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

搜索文档
港股打新亏钱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6-19 21:30
市场表现 - wind全A下跌1.2%,港股三大指数均跌约2% [1] - AH溢价指数重回130以上,港股创新药板块大跌3%,新消费三朵金花中老铺黄金跌超6%,泡泡玛特跌超5%,蜜雪冰城跌3.5% [4] 美联储政策影响 - 美联储宣布不降息,鲍威尔强调通胀上升风险,降息进度表可能推迟 [2] - 美债利率维持高位,压制全球风险资产表现,美股跳水后欧洲及亚太股市跟跌 [2] 港股流动性及打新行情 - 香港金管局释放港币流动性导致HIBOR隔夜利率接近0,刺激小微盘及成长股炒作 [4] -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认购总金额近4000亿港元,认购倍数达918倍,杠杆资金成本因低利率大幅下降至0.1% [5][6][9][10] - 港股打新实际盈亏平衡点需涨幅超2%(含1%佣金及0.2%交易费率),海天味业首日仅涨0.55%致多数杠杆资金亏损 [11][12] 港币汇率与利率趋势 - 港币因美港息差扩大面临弱方兑换保证压力,金管局或收紧流动性,HIBOR利率可能反转上升 [15][16] - 杠杆资金提前离场导致港股结构性过热板块大跌 [17] 港股热点事件 - 泡泡玛特预售模式增加供给,二手Labubu价格暴跌,黄牛抛售致股价调整 [20] - 平安人寿增持邮储银行H股超70亿港元,持股占比逾12%,港股高股息+大科技主线仍具性价比 [21] 债券市场动态 - 现券及国债期货短线调整,市场担忧OCI/TPL账户可能甩卖债券,但情绪可控 [22][23][24] 投资策略 - 债基发车信号释放,6月调整机会临近,铜油比作为前瞻指标可跟踪 [26]
“打新吃肉” 港股新股盛宴正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21:24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预计以40只新股集资1021亿港元,位列全球证券交易所IPO融资额第一名,新股数量同比增加33%,集资总额同比猛增673% [1] - 接近四分之三的集资额来自4只超大型A+H新股及1只H股上市,包括宁德时代(410亿港元)、恒瑞医药(99亿港元)、海天味业(94亿港元)、三花智控(79亿港元)、蜜雪冰城(40亿港元) [2] - 2025年全年预计80只新股集资2000亿港元,主要来自科技、传媒和电讯以及消费业 [2] A+H上市趋势 - 2025年有望出现25只A+H新股,2024年至今已有近70家A股上市公司拟A+H上市 [2] - 行业龙头如海天味业、三花智控、三一重工、牧原股份、宁德时代纷纷递表港交所 [2] - 新三板企业积极利用香港国际融资平台拓展全球资本,实现"出海"战略 [2] 打新市场表现 - 截至5月底已上市的27只新股破发率仅26%,较去年同期32%明显改善 [3] - 超30%新股首日涨幅大于20%,其中映恩生物首日暴涨116.7%,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消费股涨幅超40% [3] - 97%的IPO获得超额认购,76%获得超额认购20倍以上 [3] - 前三大超额认购IPO为布鲁可6000倍、蜜雪冰城5258倍、沪上阿姨3617倍 [3]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红利:中国证监会支持A+H上市,港股上市标准放宽 [6] - 资金回流:美联储降息预期下国际资本从美股转向港股 [6] - 情绪修复:AI技术突破提振科技股信心,消费股呈倍数级增长 [6] 高收益个股特征 - 行业龙头:宁德时代首日涨超16%、恒瑞医药首日涨超32%、蜜雪冰城首日涨超43% [8] - 稀缺标的:布鲁可首日涨38%,中签收益达2.5万港元/手 [8] - 获基石加持:映恩生物获15家基石投资者,首日涨幅116% [8] - A+H双重上市企业:2025年目前6家A股赴港上市无一破发 [8] - 公众认购热情高:认购倍数超100倍的标的首日上涨概率大 [8] 市场分化与风险 - 港股打新赚钱效应两极分化明显 [7] - 传统行业认购率低的个股存在资金流动不足风险,生物医药及科技板块受美联储政策和国际局势影响 [9] - 海天味业在上市首日盘中出现破发情况 [10]
顶格定价 机构、散户蜂拥认购!A股“酱油茅”港股首秀收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9:36
6月19日,万众瞩目的A股龙头公司"酱油茅"海天味业正式登陆港股市场。海天味业本次共计募资超百亿港元,募资额刷新了今年以来港股消 费行业IPO纪录,超越了此前的蜜雪冰城。 但没想到的是,相比此前多家A股龙头的上市首日大涨,海天味业的港股上市首秀却差点破发。 海天味业上市首日股价微涨0.55%,但在盘中一度出现破发。 需要注意的是,海天味业在正式上市前,几乎复刻了此前A股龙头的上涨路径——众多国内外知名机构参与基石投资,招股阶段的认购人数 和金额不断突破新高。 在6月18日晚间公布的配售公告显示,海天味业的最终发售价是招股阶段定价范围中的顶格定价。 | 公司資料 | | | --- | --- | | 股份代號 | 3288 | | 股份簡稱 | 海天味業 | | 開始買賣日 | 2025年6月19日* | | 價格資料 | | | --- | --- | | 最終發售價 | 36.30港元 | | 發售價範圍 | 35.00港元至36.30港元 | | 發售價調整 | 不適用 | 而散户和机构的认购热情也同样"恐怖",散户认购倍数达到918.15倍,机构认购倍数则是达到22.93倍。其火爆程度甚至超过宁德时代 ...
顶格定价,机构、散户蜂拥认购!A股“酱油茅”港股首秀收涨
证券时报· 2025-06-19 19:02
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于6月19日登陆港股 募资超百亿港元 刷新港股消费行业IPO纪录[1] - 上市首日股价微涨0.55% 盘中一度破发[2][3] - 暗盘阶段收报37.7港元/股 较发行价36.3港元上涨3.9% 成交941万股 涉及资金3.63亿港元[10] 发行细节 - 最终发售价定为招股价范围上限36.3港元[6][7] - 散户认购倍数达918.15倍 机构认购倍数22.93倍[7]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回补 最终发售股份数55,279,900股 占比19.81%[7][8] - 国际发售部分最终发售223,751,800股 占比80.19%[8] 投资者结构 - 基石投资者包括中石化(香港)获配14,736,800股(占比0.32%) 科威特投资局获配14,736,800股(占比0.32%) HHLR获配5,894,700股(占比0.13%)[9] - 其他知名机构包括上海高毅、景林资产、源峰基金、UBS Asset等[8] 市场地位 - 中国调味品市场排名第一 全球第五 2024年市场份额4.8% 是最大竞争对手的两倍以上[10] - 按销量计连续28年蝉联中国最大调味品企业[10] - 酱油品类中国市占率13.2% 全球6.2%[12] - 蚝油品类中国市占率40.2% 全球24.1%[12] - 调味酱品类中国基础调味酱市占率4.6%[1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691亿元(Z表示单位存疑) 同比增长10.4%[4] - 2024年净利润63.47亿元[4] - 2024年毛利率36.15% 净利率23.63%[4] - 2024年ROE 20.53% ROA 16.00%[4] - 负债率从2023年23.14%降至2024年16.12%[4] 募资用途 - 约20%用于产品开发及技术研发[11] - 约30%用于产能扩张和供应链数字化升级[11] - 约20%用于建立全球品牌形象和拓展海外渠道[11]
十年一遇的港股打新机会!一文说清楚你需要知道的事项,建议收藏
格隆汇· 2025-06-17 20:02
港股IPO市场表现 - 截至6月16日,港股今年上市31家新股,18家首日收涨,9家破发,破发率29%,较前两年显著下降 [1] - 映恩生物首日涨幅达116.7%,中签一手可获利约1万港元 [1] - 前5个月港股IPO募资同比暴增720%,打新赚钱效应回升 [1] 新股首日涨跌幅数据 - 2025年上市新股中,映图生物-B以116.7%涨幅居首,蜜雪集团、容大科技等涨幅超40% [2] - 跌幅最大为海螺材料科技(-47.67%)、METALIGHT(-30.26%)和派格生物医药-B(-25.9%) [2] - 158家公司处于递表处理中,约60家计划A+H双重上市 [2] 港股打新机制 - 需香港银行卡和证券账户,A股港股通无法参与 [6] - 招股期通常3-6天,可暗盘交易(上市前一日16:15-18:30) [7] - 国际配售占90%,公开发售占10%,超购15倍以上触发回拨机制 [9] - 套路回拨公司首日破发率仅9.09%,2024年22家中有20家上涨 [10][12] 分配规则与中签策略 - 公开发售分甲组(<500万港元)和乙组(≥500万港元),各占50%份额 [13] - 恒瑞医药一手中签率10%,需申购50手(44万港元)可稳中一手 [14] - 乙组中签优势明显,如恒瑞医药乙头中签量达甲尾2.3倍 [16] - 最高10倍杠杆融资,银行收取手续费和利息 [17] 提高胜率的关键因素 - 保荐人历史表现重要,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项目更受青睐 [19] - 基石投资者认购比例高(如药捷安康-B达64.06%)预示市场信心 [20] - 绿鞋机制可稳定股价,承销商可超额发售15%股份 [20] - 2025年平均认购倍数148倍创2019年来新高,药捷安康-B达748倍 [21]
超购695倍!海天味业港股IPO受热捧
证券时报· 2025-06-17 08:44
海天味业港股IPO认购情况 - 海天味业港股IPO认购收官 香港公开发售环节孖展认购金额达4000亿港元 较起始集资额5.73亿港元超购695倍 [1][2] - 富途、辉立、老虎国际及耀才等券商分别借出2174亿港元、930亿港元、313亿港元及168亿港元孖展资金 [2] - 公司计划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增发6%股份 拟以36.3港元招股价上限定价 预计总集资额达101.5亿港元 H股较A股折让19% [2] 国际发售及基石投资者 - 国际发售吸引8家顶级机构和主权财富基金参与 包括高瓴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瑞银资管等 [2] - 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1.29亿股H股 占发售股份总数近50% 认购金额达47亿港元 [2] - 成为2023年以来基石投资者认购规模第三大的港股IPO项目 仅次于宁德时代和美的集团 [2] 上市计划及市场评价 - 公司将于6月19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3] - 作为调味品行业领军企业 获得国际机构青睐 反映全球投资者对中国消费市场及行业龙头核心竞争力的认可 [3]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3年前5个月港股共有29家公司上市 IPO集资额累计777亿港元 融资额跃居全球首位 [3] - 消费和科技板块仍是投资者关注焦点 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优质企业赴港上市 [3]
赚钱效应持续 四大特征解锁港股“打新”密码
证券时报· 2025-06-17 01:33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港股已有31只新股上市 其中仅9只破发 破发率为29 03% 较2024年上半年的35 71%有所下降 [1] - 新股首日走强具备四大特征 包括热门产业龙头企业 A股公司赴港上市 基石投资者质量 超高申购倍数 [1][2][3][4] 热门产业与龙头企业表现 - "科技+消费"双轮驱动特征明显 新消费涵盖潮玩 新式茶饮 宠物 黄金饰品 化妆品 医美等细分赛道 科技板块聚焦人工智能 新能源与新材料 机器人及高端制造 [1] - 映恩生物首日涨幅达116 70% 蜜雪集团涨幅超43 21% 布鲁可 沪上阿姨为新消费代表 宁德时代 恒瑞医药为科技医药龙头 [1][2] A股公司赴港上市表现 - 2025年已完成赴港上市的5家A股公司无1家破发 仅赤峰黄金首日持平 吉宏股份涨幅39 06% 钧达股份 恒瑞医药涨幅超20% 宁德时代涨幅超16% [2] - A股公司募资额较大 宁德时代单家募资410亿港元 赴港上市时存在折价 为打新留出市场空间 [2] 基石投资者影响 - 基石投资者制度对港股新股表现关键 国际知名药企(BioNTech) 专业医药基金(礼来亚洲基金) 内地头部公募(富国 易方达)参与映恩生物投资 [3] - 宁德时代基石投资者包含中石化 高瓴资本 科威特投资局等 合计认购203 71亿港元(26 28亿美元) 占募资总额66% [3] 超高申购倍数特征 - 蜜雪集团申购金额创纪录达1 83万亿港元 申购倍数超5000倍 机构认购倍数35 23倍 [4] - 首日涨幅超10%的13只新股中 绝大部分认购倍数超百倍 券商实时申购数据可作参考 [4]
超购695倍!海天味业港股IPO受热捧
证券时报· 2025-06-17 01:30
海天味业港股IPO认购情况 - 香港公开发售环节孖展认购金额达4000亿港元,较起始集资额5.73亿港元超购约695倍 [2] - 富途、辉立、老虎国际及耀才等券商分别借出2174亿港元、930亿港元、313亿港元及168亿港元孖展资金 [2] - 公司计划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增发6%股份,拟以36.3港元招股价上限定价,总集资额预计达101.5亿港元 [2] - H股招股价较A股前一日收盘价折让约19% [2] 国际发售与基石投资者 - 国际发售吸引8家顶级机构和主权财富基金,包括高瓴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瑞银资管等 [2] - 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不超过1.29亿股H股,占发售股份总数近50%,认购金额近47亿港元 [2] - 公司成为2023年以来基石投资者认购规模第三大的港股IPO项目,仅次于宁德时代和美的集团 [2] 市场评价与行业地位 - 公司被视作调味品行业领军企业,获国际机构青睐反映全球投资者对中国消费市场及行业龙头竞争力的认可 [3] - 计划于6月19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3]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3年前5个月港股共有29家公司上市,IPO集资额累计达777亿港元,融资额居全球首位 [3] - 消费和科技板块仍是投资者关注焦点,下半年预计有更多优质企业赴港上市 [3]
一周港股IPO:银诺医药等11家公司递表,药捷安康等8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6-16 19:05
港股市场动态 - 上周(6月9日至6月15日)共有11家公司递表,8家公司通过聆讯,4家公司招股,3只新股上市 [1] 递表公司概况 银诺医药 - 专注于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药物研发,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已获中国监管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2] - 2023年和2024年其他收入分别为1684.9万元和2005.5万元,同期亏损7.33亿元和1.75亿元 [2] 创智芯联 - 中国最大湿制程镀层材料提供商,2024年收入4.1亿元,利润5270.6万元 [3][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2亿元、3.12亿元、4.1亿元 [4] 明略科技 - 中国最大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2023年总收入14.62亿元 [5] - 2022-2024年利润分别为16.38亿元、3.18亿元和795万元 [5] 东阳光药 - 综合性制药公司,在中国销售48款药物,海外23款 [6] - 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63.86亿元和40.19亿元 [6] 广合科技 - 全球算力服务器PCB制造商第三名,市场份额4.9%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4.12亿元、26.78亿元、37.34亿元 [7] 长风药业 - 专注于吸入药物,2024年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份额16%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9亿元、5.56亿元、6.08亿元 [8] 拨康视云 - 眼科生物科技公司,2024年收益1000万美元,亏损0.99亿美元 [9] 华大北斗 - 中国领先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10.5% [10]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8.40亿元 [10] 优乐赛 - 中国第二大循环包装服务提供商,2024年收入8.38亿元 [11][12] - 2022-2024年利润分别为0.31亿元、0.64亿元、0.51亿元 [12] 轩竹生物 - 生物制药公司,有超过十种药物在开发中 [13] - 2024年收入3009.4万元,亏损5.56亿元 [13] 金叶国际集团 - 机电工程承建商,2024/25财年收入1.55亿港元 [14] 通过聆讯公司 药捷安康-B - 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 [15] 颖通控股 - 中国最大香水集团,2025年一季度收入20.83亿元 [17] 圣贝拉 - 中国最大综合家庭护理品牌,2024年收入7.99亿元 [18] 香江电器 - 中国厨房小家电行业第十大企业,2024财年收入15.02亿元 [19] 曹操出行 - 中国网约车平台第二名,2024年GTV达170亿元 [20]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146.57亿元 [20] 安井食品 - 中国最大速冻食品公司,市场份额6.6% [2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21.06亿元、139.65亿元、150.30亿元 [21] 云知声 - 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收入9.39亿元 [22][23] IFBH - 泰国食品饮料公司,中国椰子水饮料市场份额34% [23] - 2024年收入1.58亿美元,净利润3331.6万美元 [23] 招股公司 海天味业 - 拟全球发售2.63亿股H股,发售价35-36.3港元 [24] 三花智能 - 拟全球发售3.6亿股H股,发售价21.21-22.53港元 [24] 佰泽医疗 - 拟全球发售1.33亿股,发售价4.22-6.75港元 [25] 药捷安康-B - 拟全球发售1528.1万股H股,发售价13.15港元 [25][26] 新股表现 - METALIGHT上市首日下跌30.26% [27] - 新琪安上市首日上涨21.43% [28] - 容大科技上市首日上涨42.00% [29] 港股打新市场 - 2024年前5个月港股IPO集资额777亿港元,全球第一 [30] - 截至6月12日,今年31家新上市公司中19家股价高于发行价 [30]
港股打新机会来了!四箭齐发,哪些值得一搏?资金如何规划?
格隆汇APP· 2025-06-14 16:37
港股打新机会 - 港股市场迎来四箭齐发的新股发行机会 [1] - 投资者需关注资金规划以把握打新机会 [1] - 部分新股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值得重点考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