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数字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新华携手华为、讯方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今年拟招生150人
搜狐财经· 2025-06-16 23:51
合作背景与签约仪式 - 广州新华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框架合作协议,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今年计划招生150人[1] - 签约仪式在东莞校区举行,校企三方将整合教育资源、技术优势与行业经验,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1] - 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强调合作是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关键举措,旨在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输送高素质人才[3] 参与方与核心表态 - 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赵祎鑫表示将依托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优势,通过构建AI创新平台、支持校级智算平台建设等举措助力学校发展[5] - 讯方总工程师丁振强提出将整合三方资源探索AI赋能教育新模式,提供技术设备支持、人才培养服务与高效协作机制[5] - 新任产业学院院长熊健表示将推动科研与人才培养领域的创新发展,聚焦三大核心领域合作[8] 合作内容与战略方向 - 三方合作基于华为全栈技术能力和开放生态体系,聚焦协同技术创新、产教融合、数字化校园建设三大领域[8] - 具体措施包括共建科研平台推动AI技术转化、开发ICT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技术人才、打造智慧校园网络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8] -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学校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也是华为和讯方推动产学研融合的战略布局[8] 未来规划与行业影响 - 三方将持续优化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目标成为"教育-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典范[8] - 合作旨在为数字中国建设输送更多AI领域创新人才,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8]
光年无限(图灵机器人)受邀加入深圳福田AI教育科技产业联盟
图灵机器人· 2025-05-29 21:07
AI教育科技产业联盟成立 - 深圳市福田区成立AI教育科技产业联盟,图灵机器人作为首批成员企业代表参与活动 [1] - 联盟旨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教育科技融合创新,展现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 [1] - 福田区将借助联盟平台优势,持续推动教育科技发展,图灵机器人等企业将共同助力教育智能化 [1] 图灵机器人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最早的AI对话机器人开发平台,拥有近500项AI技术/应用领域发明专利 [2] - 主要输出AI技术/产品方案,图灵inside版AI硬件累计超过1亿台,每日AI交互数亿次 [2] - 应用场景涵盖儿童/教育、具身智能/机器人、运营商、轨道交通等商业领域 [2]
三兴教育科技 | 第63届长春高等教育博览会圆满落幕
搜狐财经· 2025-05-28 18:16
高等教育博览会概况 -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于2025年5月23-25日在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主题为"融合·创新·引领" [1] - 展会汇聚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 800余家科技企业 聚焦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前沿 [1] 三兴教育科技参展亮点 - 公司携数字教材 真人数字人数字化课程 数字化思政课程 虚拟教研室 跨区远程实习平台等数字化产品矩阵亮相 [1] - 核心展示"AI+数字人+XR"技术赋能教学实训的创新成果 定位为国内率先将相关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实训的标杆企业 [1] - 参展主题为"人工智能+数字人+虚实融生—教学实训场景全新解决方案" 覆盖"课程建设-教研协同-实践实训"全链条 [1] 产品与技术应用 - 产品矩阵包含落地第二期"双高建设"任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支持高校"双高计划"与数字化转型 [1] - 通过真人数字人课程演示 虚实融生实训系统场景化体验吸引院校领导 教师 企业代表驻足交流 [3] - AI驱动智能教学平台与XR虚拟仿真实训环境实现技术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 [3] 市场反馈与未来规划 - 展会期间展位咨询洽谈络绎不绝 公司通过实操演示 案例解析 互动体验全方位展示解决方案优势 [3] - 未来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教学应用"融合 研发更多贴合教育发展需求的解决方案 [3]
教改深水区:AI素养如何润物无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7:00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现状 - 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尚未实现常态化,存在设备闲置或低效使用现象 [1] - 68.15%的北京市中小学校已应用至少一项人工智能教育技术,西城、昌平、平谷三区实现100%覆盖 [2][3]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教师备课、课堂管理、教学分析等传统教学环节的效能提升 [3] 应用障碍分析 - 供给侧问题:教育产品标准不统一、数据资源共享不足、产品与需求匹配度低 [1][4] - 需求侧问题:教师AI素养不足(缺乏常态化培训)、学校对数据隐私与伦理存在顾虑 [1][4] - 评价机制缺陷:人工智能未纳入中高考科目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1][6] 政策与课程发展 - 教育部等九部门要求将AI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流程,北京计划2025年秋季起推行8课时/学年AI通识课 [1][7]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将大幅增加AI内容,但全国缺乏机制性课时安排 [6][7] - 浙江省为全国唯一在高考设技术科目的省份,专家建议通过数学/物理等学科渗透AI素养考查 [7][8] 技术价值与协同需求 - AI技术可提升教师40%工作效率(备课、作业批改等),释放精力用于高价值教学活动 [2] - 需构建纵向(政策-学校-课堂)与横向(管理者-教师-技术商)协同机制推动转型 [5] - 当前300课时的跨学科教学空间可满足AI通识课程开设需求 [7]
新开普20250521
2025-05-21 23:14
纪要涉及的公司 新开普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布局** - 新开普是国内高校信息化领域龙头企业,主营高校智慧校园一卡通、一校通及智慧校园全站综合解决方案,一校通全国市场占有率约 45%,985 和 211 高校占有率超 50%,已在全国 400 多所高校部署校务管理系统,提供硬件+软件+业务场景全栈式解决方案 [2][3] - 2024 年底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由焦征海和杨钊博士领导,专注模型层、应用层和平台层产品开发,推出定向训练大模型和智能体创作平台,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2][4] 2. **AI 战略与产品** - AI 战略围绕原生 AR 价值创造和存量产品智能化升级,核心产品有“星图系列”大模型和智能体创作平台“新工厂”,已接触 100 多家客户,在校园垂直领域专业大模型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进展 [2][6] - 校园 AI 助手“小美同学”提供 24 小时服务,涵盖迎新、后勤、学工、缴费等场景,具备业务查询、在线预约、费用缴纳和数据分析功能,为学生提供高效生活管理和教育支持 [2][7] - 智能体创建平台支持会议日程/室预约、成绩/课程/一卡通余额查询等应用,通过 API 和数据中台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支持表单类型服务,使 AI 渗透到学校管理与服务 [2][10] 3. **市场商机** - 已在多所高校落地产品,与近 200 所高校沟通,形成签约前商业机会约 2000 多万元,预计 2025 年商机进一步增加,商机转化率约为 60% [4][23] 4. **竞争优势** - 与竞争对手相比,在数据智能论述准确度、问答命中率、智能体创作、提示词、工作流及参数配置、解决学校最后一公里本地应用和数据对接等方面具有优势 [20] - 在 AI 技术与业务系统对接方面有优势,既懂业务又懂 AI,能实现 AI 与传统门户、应用及服务的融合,取得了一些成功实践 [21][22] 5.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预计 2025 年和 2026 年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增长,原因包括信息化设备生命周期更换、技术迭代催生教育数字化转型、国产化替代推动系统升级迭代,1 - 4 月订单和中标数量较 2024 年增长 [23][24] - 公司业务量增长主要依赖 agent 带来的新增量,人工智能等 agent 业务对传统主营业务有显著驱动作用 [25] 6. **与阿里云合作** - 自 2019 年阿里投资后,双方在技术交流、公司治理和生态资源连接合作频繁,阿里提供技术支持及资源共享 [26] - 算力层面,使用云端 GPU 和本地一体机;模型训练方面,阿里云提供最高优先级技术服务支持,后处理提供专家级免费支持;应用层面,通过 TOKEN 调用付费形式使用通义千问,借助 PAI 平台简化研发工作和产品体验,传统合作有更大折扣优惠 [27][28][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智能体创建平台通用能力**:具备联网搜索和接入第三方插件能力,可通过开源数据搭建智能体,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信息检索与科研支持 [11] 2. **智能助手配置步骤**:通过提示词设定角色及基本能力,配置相关工具,低代码开发搭建工作流并配置到智能助手中,设定欢迎语及开场预设问题,发布前预览和调试 [12][13] 3. **智能体平台模型管理功能**:能实现大模型的统一配置、调度和管理,可管理校方或第三方大模型 [14] 4. **AI 产品缓解教师资源紧缺方式**:让一个老师从指导三个学生变为指导七到八个学生,在金工实习课程中检测操作合规性,提供 3D 动画辅导,记录考试问题时间戳并预先打分,检测多个功能点确保操作安全并提供反馈 [15] 5. **项目案例 AI 应用**:西北民族大学项目展示新谷大模型和通用模型在问答与办事场景应用,湖南科技大学项目数字小科结合通用模型与 NLP 搜索模型提供本地化问答、文书办理等服务 [16][17] 6. **模型训练服务内容**:包括定制训练音频到文本转换、视频物体检测和通用语言模型能力提升,打造问答、教学与考试一体化 AI 辅助教学能力 [18] 7. **未发布新产品**:正在开发围绕定制训练能力打造的一体化 AI 辅助教学系统,集成问答、教学与考试功能 [19] 8. **教育行业投资情况**:社会投资对高校信息化投资逐步释放,预计促进高校信息化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大型设备更新政策对信息化投入有促进作用,财政及社会投资占大头 [24]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数字教育安全与伦理:挑战、共识与行动”平行会议举行
长江日报· 2025-05-17 08:50
数字教育战略与政策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积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 [1] - 武汉作为中心城市,正全面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统筹推动数字教育集成化发展、智能化引领、国际化合作 [2] - 中国政府主张共创治理机制,加强全球务实合作,推动构建健康安全的全球数字教育生态 [1]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武汉希望深化数字教育国际合作,共建全球教育数据安全协作网络,共研智慧教育伦理准则 [2] - 计划共同发起设立数字教育伦理实验室、安全人才库、文明对话坊等平台 [2] - 主张共享教育资源,保障教育数字化平台高质量运行,确保全球教育资源供给质量 [1] 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 - 主张共守伦理底线,建立"人工智能+教育"安全保障制度 [1] - 主张共建安全基座,协同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全面落实教育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 [1] - 会上成立了人机交互与信息安全中心,发布了《安全人工智能赋能产教融合创新联合行动计划》 [2] 专家参与与学术交流 - 会议邀请图灵奖得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学者交流发言 [2] -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等专家参与会议 [2]
鸿合科技24年度全球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25年将围绕五大方向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全景网· 2025-05-16 23:16
公司战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围绕AI赋能、海外市场拓展、教育服务板块扩张、运营管理体系优化及产业链投资五大方向推进高质量发展 [1] - AI赋能方面将深度融合大数据与AI技术打造智能助教等创新应用并建立全流程用户反馈机制 [1] - 海外市场在巩固欧美成熟市场同时开拓拉美、中东非等新兴区域加速向整体方案供应商转型 [1] - 教育服务板块以"小优成长书房"为核心通过线上线下多元渠道迅速扩充门店数量 [1] - 未来发展战略包括全球化战略、AI赋能战略、双轮驱动战略和卓越运营战略四大方向 [8] 业务发展现状 - 主营业务聚焦教育科技行业主要产品线包括互动教学终端、数字标牌等组合为智慧教室等综合解决方案 [1] - 国内已建立强大渠道网络与数千家经销商合作销售网点覆盖全国各级省市县 [2] - 海外教育信息化交互显示产品在北美、EMEA、APAC三大区域市场位居第一梯队 [3] - 教育IFPD/IWB产品全球教育市场排名第二海外自有品牌"Newline"在美国市场排名第一 [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2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亿元 [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71亿元占营收比例4.85% [5] - 在北京、深圳等五地设立研发中心拥有完整研发体系 [5] - 在智能交互显示关键技术方面处于教育行业领先地位 [5] - 设立鸿合AI研究院聚焦AI视觉、语音识别和教育大模型技术研发 [5] - 2024年新增国内授权专利136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58件国外授权专利7件 [5] 教育服务业务 - "小优成长书房"为6-15岁中小学生打造的第三空间已签约加盟店100余家 [2] - 54家加盟书房在北京、安徽等35个省市正式开业 [2] - "鸿合三点伴"提供数百门优质双师课程为中小学课后服务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3] - 智能自习室业务模式快速发展为中小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和智能辅导 [7] 海外市场拓展 - 教育信息化产品于2011年进军国际市场采用本地化运营模式 [3] - 全球教育IFPD平均渗透率远低于中国市场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7] - 将发挥本土化运营、领先软硬件产品及产研一体化三大核心竞争优势 [7] - 各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公司提供发展机遇 [7] 股东回报 - 2025年3月实施特别分红向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81元共派发3亿元 [6] - 特别分红占2024年净利润比例为135.21% [6] - 上市以来逐步建立稳定分红机制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6] 行业环境 - 国家政策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7] - 新技术如AI、大数据等在教育管理与教学服务中持续应用 [7] - 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7]
AI教育从试点迈向全域
广州日报· 2025-05-16 03:35
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政策 - 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深化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提出未来三年将从六大方向发力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转段升级,包括深化通识教育普及、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多方联动机制、示范推广机制和保障体系 [1] - 广州计划以"三个融合"为主线推动AI与教育创新:产教融合(产业反哺教育)、智教融合(AI助教育跃升)、五育融合(技术向善导向) [2] - 广州市教育局提出未来三年目标是从"普及"转向"深化",从"试点"迈向"全域" [3] 广州市AI教育发展现状 - 广州自2018年起试点中小学AI课程,2023年将1—8年级普及AI教育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目前AI教育已覆盖全市超1500所学校,惠及200多万名学生 [2] - 活动展示机器狗、智慧纸笔、棋类机器人、无人机足球等前沿技术在教育场景的应用 [1]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规划 - 小学阶段将开设AI启蒙实验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启蒙教育 [3] - 初中开发"AI+广府文化"项目式课程,结合地方特色拓展AI教育 [3] - 高中建设大模型应用创新工坊,通过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基础通识+特色拓展+拔尖创新"三级课程链 [3] - 持续开展"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支持学生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的AI高端实验室参与技术研究 [3]
荆楚大地的智慧高教答卷
环球网· 2025-05-12 17:56
来源:中国网 大模型赋能下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 类似的教与学革命也在武汉理工大学上演。学校与科大讯飞共同打造的"材料+"大模型,已为2800余名 本科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就像一位既懂材料学,又懂相关交叉学科的专业导师。"材料学院学生如 是评价。目前,该大模型已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与此同时,学校与科大讯飞联合实施的人 工智能赋能教育"1+1+N"行动计划,也正在以"教学管评服"的多场景AI赋能,成为可复制推广的高教数 字化转型"武理方案"。 科研中的"智能伙伴" AI正从减负增效的"工具"升级为科研创新的"协作者"。在华中师范大学的实验室里,博士生李同学正在 使用星火科研助手查阅文献。"过去,要研读全球每日新增的近百篇文献至少需要十几个小时;有了 它,仅需几分钟就能得到综述报告,实在是太方便了。"依托科大讯飞科技文献大模型,集成果调研、 论文研读、学术写作、垂直领域知识服务于一体,星火科研助手成为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 的"智能伙伴"。 星火科研助手成果调研 "这个化石标本源于哪个地质年代?"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课堂上,学生拍下古生物化石图片,轻 触屏幕并输入问题,元古大模型即刻给出专业解 ...
方直科技(300235)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025-05-09 18:16
国际化与业务拓展 - 秉持开放合作国际视野,子公司木愚科技参加国际性展会,探索出海业务 [2] - 2024 年全资子公司木愚科技在 AI 与教育结合领域创新,与院校及教研机构合作,未来开拓多领域业务市场 [13][14]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核心,融合多模态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打造 AI 课程系统和 AI 数字化实训系统等产品 [2][7] - 2024 年技术研发与产品矩阵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化升级,底层运营平台数据全链路贯通,新一代智能教育产品研发有突破 [4] - 获得多项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发明专利于软件著作权,与多所院校合作,为战略项目奠定技术基础 [7] - 2025 年计划推出专为儿童设计的 AI 消费电子产品,构建“硬件+内容+服务”生态体系 [10][11][18][19] 市场与营销 - 2024 年线上业务占营收 30%,2025 年有望突破 [21][22] - 实施精准渠道战略,构建立体化营销网络,建立“直营+代理”销售体系,推进数字化营销能力建设 [15] - 2025 年计划分析淘汰低效渠道,集中资源拓展重点区域,构建“AI 智能投放+OMO 中台” [24] 财务状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9.4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45.5%,原因是市场变化、业务结构调整及费用增加 [16][17] - 2024 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系薪酬、股权激励费用、专项审计费用增长所致 [9] - 2024 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22.99% [24] 发展战略与规划 - 2025 年整体目标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提供智能教育产品与服务,业务延伸至多领域,推动生态协同发展 [15] - 经营计划是以 AI 软硬一体化方案推动教育升级,打造“教育+技术+产业”闭环生态,以区域化营销和技术创新打造教育数字化产品生态链 [15] 产品优势与差异化 - 优势在于依托行业领先地位与品牌势能,构建客户价值网络,延伸拓展业务,具备快速响应、精准定制服务能力,拥有千万级师生用户生态 [4] - 通过智能生产体系构建、应用 AIGC 技术、基于学情画像推送、上线沉浸式学习模块、实现多形式无缝衔接等策略形成差异化优势 [20] 教育内容资源 - 构建内容生产体系,包括学科覆盖、地域适配、AI 驱动自动化生产 [22] - 技术赋能内容迭代与个性化,包括错题反馈闭环、自适应内容推送、多模态呈现 [23] 其他事项 - 2025 年 6 月 25 日晚间公告拟以 5375 万元转让深圳罗湖蓝海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0%股权,有利于聚焦主营业务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