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内需求
icon
搜索文档
咨询公司:预计日本央行5月将按兵不动
快讯· 2025-04-30 18:08
金十数据4月30日讯,金融咨询公司Continuum Economics表示,日本央行预计将在5月会议上维持利率 在0.5%不变,且不改变前瞻性指引。在美国关税带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胀持续升温,令日本央行 陷入两难境地。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汽车关税将对日本经济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但东京的工资 谈判仍推动工资预期增长超过5%。如果工资增长能够很快转化为国内需求,如果通胀压力不是来自成 本方面,日本央行将很难证明进一步推迟加息是合理的。 咨询公司:预计日本央行5月将按兵不动 ...
我国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
中国发展网· 2025-04-29 11:03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付朝欢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4月28日,国新 办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四部门有关负责人出席并答记者问。 对于这个议题,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此前,4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稳就业稳经济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进行了研究。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28日的发布会上介绍,相关政策举措与去年9月份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 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任务形成接续,具体包括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五方面内容。 若干举措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发布会伊始,赵辰昕介绍了五个方面的政策举措。 在支持就业方面,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 强就业公共服务等。 在稳定外贸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扩大服 务产品"出海"、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等。 在促进消费方面,主要包括扩大服务消费、 ...
云静:激活消费新动力 稳住经济压舱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8 11:32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与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首要任 务,深刻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考量,充分 体现统筹促消费与惠民生、优供给与扩需求的辩证思维,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在全球经济 复苏乏力、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矛盾凸显的当下,唯有统筹总供给与总需求,畅通生产、 分配、流通、消费的社会再生产循环,方能实现国民经济良性运行,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坚实经济基 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提振消费的三大路径: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 境。这一路径安排不仅为消费提振指明了方向,也为经济循环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强化收入增长举措,夯实消费底气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长远,对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抓 住了提振消费的"牛鼻子"。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需立足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 靶向发力,扎牢消费增长的坚实基础。 扩大服务消费能级 ...
金融3·15 | 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清华金融评论》封面专题即将推出 !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15 17:07
文章核心观点 《清华金融评论》2025年第4期拟聚焦“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主题策划封面专题,多部门也出台政策助力提振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1][4] 政府工作任务 - 2025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是提振消费,促进消费和投资结合,补上内需短板,使内需成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和稳定锚 [3] - 2025年2月20日国务院进行专题学习,李强强调要把经济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提振消费需对症下药、统筹施策,提高政策效能、释放改革效应 [3] 各部门促消费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 - 多部门联合制定《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公布实施,近期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分行业出台方案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 [7] - 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政策,畅通创业投资退出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培养人才队伍,打造创新生态,出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 [7] 财政部 - 实施好存量政策,谋划增量政策,中央财政预留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9][10] - 加大消费品直接补贴力度,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手机、平板等纳入补贴范围,新增两项贷款贴息政策激发消费动力 [10] 商务部 - 会同有关部门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统筹商品和服务消费,推出以旧换新和服务消费举措释放消费潜能 [12] - 对外开放推动多领域开放试点,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对内放开聚焦重点领域出台支持政策扩大服务供给 [12] - 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启动示范区建设,推动货物、服务、数字贸易融合发展 [12] 中国人民银行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总量上择机降准降息,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6.6%有下行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有下行空间 [15] - 结构上加大对重大战略等领域金融支持,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至8000亿 - 1万亿元,优化政策要素 [15]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 提出优化消费金融政策举措,兼顾供需、适度优惠、合理纾困、开展专项行动 [17] - 增加消费金融供给,围绕多种消费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消费服务行业信贷投放 [17] - 优化消费金融管理,鼓励银行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完善尽职免责要求,探索线上开卡业务 [18] - 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银行与借款人商定还款方式,提供续贷支持 [18] - 优化消费金融环境,规范合同条款,用好查询和保护平台,推进支付便利化,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打击侵害权益行为 [18]
2月物价数据点评:春节错月拖累通胀,政策将加快落地
国开证券· 2025-03-13 09: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月通胀弱于市场预期 CPI受春节错月影响同比由涨转降 需求偏弱和消费不振 PPI受多因素拖累反弹较弱 但核心动能也较弱 [11] - 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重点工作首项 未来需求端或将加快修复 物价也将温和反弹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PI情况 - 2月CPI同比下降0.7% 弱于市场预期 春节错月使上年同期对比基数高 扣除影响后2月CPI同比上涨0.1% 环比下降0.2% 低于历史同期均值 [11] - 2月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1.9% 影响CPI下降约0.54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弱于季节性 肉类价格表现弱于季节性 其他主要食品涨跌互现 [11][12][13] - 2月非食品价格总体平稳 环比弱于历史同期均值 分项数据1涨2平4降 汽车等商品降价促销影响显现 [15] - 受高基数影响 2月服务类CPI近4年来首次转跌 核心CPI转跌 但剔除基数影响后两者反弹势头不强 表明需求偏弱和消费不振 [15][16] PPI情况 - 2月PPI环比下跌0.1% 同比回落2.2% 略弱于市场预期 春节因素、煤炭供应充足、国际油价波动等拖累PPI反弹 [17] - 短期PPI存有修复可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财政政策 资金到位率同比改善有助于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 但政策到实物工作量形成尚需时日 需持续观察 [18]
关于促消费,近期这些政策重磅发布!《清华金融评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封面专题等你来投稿!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11 18:21
文/《清华金融评论》 周茗一 2 0 25年全国两会期间,促消费成为重要议题之一,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以旧换新政策的加力扩围、财政政策的积极支持、消费券和补贴的发放、 优化消费环境和提升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完善物流和回收体 系。近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密集表 态促消费。在此背景下,《清华金融评论》2025年第4期拟以 "大力提振 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为主题策划一期封面专题,探讨如何进一步 凝聚共识、拓宽思路,把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 更 大 力 度 和 更 精 准 措 施 提振 消 费 , 持续 增强 消 费对 经 济 发 展 的 基 础 性 作 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公布实施 对于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 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综合研判、科学论证、系统平衡,稳慎提出的。综合分析,我国制度有优 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更重要的是,有直面风险挑战的勇气、有解决问题的底气,今年实现 5%左右的目标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 郑栅洁称,近期,多部门联合制定 ...
为什么是这些目标?为什么是这些改革?|两会时间
和讯· 2025-03-05 14:29
宏观经济目标与政策 - 2025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2035年人均GDP翻番目标衔接,需2024-2035年年均增速达4.7% [3][4] - CPI目标从3%下调至2%,反映对价格问题的关注,1月CPI已连续24个月低于1% [4][5] - 赤字率拟按4%安排,首次突破疫情水平(2020年3.6%),赤字规模5.66万亿元、同比增1.6万亿元 [6][7] - 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同比增2.9万亿元,含专项债4.4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6][7][8] 财政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特别国债合计拉动赤字率至8.4%(2024年为6.6%) [8] - 货币政策表述调整为"适度宽松",为2011年以来首次,强调降准降息及流动性充裕 [7] - 零基预算改革深化,省级政府广泛推进,配套项目库和绩效评价机制建设中 [16][17] - 消费税改革推进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16] 消费与内需提振 - 消费被列为重点工作首位,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9]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万亿元、同比增3.5%,服务零售额增6.2% [11] - 供给侧聚焦"银发经济",扩大健康、养老、托幼等服务供给,优化消费环境 [11][13] - 消费结构升级路径明确:非耐用品→耐用品→服务消费,带动产业升级 [12] 产业与科技发展 - "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推进,覆盖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终端及算力基础设施 [20] - 多地加速布局AI应用,如深圳竞逐低空与空天产业,北京培育人形机器人等20个未来产业 [21] - 平台经济规范发展,发挥促创新、扩消费作用,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完善中 [20] 民营经济与改革 - 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92%,高新技术企业中民企占比达92% [16] -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推进,禁止违规收费罚款,保障公平竞争 [15][17] - 财税体制改革强调事权上移,如养老保险等支出责任或转至中央 [17] - "内卷式"竞争整治升级,从"防止"转为"综合整治",化解行业供过于求矛盾 [18][19]
2025全国两会前瞻十大热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4 09:25
作 者丨 温彬 王静文 编 辑丨洪晓文 市场逐渐进入2 0 2 5全国两会时段。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经济目标如何设置、政府工作 如何开展、各项措施如何落实,都会相继得到解答。站在当下时点,笔者认为有以下十大热 点值得关注。 一、经济目标如何设置 在顺利实现了2 0 2 4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之后,市场普遍预期2 0 2 5年GDP目标仍然为" 5 . 0%左 右",与过去两年保持一致。一方面,可以同2 0 3 5年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的目标相衔接;另一 方面,2 0 2 5年新增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 2 2 2万人,需要通过稳增长来吸纳就业。 但从地方两会来看,有1 5个省份下调2 0 2 5年增长目标,1 5个省份持平于上年,仅有一个省份 上调目标,显示出地方政府的谨慎态度。对中央政府来说,如果要在外部环境变化不利影响 加深、内部困难挑战犹存的背景下实现全年目标,无疑要付出更多努力。 CPI目标预计调整至" 2 . 0%左右",与地方保持一致。今年有2 7个省份将CPI目标设定为" 2%左 右",而不是以往约定俗成的" 3%左右"。主要由于近两年我国CPI均同比上涨0 . 2%,经济中 存在"低通胀"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