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

搜索文档
大金融观察系列之十一:保险减持银行资本债,怎么看?
华西证券· 2025-05-14 09:52
证券研究报告|固收研究报告 [Table_Date] 2025 年 05 月 14 日 [Table_Title] 保险减持银行资本债,怎么看? [Table_Title2] 大金融观察系列之十一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近期保险为何净卖出银行资本债? 2024 二季度以来保险配置行为发生变化。2021 年-2023 年保险机构大规模增 持银行资本债,但 2024 年二季度开始,保险持续减持银行资本债。此外,保 险机构是典型的配置盘,逢调加仓、上涨时减持,因此保险机构每日净买入其 他类债券(主要是银行资本债)规模与 5Y AAA-二级资本债信用利差走势整体 呈现正相关。不过 2023 年四季度以来,多次出现两者相关系数为负的情况。 原因可能在于三个方面。第一,银行资本债近几年收益率持续下行,相对性价 比偏低。第二,近几年地方政府债供给充足,保险机构更加青睐此类资产,加 大了配置力度。第三,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下,保险机构资产端和利润端 的波动加大,对于银行资本债这类估值波动幅度很大,且必须被纳入 FVTPL 账户管理的资产更为谨慎。 今年以来,保险对于银行资本债的配置意愿不强,尤其 3 ...
险资“爆买”银行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21:09
作 者丨曹媛 编 辑丨孙超逸 去年以来险资频频举牌,尤为青睐银行股。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信息显示, 截至5月9日,今年以来险资已有1 3次举牌 ,其中6次为举牌银 行股,包括平安人寿举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2次),瑞众保险举牌中信银行, 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 据WIND数据,从险资重仓持股情况来看,截至一季度末,险资对银行股持股数量和市值均在 险资持股行业中位居前列。 而在一众保险机构中, 中国平安及"平安系"公司举牌银行股的频次较高 ,平安人寿更是多次 增持、举牌招行H股。 Wi n d 数 据 显 示 , 截 至 今 日 收 盘 , 六 大 国 有 银 行 H 股 股 息 率 普 遍 高 于 5% , 其 中 工 商 银 行 为 6 . 0 5%、农业银行为5 . 3 8 0%、中国银行为5 . 7%、建设银行为6 . 4 4%、交通银行为5 . 7 8%、邮 储银行为5 . 8%。 在2 0 2 4年业绩发布会后,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类 似观点,"国有大行有稳健的经营基本面,且有低波动、高分红、低估值特点,平均股息率5% 以上,较当前2%—2 . 5%的保险 ...
年内举牌至少13次,险资“爆买”银行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9: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去年以来险资频频举牌,尤为青睐银行股。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信息显示,截至5月9日,今年以来险资已有13次举牌,其中6次为举牌银行股,包括 平安人寿举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2次),瑞众保险举牌中信银行,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 行。 据WIND数据,从险资重仓持股情况来看,截至一季度末,险资对银行股持股数量和市值均在险资持股 行业中位居前列。 而在一众保险机构中,中国平安及"平安系"公司举牌银行股的频次较高,平安人寿更是多次增持、举牌 招行H股。 此外,险资频频举牌背后凸显其普遍面临的"艰难抉择",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目前上市险企股票投资 以FVTPL为主,股市波动对当期净利润影响较大,而通过配置长股投或者高股息(OCI)策略,可以降 低权益工具投资的投资收益波动,优化资产负债管理。 据国信证券统计,当前上市险企FVOCI权益类资产占比仍低,具备较大增配空间。目前上市险企权益配 置比例约为11%左右,而OCI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仅为5%,有较大上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增量政策也将提升险资入市积极性。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就"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 ...
上市寿险公司2024年大赚,靠投资还是保险?
证券时报· 2025-04-07 14:39
作为会计界最大"黑箱",带有准备金负债的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表,让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经营业绩对外界而言犹如"雾里看花"。 为了让保险公司的财报更易理解、利源更清晰、与其他行业更可比,会计界的新保险合同准则酝酿多年,自2023年开始在我国上市险企中开始实施,与之同 步实施的还有新金融工具准则。 基于新准则,保险公司的利润中,有多少来自保险业务,多少来自投资业务,看得相对更清楚了。 随着2024年年报披露,可以看到上市寿险公司利源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相较2023年多家公司投资业绩为负的情况,2024年各家险企投资业绩大增,并均实 现保险和投资对利润的正向贡献。 中国人寿:盈利破千亿、投资业绩贡献转正 2024年,中国人寿A股年报首年执行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在新准则下,该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069亿元,同比增长108.9%。 利源方面,中国人寿实现了保险和投资的两端贡献,投资贡献更大。此前的2023年,中国人寿的投资服务业绩贡献为负,盈利均来自保险服务业绩。 2024年,中国人寿保险服务收入为2082亿元,保险服务费用为1805亿元,简单计算保险服务业绩约为276亿元。据中信证券研报测算,中国人 ...
深度丨“最强盈利”财报下,险企如何面对分红难题?
券商中国· 2025-03-31 10:09
迎来"最强盈利"财报季,如何分红派息却成了上市险企的新难题。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上市险企净利润、净资产及股东分红率等核心财务指标的不确定性提升。相较旧 准则,新准则下上市险企的净利润表现与资本市场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单一年度的净利更加难以反映保 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长期负债经营的真正价值。在净利润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如何管理财务波动和制定 稳定可持续的分红政策,是需要解决和应对的课题。 "最强盈利"下的分红难题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2024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 润3476亿元,同比大增77.7%,迎来了"盈利最强"财报季。 在2024年净利润大增的情况,险企分红也相当大手笔。统计显示,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分红907.89亿元, 同比增长超两成,分红数额亦创新高。 在五家险企中,新华保险的分红被多份研报认为超出预期。在2024年盈利增加201%的情况下,该公司分 红比例保持在不低于30%的水平上,2024年全年合计拟派发股利78.93亿元,同比大幅增加近200%,分 红接近2023年全年净利润。这一分红方案随之受到资本市场正向反馈。 不过,新华保险2024年分红对其偿 ...
牛!五大上市险企去年净赚近3500亿,创历史新高!
券商中国· 2025-03-29 15:35
A股五大上市险企年报发布完毕。受益于"资负"两端发力尤其是去年三季度以来的资本市场行情,叠加新会 计准则实施,上市险企纷纷交出亮眼的年度答卷。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去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476亿元,同比大增77.7%。 净利创历史新高 统计显示,五家上市险企2024年净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 其中,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去年归母净利润均超千亿元。其中,中国平安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266.07亿 元,同比增长达到47.8%,净利润额为历史第三高。2023年同期,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为856.65亿元。 中国人寿去年净利润首破千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69.35亿元,同比增长达108.9%。其他三家公司中, 中国太保实现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增长64.9%;中国人保实现归母净利润428.69亿元,同比增长 88.2%;新华保险实现归母净利润262.29亿元,同比增长201.1%。这四家险企归母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 高。 投资收益大增是主因 中国太保寿险去年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16.8%,同比上升3.5个百分 点。经济假 ...
净赚千亿!中国人寿业绩翻倍
券商中国· 2025-03-27 18:52
3月26日晚,中国人寿交出2024年业绩,净利润首破千亿。 年报显示,中国人寿2024年归母净利润1069.35亿元,同比大增108.9%,每股收益3.78元。对于全年业绩,多份研报认为符合预期。 对于净利润大增原因,中国人寿在年报中提到,该公司把握市场机会开展跨周期配置,持续推进权益投资结构优化。2024年股票市 场低位震荡后快速反弹,公司总投资收益大幅提升。 27日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管理层进一步回应了投资收益大增原因及分红派息等问题。 股市净加仓超1000亿元,收益大幅提升 作为驱动利润大增的主要因素,中国人寿2024年总投资收益业绩表现亮眼。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2024年总投资收益达到3082.51亿元,为首次超3000亿元。这一指标此前最高为2021年的2100余亿元,大多数年 份不到2000亿元。 其2024年总投资收益率为5.50%,较2023年的2.57%提升近3个百分点,创下十年来新高,也是自2010年以来仅次于2015年的第二高 水平。 "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种因素的综合驱动,"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回应投资业绩时表示,更关键地在于构建了一个多元稳健的 投资组合。 她提到,多年来,中国 ...
关键数据,有两个保险巨头没披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1 20:42
作 者丨曹媛 编 辑丨孙超逸 在 上 市 险 企 普 遍 按 月 披 露 保 费 收 入 数 据 时 , 记 者 注 意 到 , 中 国 人 寿 ( 6 0 1 6 2 8 .SH , 2 6 2 8 .HK)、中国平安(6 0 1 3 1 8 .SH,2 3 1 8 .HK)至今还未披露2 0 2 5年1月单月保费收入。 而 在 2 0 2 4 年 , 中 国 人 寿 于 2 月 8 日 公 布 了 去 年 1 月 保 费 收 入 , 于 3 月 11 日 公 布 1 - 2 月 的 保 费 收 入;中国平安于去年2月2 0日公布1月保费,于3月1 5日公布1 - 2月的保费收入。 与此同时,今年有不少保险机构于2月中下旬已经如期公布了1月保费数据,如新华保险、中 国太保、阳光保险、众安在线、国华人寿等。从历年数据来看,寿险公司在每年1月、第一季 度的保费收入主要受益于"开门红"。 今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部分保险机构暂不公布单月保费收入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 保 费 数 据 并 非 监 管 要 求 披 露 的 信 息 , 是 自 愿 性 信 息 披 露 公 告 , " 这 是 一 个 正 常 现 象 , 它 ...
央行行长潘功胜发声,事关货币政策、风险防控|两会时间
和讯· 2025-03-06 19:21
货币政策调整与传导 - 2024年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明显下行,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在7%-8%之间,高于名义经济增速约3个百分点[2] - 2025年货币政策将择机降准降息,当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均有下行空间[2] - 未来将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2] - 将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规范不合理市场行为,推动落实银行补充资本金等措施,促进产业供求动态平衡[2] 汇率政策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同时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3]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将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贷款、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4] - 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用于研发投入、项目建设等,支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5] - 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将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至10000亿元[5] 金融风险防控 - 2024年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6%、不良贷款率1.5%、拨备覆盖率211%,均显著高于监管标准[6] - 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已下降一半,通过多种方式稳妥处置中小银行风险[6] - 约40%的融资平台通过市场退出、市场化转型等方式退出融资平台序列[6] - 融资平台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约14.8万亿元,较2023年初下降25%,新发行债券平均利率为2.67%[7] 金融市场稳定措施 - 创设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互换便利操作金额合计1050亿元,上市公司拟申请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约750亿元[7] - 金融机构与近900家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达成合作意向[7] - 未来将聚焦宏观经济波动与金融风险联系,防范外部风险冲击,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7]
险资大动作!四度举牌银行股
互联网金融· 2025-02-26 17:42
平安人寿表示,本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股票的资金来源是平安人寿的保险责任准备金。参与此次举 牌的关联方为平安资管,是公司的受托方,也是由同一控股股东中国平安控股的公司。平安资管通 过竞价交易方式买入农业银行H股股票。截至2025年2月17日,平安人寿持有农业银行H股股票的账 面余额为64.63亿元,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14%。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安人寿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为9611亿元,占2024年三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 为20.96%。截至2024年9月30日,平安人寿总资产为48258.96亿元,净资产为3176.13亿元,综合偿 付能力充足率为200.45%。 平安人寿四度举牌银行股 在举牌农业银行H股不久前,平安人寿已举牌三家银行股。 2月2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显示, 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寿 发布关于委托投资农业银行 H股股票举牌的信息披露公告。 平安资管受托平安人寿资金,投资于农业银行H股股票,于2月17日 达到农业银行H股股本的5%,触发平安人寿举牌。 这是去年底平安人寿举牌工商银行H股、今年1月份举牌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后,近期第四 次出手举牌银行股。 以每股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