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搜索文档
郑商所修订鲜苹果期货业务细则
国际金融报· 2025-08-31 00:37
核心规则修订内容 - 优化替代交割品升贴水机制 进一步细化交割标准以贴合产业实际 [1] - 调整交割单位从10吨(对应1手期货合约)上调至20吨(对应2手期货合约) [1][3] - 统一装果容器标准为铁筐加白色透明塑料袋组合包装 [1][3] - 系统优化车(船)板交割流程 缩短交收时间并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 [1][3] 产业实际契合度 - 交割单位调整符合现货苹果贸易常见运输和交易规模 [3] - 替代交割品标准细化明确不同果径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质量容许度的组合升贴水 [3] - 装果容器标准符合现货存储和运输习惯 [3] - 新规采用贴近现货的交割方式使期货价格更真实反映现货供需情况 [4] 操作效率提升 - 交割单位扩大减少零散交割频次 降低运输 仓储 检验环节操作成本 [1][3] - 统一包装容器有利于提高交割及质检效率 [1] - 装果方式优化提高抽样效率 [4] - 车(船)板交割流程优化降低资金占用和不确定性成本 [4] 市场参与影响 - 规则修订吸引更多产业实体参与苹果期货市场 [2] - 更细致质量分级与升贴水设置满足不同市场渠道和产区实际需求 [2] - 强化会员审核和挂钩预报定金机制抑制虚报预报提升市场诚信度 [3] - 推动鲜苹果期货更高效发挥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功能 [4] 基础设施要求 - 交割单位扩大对交割库仓储能力 物流效率及资金调度提出更高要求 [3] - 企业需具备更大容量标准化存储设施及铁筐装果堆存管理能力 [3] - 要求企业具备更强整车发运能力并提升协调运输资源效率 [3]
打造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新生态
期货日报网· 2025-08-25 08:56
行业转型背景 - 国家"反内卷"政策推动各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与价值导向 期货市场从产品创新转向功能深化 [1] - 期货市场在新品种数量 交易规模和市场规范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但产业机构运用期货工具仍面临挑战 [1] 产业机构困境 - 企业存在专业能力不足 数据壁垒和资金约束三重困境 [1] - 中小企业存在套保认知偏差 方案设计能力薄弱 团队与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 [2] - 产业客户需处理现货供需 期货价格 宏观政策和国际市场等多维信息但能力有限 [2] - 保证金制度和杠杆特性对资金管理能力要求高 资金压力形成"财务负担" [2] 市场机制优化 - 需防范价格非理性波动 建立主动透明的预期管理机制 避免基差异常扩大 [3] - 建议交易所针对近月合约大幅升贴水建立分层预警与响应机制 [3] - 需完善交割制度 细化等级标准 优化结算价计算 动态调整手续费和仓储费 [3] - 探索"交易所+期货公司+产业龙头"共建交割仓库模式 三方共担成本共享收益 [3] 企业经营模式升级 - 产业需求从战略 定价 套保扩展到规模管理和商业模式升级 [4] - 经营模式需从单一管理拓展为"经营管理+敞口管理+基差管理+规模管理+含权管理"复合模式 [4] - 期货工具运用是实现利润"一变五"升级的关键 使利润来源多元化 [4] 期货公司服务创新 - 需分层培育产业客户 对大型企业采用"一对一案例拆解" 对中小企业提供"轻量化工具体验包" [5] - 推广交易所产业服务政策 协助申请交割厂库 精准对接资源 [6] - 创新服务工具包括场外期权 含权贸易和跨境风险管理工具 [6] - 创新服务模式包括"保险+期货" 期现结合平台和"产学研"生态平台 [6] - 针对采购 销售 库存等痛点打造"一站式"综合金融衍生品服务 利用数字化提升风控质效 [7] 行业协同与人才建设 - 期货公司可借鉴行业先进做法 通过合作取长补短发挥比较优势 [7] - 产业服务联盟组织联合调研和联合研究等尝试 [7] - 需推动"产业研究员+期货分析师"复合型团队建设 深入产业链掌握企业痛点 [7]
以高质量服务深耕产业沃土,以高水平开放拥抱世界风云→
期货日报· 2025-08-25 07:52
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 - 期货市场通过引入境外交易者和设立境外交割仓库加速国际化进程 提升全球价格影响力 [2] - 鼓励境内外交易所开展合约互挂和联合挂牌合作 优化跨境互联互通机制探索"期货通"模式 [3] - 国际大宗商品风险事件呈现向中国市场价格回归趋势 国际贸易商业模式开始借鉴中国经验 [2] 跨境业务机遇与挑战 - 期货公司通过构建双向通道为中国企业提供境外风险管理服务 并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 [5] - 境外业务成为部分期货公司重要增长点 受政策开放和全球资产配置需求增长双重驱动 [5] - 面临跨境监管差异 合规成本高及复合型人才短缺等挑战 业务系统投入成本高是主要瓶颈 [6] 产业服务与实体经济发展 - 产业机构运用期货工具存在专业能力不足 数据壁垒和资金约束三重困境 [9] - 建议推动数据共享 优化套保会计与监管规则 支持场外衍生品发展 [10] - 探索"交易所+期货公司+产业龙头"共建交割仓库模式 解决仓储成本高和运输不便问题 [11] 期货公司服务创新 - 期货公司应提供差异化培育策略 对大型企业采用一对一案例拆解 对中小企业推出轻量化工具包 [13] - 创新服务工具包括场外期权 含权贸易和跨境风险管理工具 服务模式包括"保险+期货"和期现结合平台 [14] - 打造复合型"产业研究员+期货分析师"团队 深入产业链了解企业真实痛点 [15] 市场监管与制度建设 - 建议建立分层预警与响应机制防范基差异常 完善交割制度优化等级划分和结算价计算方式 [10] - 希望提升资金调拨与风控灵活性 提供更灵活的交易限额与保证金追缴机制 [7] - 建议建立统一跨境监管协调机制 明确合规边界避免境内外监管要求不同限制业务协同 [7] 投资者教育与全球推介 - 加强境外投资者教育 推出多语种投教平台提供在线培训与模拟交易工具 [3] - 产业服务联盟通过全球金融中心推介活动和中英文双语市场期刊展示中国期货市场投资机会 [8] - 境外交易所应开展宣讲投教活动 帮助境内机构了解境外品种和全球市场 [4]
大商所副总经理王玉飞一行到中物联座谈交流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9:48
行业合作与期货市场发展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大商所就深化合作达成共识 涉及新品种上市 市场培育及课题研究等领域 [1] - 大商所原木期货自上市以来取得显著成绩 双方将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大商所介绍原木期货交易交割情况 强调期现结合与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1]
山东省政府部门期货衍生品业务专题培训在济南召开
齐鲁晚报· 2025-08-22 10:39
期货市场功能与监管 -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日益凸显 通过提供价格基准和风险管理工具促进产业链协调运转和稳定企业经营 [3] - 期货价格成为现货贸易重要参考基准 提高市场价格公允性和透明度 增强中国产业国际定价影响力 [3] - 期货市场作为企业"减震器" 有效稳定产业企业生产管理预期 特别是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时期 [3] 区域市场发展现状 - 山东作为重要工业和农业大省 能源金属化工农产品产业发达 期货市场发展基础雄厚 [3] - 山东辖区期货市场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在政府部门支持和市场各方努力下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3] 监管挑战与要求 - 期货市场保证金交割结算等制度较为复杂 对监管部门提出更高要求 [3] - 交易所需对每笔交易实时监测 及时处理违规交易行为 [3] - 地方国资部门涉及企业套保业务监管和风控 现货管理部门涉及大宗商品价格监测 [3] - 金融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涉及套保税务处理和后审查等工作 [3] 企业套期保值实践 - 企业运用期货市场需了解会计准则对期货交易财务处理的具体要求 [5] -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要求套期关系需在书面风险管理文件中正式指定 被套期现货组合需保持固定不变 [5] - 动态套保难以逐项追踪风险净敞口项目变动 往往无法适用套期会计进行处理 [5] - 将期货及衍生工具嵌入不同业务模式 可帮助大宗产业公司将不确定性因素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5] 培训活动与成效 - 山东省举办政府部门期货衍生品业务专题培训 由郑商所山东省委金融办山东证监局主办 [1] - 培训旨在为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营造更好监管环境 支持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 [4] - 培训搭建政府部门干部深化期货市场认知平台 通过宏观分析和案例剖析帮助明晰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内在逻辑 [6] - 培训内容涵盖套期会计处理重要性审计合规问题解答等实务操作层面 [5][6]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8-21 14:19
期货市场发展成效 - 期货市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成效显著 市场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 [1] - 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1] -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1] - 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1] 品种与工具创新 - 去年底以来新上市多晶硅 铸造铝合金 纯苯 丙烯等重要期货品种 [1] - 商品期货和期权中84个为工业品 占比达64% [1] - 将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2] - 进一步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扩大期货及衍生工具覆盖面 [2] 对外开放进展 - 豆油 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接续"走出去" [1]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1] -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 [2] -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 [2] 产业服务深化 - 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市场稳定生产经营 [2] -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 产业服务商开展风险管理 [2] - 持续改善企业开展套期保值的制度环境 [2] - 面向不同阶段 类型 行业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2] 研究能力建设 - 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为契机汇聚各方研究合力 [3] - 面向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要开展深入研究 [3] - 针对期货市场创新发展前沿领域开展研究 [3]
为千万企业提供“期货答卷” ,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期货日报· 2025-08-21 07:48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农产品(油脂油料)分论坛由郑商所、芝商所集团主办,主题为"期货市场助力油脂油料行业应对贸易变局",汇聚行业专家、投资者及产业链企业代表 [2] 油脂油料行业战略地位 - 油脂油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涉及农户种植收益与企业生产经营 [3] - 油脂油料是粮油产业链核心环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治理的"战略支点" [4] 期货市场功能与贡献 - 郑商所油脂油料品种发展十余年,功能发挥良好,成为产业链企业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工具 [3] - 郑商所通过品种创新、对外开放及产融协同,构建高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助力产业应对全球贸易变局 [3][4] - 大商所油脂油料期货市场超越"风险避风港"定位,成为企业稳健经营的"压舱石"和全球供需"晴雨表" [4] 全球供需与市场动态 - 中国植物油进口量减少但仍占主导,全球供应增加,价格处于历史合理区间 [5] - 生物柴油产业带动全球近20%植物油工业消费,对供需及价格影响显著 [5] - 2025/2026年度中国油菜籽新增供给1960万吨(国内产量1710万吨+进口250万吨),四季度前菜油供应充足 [6] 细分市场分析与预测 菜油市场 - 国内进口菜籽压榨量及开机率受产量和进口波动影响 [6] 花生油市场 - 2024/2025年度中国花生产量增40万吨,食用消费和压榨需求分别增10万吨和30万吨,但进口削减致结转库存低位 [7] - 花生产业链大而不强,中国从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 [7] - 未来花生市场增长驱动力为消费量提升、产业链升级和技术创新,产业将向高附加值转型 [8] 生物燃料与衍生品工具 - 芝商所构建覆盖生物燃料全产业链的衍生品体系,包括原料端(玉米、大豆油等)和燃料产品端(生物柴油期货等) [6] - 生物燃料发展需平衡政策合规、原料可持续性与成本控制,衍生品工具助力能源转型 [6] 油粕市场格局 - 全球油籽供应充足压制菜粕需求,"油强粕弱"格局受生物柴油政策及印度食用需求推动 [8] - 国际市场油强粕弱,国内因蛋白需求稳定,压榨利润仍依赖粕类支撑 [8]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全球油脂油料贸易格局重构,产业链企业需应对进口、加工挑战并把握期货工具应用机遇 [8] - 花生产业有望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实现从生产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 [7][8]
期货市场多维赋能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04:17
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 期货市场作为专业风险管理平台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作用凸显 [1][2] - 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131个 可服务和辐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 [2] -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2] - 参与套期保值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2] 期货价格影响力提升 - 套期保值、期现套利、含权贸易等多种形式被广泛采用 期货价格深度嵌入现货企业经营管理环节 [3] - 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走出去 豆油、橡胶等品种国际定价参考作用增强 [3]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3] 服务国家战略成效 - 84个工业品期货期权占比64% 为制造业经营主体稳定经营提供保障 [3] - "商储无忧"项目助力保障粮食安全 "保险+期货"创新助农新模式 [3] - 期货市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 郑州期货市场建设 - 郑州正成为全球重要期货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4] - 郑商所将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 推动钢坯、水泥、鸡肉等品种研发 [4] - 探索推广短期期权 深化能化领域品种禀赋优势 [4] 市场服务优化措施 - 坚持"一品一策"优化合约规则 "一企一策"开展市场培育活动 [5] - 扩宽产业"期权+"服务范围 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 [5] - 有序推进"保险+期货""糖业无忧"项目 优化"商储无忧"业务模式 [5] 国际化发展路径 - 制定实施"十五五"战略规划 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 [5] - 落地PTA保税交割 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 [5] - 推动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 拓展跨境结算价授权合作 [5] 监管政策导向 -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6] -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举措 [6] -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品种范围 [6] 产业服务深化 - 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市场稳定经营 [6] -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风险管理 [6] - 持续改善企业套期保值制度环境 [6] 行业能力建设 - 加大业务和产品创新力度 打造多元适配风险管理工具体系 [7] - 面向不同阶段、类型、行业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7] - 汇聚研究合力 提升期货市场研究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7]
期货市场助力强国建设,下一步五大重点工作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8:35
期货市场发展重点 - 持续丰富产品供给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进一步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不断扩大期货及衍生工具覆盖面 [2] - 坚定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范围 [2] - 不断深化市场服务 完善产业服务模式 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市场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风险管理 [3] - 提升行业机构专业能力 加大业务和产品创新力度 打造多元适配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 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3] - 强化研究驱动发展 汇聚各方研究合力 提升期货市场研究能力 面向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要开展深入研究 [3] 品种研发与产业参与 - 深化储备品种研究 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 有序推动钢坯 水泥 鸡肉等品种研发 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 [4] - 国内期货市场新上市多晶硅 铸造铝合金 纯苯 丙烯等重要品种 可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 [4] - 郑商所上市47个品种 形成聚酯 煤化工 盐化工 油脂油料 软商品和果品等多个品种板块 [5] - 棉花 尿素等多个品种的期货价格成为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 [5] - 95%以上的PTA生产企业 90%以上的硅铁生产企业 85%以上的重点制糖企业集团 80%以上的甲醇贸易企业 75%以上的玻璃龙头企业通过期货市场管理风险 [5] 市场参与度提升 -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4] - 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4]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发布套保公告的实体上市公司数量为1503家 套保参与率达28.6% [6] - 2024年1-7月累计有1383家实体上市公司发布套保公告 同比增长15.7% [6] - 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套保主力军 覆盖化工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6] 对外开放进展 - 郑商所共有26个期货期权品种对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 开放品种数量位居国内第二 [7] - 近170名QFI客户在郑商所开户 来自中国香港 新加坡 英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 [7] - 建议持续扩容特定品种 稳步扩大开放品种池 优先将运行成熟风险可控的品种纳入对外开放清单 [7] - 持续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 落地PTA保税交割 适时扩大QFI可交易品种范围 力争实现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 [8] - 拓展跨境合作新空间 推动与境外期货交易所结算价授权合作 提升郑州期货市场的全球定价影响力 [8]
证监会:我国已上市商品期货期权品种131个
央视新闻· 2025-08-20 15:22
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达131个 其中工业品84个占比64% [1] - 期货市场服务覆盖国民经济多个领域 为制造业主体提供经营稳定性和产业链安全保障 [1] - 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27个期货和20个期权品种 包含13个全球独有品种 品种数量居市场首位 [1] 新品种开发计划 - 证监会将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1] - 郑州商品交易所正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 有序推动钢坯 水泥 鸡肉等品种研发 [2] - 交易所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 围绕优势产业链扩展衍生品工具类型 [2] 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通过苹果 红枣等6个品种开展250个"保险+期货"项目 覆盖全国16个省区 [1] - "保险+期货"项目惠及农户近90万户 有效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1] - 期货市场产品供给持续丰富 更好满足市场风险管理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