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联化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创新链:链接上下游,链动中外“朋友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2 09:37
智能汽车产业链展示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聚焦智能汽车产业链,汇聚30余家企业和机构,展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创新技术 [2] - 黑芝麻智能展示华山系列和武当系列芯片产品,行业对汽车智能化认知更深刻 [3] - 小鹏汽车展示飞行汽车和陆地航母产品,提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战略目标 [3] - 特斯拉展示机器人、汽车及超级工厂三大板块,强调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司定位 [3] - 高通公司通过骁龙数字底盘技术与中国主流车企合作推出超210款车型 [4] - 视比特机器人展示PaintPro漆面缺陷检测系统,采用AI+3D视觉技术 [4] - 亿航智能展示飞行汽车,2023年交付216架无人驾驶航空器并实现盈利 [4] 电动化技术创新 - 多氟多新能源展示第三代"氟芯"大圆柱电池,优化温升和循环性能 [5] - 博世展出智能集成制动系统、DPB 2.0制动系统等本土化电气化创新成果 [5] - 宁德时代展示钠离子电池技术,强调绿色回收和循环再生理念 [5][6] - 广汽零部件和宁德时代等企业以"阵营"形式参展,展现多领域协同发展 [5] 上游材料与核心技术 - 贝特瑞发布BTR 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解决锂串扰效应等行业痛点 [7] - 瓦克化学推出4款新能源汽车材料新品,包括耐火材料和导热硅胶等 [7] - 力拓与宝武联合展示西坡铁矿项目,强化上游材料供应链 [7] 产业协同与多元发展 - 吉利汽车展示"醇氢科技",包括甲醇汽车和醇氢电动动力链等创新技术 [8] - 溧阳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区建设测试场地,推进干线物流和Robotaxi项目 [8] - 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示范区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等"3+1"主导产业 [8]
重卡产业创新发展已非单打独斗 北奔重汽带了个好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1 15:31
重卡行业发展趋势 - 当前中国商用车行业在"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驱动下加速技术革新,新能源重卡2024年销量达8.2万辆,渗透率13.6%,2025年一季度增至19.7%,4月首次突破20% [5] - 行业动力系统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包括纯电动、氢燃料电池、插电混动、增程式混动、甲醇等多种技术路线并行 [5] - 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政策支持下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安全系数,高阶自动驾驶在重卡领域可能加速突破 [5] 北奔重汽战略布局 - 公司围绕"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差异化"四大方向构建全生命周期技术体系,推动产品向"绿色、安全、智能、高效"演进 [8] - 加快纯电动平台迭代,推进超充、互充技术市场化,深化混合动力和氢能源技术,强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实现技术产业化 [8] - 已形成纯电动、氢能、甲醇和混动全谱系新能源重卡生产资质,智能重卡中重载牵引车和矿用宽体车达到L4级无人驾驶水平,预计2025年实现L5级 [1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公司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创新,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及龙头企业聚焦新能源、氢燃料、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领域 [7] - 开发车联网大数据平台,集成新能源数据监测、北斗车队管理等6个子系统,基于兵器集团北斗技术提升智能化水平 [13] - 打造智慧口岸、港口、矿山等六大场景解决方案,促进产业向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跨越 [14] 市场竞争力构建 - 公司以"1+5+2"业务板块为牵引,通过专业化技术赋能特定场景用户,走高端化、差异化、国际化发展路径 [16] - 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直属企业,兼具军民融合资源体系,产品以高可靠性、长寿命特点服务国防建设与装备制造 [13] - 历史可追溯至1988年引进德国奔驰技术,现为内蒙古唯一属地重卡企业,持续践行低碳环保发展理念 [8]
聚焦前沿技术,2025重卡创新发展与产业融合大会圆满收官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21 14:57
大会概况 - 2025重型汽车创新发展国际学术与产业融合大会暨新技术发布会于7月17-18日在内蒙古包头召开 主题为"以智为翼 行稳致远" [1] - 大会聚焦新能源技术 氢燃料技术 智能网联架构 自动驾驶控制 整车平台开发和特种车开发等关键领域 [1] - 北奔重汽通过大会展示新技术 新成果 新形象 围绕"新能源化 智能化 网联化 差异化"四大方向推进产品演进 [3] 大会特色 - 包头具备新能源重卡推广的区位 资源和场景优势 是大会选址的重要原因 [5] - 活动打造为智能化创新发展行业论坛 通过专家演讲深化对重卡技术趋势的认识 [5] - 北奔重汽集中展示最新产品及技术 展现产品竞争力 [5] 行业转型 - 重卡行业面临转型升级 纯电动 氢能 智能网联等技术正在重构市场格局 [8] - 北奔重汽已集成新能源重卡生态链 产业链 供应链 形成军民融合资源共享体系 [8] - 公司实现纯电动 氢能 甲醇和混合动力全系列新能源重卡生产资质和产业布局 [8] 技术发展 -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详细阐述工业软件内涵 开发应用及关键技术趋势 [13] - 清华大学教授王建强介绍智能重型汽车在自动化港口 智能矿山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13] - 专家分析重卡电动化形势 解读商用车促消费 燃料电池示范等政策 [13] 未来展望 - 北奔重汽锚定"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重卡企业"目标 坚持"1+5+2"业务板块牵引 [10] - 行业专家建议重卡生产企业关注电动化 智能化 爆品思维 国际市场拓展等方向 [15] - 大会促进重卡行业技术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 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17]
数智焕新驱动汽车质量管理 第五届中国汽车质量技术大会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16:45
行业趋势与转型 - 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需加大研发投入攻克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算法、智能网联系统等核心领域技术难题[4] - 智能网联技术快速迭代导致质量安全内涵拓展,新型风险包括智能驾驶功能安全、车联网数据安全、车用芯片可靠性等[8] - 数字化、电智化、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成为大会焦点,多家企业展示AI技术重塑行业及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实践[12][13] 政策与监管动态 - 2024年国内累计实施汽车召回320次涉及1651.7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召回139次涉及602.04万辆,主要问题为驾驶辅助系统误用、转向助力失效和动力电池热失控[6] - 国家将修订《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优化召回程序并加强事故深度调查与分析机制[6] - 监管部门将完善电动化、智能化检验检测标准体系,重点规范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领域,打击违法违规行为[8] 区域产业布局 - 辽宁省汽车与零部件产业集群2023年营收达3686.8亿元,整车产量82.9万辆(含新能源汽车13.3万辆),拥有377家规上配套企业及华晨宝马、奇瑞等重点企业[10] - 辽宁省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汽车质量管理升级,已建成覆盖沈阳、大连等20个产业基地的完整产业链[10] 企业实践与技术应用 - 华晨宝马将AI技术应用于全业务链,涵盖生产、供应链及质量管控,实现全产业链提质增效[13] - 宝马强调质量无妥协,承诺从部件到系统均坚持最高标准[12] - 行业技术机构与车企联合推进数字化转型,聚焦AI技术突破与智能网联信息安全[12][13] 行业协作与资源整合 - 大会汇聚600名代表,包括整车企业(一汽、东风等)、技术机构(中汽中心等)、供应商(华为、宁德时代等)及高校,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15] - 主办方呼吁加强行业技术交流与协同创新,形成创新合力攻克关键技术[4]
“团标提升引领行动”在京启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09:16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发展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高阶智驾系统密集上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加速推进 [2] - 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深度变革阶段,技术创新迭代加速,产业链生态持续重构 [2] - 团体标准作为衔接技术前沿与产业实践的桥梁,是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2] 团体标准提升引领行动启动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行业相关单位启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团体标准提升引领行动" [3]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机构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3] - 来自整车企业、研究机构、零部件企业等130余名代表参加启动会 [3] 团体标准发展背景与意义 - 全球汽车产业正迈向电动化加速、智能化演进、低碳化融合的新阶段 [4] - 汽车新技术和跨界融合新生态不断涌现,对标准化工作提出新挑战和更高要求 [4] - 团体标准在前沿交叉领域具有快速响应创新和促进跨产业合作的作用 [4] - 过去10年各领域团体标准发展迅速,形成政府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二元结构 [4] 团体标准现状与问题 - 汽车行业累计发布实施15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余项团体标准 [6] - 团体标准存在质量水平不高、重复制定、市场认可度低、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 [7] - 亟需规范引导团体标准发展,发挥其对新技术发展的引领作用 [7] 团体标准发展方向 - 坚持创新引领,协同推进,瞄准前沿与关键技术,形成创新链、标准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7] - 强化供给质量,体系兼容,建立健全团体标准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障机制 [8] - 深化实施应用,做优做强,加强宣传培训,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采用 [8] 团体标准国际化与产业协同 - 团体标准要敢于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中国标准方案,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10]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12项"引领性团体标准",涉及新能源、智能网联、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 [11] - 标准项目凝聚20余家整车龙头企业、顶尖零部件供应商及权威研究机构的智慧合力 [11] 团体标准未来展望 - 团体标准旨在前沿与交叉领域开辟创新通路,为政府决策探路,为国家标准孵化经验 [12] - 团体标准将成为支撑技术创新、产业引领升级、促进产业协同的新标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9]
惠州3家企业上榜2025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8:28
行业趋势与变革 - 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转型,重塑行业面貌和全球供应链格局 [3] - 新四化趋势催生三电、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新价值高地,零部件产业链价值分布重塑 [5] - 整零协同模式变革,零部件企业需具备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和灵活合作模式 [5] - 全球汽车供应链Top10企业相对固化,仅3家实现正增长,增长主要依靠并购、新型业务和区域机会 [5] 中国汽车供应链表现 - 2025年1-5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7.9%,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 [6] - 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结构变化,整车出口首次超过零部件出口 [6] - 全球汽车供应链Top100中中国企业新增3家,长三角区域集群显现 [5] - 德赛西威2024年供应链收入276.18亿排名中国第14位上升7位,全球排名93位下降32位 [3] - 亿纬锂能2024年供应链收入191.67亿排名中国第30位下降15位 [3] - 华阳集团2024年供应链收入93.08亿排名中国第55位上升9位 [3] 全球供应链研究 -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覆盖全球350多家供应链企业数据 [3] - 白皮书提供全球Top100和中国Top100供应链榜单,揭示产业竞争格局 [3] - 白皮书为国际企业了解中国供应链优势和寻找合作伙伴提供重要信息 [3] 企业发展战略 - 领先零部件企业加快全球布局,紧跟汽车出海大势开拓新增长空间 [5] - 中国企业增长主要依托智能化和国际化布局 [5] - 零部件企业需应对地缘政治影响,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寻找新机遇 [6]
智造升级 融合共进——感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跃升脉动
新华社· 2025-06-25 15:48
行业变革与升级 - 全球汽车工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引领的深刻变革,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质而行 [1] - 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打造的豪华新能源轿车尊界S800开启批量投产,体现中国汽车工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1] - 江淮尊界S800超级工厂采用全自动焊装线实时监控5714个连接点,涂装车间AI技术重构漆面工艺,双拼色自动分色机器人精度控制在0.3毫米以内 [1] - 东风岚图智慧工厂依托5G、大数据技术实现轿车、MPV、SUV等多种车型共线混流生产,可按需切换不同配置车型 [1] - 吉利汽车长兴生产基地生产自动化率达100%,近1000台工业机器人作业,实现不到一分钟下线一台车 [1] 产业链协同与创新 - 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技术研发转化为市场价值,车企与高校合作攻关电池续航、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涵盖整车制造及庞大供应商网络,支撑全产业链"共生进化" [2] - 传统车企如江淮、北汽加速新能源转型并向高端化拓展,新势力车企如蔚来、理想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竞争逻辑 [2] - 海外品牌宝马、奥迪与中国本土高科技企业合作加速智能化转型 [2] - 宁德时代有望2027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宝钢股份研制超强度吉帕钢,延锋国际研发智能座舱 [2] 区域发展与场景应用 - 北京打造"车路云一体化"国家样板,武汉构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运营区,合肥骆岗公园投放超150项新技术及50余个规模化应用场景 [2] - 完备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构建供应链成本优势 [2] - 汽车产业链边界拓宽,逐步形成跨界融合的产业新生态 [2] 未来展望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持续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处跃升 [3]
A股盘前播报 | 中概股指数涨超3% 六部门出台举措提振和扩大消费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08:35
中国资产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超3% 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大涨超8% [1] - 高盛中国维持对A股和港股的超配建议 摩根大通强调全球投资者关注中国创新和主导地位 [1] 宏观政策支持 - 央行等六部门发布19项举措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并创新家庭财富管理金融产品 [2] - 商务部推进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 组织适销车型满足县乡需求 [3] 美联储动态 - 鲍威尔表示通胀将很快上升 美联储多数决策者支持今年晚些时候降息 但7月会议不降息 [4] 行业与市场观点 - 华安证券认为下半年金融优于成长优于消费优于周期 [5] - 东方证券指出短期市场走高 泛科技新赛道仍是主流热点 [6] 游戏产业政策 - 6月147款国产游戏和11款进口游戏获批 开源证券建议加大游戏板块配置力度 [7][8] 消费与科技动态 - 广东推动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 [9] - 优步与Waymo扩大Robotaxi合作 联储证券预计2025年智能汽车板块迎戴维斯双击 [9] 公司公告 - 大金重工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0] - 雅戈尔出售中信股份等金融资产累计成交41.75亿元 [12] - 有研新材子公司有研亿金获大基金二期3亿元投资 [12]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突然更名!业内这么看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0:54
控股股东更名 - 长安汽车控股股东由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2] - 辰致汽车成立于2005年12月26日,法定代表人赵非,注册资本609227.34万元,业务涵盖汽车及零部件设计开发制造销售等 [2] - 工商变更不涉及股东持股数量及比例变动,不影响公司治理及生产经营,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4] 央企重组背景 - 6月5日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分立,汽车业务将分立为独立央企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4] - 分立后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中央企业,实际控制人未变化 [4] - 长安汽车表示此次仅为股东更名,公司目前无变化,后期有新消息会发布公告 [4] 更名战略意图 - "辰致"名称更具中立性和科技感,旨在突破传统车企形象吸引更广泛消费者市场 [5] - 突出"科技集团"定位契合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趋势,强调技术驱动 [5] - 更名可能是为板块独立运营做准备,便于资本运作或引入战略投资者 [5] - 品牌国际化和淡化国资背景可能提升市场竞争灵活性 [5] 后续发展预期 - 业界关注辰致内部架构是否调整、业务分拆、股权变更等后续动作 [4] - 分析人士预计更名或为后期独立做准备,将有一系列后续动作 [5] - 品牌标识和宣传方向是否转向科技或高端受到关注 [4]
“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团体标准提升引领行动”在京启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2 18:10
行业变革与标准化需求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高阶智驾系统加速普及,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广泛推进,行业处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深度变革阶段 [1] - 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呈现电动化加速、智能化演进、低碳化融合特征,新技术和跨界生态涌现对标准化提出更高要求 [4] - 团体标准是衔接技术前沿与产业实践的桥梁,需发挥其在快速响应创新和跨产业合作中的作用 [4][11] 政策与标准体系发展 - 2015年国务院提出培育团体标准,2018年《标准化法》明确其法律地位,2021年《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强调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形成政府与市场二元标准结构 [7] - 汽车行业累计发布15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余项团体标准,实现国标与团标协同,国际影响力提升 [8] - 团体标准需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协调配套,避免重复建设,构建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标准生态体系 [12] 团体标准实施方向 - 三大工作方向:坚持创新引领协同推进、强化供给质量体系兼容、深化实施应用做优做强 [11][12] - 需瞄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关键技术,超前布局形成创新链、标准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模式 [11] - 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宣传培训提升行业采信度,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采用团体标准 [12] 跨领域协同与国际化 - 团体标准需促进汽车与交通、能源、信息通信、智慧城市跨界融合,打破壁垒提升产业链韧性 [15] - 发挥团体标准响应快、机制灵活优势,作为国标"孵化器"和"试验田",支撑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5][18] - 利用国内市场规模和技术优势,在国际关键领域率先提出中国标准方案 [18] 首批引领性团体标准 - 发布12项团体标准项目,覆盖新能源、智能网联、智能制造等领域,涉及全固态电池判定、车路云一体化分级、换电系统互换性等核心技术 [19] - 由20余家龙头企业及研究机构共同制定,包括中汽中心、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旨在解决产业痛点并构建未来生态 [20] - 标准将推动从制定、测试到应用的全流程闭环,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