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平权
搜索文档
对话雷军:过去小米走的有点快,今天我们要求把设计质量拿起来,认真把各品类做好
新浪科技· 2025-09-25 22:45
公司战略与使命 - 公司创办使命为坚持制造感动人心且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实现全球科技平权 [1] - 5年前因智能手机普及启动高端化战略 全面对标苹果进入高端领域 [1] - 当前推动全品类高端化 要求提升设计质量并认真打造各品类产品 [1] 高端化进展与成果 - 手机高端化投入大量功夫 汽车业务坚定定位高端市场 [1] - 第二季度小米汽车含税均价达28.9万元 已进入高端价格区间 [1] - 公司坚信通过技术研发投入和持续高端化推进 能够实现高端战略目标 [1] 业务拓展与学习 - 基于手机和汽车领域经验 公司正将高端化扩展至全品类 [1] - 承认过去发展速度较快 现阶段更注重全方位提升产品力 [1] - 公司持续学习提高 预期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 [1]
雷军谈小米定制服务:美很重要,科技平权、体验平权是小米追求的目标
新浪科技· 2025-09-25 21:43
公司战略与产品规划 - 公司计划三年内设计100款车漆 [2] - 公司推出定制服务允许车主自主创作独一无二的皮质用品 [2] - 定制服务每月最多生产40辆车 因成本高且产能有限 [2] 定制服务商业模式 - 定制服务被描述为高盈利能力业务 但全球仅少数豪华汽车品牌能实现盈利 [2] - 服务要求高成本高且管理复杂 多数企业在此领域亏损 [2] - 定价高于普通车型但显著低于保时捷同级服务 [2] 企业理念与用户价值 - 公司坚持科技平权与体验平权为核心目标 [2] - 定制服务旨在让用户以更低成本享受顶级豪华汽车体验 [2] - 公司认为用户会认可为美学体验所付出的努力 [2] 历史决策与内部意见 - 定制服务项目三年前启动 原计划去年发布但最终取消 [2] - 内部存在显著分歧 部分员工认为服务难以盈利且吃力不讨好 [2] - 管理层最终坚持推进 认为独特设计价值值得投入 [2]
智己LS6以“顶级科技全系标配”破局20万级市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1 18:10
产品发布与定价 - 新一代智己LS6正式上市 定位超级大五座智能SUV 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9 79万至26 99万元[1] - Pro版击穿20万元价格门槛 Max版定价控制在20 99万元纯电Max和21 49万元增程Max 超级增程66 Max版本售价22 99万元[10] - 上市权益包括首任车主电池终身质保 IM AD全功能包5年免费使用预售用户终身免费[10] 技术配置与性能 - 首次搭载恒星超级增程系统 实现450km纯电续航与1500km综合续航 支持800V超快充 百公里综合燃料消耗量仅0 06L[4] - 配备灵蜥数字底盘 整合多项控制功能 提供灵蜥爆胎稳定控制和主动防侧翻2 0系统 最小转弯半径仅4 49米[6] - 全系标配英伟达Orin X芯片 高通8295P 800V高压平台 数字底盘等超百项行业顶尖技术[7] 智能化与安全 - IM AIOS系统首次引入AI Agent随车助手 深度融合微信生态 辅助驾驶系统IM AD 3 0基于无图城市NOA技术[9] - 采用十纵十横高强度车身结构 配备多场景AEB及AES避让系统 全系电池满足2026年最严国标 保持零自燃安全纪录[7] - 用户可选装NVIDIA Thor芯片和520线激光雷达 持续提升智能驾驶能力[9] 市场定位与行业影响 - 新车展现出将高端科技普及化的决心 体现出智能电动车行业从堆料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变[1][12] - 通过全系标配顶级硬件 首发多项行业技术 制定极具冲击力的价格 推动20万级SUV市场的技术普及与体验升级[12] - 智己LS6有望成为2024年智能SUV市场中的现象级产品 为整个行业设立新的价值基准[12]
金九银十至,赛力斯前8月下滑,M7 43分钟10万单能逆转?
36氪· 2025-09-10 19:11
销量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296,202辆,同比下降9.21% [2] - 8月单月销量45,818辆,同比下滑10% [2] - 前8个月销量仅完成2024年全年总量497,008辆的约60% [2] - 第二季度总销量13.0万辆,同比增长7.0%,环比激增90% [3] - 问界品牌二季度贡献10.7万辆,同比增长7.8%,环比暴增140% [3] - 上半年问界系列总销量19.86万辆,问界品牌累计交付超14.7万辆 [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24.02亿元,同比下降4.06% [2] - 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逆势增长81.03% [2]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32.55亿元,同比增长12.4%,环比大幅增长130% [3] - 二季度毛利率升至29.5%,同比增2.0个百分点,环比增1.9个百分点 [4]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1.93亿元,同比增长56.09%,环比飙升190% [4] - 问界单车净利达4.6万元,同比暴增2.1万元,环比激增3.7万元 [4] 产品结构与定价 - 问界车型二季度ASP达37.1万元,同比提升1.3万元,环比上涨1.2万元 [4] - 问界品牌单车均价超40万元,M9、M8分别登顶50万元级和40万元级SUV销冠 [4] - 新款问界M7起售价反超老款,打破"增配降价"惯例 [6] - 2025款问界M9起售价比老款增加1万元 [6] - 尚界H5预售价16.98万元起,是鸿蒙智行首款低于20万元的车型 [9] 新车型表现 - 问界M8 4月上市,6-7月销量稳定在2.2万-2.3万辆 [4] - M8纯电版8月25日上市,24小时大定破万 [4] - 全新问界M7 9月5日开启预定,43分钟小订量突破10万台 [2][5] - 全新M7升级后1小时小订超10万 [5] 技术研发与产能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大增154.9% [6] - 累计授权专利6,826项 [6] - 赛力斯超级工厂构建覆盖90%业务流程的数智化运营体系 [7] - 通过"厂中厂"模式优化供应链,保障旗舰车型稳定交付 [7] 渠道与供应链 - 问界自有渠道销量占比持续提升,降低对鸿蒙智行依赖度 [7] - 将单车一级供应商集成至约100家,深化与20家世界级供应商战略合作 [7] - 引入12家核心供应商落户重庆建厂 [7] 市场战略与竞争 - 问界通过高价高销量构建高端市场壁垒 [6] - 尚界H5搭载华为ADS 4.0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5.0,实现技术下放 [9][10] - 20万元价格带竞争激烈,主要被比亚迪、吉利、零跑等品牌占据 [9] 机构预测 - 平安证券上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103亿/143亿/168亿元 [8] - 华创证券上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1822亿/2407亿/2647亿元 [8] - 引望远期市值或达5737亿-7425亿元,较赛力斯入股时1150亿估值空间巨大 [9]
第四代逸动7.29万元起售 杨大勇:把油电选择权交给用户
中国经济网· 2025-09-08 10:35
产品发布与定价 - 长安汽车正式上市第四代逸动 提供三款车型 售价区间为8.79万至9.99万元 叠加现金礼后限时价7.29万元起 [3] - 新车定位全球智能家轿新标杆 具备五大核心价值及3项独有+22项领先配置 [5] 市场战略与定位 - 公司执行副总裁杨大勇明确油电并重战略 预计未来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销量结构占比为35%比65% [5] - 逸动系列自2012年上市累计销量超190万辆 畅销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 被喻为"中国品牌燃油车轿车旗手" [3] - 产品坚持"科技平权"理念 旨在为无桩家庭等用户群体提供多元动力选择权 [1][5] 产品设计与性能 - 采用纵横万象设计语言 标配前后贯穿式LED光柱+发光徽标 配备18英寸轮毂及电动尾翼 [7] - 车身尺寸4785*1840*1450毫米 轴距2765毫米 后排横向宽度1334毫米 放平储物空间达1250升 [7] - 搭载天枢智能座舱 配备14.6英寸中控屏+10.25英寸仪表 支持三指飞屏双屏联动 [9] - 新蓝鲸500Bar超高压直喷发动机峰值扭矩310牛米 最大功率141千瓦 配合i-EM系统实现一箱油续航1000公里 [9] 安全配置 - 全系标配方舟笼高强度车身 高强钢占比77.2% 最高强度达1500MPa [9] - 配备6安全气囊及540°全景影像+高清行车记录仪 [9]
“智”问下半场:做好科技平权与和谐共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11:17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行业电动化进入增速平缓期 智能化正深度突破技术与场景边界 而全球化进程面临多重不确定性挑战 [1] - 产业法规持续升级为智能技术落地扫清关键壁垒 AI大模型加速渗透至汽车研发、制造、产品及服务全链条 [1][5] - L3级自动驾驶和Robotaxi迈入商业化冲刺的关键阶段 [1][5] 智能化发展路径 - 激光雷达搭载数量实现从一到多突破 单车算力向千级TOPS迈进 AI大模型参数规模跃升至千亿级 [3] - 汽车智能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本质在于提升用户体验 体现为需求导向而非参数导向 场景导向而非功能导向 体验导向而非配置导向 [3] - 智能汽车发展进入"换挡时刻" 从解决"有"的问题转向解决"优"的问题 行业进入百年专家造车与科技公司新势力造车融合发展的3.0时代 [4] 科技平权理念 - 科技平权不是免费的 关键是在保护创新基础上通过科技发展降低成本 让更多人享受科技带来的舒适感与福利 [6] - 科技平权不是堆砌技术 而是结合用户需求与商业化竞争找到价值最佳点 为消费者带来优质体验 [6] - 实现科技平权需要聚焦消费者真正需求的科技 同时保护创新与知识产权 [6] - 汽车安全相关的科技进步应惠及每一个消费者 零部件供应商需深度洞察消费者真实需求开发符合需求的产品 [6] 技术应用策略 - 推进科技应用需遵循分层解决原则 根据不同品牌和用户群体需求提供适配技术 避免技术应用与用户需求脱节 [7] - 车企推广科技应通过可视化、可感知的方式让用户清晰了解基础功能价值 消解数字鸿沟 [7] - 实现科技平权需要尊重与鼓励创新 加大原创科技研发投入 同时降低新技术的使用与安装成本 [7] 产业生态模式 - 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呈现两极分化:部分车企坚持全栈自研与垂直整合 另一部分选择与科技公司深度绑定 [8] - 全栈自研与合作共赢两种模式将长期并存 车企应根据自身基因选择发展路径 [8][9] - 全栈自研是一把双刃剑 可形成品牌护城河但需长期投入 技术路线选错风险极大 [10] - 智能驾驶和AI的演进速度已超过汽车产品迭代速度 为满足用户需求需要选择盟友共生 [8] - 企业应专注于自身强项 整车企业与供应商各自发挥优势领域 [10] 全球化战略 - 中国汽车产业链在完整度、反应速度和质量上很强大 全球化要更务实落地 需要在当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形成价值链条 [3] - 选择盟友共生可以帮助车企降低投资风险 缩短汽车产品上市时间 [8] 高质量发展 - 行业需要从对量的追逐转向对质的膜拜 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拥抱低增长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3] - 地方区域制造业能级不断提升 上下游配套不断优化 构建多元化优势产业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
余承东的“加强军团”杀进车圈腹地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17:38
核心观点 - 华为与上汽合作推出尚界H5 以16.98万元起售价切入15-20万元主流SUV市场 通过华为智能化技术下沉与上汽供应链优势实现降维打击 预售18小时订单突破5万台 目标颠覆B级车市场格局并推动鸿蒙智行百万销量目标 [1][5][6][16][23][26] 产品定位与定价策略 - 预售价16.98万元起 较市场预期更激进 较同等技术规格车型普遍25万以上价格低30%以上 [3][7][18] - 定位中型SUV 提供纯电版和增程版两种动力 瞄准15-20万元价格区间 该区间占国内车市42.3%份额 [7][18] - 预售1小时小定突破2.5万台 18小时后达5万台 预售政策提供至高3000元现金权益 [3][13][14] 技术配置与竞争优势 - 搭载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 支持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P2P2.0 为同级唯一搭载该系统的SUV [3][7][9] - 配备192线激光雷达 4D毫米波雷达 鸿蒙座舱 XMC数字底盘引擎等华为核心技术 [3][7][9] - 车身安全性突出:高强钢占比84% 热成型钢占比25% 后防撞梁覆盖比例73.6% [13] - 空间设计优化:轴距2.84米 后备箱容积601L 可扩展至1837L [11] 合作协同效应 - 华为提供智能化技术 上汽贡献70年底盘开发经验及供应链优势 首期投入60亿元组建超5000人专属团队 [9][21][24] - 渠道覆盖超1500家经销商 其中60%位于一二线核心商圈 40%覆盖三四线新兴市场 [21] - 上汽借此填补15-20万元智能化新能源产品空白 完善乘用车板块布局 [24] 市场战略与行业影响 - 目标实现"科技平权" 将L2+/L3级智驾体验带入比亚迪宋价位区间 直接竞争深蓝S7 零跑C11等车型 [5][9][18] - 鸿蒙智行计划年销百万辆 尚界H5被定位为比"四界"销量更大且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 [20][21][26] - 可能打破燃油车 传统新能源车和新势力互不破圈的规则 重新定义B级车市场格局 [5][26]
新势力又一盈利新王浮现:零跑上半年营收翻1.7倍,下半年继续"量价齐升"?
36氪· 2025-08-19 17:42
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和利润的显著增长 营收同比增长174%至242.49亿元 并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盈利约3300万元 同时公司上调全年销量目标至58-65万辆 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年盈利 [1][3][5] - 公司的盈利转正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成本管控和产品结构优化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1%大幅提升至14.1% 并预计下半年进一步提高至15% [3][4] - 零跑汽车通过聚焦大众市场、平台化策略和轻资产模式实现高效扩张 其B系列车型基于LEAP3.5平台开发 零部件通用率高达88% 显著降低成本和提升研发效率 [6][7] - 公司未来面临高端化挑战和智能化竞争 计划通过D系列车型进入20-25万元市场 并加速智驾研发 目标在2025年底实现城市NOA [9][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49亿元 较上年同期的88.45亿元增长174% [1][3] - 同期总交付量同比增长155.7%至22.17万台 [3] - 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亏损超22亿元转为盈利约3300万元 [3]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1%提升至14.1% 创公司成立以来新高 [3] - 销售成本仅增长137.9% 低于营收增速 [4] - 研发、营销、行政三项费用仅增加15.3亿元 收入增长额是费用增长额的10倍 [4] 销量与盈利指引 - 上调2025年销量目标至58-65万辆 2026年目标100万辆 [1][5] - 7月销量已破5万辆月度新高 第三季度预计交付17-18万辆 [5] - 海外销量目标保持5万辆不变 [5] - 2025年力争全年盈利 目标净利润5-10亿元 [5] 战略与竞争优势 - 聚焦10-20万元大众市场 通过极致性价比和科技平权策略快速上量 [6][7] - 平台化策略实现高零部件通用率 LEAP3.5平台通用率达88% 降低采购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并提升产能利用率 [6] - 轻资产模式包括租赁+代工生产、集中采购+长期协议供应链管理以及严格成本管控(超过500万元支出需跨部门联审) [7] - 产品端采用越级配置策略 例如12万元的B10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通8650芯片 支持城市NOA [7] 未来挑战与计划 - 计划推出D系列车型进入20-25万元高端市场 主打科技豪华 搭载固态电池预研技术和AR-HUD等高端配置 [9] - 高端市场竞争激烈 需解决品牌溢价和成本矛盾 [9] - 加速智能化研发 采用端到端算法+VLA技术路线 目标2025年底实现城市NOA 2026年初进入辅助驾驶第一梯队 [10] - 智驾团队规模和算力资源投入近乎翻倍 依赖B系列销量规模快速积累数据 [10] - 海外市场优先拓展规模 利润用于拓宽市场 [10]
京西智行的独角兽新路——产品、供应链与组织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7-22 16:37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目标是实现顶尖悬架科技的普惠化,服务全球市场[1] - 以130亿元估值成为智能汽车底盘供应链唯一独角兽企业[1] - 全球年销售额约80亿元,服务50余家汽车品牌[1] - 近期战略聚焦扭转经营亏损,重回盈利轨道[1] 产品战略 - 实施大单品战略,聚焦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和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2][4] - 削减战略关联度低、盈利前景模糊的产品[2] - 第四代MagneRide®贡献新增订单60%以上金额[4] - EMB系统为L3+自动驾驶提供全冗余硬件方案[5] 核心技术优势 - 第四代MagneRide®悬架系统实现每秒1000次实时阻尼调节[4] - 阻尼调节范围数倍于传统电磁阀减震器[4] - EMB系统车轮锁止时间缩短至75-100毫秒[7] - 采用非线性球盘设计,无需伺服机构或ESC模块[7] 供应链优化 - 原材料占比52%,显著低于行业70-80%水平[12] - 实施国产化策略,厂中厂模式降低磁线圈成本超60%[12][13] - 深汕工厂生产的MagneRide®价格已低于电磁阀悬架[8] - 与3家上游供应商合作实现生产线直达装配车间[13] 组织变革 - 引入华为式"铁三角"作战单元(销售+研发+交付)[14] - 全球裁员400人,管理层年轻化本土化[16] - 审批链条压缩至三人小组决策[14] - 工作节奏和效率显著提升[16] 行业地位与愿景 - 打破欧美企业在底盘线控技术垄断[17] - 中国首款应用MagneRide®的国产车型即将推出[4] - 全球研发创新中心将落地深圳[18] - 定位为支撑中国智能汽车黄金十年的关键支点[19]
国防军工继续活跃,建设工业一字涨停两连板!机构:行业有望实现基本面和估值双击
新浪基金· 2025-07-18 10:53
国防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7月18日早盘国防军工板块活跃 中证军工指数上涨 成份股中建设工业一字涨停两连板 应流股份涨超6% 中无人机涨超4% 长城军工和国科军工调整居前 [1] - 国防军工ETF(512810)场内价格上涨0.76% 成交额超5500万元 [2] 行业基本面与投资逻辑 - 国防军工行业订单正逐级有序传导 业绩拐点或将至 行业基本面进入上行大周期 [4] - 内需因军队建设处于"机械化+信息化"冲刺期 未来有望切入"智能化+无人化"周期 提升国内需求 [4] - 全球地缘政治变化使军贸需求扩大 我国产品性能和供给能力获认可 军贸供需将共振 [4] - 国防军工增长大周期有望提升行业估值 军贸重塑全球格局与国内建设大周期打开行业空间 "科技平权"有望获更高估值 [4] - 随着市场关注度提升和十五五规划推进 结合军队换装大周期和军贸新格局 行业有望实现基本面和估值双击 [4] 国防军工ETF产品特点 - 国防军工ETF(512810)代码含"八一" 兼顾传统主战力量和新域新质力量 [4] - 覆盖商业航天 深海科技 军用AI 低空经济 大飞机等热门题材 [4] - 是融资融券标的和互联互通标的 为一键布局国防军工板块的高效投资工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