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定制公交服务平台上线 “私人定制”功能开启
央视新闻· 2025-05-10 13:20
定制公交服务平台上线 - 上海于5月8日上线定制公交运营服务平台 整合查询、预约、购票全流程功能 [1] - 平台实现需求归集、信息发布、预约支付、客服运维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 [3] - 市民可在线提交定制需求并实时查看进度 平台定期推送定制状态 [3] 线路运营现状 - 上海已开通220余条定制公交线路 覆盖全市16个区 [1] - 线路类型包括通勤线(直达地铁站)、通学线(学生接送)、就医专线等 [1] - 线路命名以"定制"拼音首字母开头 采用差异化车型配置(小车型15人/大车型20人) [2] 运营模式创新 - 采用"私人定制"模式 市民可发起/报名/参与线路定制 [2] - 公交企业实时捕捉出行热点 快速整合分散需求 [2] - 建立服务评价反馈体系 根据市民建议持续优化线路和功能 [3] 战略定位 - 推动公交服务从"大众普惠"向"精准触达"转型 [3] - 最大化利用既有公交资源 突出灵活响应特点 [3] - 实现政府公交服务转型 将公交从"功能"转变为"服务" [3] 政企协同 - 平台同时服务市民和企业 帮助企业精准掌握乘客需求 [4] - 通过市民参与机制完善线路开发和设计 [4] - 交通部门根据供需关系动态调整运营方案 [2]
协鑫能科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聚焦能源服务转型 多业务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全景网· 2025-05-09 21:37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33亿元,同比增长21.4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35.15% [1] - 扣非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6.61%,主要得益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电站等项目快速推进及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成本优化 [1] 战略布局 - 确立"能源资产+能源服务"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未来五年目标是能源服务收入占比突破50% [2] - 能源资产管理领域探索负荷预测、价差套利等增值运营场景,构建"物理资产运行保底收益+市场化服务弹性收益"双重收益结构 [2] - 综合能源服务方面拓展虚拟电厂、能源交易、节能改造等业务,江苏省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达550MW,占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的30% [2] 技术创新 - 与蚂蚁数科合作推出"EnergyTS能源电力时序大模型一体机",光伏场景发电量预测准确率显著超越国际主流产品 [2] - 发行国内首单光伏绿色资产RWA(现实世界资产),开创"绿产"变"绿金"融资新模式 [2] 投资者回报 - 拟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合计派发约1.58亿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2.34% [3] - 公司表示将依法合规运用市值管理工具,优化技术创新能力以提升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 [3] 未来展望 - 锚定"双碳"战略目标,围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主题,加快能源资产与能源服务双轮驱动的业务转型升级 [3] - 预计能源服务业务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将帮助公司在新型能源体系变革中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3]
小区物业费,为什么突然开始降了?
虎嗅· 2025-05-09 13:41
你家小区物业费降了吗? 反正,在今年开春,重庆风花树小区的物业费每月每平1块8降到1块3,降幅高达27.8%! 不少网友看后,很震惊:这物业费还能降? 实际上,这两年,物业费下调的消息,已经不算稀奇了。 根据《2024年中国物业行业年度盘点报告》,重庆、银川、青岛和武汉上百个小区的物业费下调,降幅在20%~35%之间。 这个问题,不同的地方和不同时代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至少,80后和90后对此可能感触更深,"交物业费"这一行为概念,产生于大家从 农村到城市的变迁中,过去几十年物业费的定价机制也长期遵循"进城买房主导"模式。 也就是说,买新房与交物业两者关系捆在了一起。 毫不夸张地讲,中国物业费的历史,是一部伴随城市狂飙突进的成长史,2000年左右,城镇化率还不足30%,物业费在许多人眼里还是一个陌 生的词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安家落户,城镇化率升至了67%。 于是,物业费逐渐成为一个大部分都绕不开的话题,其价格也随之而变。 来源:克而瑞物管 换句话来说,全国东西南北中的各大城市,物业费都有下降。 这又是为什么? 一、物业费合不合理? 说到物业费,"高收费、低服务"是人们的普遍印象。 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 ...
Peloton(PTON.US)Q3亏损超预期 营收连续三季度下滑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20:5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财年营收预期上调 但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3% 连续第三个财季销售额下滑 [1] - 第三财季每股亏损12美分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6美分 营收6.24亿美元略超华尔街预期 [1] - 硬件产品销售额下滑27% 应用程序订阅收入下降4% 付费会员总数降至610万 同比减少50万 [2] - 预计全年营收24.6-24.7亿美元 调整后EBITDA 3.3-3.5亿美元 两项预期中值均上调 [2] 业务转型 - 公司从硬件设备转向重点发展直播及点播健身课程的订阅服务 [1] - 联网健身订阅用户数预期下限从275万上调至277万 但仍意味着同比7%下滑 [3] - 应用程序订阅用户数2025年预期下调至54-55万 中值减少3万 [3] 成本控制与运营 - 第三财季运营费用削减23% 主要来自营销和销售费用的减少 [3] - 新任CEO Stern进行管理层调整 包括更换首席运营官和营销主管 [3] - 公司预计第四财季关税将导致自由现金流减少500万美元 [3] 行业环境 - 后疫情时代需求持续低迷 消费者缩减非必要开支 [1] -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四个月下滑 4月通胀预期创1981年以来新高 [1] - 台湾省面临10%关税 公司硬件产品铝制品成分面临25%关税 中国进口服装产品关税更高 [2][3]
深圳瑞捷(300977):客群结构持续优化 静待业绩修复拐点
新浪财经· 2025-05-08 20:40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7亿,同比下降4.4%,降幅较2023年收窄10pct [1] - 归母净利润-0.3亿,同比下降163%(上年同期为0.4亿),扣非归母净利润-0.4亿,同比下降264%(上年同期为0.2亿) [1] - 分季度看:Q1/Q2/Q3/Q4单季营收分别为0.8/1.3/1.3/1.3亿,同比-14%/-4%/+5%/-7%,Q4单季亏损4212万主要因计提减值损失5176万 [1] - 2025Q1营业总收入0.76亿,同比下降1.6%,归母净利润426万,同比增长35% [1] 业务结构 - 第三方评估业务营收2.8亿,同比下降12%,项目管理业务营收1.9亿,同比增长10% [1] - 华南/华东区域营收分别为2.2/1.1亿(合计占比70%),同比+5%/-10% [1] - 地产类客户收入占比从峰值90%降至46%,产业、保险类收入同比增长100%、30%以上 [2] - 海外业务拓展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2] 财务指标 - 2024年综合毛利率36.6%,同比下降3.2pct,主因地产评估竞争激烈及人工成本占比88% [1] - 期间费用率32.5%,同比提升3.7pct,其中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2.6/+1.2pct [1] - 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0.73亿,同比多计提0.42亿,涉及地产类客户回款及工抵房减值 [1] - 2025Q1综合毛利率28.14%,同比提高0.9pct,归母净利率5.6%,同比提升1.5pct [1] 战略转型 - 公司从"工程咨询"转型"综合技术服务",聚焦质量、安全两大核心价值开拓六大客群 [2] - 探索"服务+平台+数据"模式,在酒店品评、连锁餐饮等场景与华住、尚美等客户合作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42/0.63/0.77亿,同比增长264%/51%/21% [2]
协鑫能科2024年扣非净利同比劲增191% 政策红利下加速能源服务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3:17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0.83%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35.15%,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76.61%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预计总派发金额为1.58亿元,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2.34% [7] - 连续5年累计现金分红16.99亿元 [7] 业务结构优化 - 通过淘汰低效燃煤机组、剥离运营不佳的换电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从2022年的24.94%跃升至2024年的57.38% [2] - 截至报告期末,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达5871.01兆瓦,分布式品牌鑫零碳、鑫阳光并网规模同比大幅增长 [2] - 能源服务收入占比已达12.18%,毛利率达59.03%,显著高于传统能源销售业务 [6] 绿电与储能业务 - 2024年完成绿电交易4.42亿千瓦时,国内外绿证对应电量12.24亿千瓦时 [2] - 电网侧储能规模达650兆瓦/1300兆瓦时,用户侧储能总规模达11.75兆瓦/31.96兆瓦时,投运了江苏首个钠离子用户侧储能系统 [3] - 绿证、绿电交易鼓励政策频出,国内绿电市场交易、绿证核发与交易规模均实现倍速增长 [2] 能源服务生态 - 参与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270.57亿千瓦时 [4] - 在虚拟电厂领域,公司是江苏省首批5家虚拟电厂注册单位之一,2025年一季度实现约550兆瓦可调负荷实时响应,29次参与省内电力平衡调度,占江苏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比例约30% [4] - 联合蚂蚁数科完成国内光伏资产首单RWA,金额规模超2亿元 [4] 技术创新 - 联合蚂蚁数科发布时序大模型光伏场景用例,可降低弃光率18% [5] - 参与编写《可信区块链实体资产可信上链技术规范》,首次系统性提出数据上链的全流程技术框架 [4] 未来战略 - 未来五年战略目标为能源服务收入占比超过50% [6] - 打造"资源聚合-市场交易-碳能联动-用户运营"四位一体价值链 [6] - 以分布式能源资产投资为入口,为客户提供售电、虚拟电厂聚合及碳中和认证等"1+N"组合服务 [6]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26 07:59
行业分析 - IVD流通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2年国内公立医院检验收入达4520亿元,同比增长10.4%,对应中间渠道服务商市场规模约1500-1800亿元 [12] -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CR10占比从2021年15%升至2023年28%,政策推动中小经销商淘汰 [13] - 检验项目扩容空间大,国内大型三甲医院检测项目约800-1000项,远低于欧美国家的3000-4000项 [12] - 区域检验中心建设加速,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推动资源共享和分级诊疗 [14] - 服务模式向"数据+服务+解决方案"转型,AI与大数据技术重构实验室服务生态 [13][14]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分为综合服务板块(IVD供应链、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第三方实验室)和工业板块(IVD研发生产、数字化信息系统) [15] - 集约化业务通过集中采购和精细化管理帮助客户降本增效,已升级至区域医联体服务模式 [16][17][18] - 第三方实验室检测项目超2000项,覆盖分子诊断、远程病理等高端领域 [19] - 工业板块推出糖化血球流水线、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等自研产品,糖化类产品市占率居国内前列 [20] - 数字化业务开发SIMS、Mai47等系统,构建实验室智慧化管理全栈解决方案 [21][22] 财务与经营 - 2024年营收83.12亿元(同比降9.13%),归母净利润5528.06万元(同比降79.77%) [26]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 [8] - 商业模式通过标准化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毛利来源于冷链配送、技术支持等综合服务 [23] - 业绩驱动因素包括检测需求增长、行业集中度提升及AI技术赋能的新业务增长点 [24] 战略方向 - 以"服务+制造+数字生态"协同发展,构建医学实验室全场景智慧化服务体系 [15] - 通过AI与大模型技术深度转型,发展新质医疗服务,覆盖诊疗、患者管理等多元场景 [24] - 依托区域检验中心政策红利,推动规模化检测和医疗资源下沉 [18]
裁员换帅接连上演,用友网络创上市后最大亏损
凤凰网财经· 2025-04-12 21:27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李若菡 国产软件巨头用友网络业绩在2024年遭遇重创,其营收不仅出现下滑,更是创下上市以来最大亏损纪录。 证券之星注意到,云服务业务作为公司的营收支柱,目前已增长乏力,且公司三大客户群体收入全线萎缩。同时,受裁员经济补偿金增加、收购子公 司商誉减值、投资损失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在2024年亏损加剧。 业绩不佳之下,裁员、换帅接连上演。目前,公司创始人王文京重回一线,重新担任其总裁一职。在王文京的带领下,公司能否走出困境、实现盈利 仍有待观察。 以下文章来源于证券之星 ,作者李若菡 证券之星 . 证券之星始创于1996年,是国内领先的金融信息及综合服务平台。关注证券之星,即时获取有价值的财经资讯。 具体到业务上,公司在2016年提出用友3.0战略,开始由软件服务全面向云服务转型,并推出了一系列云服务产品。2020年,公司发布了用友商业 创新平台YonBIP,标志着用友3.0战略进入第二阶段,即云服务从产品服务模式升级为平台服务模式。 公司自2021年起主动收缩软件业务,加快推进云服务转型战略,云服务业务占营收比重呈现提升趋势。目前,云服务业务已成为用友网络的支柱业 务,并在2024年为公司 ...
裁员换帅接连上演,用友网络创上市后最大亏损,支柱业务收入滑坡
证券之星· 2025-04-11 15:5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用友网络业绩重创,营收下滑且亏损加剧,云服务业务增长乏力、三大客户群体收入全线下滑,公司采取裁员、换帅举措,创始人王文京重回一线,其能否带领公司走出困境有待观察 [1] 分组1:业绩下滑情况 - 2024年公司收入首次下滑,创下上市以来最大亏损纪录,营业收入91.53亿元,同比下滑6.6%,归母净利润-20.61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13% [2] - 云服务业务增速明显放缓,2021 - 2024年收入分别为53.2亿元、63.53亿元、70.91亿元、6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5.5%、19.4%、11.6%、 - 3.4% [2] - 2024年三大客户群体收入全线下滑,大型企业客户业务收入58.64亿元,同比下降10%,核心产品YonBIP续费率为91.5%,同比下滑1.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客户业务收入12.51亿元,同比下滑9.7%;政府与其它公共组织客户业务收入9.07亿元,同比下滑7.7% [3] - 公司毛利率连年走低,由2017年的71.43%降至2023年的50.73%,2024年同比下滑3.19个百分点,为47.54%,连续7年下滑 [3] 分组2:亏损加剧原因 - 2023年组织模式升级推高成本及费用致亏损,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7%,为27.43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09%,为21.06亿元 [5] - 2024年裁员经济补偿金增加1.42亿元,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14%,达12.2亿元 [5] - 2024年研发投入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同比增加3亿元;投资损失较上年增加6934万元 [6] - 2024年全年计提各类资产与信用减值损失合计达5.25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损失增加6055万元,商誉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56亿元 [6] - 公司产品交付能力有问题,项目周期长,人效不高 [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74亿元,同比暴跌202.37%,主要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所致 [7] 分组3:换帅情况 - 近5年公司发生4次总裁人员变更,创始人王文京两度“出山” [10] - 2019年1月王文京辞任总裁,2021年年初重回一线接回总裁职务,主导业务组织模式升级但效果不明显 [11] - 2024年1月王文京将总裁职务交给陈强兵,1年后黄陈宏接替陈强兵,黄陈宏上任不足3个月卸任,2025年4月1日王文京兼任总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