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化
搜索文档
15.98万元起!鸿蒙智行攻入主流大众车市!或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人民智行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11:14
鸿蒙智行尚界H5发布与市场意义 - 鸿蒙智行与上汽集团合作的尚界H5正式发布并开启规模交付,起售价为15.98万元,标志着华为汽车首次进入20万元以下主流大众市场 [1] - 2024年国内20万元以下汽车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七成,达到72.4% [2][3] - 尚界H5定价区间为15.98万元至19.98万元 [5] 华为汽车市场策略与竞争格局 - 华为采取“高端降维”与“主流上探”的双线策略,通过问界、尊界等品牌冲击中高端市场,并通过尚界、智界渗透主流市场 [4] - 过去四年间,华为已在中高端市场“蚕食”了传统豪华汽车市场93万辆车的份额 [2] - 2025年上半年,鸿蒙智行在中国市场交付约26.87万辆,成为新势力品牌领头羊,而BBA(宝马、奔驰、奥迪)上半年销量同比跌幅均超过10% [3] 对行业竞争与市场格局的影响 - 尚界H5的发布预计将在中低价位智能汽车市场引发新一轮竞争,受冲击最大的可能是同价位的自主品牌及部分合资品牌车型 [2][6] - 此举将推动智能汽车价格下探,加速行业智能化普及,并可能改变消费者对性价比智能汽车的预期 [2][5][6] - 在15万-20万元市场,比亚迪和大众稳居前二,该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约40%,低于乘用车整体市场的50% [5] 竞争对手应对策略 - 竞争对手需加速自身产品的智能化升级,特别是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上 [7] - 建议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硬件成本,并将高阶智驾功能覆盖至更低价位车型 [7] - 可深化与科技公司合作或自建生态体系以提升用户黏性,并通过旅行车、越野车等细分市场规避直接竞争 [8]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华为等科技公司的入局推动汽车产业从“机械制造”向“智能终端”转型,技术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9] - 未来智能汽车盈利将依赖软件服务与生态分成,车企需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盈利体系 [9]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3万辆,同比增长24.4%,而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的车企销量普遍下降 [7]
2025MID峰会洞见未来全球智能汽车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09 10:34
行业宏观趋势 - 全球汽车产业处于不确定性与机遇并存的关键阶段,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带来挑战,但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趋势将推动行业长期增长[3] - 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将从2025年的9000万辆增长至2030年的9500万辆,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渗透和新兴市场需求释放[3] - 全球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5600万辆增长至2030年的7700万辆,渗透率从68%提升至85%[5] 中国汽车产业角色 - 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先发优势,正成为引领全球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3] - 自2023年起,出口已成为推动中国轻型汽车产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出口产品正从性价比导向转向技术导向[3] - 中国在软件定义汽车方面展现出政策支持、技术迭代和数据积累的三重优势[6] 新能源汽车与出口市场 - 中国本土车企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竞争优势[3] -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新兴市场规模有限的挑战,中东、非洲、东盟及南美等市场可短期助力但长期需突破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4] - 中国车企需通过产能及服务本地化、技术认证、品牌营销升级等方式在成熟市场提升份额[4]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路径 - 软件定义汽车的核心价值在于从卖车到卖服务的商业模式转型,通过OTA升级提供付费功能将成为车企获取高利润率持续性收入的关键路径[6] - 到2037年,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新车软件定义汽车等级将达到L4或L5,而中国这一比例将接近三分之一,成为全球落地最快的市场[6] - 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能为续航里程和电池可靠性带来革命性提升,或于明年实现装车验证[6] 软件定义汽车具体展望 - 在中国,2030年预计超过95%的网联汽车将支持OTA,为软件定义汽车提供基础支撑[5] - 大众、通用、特斯拉、Stellantis、雷诺等多家车企已设定软件服务盈利目标[6]
莱宝高科:车载触摸屏业务今年销售收入能否同比增长存不确定性
巨潮资讯· 2025-10-09 10:21
公司业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车载触摸屏产品生产销售情况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增长 [3] - 2025年车载触摸屏业务板块的产品销量有望继续同比保持增长 [4] - 2025年车载触摸屏业务板块的整体销售收入能否最终实现同比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 公司面临的挑战 - 2025年面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压力 [2] - 面临已占据主流市场地位的InCell结构触控显示一体化带来日益增加的替代竞争压力 [2] - 上述挑战对车载触摸屏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 行业发展趋势与需求 - 汽车日益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方向发展 [2][3] - 全球新能源汽车出货量有望继续保持同比增长 [3] - 全球车载触摸屏日益向大屏化、多屏化方向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有望相应增长 [3] 产品与技术演进 - 车载盖板玻璃从原来的以单屏(中控台)为主,逐步拓展向双联屏、三联屏方向发展,产品尺寸不断扩大 [2] - 车载盖板玻璃对3D、曲面、异形等不同形状的定制化设计和生产需求逐步增加 [2] - 汽车传统的仪器仪表盘、中控台、副驾驶位等逐步向一体化集成制作方向发展 [2] 公司战略与机遇 - 2024年加大对海外汽车总成一级厂商(Tier 1)客户的开发并取得积极进展 [3] - 2025年及后续年份公司有望在海外Tier 1客户逐步新增产品项目,带动带有触控传感器面板(Sensor)的车载触摸屏需求增长,提升产品附加值 [3] - 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增长适时适度扩充车载触摸屏(含车载盖板玻璃)的产能,并规划逐步开发和拓展更多附加值的产品市场 [3]
2025第二十届南昌国际车展10月1日盛大开幕!
搜狐网· 2025-10-02 10:52
车展历史与定位 - 南昌国际车展已举办二十届,从2006年至今成为市政府重点引进的会展项目 [1] - 车展从单纯展示平台发展为全民参与的节日狂欢,是政府促进会展经济、拉动汽车消费的重要抓手 [3] - 车展填补了南昌市没有大型室内车展的空白,为城市汽车文化与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5] 展会规模与参展品牌 - 参展品牌从20余个增长至60余个,700余辆车型齐聚 [1][14] - 国产新势力、进口与合资品牌、高端豪华品牌齐聚,燃油与电动车型并举 [14] - 众多新车型亮相,包括小米SU7 Ultra、比亚迪唐DM-i智驾版、岚图追光L、智己LS6、极氪9X、理想i6等 [14][16] 创新与跨界合作 - 车展与江西省空中赣鄱低空经济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江西首个低空飞行专区 [7] - 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真机首次亮相,该机型是国内首款获得全系认证并可合法运营的无人驾驶航空器 [7][18] 购车政策与促销活动 - 车展期间延续报废更新最高补贴2万元、新能源购置税最高减免3万元等多项补贴政策 [20] - 各大车商推出车展专属购车政策,如极氪9X享10000元置换金、沃尔沃全新XC70至高享60000元购车权益、MG4限时补贴价6.58万元起等 [22] - 举办逛展抽汽车、购车抽黄金、集章打卡等活动,东风日产N7和一汽丰田BZ5展期每天各抽一台汽车使用权 [22] 展会活动与公众参与 - 车展特邀多位顶级人气网红车模空降现场,并设潮玩游乐专区以吸引不同年龄和兴趣的观众 [25][27] - 车展二十周年之际,组委会联合南昌晚报发起主题征文活动,共有16篇作品获奖 [29] - 车展已成为观察出行变革的窗口、触摸产业脉搏的机会以及讨论汽车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间 [29]
十九载坚守 推动商用车行业技术跃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2 17:10
活动概况 - 2026中国商用车产品测试活动于9月15日在重庆大足试验基地启动,由《中国汽车报》社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并获得中汽兄弟(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支持 [1] - 该测试活动已成功举办18届,成为国内商用车行业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引导力的测试活动 [1] - 中国重汽、福田欧曼、南京依维柯、江淮1卡、广汽领程、长安跨越、五菱新能源、上汽跃进等主流商用车企业携车型参与测试 [1] 行业产销数据 - 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5万辆和31.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9%和3.4%,同比分别增长16.4%和16.3% [3] - 1月至8月商用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71.3万辆和27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5.2% [3] 行业发展趋势 - 商用车行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汽车行业“新四化”浪潮推动下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体现在技术创新、产品多样性、用户体验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等多个维度 [4] - 行业加速向智能化、新能源化转型,用户对车辆的能耗效率、安全防护、智能辅助功能提出更高要求 [4] - 新能源商用车已逐步从政策引导向市场拉动转变,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格局 [5] - 行业从传统的运输工具制造,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全球化的方向快速转型 [5] 测试活动升级与目的 - 测试规程逐年升级,今年再度优化以顺应商用车行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 [4] - 测试目的是通过科学评价让优秀产品脱颖而出,推广先进技术,引导行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商用车向更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方向迈进 [4] - 测试活动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第三方权威评测环境,帮助企业验证产品实力、发现短板、优化产品,促进技术进步 [6] - 活动初衷是为行业、企业、用户提供参考指南,并持续推动中国商用车技术进步,助力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提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8] 产品技术进步 - 参与测试的车辆在技术水平、制造工艺、外观配置性能上较往年有明显进步 [5] - 参评车辆的信息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愈发成熟,在电子电气架构、车联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有很大进步 [5] - 商用车企业在车型种类、功能、生产工艺水平和细节处理方面各有千秋,车型在外观造型、动力数据、舒适和安全配置方面已全面向国际市场看齐,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 [6] - 几款参评牵引车在性能、品质方面与进口车型差距不断缩小,功能设计更人性化,注重人机舒适性和驾乘感受 [5] - 微卡车型在提速、弯道极限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色,中控台布置有充足的储物空间 [6]
引领行业发展,2025中国摩博会火热开幕
齐鲁晚报· 2025-09-20 12:33
展会规模与参展情况 - 总展览规模达16万平方米 涵盖7个室内展馆及多个户外区域[3] - 参展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达950家 覆盖整车 零部件 骑行装备及相关服务机构[5] - 吸引75个全球摩托车与电动车品牌 动静态展示车型超3000款[5] 国际化参与程度 - 首日迎来超30个国家 上千名国际专业观众[7] - 来自美国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日本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5] - 近20个国际采购团现场选品洽谈 涵盖东南亚 中东 南美等地区[7] 新品发布与技术展示 - 举办27场新品发布会 包括16场整车企业 6场零部件企业 5场骑行装备企业[9] - 超50款新车首发亮相 涵盖四缸车型 电子自动离合技术 混动街车等创新产品[10][12][14] - 本田全球首发两款CB系列四缸车型 计划明年早春上市[10] 电动化与智能化进展 - 新能安行业首发72V 90Ah大单体锂电池 支持5C瞬时脉冲放电[28] - 采用活性锂缓释技术 前300次循环容量保存率超100%[28] - 展会聚焦电动化 智能化 网联化发展方向[3] 品牌与企业动态 - 宗申赛科龙发布搭载E-Clutch 2.0技术的AQS401 E-Clutch版及公升级巡航RA1000[12] - 无极全新ADV产品DS800X国内首秀 搭载自研KEL800双缸发动机[12] - 奔达发布多款发动机产品 包括1600cc直列六缸发动机[14] 配套活动与观众参与 - 同期举办11场新品试驾活动 多维度展示前沿车型[26] - 开幕日吸引8.6万观众参与 举办慢骑大赛 金卡纳情景体验等互动活动[32] - 联合全城220个商家 1511家门店推出城市热力图 延伸活动范围[37]
武汉国际车展首日多款新车亮相
长江日报· 2025-09-18 08:24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五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于9月17日开幕 展览主题为"智联新世界 驾趣新生活" 室内外展览面积达14万平方米[1] - 展会吸引百余个汽车品牌参展 涵盖燃油 混动 纯电 氢能等多类车型[1] - 展会全面展示汽车产业电动化 智能化 网联化 共享化的最新成果[1] 参展品牌与车型 - 比亚迪 东风日产 腾势 智己等多个汽车展台携新车车型亮相[1] - 小米汽车在B4展区完成武汉国际车展首秀 SU7 Ultra纽北限量版同步完成华中地区首展[1][3] - 小米SU7 Ultra纽北限量版采用极具未来感与运动感的设计 配备凌厉流畅的车身线条[1] 智能科技展示 - 汉产人形机器人"光子"亮相展场 该机型为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群体舞蹈冠军[2][3] - "光子"与四足机器狗"环宇小U"进行群舞表演 并具备语音交互功能 可提供车展介绍与场地指引服务[2] 配套活动 - 展会举办武汉市青少年未来汽车设计大赏专项展区 展示孩童视角的未来汽车创意画作[4] - 设置乐驾汽车运动会 甜甜圈挑战赛 金卡纳绕桩赛 汽车特技表演秀等竞技表演活动[4] - 组织都市圈汽车文旅嘉年华 品牌二手车展示 试乘试驾体验等用户互动项目[4] 行业会议 - 同期举行2025第十一届中国(武汉)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合作峰会[4] - 举办首届湖北低空出行eVTOL产业发展大会与湖北省会展数据产业大会 通过数字会展平台推动低空出行产业资源对接[4] - 召开2025中国智能汽车新生态(武汉)论坛 以"开放共进智行致远"为主题 聚焦汽车智能化技术与国际化发展双路径[4]
汽车行业周报(25年第33周):斯拉机器人催化不断,带动汽车板块估值重塑-20250917
国信证券· 2025-09-17 23:24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6] 核心观点 - 特斯拉机器人催化不断 带动汽车板块估值重塑 [1] - 中长期维度 关注自主崛起和电动智能趋势下增量零部件机遇 [3] - 一年期维度 看好强新品周期的华为汽车及车型元年的小米汽车产业链 [3] - 地缘政治背景下汽车作为内需消费品 刺激政策有望加码 看好乘用车和国产替代零部件 [4] 月度产销数据 - 2025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 环比分别增长8.7%和10.1% 同比分别增长13%和16.4% [1] - 2024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再创历史新高 [16] 周度数据表现 - 9月1-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30.4万辆 同比去年9月同期下降10% 较上月同期下降4% [1] - 9月1-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30.7万辆 同比去年9月同期下降5% 较上月同期增长9% [1] - 9月1-7日国内乘用车上牌36.66万辆 同比-9.5% 环比-29.8% [1] -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上牌22.06万辆 同比-0.8% 环比-23.4% [1] 市场行情表现 - 本周CS汽车上涨0.21% CS乘用车下跌0.37% CS商用车下跌1.06% CS汽车零部件上涨0.72% [2] - 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上涨4.23% CS摩托车及其他上涨0.79% 电动车下跌0.08% 智能车上涨1.36% [2] -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93% 上证综合指数上涨1.66% [2] - CS汽车弱于沪深300指数1.72pct 弱于上证综合指数1.45pct 年初至今上涨23.76% [2] 成本与库存状况 - 浮法平板玻璃价格同比-9.4% 环比-6% [2] - 铝锭类价格同比+7.1% 环比+0.5% [2] - 锌锭类价格同比-5.2% 环比-1.1% [2] - 8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0% 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市场关注热点 - 智驾领域:地平线与哈啰合作加速Robotaxi落地 文远知行无人小巴驶入比利时 [3] - 机器人领域:马斯克增持特斯拉股票10亿美元 特斯拉为马斯克设定万亿美元薪酬计划 [3][45][46] - 特斯拉Optimus V3正在敲定设计 预期年产100万台时成本将降至2-2.5万美元/台 [47] - 重点车型:全新问界M7开启预订1小时订单破10万 [3][41] - 政策方面: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3][56]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动智能化带来传统汽车转型升级的结构性发展机遇 行业新旧动能切换 [14] - 预计2025年乘用车销量有望维持6%左右增速 [22] - 2025年新能源车型销量有望超1550万辆 同比增长超25% [25] - 自主品牌凭借三电底层技术及供应链支持逐渐取代合资/外资车企地位 [24] 投资建议方向 - 整车推荐:新品周期强劲的零跑汽车 江淮汽车 吉利汽车 [4] - 智能化推荐:科博达 华阳集团 均胜电子 伯特利 保隆科技 [4]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 三花智控 双环传动 [4] - 国产替代推荐:星宇股份 福耀玻璃 继峰股份 新泉股份 地平线机器人-W等 [4] 重点公司预测 - 零跑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53% [27] - 小鹏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136% [27] - 理想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60万辆 同比增长20% [27] - 问界2025年预计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16% [30] - 小米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30万辆 同比增长119% [30] 增量零部件机遇 - 数据流方向关注传感器 域控制器 线控制动 空气悬挂 车灯 玻璃等环节 [24][33] - 能源流方向关注动力电池 电驱动系统 中小微电机电控 IGBT 高压线束等环节 [24][33] - 激光雷达当前渗透率<3%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当前渗透率<5%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 空气悬架当前渗透率<1%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1至8月成都经开区整车产量54.49万辆 同比增长26.24%
新华财经· 2025-09-17 22:23
签约项目概况 - 成都经开区举行汽车产业生态链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总投资额达133.5亿元[1] - 签约17个重大项目 涵盖汽车产业链制造业及关联生产性服务业[1] - 项目覆盖新能源汽车电池 智能座舱 汽车底盘 自动驾驶等领域[1] 具体投资项目 - 富晟新能源商用车运营平台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 打造数据驱动的新能源商用车租赁运营平台[1] - 久信科技锂离子电容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协议投资15亿元 集高功率脉冲电容器 高功率微波及激光电源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1] - 闪聚电池成都基地项目设计年产能超过25万套电池Pack[2] - 宁波誉立汽车双联屏仪表项目将建设智能座舱产品生产基地 为德赛西威等龙头企业提供配套[2] 产业配套布局 - 招商智行运力平台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拟设立招商智行西部总部[2] - 成都经开区已聚集一汽大众 一汽丰田等整车企业[2] - 拥有超800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集群发展[2] - 形成从动力总成 底盘系统 车身内外饰到电子电器 新能源三电系统的汽车全产业链条[2] 产业运行数据 - 2025年1至8月成都经开区整车产量54.49万辆 同比增长26.24%[1] - 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量14.93万辆 同比增长301%[1] 发展战略 - 成都经开区坚定"稳油补电 存增并进 整零并重"发展思路[2] - 持续做强汽车产业 契合汽车产业电动化 智能化 网联化变革方向[1][2]
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出口创新高,多元趋势下重塑发展新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9-08 04:25
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整体表现 - 全年摩托车出口量达1449.89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27.01%创历史峰值 [1] - 国内市场产销量突破1990万辆 扭转2023年下滑态势实现强劲复苏 [1] 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 - 电动摩托车市场份额突破30% 休闲娱乐类车型销量同比增长超40% [3] - 智能化交互系统搭载率显著提升 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与休闲化转型 [3] - 氢燃料摩托车和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研发取得突破 [7] 供应链与制造优势 - 中小排量燃油摩托车制造规模与成本控制保持全球领先 [3] - 核心零部件配套半径缩短至"1小时产业圈"形成高效产业集群 [3] - 电池能量密度和充电效率等新能源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国际市场拓展与风险管理 - 头部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和技术合作深化全球化布局 [7] - 关键原材料储备周期延长 多元化采购渠道建设成效显著 [7] - 供应链风险管理机制持续完善 [7] 产品属性演变 - 使用场景从单一代步工具扩展为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 [4] - 文化赋能实现从工具到符号的价值蜕变 [4] - 产品融入多元化出行生态体系 [3] 全球市场格局 - 全球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区域分化和电动化主导增长动能 [6] - 需求分层呈现三类市场反映不同细分特征 [6] - 美国、日本和印度等主要国家市场呈现差异化发展特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