、友车科技、睿创微纳三家企业位列新一代技术领域获奖榜单 [1] - 普陀区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精心培育高含金量战略性新兴产业 [1]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 普陀区与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七市发起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合作倡议 [2] - 致力于将沪宁线上的"创新孤岛"串联成"发展集群",打造"引力场、智汇源、创芯孵化器和服务中心" [2] - 上海热芯视觉科技在普陀引导下将生产基地布局在江苏泰州,加速产品产业化 [2] - 普陀区集聚16家部属、市属科研院所,华师大、同济等高等院校,以及44家国家、市级科技研发平台 [2]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普陀区持续聚焦科技金融产业,深耕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建设 [3] - 围绕数字金融、品质金融、产业金融等特色领域,集聚高能级金融企业、机构和平台 [3] - 成立全市首个科技金融产业解纷中心,打造"1+N+X"工作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3] 企业案例 - 欧普泰作为普陀区北交所上市"第一股",获得简化贷款手续、融资担保、场租优惠等政策支持 [4] - 普陀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欧普泰攻克科研难题并实现规模发展 [4]
智联农创,数启未来!汕头农业龙头企业协同打造“汕字号”品牌
南方农村报· 2025-04-27 16:31
会议主题与核心目标 - 会议以"智联农创 数启未来"为主题 聚焦农业数字化转型与跨区域协同发展 [2][3][7] - 推动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 标志着汕头农业产业化进入"提质加速"新阶段 [7][8] - 目标是通过深化合作与数智融合 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30][31] 品牌建设与跨域合作 - 成立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品牌推介专业委员会 首批吸纳18家会员单位 [9][10][13] - 重点打造"汕字号"区域公共品牌 推动狮头鹅 南澳牡蛎等特色产品全国化 [10][11] - 与深圳龙华产业协同发展基地签署定向合作协议 并与深汕数字科创产业园达成意向合作 [14][15][16] 协会发展成果 - 截至2024年12月协会会员单位达108家 较上年新增1家国家级 6家省级 16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22][23][26][27] - 协会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 [22][27]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将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 [30] - 通过跨区域合作 品牌赋能 数智融合三大路径带动产业发展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