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数字服务普惠便捷 数据市场快速成长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 国家数据局将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公共服务、数字生活、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3]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去年启动,针对数据领域难题组织了可信数据空间等6个技术路线的创新探索,未来将进一步聚焦高质量的标准构建、大规模的设施部署、市场化的生态运营 [8] 数字服务应用 - 我国网民数量已达11.2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9.7%,数字服务正惠及更多百姓 [2] - 公共服务方面,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2] - 数字教育方面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字社保覆盖75%以上人口 [2] 数据要素市场化 - 数据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国家数据局已发布70个示范场景,覆盖智慧农业、医疗健康、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领域 [4] -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已建设超过3.5万个,未来将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 [5][6] - 今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达到3328个,同比增长70%,其中人工智能领域的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7] 数据市场发展 - 越来越多数据进入市场,今年二季度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增供需主体达到2600多家 [7] - 一批从事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等业务的企业快速成长,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7] - 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实现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全国互认" [7]
今年底数据流通节点城市将扩大到50个左右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4:16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增长34倍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2] - 已建成25个城市节点布局16个省区市数据基础设施架构7月底完成互联互通预计年底节点城市扩至50个覆盖80%省区市 [3] -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吸引超2000家主体接入支撑政务治理金融风控等上百场景应用上架近万个数据产品 [3]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国家数据局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2024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1] - 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交易机构挂牌数据集总规模达246PB上海天津安徽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模式 [4] - 已布局成都沈阳合肥等7个数据标注基地推动数据标注产业发展 [4] 数字技术创新与产业突破 - 集成电路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装备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 [2] - 截至2024年底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2] - 数字经济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业创造新就业机会 [2] 高质量数据集发展 - 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总体量超400PB相当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140倍 [3] - 将重点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领域数据高地培育"为优质数据买单"市场共识 [4] 数据流通与应用生态 - 制定《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三统一"互联互通要求提出匿名化处理等9项技术规范 [2] - "十五五"期间聚焦高质量标准构建大规模设施部署市场化生态运营打造世界领先数据基础设施 [3]
国家数据局:加快培育壮大数据市场
期货日报网· 2025-08-15 01:27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展 - 制度规则更加明晰:2022年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提出数据三权分置制度设计 各部门推出50多项配套政策 20多个地方出台数据条例 10个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积极探索产权、流通交易等制度建设 [1] - 数据供给更加充分:2023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同比+70%) 高质量AI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某农商行运用多源数据推出"社保e贷"产品 不良贷款率降至0.28% 最快5分钟完成自助办贷 [2] 数据市场生态发展 - 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中央企业新成立近500家数字科技类公司 约2/3金融、制造、互联网龙头企业采购物流、气象等数据 2023年Q2主要交易机构新增供需主体2600多家 [2] - 产业链专业化程度提升: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企业快速成长 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向专业化领域拓深 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加快成立数据业务团队 [2] 数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 硬件设施完善: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 [3] - 交易环境优化:推动数据交易机构整合与互认互通 北京、上海、浙江实现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全国互认" 发布合同示范文本预计提升交易效率30%以上 [3]
事关算力,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23:02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4]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较2020年增长5倍 [4]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较2020年增长34倍 [4] 数字技术创新突破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5] - 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覆盖1200多类产品 [5]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领域不断突破 [5] 数字经济发展成就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2] - 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5] - 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 覆盖超80%制造业行业大类 [5]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2024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8] - 支持各地开展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先行先试 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6] - 数据交易机构挂牌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246PB 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 [10]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 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 总体量超400PB [10] - 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训练占比超60% 部分模型达80% [10] - 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 [11]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 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 全球占比26.67% [2] - 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 [2][6] - 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核心要素 支撑模型进化驱动行业智能化 [11]
事关算力,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22:46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 -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经济等发展迅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 -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3] - 截至2024年底我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1] - 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在全球占比达26.67% [1]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 [3]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较2020年增长34倍 [3]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有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3] 数字技术创新突破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3] - 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3]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断突破 [3] 数字经济发展 - 截至2024年底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4] -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4] - 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4][5] - 数字经济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业 [5]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 [5] - 2024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7] - 2025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7] - 截至2025年6月底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总体量超400PB [9] 人工智能数据应用 - 截至2025年6月底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 [9] - 数据交易机构挂牌的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246PB [9] - 国内多数模型训练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超过60%,部分达80% [10] - 中文高质量数据开发和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推动AI模型性能快速提升 [10]
“十四五”数字经济动能强劲,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20:01
数字中国建设成就 -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经济等发展迅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 -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2] - 截至2024年底,我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1] - 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在全球占比达26.67% [1]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较2020年增长34倍 [2]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有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2] 数字技术创新突破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2] - 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2]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断突破 [2] 数字经济发展 - 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3] -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3] - 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3] - 数字经济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业 [3]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2024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4] - 2025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4] - 数据交易日趋活跃,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 [3] 人工智能数据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总体量超过400PB [6] - 各地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 [6] - 数据交易机构挂牌的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246PB [6] - 国内多数模型训练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超过60%,有的达80% [6]
数字服务正惠及更多百姓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较2020年增长34倍 [2]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数字技术创新突破 - 集成电路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完整产业链 [2] - 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覆盖1200多类产品 [2]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持续突破 [2] 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 - 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2] - 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2] -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加速 [2] 数字公共服务普及 -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网民数量11.23亿人 [1][3] - 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1亿人次 医保码用户超12亿人 [3] - 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10.7亿 覆盖75%以上人口 [3] 数字生活应用场景 - 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100% [3] - 即时零售智能网联汽车微短剧等新业态持续涌现 [3] - 社区智能健康管理远程问诊等应用普及 [3] 社会治理数字化 -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纵深推进 [4] -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持续深化 [4] - 自然灾害智能预警应用取得实效 [4][5]
年底前将数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证券时报· 2025-08-14 17:18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 - 国家数据局计划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并部署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年底前将数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1][5][9] - 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增长34倍),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3] -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覆盖1200多类产品[3]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同比增长70%),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4] - 数据应用案例:农商行"社保e贷"不良贷款率降至0.28%,自助办贷最快5分钟完成[4] - 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相当于1564万个国家图书馆资源总量)[10] 数据产业规模与赋能效果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超40万家,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6] - 行业赋能案例:农业智慧施肥增产5.5%,工业钻井决策效率提升15倍,服务业车货匹配效率提升30%[6] - 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集聚企业超10万家[7] 人工智能与数据交易发展 - 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1千亿增至30万亿(1年半增长300倍)[14] - 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总量400PB),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挂牌规模达246PB[14] - 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新模式,布局7个数据标注基地[14] 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 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7月底完成16省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年底节点城市扩至50个[11] - 制定《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匿名化处理等9项技术规范[10]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四五”以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新华社· 2025-08-14 17:15
8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 宏,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新华 社记者 李鑫 摄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记者古一平、高亢)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 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 得显著成就。 8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 宏,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这是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会上介绍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刘烈宏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 ...
国家数据局:“十四五”时期 我国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显著
新华财经· 2025-08-14 13:18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较2020年增长34倍 [2]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 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中5个位于西部 [2] 数字技术创新突破 - 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覆盖1200多类产品 [3]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3] - 集成电路形成完整产业链 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 [3]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2023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4] - 2024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4] -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加快构建 [4] 数字经济发展动能 - 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5] -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5] - 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 覆盖超80%制造业行业大类 [5] - 数据赋能使农业产量综合提升5.5% 工业钻井决策效率提升15倍 服务业单车运行效率提升30%以上 [5] - 数字经济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业 [5] 数字公共服务提升 - "高效办成一件事"进入制度化常态化阶段 [6] - 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6] - 数字化打破传统公共服务中的流程壁垒和数据壁垒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