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母机

搜索文档
宇环数控海外扩张提速 越南孙公司注册完成
财富在线· 2025-06-12 15:54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宇环数控越南孙公司"新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注册资本25.25亿越南盾(折合10万美元),由全资子公司宇环国际控股,开展精密数控机床销售、设备技术服务及进出口业务 [1] - 这是继2023年7月完成新加坡全资子公司注册后,公司在国际化战略上的又一关键举措 [1] - 越南孙公司将作为东南亚前沿窗口,承接下游客户全球制造基地的服务需求,提升公司国际化服务能力 [1] 财务与研发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12.41%,创历史新高 [2] - 全年研发投入达4,945.86万元,占营收比重10.47%,2024年共6项新产品通过省级鉴定,其中4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 公司获评"湖南省数控机床工业设计中心"和"湖南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创新企业"等称号 [2] 产品与市场拓展 - 公司聚焦高端复合立式磨床、数控双端面磨床及多轴多面抛光设备等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领域 [2] - 2024年精密复合立式磨床成功进入航空航天与高端轴承加工市场,实现对进口产品的部分替代 [2] - 通过收购南方机床,补足拉削装备领域产品线,构建高精度加工装备矩阵 [2] 行业与政策环境 - 新能源、精密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订单同比增长显著,其中汽车零配件制造和能源电力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1.52%和910.20% [3]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3.5%,反映海外市场战略逐步落地见效 [3]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落地,机床行业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3] - 工信部将着力促进装备制造业稳定增长,谋划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推动出台增量措施 [3]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形成"政策驱动+国际布局+技术领先+国产替代"的发展合力,越南孙公司注册完成标志着战略由"布局"向"运营"转变 [3] - 未来将依托国产高端设备技术创新优势和东南亚渠道布局,提升全球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3]
华锐精密(688059)每日收评(06-10)
和讯财经· 2025-06-10 17:02
公司股价表现 - 综合得分51 50分 趋势方向较强 [1] - 当日主力成本68 86元 5日主力成本70 46元 20日主力成本64 38元 60日主力成本68 27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1次 跌停0次 [1] 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持股量69 24万股 占流通股1 11% 5日增仓比-0 139% 20日增仓比0 152%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73 99万元 占总成交额-4%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59 13万元 大单净流出333 11万元 散户净流入41 88万元 [2]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70 69元 短期支撑位68 57元 中期压力位75 50元 中期支撑位65 34元 [2] - 股价跌破短期支撑位 短线观望为宜 中期趋势不明朗 [2] 行业关联 - 所属通用设备板块当日下跌1 16% 工业母机板块下跌1 23% [2]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金融力量 银行业持之以恒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金融时报· 2025-06-10 09:51
政策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将重点提升科技贷款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培育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提高科技要素密集地区金融服务水平[1] - 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构建科技金融"四梁八柱",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滴灌科技创新领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1] 科技贷款支持 - 传统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支持不足,导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2] - 中国特色科技金融体系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风险分担机制、提升数据赋能水平,精准支持高成长、高风险科技企业[2] - 农业银行浙江温州苍南支行为当地科技企业提供1800万元技术改造项目贷款,支持企业扩展业务版图[2][3] 债券市场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已落地实施[4] -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逐年扩大,品种不断创新,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等重点科技产业[4] - 国家开发银行发行3只科技创新债券合计2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5] 区域金融服务 - 重点推动北京、上海等13个地区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国际和区域科创中心建设[6] - 深圳市印发《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方案》,探索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新思路[6] - 民生银行深圳分行举办科技金融活动,践行国家科技金融战略,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7]
铁建重工(688425)每日收评(06-09)
和讯财经· 2025-06-09 17:14
公司股价与资金流 - 综合得分49 15分 趋势方向偏弱 [1] - 主力成本数据显示:当日3 99元 5日3 97元 20日3 91元 60日4 10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0次 跌停0次 [1] - 北向资金持股1052 63万股(占流通股0 71%) 昨日净卖出194 83万股(增仓比-0 132%) 5日累计净卖出0 368% [1] - 2025年6月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62 16万元(占总成交额12%) 其中超大单1508 36万元 大单253 80万元 散户净流入60 89万元 [2]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4 01元 支撑位3 96元 中期压力位4 04元 支撑位3 91元 [2] - 股价突破短/中期压力位 短线及中线均有望走强 [2] - K线形态暂无特殊信号 [2] 行业关联性 - 所属关联板块涨幅:工程机械+0 70% 工业母机+1 15% 工业互联+0 88% 磁悬浮概念+1 44% [2]
同比增长5.6% 一季度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万亿元
新京报· 2025-06-06 18:07
区域经济表现 - 一季度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2.8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1][2] - 三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8%(北京)、5.7%(天津)、7.7%(河北),较上年全年加快0.1、1.1和0.2个百分点 [4] - 京冀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和12.7%,北京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量均翻倍增长 [4] 行业动能与投资 - 制造业高端化推进,津冀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3.1%和43.3% [4] - 三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4.0%(北京)、8.7%(天津)、7.1%(河北),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达22.3%、21.4%和41.4% [5] - 设备购置投资显著增长,北京增速达1.3倍,天津和河北分别为36.0%和26.3%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00.9亿元,同比增长0.6%,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京冀分别增长5.9%和35.1% [5] 创新与产业协同 - 京津冀共建57个技术研发及产业创新平台,一季度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1105项,成交额111.8亿元 [6] - 京津冀基金累计出资29.7亿元,覆盖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6][7] - "通武廊"区域经济表现突出,通州区GDP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北京市首位 [7] 重点区域发展 - 雄安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空天信息领域企业达60家,京雄政务服务3500余项实现跨区域办理 [10] - 通州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湾里"商业娱乐综合体施工进度达85% [8] 民生与公共服务 - 京津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3606元(北京)、15987元(天津)、9220元(河北),增速5.0%-5.6% [12] - 津冀参保人员在北京就医直接结算398万人次,占京外医保结算量的30%以上 [11] -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环京通勤人员同比增长7.1%至44.6万人 [11]
PMI环比回升,关注工程机械和通用设备机械设备
信达证券· 2025-06-02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机械设备行业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制造业PMI环比回升,工程机械景气持续,建议关注通用设备和工程机械板块 [7][13] - 关注一季报业绩向好板块和公司,如流程工业板块(中泰股份、福斯达、海陆重工),以及隆鑫通用、杰克股份、汇川技术等公司 [7][13] - 建议关注绩优且具备独立逻辑的个股,如骄成超声、征和工业、绿田机械、三德科技 [7][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核心观点 - 5月制造业PMI为49.5%,环比回升0.5pct,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均环比回升;4月挖机销量22142台,同比增长17.6%,装载机销量11653台,同比增长19.2% [13] - 建议关注业绩向好的流程工业板块和公司,以及骄成超声、征和工业、绿田机械、三德科技等绩优且具备独立逻辑的个股 [13][14] 板块行情回顾 - 上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机械指数(中信)均下跌 [18] - 上周涨跌幅靠前的行业为综合金融、国防军工、医药,靠后的为汽车、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20] - 上周机械行业中涨跌幅靠前的子板块为叉车、油气装备、矿山冶金机械,靠后的为服务机器人、锂电设备、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 [22] 核心观点更新 通用设备 - 5月制造业PMI环比回升,1 - 4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8.8%,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3.9% [26] - 4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4万台,同比增长15.6%,金属成形机床产量1.5万台,同比持平;1 - 4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6.8%,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2.2%,需求回暖;2024年机床产业支持政策加码 [36] - 4月叉车销量130109台,同比增长5.03%,出口增长18.0%,内销下滑0.89%;4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和仓储指数环比有所回落和平稳;叉车板块销量有望维持稳健增长 [44] - 4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1547台,同比增长51.5%,1 - 4月累计产量221206台,同比增长34.1%;人力成本增长,机器换人趋势加速,看好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机遇;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近,国内头部企业动作频频,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机遇 [48][54] 工程机械 - 4月挖机销量22142台,同比增长17.6%,内销增长16.4%,出口增长19.3%;1 - 4月国内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10.85%,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速5.8%,房地产累计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 - 10.6%;未来国内基建项目和更新周期有望托底挖机内销高增长,出口需求有望回暖 [62] - 4月装载机销量11653台,同比增长19.2%,内销增长35.45%,出口下降0.18%;4月汽车起重机销量2082台,同比下降3.48% [71]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兰剑智能控股股东提议公司以1000万元 - 2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74] - 川仪股份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国机仪器仪表公司将受让股份并获得表决权,控股股东变更为国机仪器仪表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机集团 [74] - 鼎阳科技发布最高带宽达8GHz、12 - bit的SDS7000L系列高端紧凑型高分辨率数字示波器 [76] - 信测标准董事、副总经理李国平计划于2025年6月18日至9月17日减持不超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9% [76] - 绿的谐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左晶和左昱昱拟分别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50% [76] - 恒锋工具高管姚海峰、何勤松、周姚娟、郑继良计划减持本公司股份 [77] - 山推股份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77]
PMI环比回升,关注工程机械和通用设备
信达证券· 2025-06-02 19:14
行业趋势 - 2025年5月我国制造业PMI为49.5%,环比回升0.5pct,工程机械景气持续[7][13][26] - 2025年1 - 4月我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8.8%,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3.9%[26] 公司业绩 - 骄成超声2025年一季度营收1.48亿元,同比增22.35%,归母净利润2363万元,同比增2152.47%[3][14] - 征和工业2025年一季度营收3.95亿元,同比增6.32%,归母净利润5384万元,同比增100.09%[4][15] - 绿田机械2024Q3 - 2025Q1收入增速分别为47.9%、72.5%、50.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4.1%、55.9%、56.3%[5][16] - 三德科技2025年一季度营收1.08亿元,同比增18.35%,归母净利润2807万元,同比增45.38%[6][17] 板块表现 - 上周上证综指跌0.03%,深证成指跌0.91%,创业板指跌1.40%,机械指数(中信)跌0.54%[18] - 上周涨跌幅靠前的行业为综合金融、国防军工、医药,涨跌幅分别为10.50%、2.49%、2.21%[20] - 上周机械行业中涨跌幅靠前的子板块为叉车、油气装备、矿山冶金机械,涨跌幅分别为3.67%、3.05%、1.11%[22] 上市公司公告 - 兰剑智能控股股东提议以1000 - 2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74] - 川仪股份控制权拟变更,国机仪器仪表公司将受让19.26%股份并获10.65%表决权委托[74] - 鼎阳科技发布最高带宽达8GHz、12 - bit的SDS7000L系列高端紧凑型高分辨率数字示波器[76]
机械行业周报:低空经济蓄势待发,出口机械有望回暖
国元证券· 2025-05-22 08: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11 - 16日申万机械设备涨0.35%,较沪深300指数跑输0.76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18,细分子行业涨跌不一 [2][11] - 低空经济领域延续高景气,呈现“事件密集 + 资本加码 + 国际联动”特征,政策、企业、国际、技术端均有进展 [3] - 中美关税谈判落地,对美出口二季度预计边际提升,工程机械4月景气度高,看好二季度持续回暖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行情回顾 周度整体行情回顾(2025.5.11 - 2025.5.16) - 2025年5月11 - 16日,上证综指涨0.76%,深证成指涨0.52%,创业板指涨1.38%,申万机械设备涨0.35%,较沪深300指数跑输0.76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18 [2][11] - 申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轨交设备Ⅱ/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分别涨跌0.96%/1.05%/0.54%/-2.06%/0.44% [2][11] 周个股涨跌幅 - A股机械设备(申万1级)相关个股中,恒而达周涨幅最大(+95.93%),山东墨龙周跌幅最大(-14.37%) [18] 行业重要周度新闻(2025.5.11 - 2025.5.17) - 第二届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协同发展大会在津举行,三地工信部门启动“工业母机 +”百行万企产需对接仪式 [22][2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十四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23] - 德国易福门中国首个生产研发基地在苏州开建,总投资约1亿美元 [24] - 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开幕,“AI + 工业产品”成亮点,吸引50余家台湾机械电子企业参展 [25][26] - 中国民航局发布《202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展现2024年中国民航发展情况 [26]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开幕,1806家企业参展,采购需求预计超20亿元 [27] - 中美相互24%关税90天内暂停实施,双边关税水平大幅降低 [27][28] - “自变量机器人”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美团战投领投,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 [28] 行业重要周度公司重要公告(2025.5.11 - 2025.5.17) - 徐工机械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总股本由11,816,166,093股变为11,759,650,913股 [29] - 浙江银轮机械拟回购5,000 - 10,000万元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30] - 佳都科技部分回购股份注销,总股本减少10,204,924股 [31][32] - 恒而达拟850万欧元收购德国SMS公司高精度数控磨床业务 [33] - 大族激光拟不超5000万美元参与投资境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4]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经济数据跟踪 - 报告展示制造业PMI及分项数据变化、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变化、中国每月出口总额及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等图表 [35][39][41] 重点行业数据跟踪 - 报告展示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及同比变化、工业机器人产量及同比变化、叉车内销及出口数量及同比变化、挖掘机内销及出口数量及同比变化、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及同比变化、通用机械设备出口金额及同比变化等图表 [47][51][54]
2.63亿主力资金净流入,石墨电极概念涨2.57%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7:14
石墨电极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21日收盘,石墨电极概念上涨2.57%,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 [1] - 板块内17股上涨,宁新新材30%涨停,永安药业涨停,东方碳素、翔丰华、贝特瑞分别上涨11.54%、5.78%、3.30% [1] - 跌幅居前的有福鞍股份、国民技术、杉杉股份等,分别下跌2.92%、1.95%、1.56% [1] 资金流动情况 - 石墨电极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63亿元 [2] - 10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千万元 [2] - 永安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60亿元,道氏技术、中科电气、翔丰华分别净流入7632.32万元、5383.95万元、4007.76万元 [2]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 - 永安药业、中国宝安、翔丰华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20.71%、17.14%、10.64% [3] - 道氏技术、中科电气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9.64%、9.18% [3] - 华锦股份、百川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3.11%、3.39% [3] 资金流出情况 - 云煤能源、龙佰集团、璞泰来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113.24万元、201.51万元、211.27万元 [4] - 易成新能、合盛硅业、宝泰隆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212.26万元、279.04万元、508.88万元 [4] - 龙江交通、福鞍股份、杉杉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588.41万元、994.33万元、2260.34万元 [4] - 尚太科技、国民技术、宝钢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3122.83万元、4788.68万元、7008.90万元 [4]
行业风口丨人工母机逆势上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下游行业带来新机遇,人形机器人量产将带动核心零部件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09:16
工业母机行业分析 核心观点 - 工业母机作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批量化生产降本的关键设备,增量空间有望达百亿规模 [1] - 政策推动高端机床国产化提速,避免中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 [2][3] - 下游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需求增长,叠加设备更新政策,为国产中高端机床提供发展机遇 [6][8] 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 工信部强调工业母机是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支撑,需推动高质量发展并避免"内卷式"竞争 [2] - 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与津京两地签署协议,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培育国际竞争力企业 [3] - 工业母机行业现状:中低端产能过剩(国内企业超1.6万家),高端市场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 [3] - 金切机床2024年进口替代空间达343亿元,数控系统、丝杠导轨等环节国产化率更低 [3] 下游需求与市场空间 - 机床下游应用占比:汽车25.6%、电子21.8%、通用机械14.0%、航空航天4.3% [6] - 新能源汽车(业绩增速+5%)和航空航天(+10%)成为增长引擎,拉动中高端机床需求 [6] - 2025年工业母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高端领域进口替代率有望提升至25%以上 [9] - 机床存量市场进入更新周期(2011-2016年高产量设备需替换),政策推动高端设备更新 [8] 人形机器人带动增量需求 - 人形机器人单台需14个谐波减速器,核心加工设备为齿轮加工机床、磨床等 [10][12] - 工业母机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传感器、电机、丝杠、减速器)高度重叠 [13] - 量产100万台机器人预计带来机床设备增量235.43亿元(行星滚柱丝杠133.79亿元+谐波减速器101.64亿元) [14] 投资标的 - 东北证券建议关注秦川机床、华辰装备、日发精机等 [15] - 东兴证券推荐科德数控、海天精工、华中数控等,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升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