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拨备覆盖率
icon
搜索文档
瑞丰银行(601528):息差环比改善、拨备继续抬升,期待小微景气回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9 13:4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瑞丰银行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瑞丰银行2025年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在多重压力下仍实现利润稳健增长,息差环比改善,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4][6][8] - 利息净收入增速明显修复成为营收核心支撑,但规模增长贡献趋弱,中小客群需求承压是下阶段关注重点 [6] - 通过主动风险管理和拨备反哺利润,拨备覆盖率提升至345%,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6][8] - 展望未来,看好其“一基四箭”战略推进下投放回暖,驱动营收和ROE提升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9M25)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5.8% [4] - 三季度单季(3Q25)不良率环比持平于0.98%,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4.8个百分点至345% [4] - 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49%,同比微降3个基点,但较上半年环比回升3个基点 [6][8] 收入与利润驱动因素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6.1%(其中3Q25增长11.4%),对营收增速贡献4.2个百分点,息差负贡献收窄至-1.4个百分点 [6] - 非利息收入同比下滑10%,拖累营收增速3.2个百分点,主因债市收益疲软 [6] - 受增值税政策调整影响,实际税率变化拖累利润增速3.5个百分点 [6] - 拨备计提反哺利润增速11.7个百分点,营业外收入因高基数拖累利润增速3.5个百分点 [6][7] 资产负债与业务发展 - 三季度贷款增速放缓至6.8%(二季度为10.3%),主要因主动压降票据及实体需求偏弱,前三季度对公、零售贷款分别新增68亿、8亿,同比少增24亿、14亿 [6][9] - 负债成本改善显著,三季度付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3个基点,较2024年累计下降超40个基点 [8] - 资产质量前瞻指标关注率环比回升28个基点至1.89%,但不良生成率保持低位(年化约0.4%)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2%、5.5%、6.6%,每股收益分别为1.03元、1.09元、1.16元 [5][8]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测市净率为0.52倍,低于A股银行板块平均的0.70倍 [5][14] - 2025年预测净资产收益率为10.22%,股息率为3.63% [1][5]
成都银行(601838):非息扰动无碍长期韧性
华泰证券· 2025-10-29 11:5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维持为“买入” [1] - 目标价为人民币23.25元 [1] 核心观点总结 - 报告认为公司非息收入扰动不影响其长期韧性,资产质量保持优异,息差边际企稳 [1][5][9] - 公司资产质量稳居同业第一梯队,信贷扩张速度维持高景气度,大股东持续增持彰显投资信心,应享有估值溢价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 [5]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15亿元、143.75亿元、153.1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5.11%、6.36%、6.57% [4]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6.79亿元、249.64亿元、264.1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04%、5.43%、5.79% [4] - 2025年前三季度年化ROE为15.20%,较去年同期下降2.35个百分点 [5] 资产负债与息差 - 2025年9月末总资产、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3.4%、17.4%、12.8% [5] - 第三季度单季息差测算微降3个基点,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62%,较中报基本持平 [5] - 第三季度新增贷款128亿元,其中零售贷款与对公贷款比例约为19%比81% [5] 收入结构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8.2%,非息收入同比下滑16.5% [6] - 非息收入下滑主要受债市波动影响,其中公允价值损益同比大幅下降149.8% [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35.2%,主要受理财手续费下降影响 [6] - 2025年前三季度成本收入比为25.2%,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6] 资产质量 - 2025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68%,关注类贷款率为0.37% [7] - 问题贷款(不良+关注)比例保持下降趋势,资产质量优异 [7] - 2025年9月末拨备覆盖率为433%,拨贷比为2.94% [7] - 测算第三季度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29%,环比提升22个基点 [7] 资本充足率 - 2025年9月末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39%、8.77%,较2025年6月末分别上升1.26和0.16个百分点 [7]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90%、8.70%、8.46% [4] 估值比较 - 基于2025年预测,公司市净率(PB)为0.86倍,报告维持其2025年目标市净率1.10倍 [8] - 可比A股上市银行2025年Wind一致预测市净率均值为0.70倍 [20][23]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3.19元,每股净资产(BVPS)为21.14元 [4][8]
成都银行(601838):盈利增长韧性强,风险抵补能力高:——成都银行(601838.SH)2025年三季报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0-29 11:0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成都银行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1][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成都银行盈利增长韧性强,风险抵补能力高,根植成渝经济圈,受益于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都市圈建设等战略机遇,在获取优质对公项目上具备天然优势 [1][9] - 公司资产质量优异,不良贷款率持续低位运行,较高的拨备覆盖率使得风险抵补能力较强,拨备反哺利润空间相对充裕 [9] - 永续债发行落地,资本充足率安全边际增厚,为未来规模扩张、经营展业形成有力支撑 [8] 盈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78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长5%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5.2%,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2] - 营收、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2.4%、5%,增速较上半年分别下降2.9、4.5、2.3个百分点 [3] - 规模扩张是盈利增长主要贡献项,拉动业绩增速17.7个百分点 [3] 收入结构 - 2025年1-3季度净利息收入增速为8.2%,非息收入增速为-16.5%,非息收入负增幅度拉大 [3] - 非息收入30.4亿元,占营收比重17.1%,较上半年下降3.3个百分点 [6] - 净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75亿元,同比下降35%,主要受理财手续费收入减少拖累 [6] - 净其他非息收入26.6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投资收益3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亿元 [7] 业务规模与资产质量 - 3Q25末生息资产、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3.9%、17.4%,规模扩张节奏稳中有升 [4] - 3Q单季贷款新增128亿元,其中公司贷款(含贴现)、零售贷款新增规模分别为104亿元、24亿元,对公贷款同比增速1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4] - 3Q25末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0.68%、0.37%,不良率较年中小幅上行2个基点,资产质量核心指标运行相对稳定 [7] - 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433.1%、2.94%,风险抵补能力维持高位 [7] 负债与资本 - 3Q25末付息负债、存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1.4%、12.6%,较2Q末有所放缓 [5] - 定期存款占比较2Q末提升1.8个百分点至71.3%,定期化趋势延续 [5] - 3Q25末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77%、10.52%、14.39%,较2Q末分别提升0.16、1.28、1.26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110亿元永续债发行落地 [8] 息差与盈利能力预测 - 测算公司1-3Q息差较上半年小幅收窄1个基点,呈现企稳态势 [5] - 测算前三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3.49%,较上半年下行1个基点,付息负债成本率1.96%,同上半年基本持平 [5] -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为3.16元、3.27元、3.35元 [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估值分别为0.86倍、0.77倍、0.70倍,对应PE估值分别为5.73倍、5.53倍、5.41倍 [9]
瑞丰银行(601528):2025 年三季报点评:规模降速,净息差走阔
国信证券· 2025-10-29 10:31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 核心观点 - 公司规模扩张速度放缓,期末资产总额2303亿元,较年初增长4.4%,贷款总额1335亿元,较年初增长2.0% [1][2] - 净息差走阔,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49%,较上半年提升3个基点,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6.1% [1] - 资产质量趋于平稳,期末不良率为0.98%,拨备覆盖率为197%,较年初提升24个百分点 [2] - 公司客群基础扎实且区域优势明显,小微信贷市场伴随经济稳步复苏将有所改善,中长期具备较好成长空间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56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三季度同比下降4.4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增长5.85%,第三季度同比增长6.22%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资产质量平稳后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下降,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累计同比下降18% [1]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是拖累第三季度营收增速的主要原因 [1] 资产负债结构 - 存款成本改善,期末存款余额1735亿元,较年初增长4.4% [1] - 资产端结构优化,票据贴现余额较年初大幅压降53.1%,占贷款总额比重由年初的7.3%降至3.3% [1] - 对公贷款余额723亿元,个人贷款余额568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0.4%和1.5% [2] - 金融投资余额761亿元,较年初增长2.7%,占总资产的33.0%,较年初回落0.6个百分点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亿元、22.0亿元、24.4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5.8%、8.1%、11.2% [3][4]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76亿元、48.08亿元、51.64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4.4%、5.1%、7.4% [4][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0.52倍、0.48倍、0.44倍 [3][4] - 预测2025-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04元、1.12元、1.25元 [4][7]
不良率微降、拨备回落,平安银行三季报透露哪些信号?
经济观察网· 2025-10-26 15:54
作者 胡群 平安银行(000001.SZ)10月24日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2025年1—9月,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一 方面受贷款利率下行和业务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1—9月净息差1.79%,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基点;另一方面受市场波动影响,债券投资等业务非利息净收 入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83.39亿元,同比下降3.5%。同时,通过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信用 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259.89亿元,同比下降18.8%。 在盈利指标承压的同时,资产质量指标呈现出复杂变化。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9.60%,较2024年末的 250.71%下降了21.11个百分点。这一变动背后既包含主动的财务安排,也隐含对未来资产质量走势的判断。不良贷款率的微幅改善与拨备覆盖率的明显回落 形成对比,这一组合反映了银行在利润压力与风险管控之间的平衡抉择。 不良率微降 结构性优化与风险出清并行 根据三季报披露,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为3.42 ...
重庆银行(601963):2025年三季报点评:扩表提速,业绩实现高增
国信证券· 2025-10-26 13:1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重庆银行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增速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10.40%,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10.42% [1] - 单季度业绩增长显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单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7.38%和20.54% [1] - 公司规模扩张提速,资产总额达1.0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4% [1] - 净息差企稳改善,负债端成本降幅明显,资产质量稳健向好 [1][2][3] 财务业绩与增长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5.2%,增速较上半年提升3.0个百分点 [1] - 公司资产规模显著扩张,2025年9月末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18万亿元,存款总额5.54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8.3%和16.9% [1] - 信贷结构方面,对公贷款较年初增长23.0%,零售贷款较年初增长1.7% [1] - 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53.9亿元、57.3亿元、62.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3%、6.4%、9.8% [3] 盈利能力与息差 - 2025年前三季度年化净息差为1.32%,较上半年提升3bps,同比降幅收窄 [2] - 息差改善主要受益于存款成本大幅下降,存款成本仍有较大下行空间 [2] - 预测2025年利息净收入为117.1亿元,同比增长15.1% [6] 资产质量 - 2025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1.14%,较年初下降11bps,较6月末下降3bps [2] - 期末拨备覆盖率为248.1%,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2] - 预测不良贷款率将持续改善,2025-2027年分别为1.15%、1.13%、1.13% [6] 估值指标 - 对应2025-2027年市净率(PB)预测分别为0.53倍、0.49倍、0.46倍 [3]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预测分别为6.0倍、5.6倍、5.1倍 [4] - 预测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0.4%、10.4%、10.7% [4][6] 区域与战略背景 - 公司位于川渝地区,是国家多项重大战略的汇集区域,为成长提供坚实基础 [3]
平安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生成率1.64%
证券日报· 2025-09-30 20:16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公司持续强化风险政策前瞻研判及敏捷调整,积极推进存量资产风险早期预警与化解,资产质量整体平稳 [2] - 公司持续优化零售贷款资产结构,减值准备计提相应减少,风险抵补能力继续保持良好 [2] - 2025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2] 风险指标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不良贷款生成率1.64%,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2] - 2025年6月末公司拨备覆盖率238.48% [2]
【财经分析】市值蒸发340亿,北京银行“双重困局”下让出城商行“头把交椅”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1 15:49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截至9月19日收盘 北京银行近52个交易日累计跌超22% 市值蒸发超过340亿元 [1] 业绩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2.18亿元 同比增长1.02% 净利润150.53亿元 同比增长1.12% [1] - 营收规模被宁波银行超越 滑落至城商行第三位 [1] - 江苏银行营收同比增长7.78% 净利润同比增长8.05% 资产规模4.79万亿元超越北京银行的4.75万亿元 [1][2] 盈利能力分析 - 净息差从2024年末1.47%降至2025年上半年1.31% 自2018年持续下滑 [4] - 净息差低于城商行行业均值1.37% 在30家上市城商行中排名倒数第七 [6] - 生息资产收益率仅3.02% 显著低于江苏银行3.67%、宁波银行3.58%和南京银行3.72% [7] - 非息收入占比28.63% 低于宁波银行、杭州银行(超30%)及上海银行、南京银行(约40%) [8] 成本结构问题 - 人均月薪4.56万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0.23万元 [2] - 业务及管理费94.41亿元 同比增长3.62% 成本增速超越营收增速 [2]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性 - 拨备覆盖率从2024年末208.75%下降至195.74% 跌破关键整数点位 [8]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末8.95%降至8.59% 在30家上市城商行中排名倒数第六 [8] - 资本充足率13.06% 与2024年末持平 [8] 诉讼与治理风险 - 因涉及康得新财务造假案遭投资者维权诉讼 成为共同被告 [10] - 2025年出现大幅人事变动 包括更换行长、四名董事、两名独立董事及新任副行长和董秘 [11]
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收入利润增加 信用成本上升
格隆汇· 2025-09-16 04: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2亿元 同比增长19.9% [1] - 持续经营活动净利润55亿元 同比增长19.7% [1] -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62亿元 同比增长15.7% [1] - 上半年年化ROE为21.1% ROA为1.1% [1] 资产规模 - 二季度末资产总额1.01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2.7% 同比下降4.2% [1] - 不良资产经营分部总资产较年初增长2.7% [1] - 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总资产较年初增长1.6% [1] 业务结构 - 收购处置业务资产 纾困盘活业务资产 股权业务资产较年初增长 [1] - 收购重组业务资产规模主动压降 [1] - 不良资产经营分部收入同比增长58.3% 主要受益于对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投资确认的约213亿元收入 [2] - 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收入同比下降85.1% 在集团抵消前收入中占比降至5.6% [2] 资产质量 - 上半年信用成本率为15.3% 同比大幅上升 [2] - 信用成本上升主要源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信用减值增加 [2] - 债务工具整体拨备覆盖率达270% 较年初提高44个百分点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普通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04/109/110亿元 同比增长8.5%/4.1%/1.1% [3] - 对应EPS分别为0.13/0.14/0.14元 [3] - 对应PE为7.6/7.3/7.3倍 PB为1.70/1.38/1.16倍 [3]
国信证券:首予中信金融资产(02799)“中性”评级 合理股价1.16-1.28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6:03
核心观点 - 国信证券首次覆盖中信金融资产给予中性评级 预计2025-2027年普通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09亿元 110亿元 同比增长8.5% 4.1% 1.1% [1] - 公司合理股价区间为1.16-1.28港元 对应2025-2027年PE为7.6倍 7.3倍 7.3倍 PB为1.70倍 1.38倍 1.16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2亿元 同比增长19.9% 持续经营活动净利润55亿元 同比增长19.7%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62亿元 同比增长15.7% [1] - 上半年年化ROE达21.1% ROA为1.1% [1] 资产规模 - 2025年二季度末总资产1.01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2.7% 同比下降4.2% [2] - 不良资产经营分部总资产较年初增长2.7% 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总资产较年初增长1.6% [2] - 收购处置业务资产 纾困盘活业务资产 股权业务资产较年初增长 收购重组业务资产规模主动压降 [2] 分部业务收入 - 不良资产经营分部收入同比增长58.3% 主要因确认对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投资的213亿元收入 [3] - 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收入同比下降85.1% 在集团抵消前收入中占比降至5.6% [3] - 不良资产分部中收购处置业务收入和收购重组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纾困盘活业务和股权业务收入同比增加 [3] 信用风险 - 上半年信用成本率15.3% 同比大幅上升 主要因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信用减值增加 [4] - 2025年6月末债务工具整体拨备覆盖率达270% 较年初提高44个百分点 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