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服务

搜索文档
协鑫能科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双轮驱动战略显成效,能源服务与科技创新共筑增长新引擎
全景网· 2025-09-04 11:1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6.42% [2] - 扣非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7.91% [2] - 能源服务业务收入同比激增378.81%至10.79亿元,其中节能与技术服务收入8.82亿元(增长474.49%),交易服务收入1.97亿元(增长174.44%) [2] 能源资产结构 - 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达6479.19MW,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60.7% [3] - 热电联产和风电作为稳定收益资产,新能源板块引入"能源+AI"运营模式 [3] 虚拟电厂业务 - 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在江苏省辅助服务市场实际可调负荷规模占比约30% [4] - 平台管理用户规模超20GW,业务覆盖上海、浙江、四川、深圳等区域 [4] 科技创新应用 - 构建"能源资产管理+碳中和服务+AI数智平台"四维业务体系,通过AI优化电价预测与套利策略 [4] - 采用大模型多智能体技术为虚拟电厂提供负荷预测、策略算法等精准服务 [4] 金融工具创新 - 2024年12月完成国内首单光伏实体资产RWA项目,融资规模超2亿元 [5] -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光伏电站资产标准化、数字化分割,提升资产流动性和透明度 [5] 战略发展方向 - 坚持"能源资产与能源服务双轮驱动"战略,巩固热电联产和新能源资产收益 [6][7] - 发力节能服务区域布局,升级能源交易生态并拓展多元业务矩阵 [6][7] ESG管理进展 - ESG评级由BB上调至A,商道融绿评级由B+上调至A- [6] - 2025年7月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强化治理架构 [6]
能源服务成业绩增长新引擎 协鑫能科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约690MW
证券日报网· 2025-09-03 20: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22亿元 同比增长15.2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亿元 同比增长26.4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4亿元 同比增长67.91% [1] 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 能源服务营业收入10.79亿元 同比增长378.81% [2] - 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装机容量达1998.57MW [2] - 虚拟电厂业务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 [3] - 在江苏省内辅助服务市场实际可调负荷规模占比约30% [3] 业务战略布局 - 坚持能源资产与能源服务双轮驱动战略 [1] - 能源资产方面以电力、热力销售为业务根基 [1] - 能源服务聚焦节能服务及交易服务两大方向 [1] - 交易服务涵盖电力交易、虚拟电厂、售电、绿电、绿证及碳资产交易 [2] 技术创新与区域拓展 - 开展AI模型+广义虚拟电厂的创新开发行动 [3] - 虚拟电厂业务由江苏拓展至上海、浙江、四川、深圳等区域 [3] - 在多年虚拟电厂数字化运营基础上进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3] 行业发展机遇 - 国内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和工商业储能装机量增长迅速 [2] - 虚拟电厂迎来发展契机 [2] - 煤炭等燃料价格同比下降助推热电联产业绩提升 [2]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巩固能源资产收益 夯实核心热电联产和新能源资产 [3] - 发力能源节能服务 聚焦优质区域布局 [3] - 深化节能服务业务创新 升级能源交易生态 [3] - 拓展多元业务矩阵 强化科技赋能能力 [3]
调研速递|协鑫能科接受线上投资者调研,聚焦能源服务与转型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2 21:18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能源资产与能源服务双轮驱动顶层战略 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1] - 能源服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其中节能与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4.49% 交易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4.44%[1] - 能源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79亿元 同比增长378.81% 占营收比重从3.26%增长到16.26%[1] 能源服务业务布局 - 节能服务以鑫零碳和鑫阳光品牌为核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装机容量1,998.57MW 报告期内新增并网740.97MW 转让300.33MW[2] - 交易服务端报告期内管理售电量约156亿kWh 绿电交易3.55亿kWh 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0.89亿kWh[2] - 能源服务毛利率有所下滑 但公司预计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化 综合能源服务整体毛利率有提升空间[3]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认为新能源资产是资产上链优质标的 通过区块链技术分割产权与收益权 提升资产流动性和信息透明度[4] - 在能源AI领域打造四维业务体系 基于业务数据训练AI平台提升电价预测精度与套利策略有效性[4] - 开展虚拟电厂运营服务 开发功能智能体模型算法库 为虚拟电厂提供精准服务[4] 运营模式与战略合作 - 公司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依托多元化能源资产与数字化技术实现客户资源价值传导与资产增值[5] - 与蚂蚁数科成立合资企业蚂蚁鑫能 聚焦AI技术落地 探索能源资产创新方案[5] - ESG管理水平获权威评级机构认可 Wind ESG评级由BB上调至A 商道融绿评级由B+上调至A-[5] 虚拟电厂业务 - 虚拟电厂业务从江苏拓展至多地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6] - 江苏省内辅助服务市场实际可调负荷规模占比约30% 平台管理用户规模超20GW[6] - 基于数字化运营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为虚拟电厂提供多种交易服务[6]
九丰能源回购进展:已斥资9781.61万元回购362.15万股
新浪财经· 2025-09-01 18:30
回购背景与目的 - 公司基于对内在价值的认可和长期发展信心 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决定 [2] - 公司业务格局初现成效 清洁能源模式优化 能源服务增长动力释放 特种气体业务加速推进 [2] - 当前股价未能充分反映内在价值 回购旨在预防市场异常波动 维护股东利益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 回购方案关键信息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4月18日 实施期限为2025年5月9日至2026年5月8日 [3] - 预计回购金额在20000万元至30000万元之间 用途为减少注册资本 [3] 具体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36215万股 占总股本054% 最高成交价3071元/股 最低成交价2552元/股 已支付资金总额978161万元 [3] - 2025年8月单月回购745万股 占总股本011% 最高成交价3071元/股 最低成交价2700元/股 已支付资金212465万元 [3] 后续实施计划 - 公司将在回购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 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海新能科8月29日获融资买入3753.77万元,融资余额4.2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1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3.83% 成交额达3.38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753.77万元 融资净买入163.44万元 融资余额4.27亿元占流通市值4.78% [1] - 融券余量6.88万股 融券余额26.14万元 处于近一年40%分位低位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4.62万户 较上期减少0.60% [2] - 人均流通股50436股 较上期增加0.6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476.53万股 较上期增加482.84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3亿元 同比下降21.57% [2] - 归母净利润-3538.14万元 同比大幅改善89.15% [2] 业务构成与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为烃基生物柴油(51.86%) 环保材料及化工产品(43.30%) 能源产业综合服务(4.31%) [1] - 公司1997年6月成立 2010年4月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63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金额为0元 [3]
能源服务收入激增 协鑫能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1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1: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22亿元,同比增长15.29% [1] - 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6.42% [1] - 能源服务板块营业收入10.7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19.90%,同比激增378.81% [2]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滚动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大力拓展虚拟电厂、售电、绿电及绿证等能源交易服务业务 [1] - 所属风电、热电联产等存量电厂经营业绩同步提升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达6479.19MW,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升至60.7% [1] 能源服务 -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售电量约156亿kWh,绿电交易3.55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0.89亿kWh [1] - 虚拟电厂业务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平台管理用户规模超20GW [2] - 在江苏省内辅助服务市场实际可调负荷规模占比约30% [2] 战略布局 - 公司加速业务转型升级以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趋势 [1] - 虚拟电厂业务已由江苏逐步拓展至上海、浙江、四川、深圳等区域 [2] - 携手蚂蚁数科成立新公司"蚂蚁鑫能",聚焦电站智能运维、电力交易策略优化及虚拟电厂协同控制三大核心场景的AI技术落地 [2] 行业政策 - 国家两部委联合发布虚拟电厂专项支持政策,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突破5000万千瓦的目标 [2] 技术创新 - 公司在多年虚拟电厂数字化运营基础上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推进"AI模型+广义虚拟电厂"创新开发 [2] - 首次对公司创新人工智能能源应用模型进行了披露 [2]
首单告捷!国网英大风险(深圳)助力产业链协同,共筑能源服务新标杆
期货日报网· 2025-08-28 17:39
核心观点 - 公司成功落地首单煤炭代理销售业务 标志着在资金类代理销售领域的突破性实践 并致力于通过专业风险管理能力深化电力能源产业链服务 打造能源服务领域新标杆 [1][2][3][4] 业务进展 - 公司严格遵循中国期货业协会规范指引 成功落地首单煤炭代理销售业务 为央企电厂完成一万吨煤炭供应 并于6月顺利履约交付 [2] - 业务全链条无缝衔接 涵盖需求对接 流程管控到最终交付 为能源保供提供坚实支撑 [2] - 此次业务成为产业链各方协同共赢的生动注脚 为产业链合作树立可复制 可推广的新范本 [3] 运营策略 - 公司以合规经营为底线 严格对标行业规范 确保流程和操作经得起检验 [3] - 依托成熟风险管控体系 精准预判供应链潜在风险并提前制定应对方案 [3] - 深度整合上游代理销售客户的供应链资源与央企电厂的能源需求 实现需求端与供给端的精准咬合 [3] 战略定位 - 公司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遵循 坚定推进业务转型 深耕电力能源产业链 [1] - 坚守服务电网主责主业 赋能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初心使命 持续深耕能源及关联产业领域 [4] - 以专业风险管理能力为纽带 进一步打通上下游资源壁垒 优化供应链资金流转与物流调度效率 [4] 发展愿景 - 公司致力于构建安全稳定 高效协同的现代产业生态 与各方携手书写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崭新篇章 [4] - 目标是为更多产业链伙伴提供更可靠 更优质的服务 奋力打造能源服务领域的新标杆 [4]
3 Industrial Giants Positioned for Defense-Led Growth
MarketBeat· 2025-08-26 19:02
基础设施投资机会 - 人工智能投资推动半导体和数据中心相关基础设施需求增长 [1] - 工业股是2025年表现最强的板块之一 仍具上涨潜力 [2] - 能源和航空航天/国防板块符合特朗普政府本土制造优先政策 [2] 贝克休斯(BKR) - 过去12个月股价上涨超过26% 受益于综合石油公司维持高水平生产 [3] - 数字自动化和无人机战争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Pentagon预算超过9000亿美元用于军事重组 [4] - 数字赋能解决方案和自动化平台订单持续增长 具备数字基础设施领域溢价能力 [5] - 当前市盈率14.6倍 略高于自身和历史水平 [6] GE航空航天(GE) - 纯航空航天业务 分为商用发动机与服务、国防与推进技术两大业务单元 [7] - 国防部门增长伴随较低利润率 股价37倍市盈率高于行业水平 [8] - 7月中旬财报后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 瑞银将目标价从300美元调升至321美元 潜在涨幅19% [9] - 当前股价较共识目标价高出13% [8] 卡特彼勒(CAT) - 2025年股价上涨19.2% 低于过去5-10年总回报水平 [11] - 关税相关费用连续两个季度影响净利润 2025年剩余时间将持续受影响 [12] - 能源与运输业务持续增长 为发电等行业提供发动机、涡轮机和机车 [13] - 连续30年增加股息支付 每股股息6.04美元 派息率约30% [13]
Hudson Global and Star Equity Holdings Announce Closing of Merger
Globenewswire· 2025-08-22 20:30
合并交易完成情况 - 哈德逊全球公司(Hudson Global)与Star Equity Holdings完成合并 交易于2025年8月22日正式生效 双方股东已于2025年8月21日批准该交易 [1] - 合并后Star普通股股东获得744,291股哈德逊全球普通股 优先股股东获得2,690,637股哈德逊全球A系列优先股 兑换比例为每股Star普通股兑换0.23股哈德逊全球普通股 [3][8] - 哈德逊全球普通股继续以"HSON"代码交易 A系列优先股以"HSONP"代码交易 Star原有普通股和优先股已于2025年8月22日起停牌 [2] 公司结构与管理层 - 合并后公司形成四大业务板块:建筑解决方案(KBS Builders等)、商业服务(Hudson RPO)、能源服务(Alliance Drilling Tools)和投资部门 [6][10]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 其中6名为独立董事 Jeff Eberwein担任首席执行官 Rick Coleman担任首席运营官 [7] - 合并预计不会对各运营业务的客户、员工或品牌产生重大影响 [6] 财务与运营数据 - 合并后公司年化收入达2.1亿美元 业务多元化程度提高 为未来纳入罗素2000指数创造更好条件 [5] - 公司拥有2.4亿美元美国联邦净经营亏损(NOL) 合并提高了利用这些税务资产的可行性 [5][16] - Houlihan Lokey担任哈德逊全球财务顾问 Oberon Securities担任Star财务顾问 [9] 战略发展前景 - 公司将利用合并后的规模优势、多元化收入流、盈利能力和增强的股票流动性 为股东创造回报 [5] - 预计数周内公司将更名为Star Equity Holdings Inc 普通股和优先股代码将分别变更为STRR和STRRP [4] - 通过合并形成跨行业控股公司结构 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资本配置灵活性 [1][5]
研报掘金丨华鑫证券:维持海油发展“买入”评级,多产业发展有望驱动业绩增长
格隆汇· 2025-08-22 15: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29亿元 同比增长13.15%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2.35亿元 同比增长10.75% 环比增长107.97% [1] - 上半年营业收入225.97亿元 同比增长4.46% [1] 业务发展 - 集中资源深耕能源技术服务、低碳环保与数字化、能源物流服务三大产业 [1] - 技术服务业务工作量增长及产品销量提升带动收入增长 [1] - 加速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1] 数字化建设 - 发布生产管理、能碳管理、安全管理等十大数字化模块产品 [1] - 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新增3家进入试运行阶段 [1] 战略布局 - 积极布局深海科技领域 [1] - 三大主业作业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1] - 核心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增储上产持续推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