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
搜索文档
武汉内外贸并驱激活双循环 从“中部中心”迈向“全国核心枢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08:01
文章核心观点 - 武汉通过深度协同内贸流通与对外开放,成为国内大循环关键环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商务经济展现强劲动能 [1] 内贸升级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 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629.3亿元,稳居全国前十,2024年社零额增幅5.3%跃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一,2025年1-8月增速6.1%保持前列 [1][3] - 商业载体国际化品质化发展,新开业武汉SKP、武商梦时代等新型消费地标,武商梦时代广场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新引进丽思卡尔顿等项目,建成12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2] - 本土商业龙头加速全国布局,武商集团落子南昌,中百罗森便利店门店数超800家,新式茶饮品牌“爷爷不泡茶”门店超2000家,“益禾堂”全国签约门店超8000家 [2] - 近三年引进各类首店超千家,总数全国第六,武汉亲橙万象汇首月销售额突破2亿元,宇树机器人全球首店落地武商MALL [3] 外贸突围与新业态发展 - 2024年武汉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10.5%,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四、中部第一,2025年1-8月增长17.1%跃居全国第二 [4] - 高科技企业全球化布局,高德智感红外热成像技术进入世界主流市场,人福医药构建覆盖全球的医药全价值链体系 [4] - 跨境电商近三年年均增长48.3%,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年均增长22%,知识密集型服务占比提升至45%,拥有5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和10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5] - 三大综保区进出口额突破千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29.6%,东湖综保区跻身全国及中部地区“双A类”综保区 [5] 枢纽优势与开放平台 - 陆路中欧班列(武汉)连续两年开行超千列,通达欧亚40国120城,水路武汉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187.63万标箱居长江中上游第一 [7] - 武汉成为全国物流枢纽第二城,拥有3个国家一类口岸和9类13个指定监管场地 [7] - 2024年举办展会节事活动1060场,展览总面积330.35万平方米连续两年突破300万平方米 [7] - 建成全国首个AI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服务全省近万家外经贸企业,长江国贸平台累计进出口额突破5600亿元,汇集全球近200国600港口的20亿条贸易数据 [6] 企业案例与产业联动 - 武商集团打造武商梦时代、武商MALL、武商城市奥莱构成中部高端消费矩阵 [2] - 良之隆集团连续13年举办中国食材电商节,并在越南、印尼等多国举办全球食材贸易节推动中餐出海 [8] - 武汉高盛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合资建厂,实现从产品输出向本地深耕的战略转型 [5]
200家企业落展 第三届新发地农产品博览会在京启幕
北京商报· 2025-10-11 15:17
大会概况 - 大会主题为“数智引领、产业融通”,集中呈现前沿成果 [1] - 规划举办1场开幕式、2场专业推介会,并设立4大主题展区 [1] - 汇聚约200家企业,全面展示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最新实践 [1] 产品推介与市场目标 - 来自山西隰县等8个市县的代表集中推介了当地农产品,包括隰县玉露香梨、河北赞皇大枣、海南椰子等 [1] - 隰县玉露香梨今年产量约1亿斤,目前每年约有20%销往北京,产业协会希望借助推介将北京销售占比提升至50% [1] 产业链合作与投资 - 展会期间共达成37项产业链合作,覆盖智慧种植、数字仓储、跨境贸易等领域 [1] - 合作总投资额超12亿元,涉及全国28个省(区、市)及东盟6国 [1] 技术应用与平台建设 - 集中展示智慧种业、净菜加工、集采集配、智慧厨房、食品检测及厨余垃圾循环利用等全链条技术应用 [2] - 北京新发地市场正推动建设覆盖330万亩种植基地的数字化平台,为蔬菜赋予“数字身份证” [1] - 旨在打造沉浸式数智美食生态体验场景,推动新发地数智美食生态园建设 [2] 品牌与平台发展战略 - 通过链接全球产区资源,促进国内外市场互通 [2] - 旨在提升“新发地”品牌影响力与平台经济能级 [2] - 大会目标是构建全国领先的农业创新资源对接平台 [1]
发展服务贸易如何“补短锻长”
经济日报· 2025-10-11 10:08
行业总体表现 - 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在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前8个月,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7370亿美元,规模稳健增长 [1] - 行业处于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动能加速转换的新发展阶段 [1][3] 贸易结构变化 - 知识密集型服务成为新引擎,服务贸易从传统领域向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的领域转变 [2] -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增速提升,数字文化产品如网络文学、网游、网剧出海步伐加快 [2] - 旅行服务强势复苏,免签政策提升吸引力,推动服务贸易逆差收窄 [2] - 传统服务业如物流、建筑占比仍较高,而高附加值的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进口依存度高达60% [3] 科技创新与赋能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题为“数智领航,服贸焕新”,展示人工智能、5G/6G、卫星通信等前沿技术 [2] - 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到金融、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推出AI沉浸式体验、AI教育解决方案等服务产品 [2] - 科技创新极大地拓展了服务贸易的时空边界 [2] 区域发展格局 - 东部地区对全国服务贸易贡献占比接近80% [3] - 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增速快但总体规模小 [3] 政策支持方向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扩规模、优结构、强支撑”为核心目标 [4] - 政策提出13项具体举措,旨在破解服务贸易企业融资难、数据跨境流动不畅等瓶颈 [4] - 明确将数字服务、绿色服务等新业态作为重点支持方向,通过财税金融、便利化改革、创新驱动三大维度构建全链条政策体系 [4] - 政策层面强调推进重点领域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逐步减少或取消外资在服务业中的占比限制 [1][3] 发展机遇与挑战 - 中国在全球数字服务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度不足15%,在数据跨境流动、数字税等核心议题上受制于欧美主导的规则体系 [3] - 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并重,服务消费已成为扩内需的重要抓手,需通过场景创新和业态融合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4] - 利用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引力”与人均收入中等水平的“潜力”,吸引全球要素资源参与经济“双循环”构建 [4]
浙江开展标准稳链提升行动 部署人工智能等17个领域标准化工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10-10 13:05
行动计划与目标 - 浙江省发布《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7年制修订关键核心国际标准、国家标准400项以上 [1] - 行动计划围绕未来产业布局、新兴领域培育等部署人工智能等17个领域标准化工作 [1] - 重点谋划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标准制定组织、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等3项政策举措 [1] 具体举措与产业对接 - 活动开展技术委员会对接,签署大宗商品储运、电工电子产品环境保护、宠物用品等领域标准化合作备忘录4项 [2] - 22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代表与35家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沟通,现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14项 [2] - 行动将深入实施标准稳链项目,强化“链主”企业带头作用,加快关键技术和先进工艺向标准转化 [1] 地方成果与基础 - 温州市已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133项、行业标准394项、“浙江制造”标准464项 [2] - 温州市承担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0个、省级项目164个,发布“对标达标”方案391个 [2] - 浙江省是全国首批国家标准化发展试点省份之一 [1]
世贸组织大幅下调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
新华网· 2025-10-08 00:12
全球贸易增长预期调整 - 世界贸易组织将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大幅下调至0.5%,较2024年8月预测的1.8%显著降低 [1] - 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2024年8月预测的0.9%上调至2.4% [1] 全球服务贸易展望 - 预测2025年全球服务出口增速将从2024年的6.8%降至4.6% [1] - 预测2026年全球服务出口增速将进一步降至4.4% [1] 贸易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4.9%,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6% [1] - 北美地区为规避高关税提前扩大进口、宏观经济条件改善、人工智能相关商品需求激增是驱动增长的主要因素 [1] 贸易环境风险与韧性 - 贸易限制措施和政策不确定性向更多经济体及行业蔓延,构成主要下行风险 [1] - 尽管面临单边关税措施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强劲逆风,全球贸易仍展现一定韧性,得益于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性和成员对关税变化的应对措施 [1]
赵晋平 | 服务贸易政策创新:出口结构升级与进口优化
搜狐财经· 2025-10-04 11:13
服务贸易总体表现 - 2025年1-5月服务进出口额达3.2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服务出口1.4万亿元,增长15.1% [3] - 2025年1-2季度服务进出口发展综合指数为102.2%,服务出口发展综合指数为107.9%,表明发展质量和水平继续稳步提升 [4][5] - 服务贸易在外贸总额中占比提升至14.9%,对全部外贸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3.9%,稳外贸作用持续增强 [26] 服务出口主要特点 - 服务出口行业发展指数达115.1%,出口金额实现15.1%的两位数增长,延续2024年以来的快速回升势头 [5][10] - 维护和维修、运输、旅行以及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增速高达20%以上,其中旅行服务出口增长74.2%,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增长59.1% [10] - 人文服务出口结构指数达147.5%,供应链服务出口增长28.6%,结构指数达111.2%,在全行业中的重要性明显加强 [11][12] - 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结构升级指数仅为92.6%,连续4个季度低于基准水平,第二产业相关服务出口结构指数仅为87.3%,结构升级进展有所放缓 [5][14] 服务进口主要特点 - 2025年1-2季度服务进口发展综合指数为100.9%,服务进口金额仅增长2.7%,增幅明显小于服务出口,面临下行压力 [15][16] - 加工服务进口出现72.8%的强劲增长,保险和养老金服务进口增长29.1%,金融行业服务进口结构指数回升至122.4% [16][17] -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发展指数小于100%,结构指数仅为93.9%,服务进口结构升级进程受到制约 [18] 服务贸易收支平衡 - 2025年1-2季度服务贸易平衡指数(BOP口径)为-20.3%,相对逆差率比2024年同期缩小5.3个百分点,贸易失衡状况有所改善 [19] - 第二产业相关服务保持较大顺差,平衡指数达36.1%,其中加工服务相对顺差率高达73.4% [20]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顺差规模扩大至1154亿元,平衡指数为9.5%,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21] - 旅行服务收支平衡指数为-67.7%,金融行业服务收支逆差达536亿元,平衡指数扩大至-48.2%,是逆差主要来源 [23]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服务出口同比新增1868亿元,大约直接拉动第三产业名义值净增0.51个百分点,服务出口成为助推国内服务业增长的新兴力量 [28] - 2025年1-2季度服务贸易逆差为7395亿元,比2024年同期缩小1288亿元,相当于全部贸易顺差额净增12.0%,有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压力 [27] 未来发展展望 - 预计2025年1-3季度服务出口发展综合指数为107.3%,全行业服务出口金额将实现13.0%左右的较快增长 [32] - 预计2025年1-3季度服务进口发展综合指数将降至101.6%,服务进口总额预计同比增长4.4%,后劲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33] - 预计1-3季度服务贸易平衡指数改善至-17.6%,相对逆差比上年同期缩减近7个百分点,贸易失衡情况将明显改善 [34]
外汇局,最新报告!
证券时报· 2025-10-01 13:37
国际收支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表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2] - 2025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为2941亿美元,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4]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对外净资产为3.8万亿美元,较2024年末增长16% [7] 经常账户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出口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进口1.2万亿美元同比下降4% [4] - 货物贸易一季度出口增速较高,二季度同比增速回落至6%,进口二季度同比降幅收窄至1% [4] - 服务贸易更加活跃,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收窄13% [4] - 旅行收入同比增长42%至243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旅行支出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5% [4] 外债与对外负债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4368亿美元,较2025年3月末微降0.6% [2][7] - 外债结构保持稳定,本币外债占比52.1%,中长期外债占比42.4%较3月末上升0.2个百分点 [7] - 对外负债中来华直接投资占比51%位列首位,来华证券投资占比30%较2024年末增加1.8个百分点 [7] 政策展望与工作重点 - 外汇管理部门将稳步扩大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实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等一揽子便利化政策 [10] - 将推动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便利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等政策落地见效 [10] - 外汇管理部门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外汇市场逆周期调节和预期管理 [10]
外汇局,最新报告!
证券时报· 2025-10-01 12:49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汇市场展现韧性,人民币汇率稳定 [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经常账户将保持合理均衡,跨境投融资有望稳中向好 [2] - 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并防范外部冲击风险以维护市场稳定 [10] 国际收支总体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2941亿美元,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4] - 2025年6月末对外净资产为3.8万亿美元,较2024年末增长16% [7]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4368亿美元,较2025年3月末微降0.6% [2] 货物贸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 [4] - 货物贸易出口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进口1.2万亿美元,同比下降4% [4] - 出口韧性源于产品新动能提升、进口需求稳步恢复及贸易伙伴多元化 [4] 服务贸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收窄13% [4] - 旅行收入同比增长42%至243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旅行支出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5% [4] - 服务贸易活跃得益于传统收入增长、新兴生产性服务顺差扩大及区域分布稳定 [4] 对外负债与投资结构 - 2025年6月末对外负债中,来华直接投资占比51%,位列首位;来华证券投资占比30%,较2024年末增加1.8个百分点 [7] - 外债结构优化,中长期外债占比42.4%,较2025年3月末上升0.2个百分点 [7] -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比高于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 [7] 政策展望与工作重点 - 外汇管理部门将稳步扩大改革开放,实施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等便利化政策 [10] - 将推动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便利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等政策 [10] - 工作重点包括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保持汇率弹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打击违法违规活动 [10]
来华直接投资继续位列外债首位!外汇局报告:预计跨境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10-01 11:00
国际收支总体状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稳定 [1] - 2025年6月末中国对外净资产为3.8万亿美元,较2024年末增长16% [4] 经常账户 - 2025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2941亿美元,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2] - 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其中出口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进口1.2万亿美元同比下降4% [2] -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收窄13% [2] - 旅行收入同比增长42%至243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旅行支出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5% [2] 外债与对外负债结构 - 2025年6月末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4368亿美元,较3月末微降0.6%,外债规模及币种结构保持稳定,期限结构优化 [1][4] - 本币外债占比52.1%,中长期外债占比42.4%较3月末上升0.2个百分点 [4] - 对外负债中来华直接投资占比51%位列首位,来华证券投资占比30%较2024年末增加1.8个百分点 [4] 政策与展望 - 外汇管理部门将稳步扩大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实施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优化外贸新业态外汇资金结算等便利化政策 [6] - 将推动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便利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等政策落地见效 [6] - 预计美联储未来可能继续降息,境内外融资利差收窄有助于推动企业境外借款回升 [5]
前8个月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7.4% 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
人民日报· 2025-10-01 09:53
服务贸易总体表现 - 1至8月服务进出口总额524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 [1] - 服务出口额为23004.4亿元人民币,增长14.7% [1] - 服务进口额为29472.5亿元人民币,增长2.3% [1] - 服务贸易逆差为6468.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减少2280.7亿元人民币 [1]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 - 1至8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0250.7亿元人民币,增长6.7% [1] - 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1784亿元人民币,增长9.4% [1] -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8466.7亿元人民币,增长3.2% [1] - 知识密集型服务实现顺差3317.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扩大747亿元人民币 [1] - 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8547.2亿元人民币,增速为3.6% [1] -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7131亿元人民币,增速为10.8% [1] 旅行服务贸易 - 1至8月旅行服务进出口达14481.8亿元人民币,增长8.6% [1] - 旅行服务出口增长57.6% [1] - 旅行服务进口增长2.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