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以期市为纽带联通全球产业链
财经网· 2025-08-18 21:34
PTA期货国际化进程 - 2025年9月逸盛石化子公司与ITG首单PTA保税交割落地 通过滚动交割模式实现工厂直达保税仓库 境外买方凭仓单提货[1] - PTA保税仓单被称为中国PTA国际通行证 促进货物跨境流动便捷化 推动郑州价格成为全球产业链互联纽带[1] - 郑商所2018年推出出口型车(船)板交割制度 以类FOB模式实现期货规则与海关法规融合创新 为净出口产品保税交割探路[1] 制度创新与市场参与度提升 - PTA保税交割制度降低境外企业参与成本 吸引更多境外产业企业参与交易 截至2024年底30多个国家地区700余名境外交易者在郑商所开户[2][3] - 出口型保税交割制度允许企业用保税仓单交割 无需完成全部完税流程 提升交付效率并方便调整交割方式与仓储布局[2] - 意大利GSI公司通过PTA期货更深入了解中国聚酯产业链动态与定价机制 实现与中国供应商稳定合作[3] 企业国际贸易模式升级 - 万凯新材料采用郑州期货价格作为报价基准 通过期货锁定原料成本 货款采用20%定金加80%见提单支付模式确保结算顺畅[2] - 厦门国贸石化聚酯链业务规模从2018年40万吨增至280万吨 带动设备制造与工程建设企业组团出海[4] - 物产中大化工借助期货工具将俄罗斯菜油进口量从0增至超10万吨 非洲花生进口从0跃升至10万吨 2024年相关品种年出口量50多万吨[6] 期货工具对企业经营的赋能 - 万凯新材料利用PTA、瓶片期货构建成本利润管理体系 锁定PTA至瓶片加工利润 利润波动明显收窄[4] - 新凤鸣集团2024年春节通过期货卖出交割3600吨短纤 交割均价7545元/吨较现货溢价62元/吨 期现结合实现库存压力下增值[5] - 新凤鸣聚酯产能从2018年480万吨扩大至2024年885万吨 出口量增长近3倍 PX和短纤期货实现全链条风险管理[5] 产业角色与全球业务拓展 - 逸盛石化从8年前1220万吨产能成长为2190万吨全球最大PTA企业 出口量翻倍至100万吨 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地区[6] - 企业从单纯产品销售转型为提供期货点价、保税交割、风险管理的综合服务[6] - 期货市场推动国内企业从境外破冰参与到扬帆出海 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6]
亲历者说
期货日报网· 2025-08-18 08:51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影响 -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使产业链获得"全球导航系统",从"国内闭环"转向"全球参与",提升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 [3] - 境内期货价格对国际因素反应更灵敏,"郑州价格"影响力增强,出口合同采用"郑州期货价格+升贴水"模式 [3] - 境外参与者增多使境内期货价格被更广泛接受,风险管理功能升级 [3] 定价与风险管理 - 期货市场开放前依赖国际价格体系,存在被动让利问题,开放后定价影响力显著提升 [3] - "期货锁价+保税交割"模式替代传统议价,客户可提前锁定价格并按需提货,合作效率提升 [3] - PTA期货开放后采用"期货价格点价+加工费"模式,价格透明度提高,议价能力增强 [5] 客户关系与贸易模式 - 期货交割品标准成为质量信任纽带,重构客户关系 [3] - 出口型保税交割制度提升境外仓单交割效率,解决物流延误和信任危机问题 [5] - 国际贸易从现货"一口价"和长协订单转向期货工具整合,建立成本和利润管理体系 [5] 企业转型与战略调整 - 期货市场开放倒逼企业从"工厂"转型为"全球产业链运营商",在波动中寻找机会 [3] - 企业整合PTA和瓶片等期货工具,提前锁定"PTA—瓶片"加工利润 [5] - 期待瓶片期货国际化落地,进一步深化境内外贸易合作 [5]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于8月19日至20日举办
期货日报· 2025-08-08 10:18
论坛基本信息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于8月19日至20日在郑州举办 [1] - 论坛主题为"赋能实体经济 助力强国建设——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机遇" [1] - 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 [1] 论坛参与方 - 汇聚政府部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实体企业、金融机构及国内外专家学者 [1]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书记兼会长杨光、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亚太地区董事总经理拉塞尔·贝蒂等嘉宾将发表主题演讲 [4] 分论坛设置 - 设置对外开放论坛、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农产品(油脂油料)论坛和工业品(聚酯)论坛四个分论坛 [4] - 分论坛聚焦开放实践、风险管理、产业供需等热点话题 [4] 期货市场功能 - 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和风险管理的"工具箱" [1] - 在农业领域稳定生产者收益、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1] - 在制造业帮助企业锁定原材料成本、熨平价格波动风险 [1] - 在国际贸易中提供丰富多样的避险工具 [1] 对外开放进展 - QFII和RQFII可参与商品期货、期权品种加速扩容 [2] -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2] - 提升我国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为产业企业提供更精准的价格信号 [2] 实体企业应用案例 - 厦门国贸石化公司借助国内期货合约价格对出口业务进行定价 [3] - 海外提货流程更加顺畅,对欧洲、中东、东南亚的石化产品出口规模稳步增长 [3] - 企业关注品种加工费套保的财务记账、审计原则及期权解决远期出口套保难题的经验 [3] 行业专家观点 - 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2] - 论坛是行业凝聚共识、探寻破局的关键平台 [2] - 期货服务实体企业就是稳就业、保民生,为强国建设注入动力 [3] 论坛定位与意义 - 论坛是中国期货市场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 [2] - 不仅是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更是期现融合助力强国建设的"助推器" [5] - 全球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的目光将聚焦郑州 [5]
上期所正式发布业务规则国际化版本!遵循三大思路,完善五大板块内容
券商中国· 2025-07-08 22:14
上期所业务规则国际化版本发布 - 上期所正式发布业务规则国际化版本,旨在构建与平台国际化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为引入境外参与者奠定基础 [1][2] - 新规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境外特殊参与者管理办法》和34项修订版业务规则,自2025年8月8日起实施 [3] - 国际化改造思路包括实现平台国际化、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探索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 [3] 规则修订主要内容 - 全新制定1项业务管理办法,修订15项业务管理办法和19项已上市品种期货业务细则 [3] - 完善市场准入、交易、结算、风险控制、交割五大板块内容 [3] - 明确境外参与者准入规范,优化交易流程,构建委托结算和分级结算制度,强化风险控制体系,健全交割机制 [3] 具体制度优化 - 市场准入制度全面规定境外参与者条件、权利和义务 [4] - 交易制度系统增加境外参与者业务规范 [4] - 风险控制制度细化完善境外参与者风险管理规范 [4] - 结算制度健全人民币计价和外汇保证金制度,增加分级结算和委托结算制度 [4] - 交割制度梳理完善不可交割持仓情形和处理流程,加强全流程闭环管理 [4] 后续工作计划 - 上期所将稳妥有序推进对外开放工作,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商品期货期权品种纳入对外开放范围 [4] - 同步完善与对外开放品种相适配的业务细则 [4]
合格境外投资者可投资范围再度扩容
期货日报网· 2025-06-19 01:09
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新举措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宣布自2025年10月9日起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 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 [1] - 国内期货交易所(上期所 郑商所 大商所)同步响应 自2025年6月20日起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商品期货 期权品种范围 [1] - 政策目标是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便利境外配置型资金运用风险管理工具 提升外资投资A股的稳定性 [1] 新增开放品种详情 - 本次新增开放16个商品期货 期权合约 包括上期所的天然橡胶 铅 锡 郑商所的玻璃 纯碱 硅铁 大商所的乙二醇 液化石油气等品种 [2]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品种数量从75个增至91个 占我国已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146个)比例超60% [2]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尽快把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总数拓展到100个 [2] 历史开放进程 - 2020年9月首次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金融期货 商品期货 期权等品种 [3] - 2021年10月新增开放商品期货 商品期权 股指期权三类品种 [3] - 2022年9月正式落地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41个商品期货 期权及股指期权交易 [3] - 2025年2月曾扩大23个品种开放 广期所同期开放工业硅 碳酸锂 多晶硅等新能源品种 [2] 市场影响与专家观点 - 截至2024年末 境外有效客户数同比增长17% 持仓量同比增长28% [4] - 专家认为政策反映监管层加快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的态度 有助于我国从区域定价中心向全球定价中心迈进 [4][5] - ETF期权开放首次为行业主题型ETF投资者提供定制化对冲工具 直接回应主权基金 养老金等配置型外资的风险管控诉求 [5] - 政策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入工具多元化 风险管控精细化的新阶段 [5]
刚刚新增16个!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提速,QFII可交易品种将扩至100个
第一财经· 2025-06-18 21:08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提速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包括将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总数拓展到100个 [1] - 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迅速落实,新增QFII可交易期货和期权品种16个 [1] - 目前QFII可交易品种增至91个,包括商品类83个(商品期货45个、商品期权38个)、金融类7个(金融期货4个、金融期权3个)、指数类1个(集运指数期货) [2] 新增可交易品种详情 - 上期所新增天然橡胶、铅、锡期货和期权合约 [2] - 大商所新增乙二醇、液化石油气期货和期权合约 [2] - 郑商所新增玻璃、纯碱、硅铁期货和期权合约 [2] 人民币外汇期货与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 - 中国证监会将与央行共同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帮助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2] - 推动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等产品上市,增强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 [2] ETF期权交易开放 - 中国证监会将从2025年10月9日起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 [3] 2025年资本市场开放举措 - 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已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和ETF期权等产品的限制 [4] - 后续将出台更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改革举措,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4]
三家期货公司更换董事长!期货业2月净利润大增
券商中国· 2025-03-26 17:45
期货公司高管变动 - 三家期货公司拟更换董事长 分别为中泰期货拟任董事长吕详友 西南期货拟任董事长陈立 华安期货拟任董事长陆锋 [4] - 中泰期货拟任董事长吕详友现任中泰证券党委副书记 董事 拥有16年中泰证券任职经历 接替即将退休的钟金龙 [4] - 西南期货拟任董事长陈立为行业资深女性高管 1996年进入期货行业 2001年加入西南期货并历任多项高管职务 [4][5] - 华安期货拟任董事长陆锋现任该公司党委书记 总经理 此前长期在华安证券任职 [6] - 经营层涉及15家期货公司19位高管变动 包括建信期货 兴业期货 中原期货三家总经理更替 [6] 期货行业经营数据 - 2025年2月全国151家期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2亿元 超过2024年22.24亿元和2023年23.97亿元 [8][9] - 2月行业净利润达4.9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8% 超过2023年全年4.53亿元水平 [8][9] - 2月代理交易额51.54万亿元 代理交易量5.92亿手 [8] 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成交量回升带动手续费收入增长 自营投资改善共同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9] - QFII/RQFII可交易品种新增29个至75个 覆盖商品 金融 指数三大类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9] - 商品类品种占比89%(67个) 其中商品期货37个 期权30个 金融类品种7个 [9] - 对外开放加速提升期货价格国际影响力 为实体企业提供更精准价格信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