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搜索文档
特朗普任命NASA新局长 提名被撤的马斯克密友发声
新华社· 2025-07-10 15:03
人事变动 - 特朗普宣布现任交通部长肖恩·达菲暂时担任NASA局长 达菲被特朗普评价为在处理国家交通事务方面表现出色 预计将成为NASA的"出色领导者" [1] - 特朗普去年12月提名美国富豪贾里德·艾萨克曼接任NASA局长 但在今年5月31日撤回提名 特朗普称新提名人需实现"美国优先"的太空目标 [1] 提名争议 - 艾萨克曼是马斯克密友 作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重要客户 曾为其服务支付数亿美元 马斯克支持其出任NASA局长 [1] - 特朗普认为NASA作为马斯克企业重要合作方 由马斯克密友担任局长"极为不妥" 艾萨克曼则表态称NASA需要受总统信任的领导者 [2] 政府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推行精简政府机构计划 NASA面临裁员压力 计划裁撤2100名高级员工 通过提前退休和买断工龄等方式实施 [2] 企业关系动态 - 马斯克结束政府职务后 公开抨击特朗普力推的税收和支出法案 并宣布成立新政党 导致两人关系急速恶化 [2]
关税战步步紧逼,特朗普屠刀砍向8国,鲍威尔再遭死亡点名!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43
第二波征税函凶猛来袭。 在特朗普发信函给日韩及南非等14国威胁征税之后,当地时间7月9日,特朗普继续公布了对八国的关 税。 关税战步步紧逼,特朗普政府或遭反噬? 特朗普表示,美国将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文莱和摩尔多瓦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对阿尔及利亚、伊拉 克、利比亚及斯里兰卡的产品征收30%关税,对菲律宾的产品征收20%关税。 随后,特朗普又在社交媒体发布了致巴西有关加征关税的信函,表示美国将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所有巴 西产品征收50%的关税,这一数字犹如重磅炸弹,远超市场预期。 特朗普认为,美国与巴西存在非常不公平的贸易关系,他称这种贸易关系远远不对等,巴西的贸易政策 导致了对美国不可持续的贸易逆差。 消息公布后,巴西雷亚尔汇率跌幅迅速扩大,美元兑雷亚尔一度突破5.60,日内涨近2.9%。 有观点认为,贸易战没有赢家,特朗普铁了心要将全球拖入贸易战的"火海",或将加速全球"去美国 化"趋势,很多国家会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经济依赖关系,特朗普政府将反噬自身。 美国国内对此亦批评不断,不少美国商界领袖认为,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令人不安。奥巴马 政府时期美国驻东盟事务大使Scot Marciel ...
美联储也救不了?特朗普这一决策,让美国债务突破二战纪录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27
美国财政状况 - 美国财政缺口已达GDP的62% 国家债务占GDP比重攀升至99% 逼近二战结束时的历史高位 [1] - 特朗普通过"大而美法案"将未来十年的预算缺口推高34万亿美元 相当于每年多借出3400亿美元 [1] - 若政策不变 到2030年债务占GDP比例将突破122% 远超二战后106%的峰值 [1] 货币政策与通胀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1-2个百分点 计划任命宽松货币政策支持者接替鲍威尔 [2] - 当前美联储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 若降至225% 每年可减少3600亿美元国债利息支出 但将重燃通胀风险 [2] - 2025年4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1% 超出美联储2%目标 [2] 美元与全球市场反应 - 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累计下跌107% 创1973年以来最差同期表现 [5] - 黄金价格飙升27% 突破每盎司2300美元 [5] - 外资持有十年期美债减少12% 中国、日本等主要债权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 转向黄金和人民币资产 [5] 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对多国商品加征最高40%的关税 规模创近百年新高 直接推高国内通胀 [2] - 特朗普团队提议将外国持有的美债置换为无息的100年期"永久债券" 被经济学家斥为"债务赖账" [2] 未来风险与转折点 - 美国债务问题的爆发点可能在2026年 届时财政缺口可能扩大至GDP的8% [7] - 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加速 金砖国家推出基于黄金的新结算系统 东南亚国家开始用本币贸易 沙特考虑接受人民币结算石油 [7]
“美国党”是否会昙花一现?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10
美国治理模式的独特性 - 美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家 而是由移民组成的"试验田" 试图以传统国家模式治理将削弱其原动力和创造力 [1] - 开放包容的移民政策是美国成为全球强国的关键因素 特朗普和马斯克均受益于移民带来的经济和社会贡献 [8] - 若采取封闭式治理 美国将丧失全球领导力并沦为平庸国家 [1][11] "大而美"法案引发的政治博弈 - 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增加3.3万亿美元债务 与马斯克主张的"增收节支"理念直接冲突 [3] - 马斯克因法案违背承诺成立"美国党" 目标为报复特朗普并争取2026年2-3个参议院席位和8-10个众议院席位 [3][13] - 新兴政党在美两党制下生存困难 "美国党"缺乏明确纲领 可能仅是短期政治噱头 [13] 经济治理理念的分歧 - 马斯克"政府效率部"曾削减对外援助 但最终因战略利益需求被迫恢复 反映理想化治理与现实脱节 [6][8] - 特朗普试图控制美联储独立性遭鲍威尔抵制 历史上美国两次建立央行失败 独立央行是美元霸权的基石 [10][12] - 总统直接干预央行将破坏美元全球信任 导致金融体系崩溃 [12] 核心冲突的本质 -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矛盾源于对"美国强大"路径的分歧:前者通过债务扩张 后者坚持财政紧缩 [3] - 二人均忽视美国特殊性 试图用传统国家治理模式替代现有体系 但该体系恰是维持超级大国地位的关键 [8][11]
日本央行:多个地区表示,企业担忧美国销售价格上涨导致需求下降,以及全球经济放缓。
快讯· 2025-07-10 13:07
日本央行:多个地区表示,企业担忧美国销售价格上涨导致需求下降,以及全球经济放缓。 ...
海外札记:“大美丽法案”市场冲击或有限
东方证券· 2025-07-10 13:05
法案通过情况 - 7月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18票支持、214票反对通过特朗普推动的减税与支出法案,7月4日特朗普签署《大美丽法案》[6] 短期市场影响 - 法案已发酵两个月,美债期限溢价不断冲高,价格充分反映信息,不会造成类似4月的美债市场暴跌[6][16] - 发债潮大概率靠短债化解,不影响长债供需,美国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流动性风险可控[6] - 法案不冲击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基准情景判断,政策多为展期,实际边际变化小,经济基本面受多因素影响[6][22][25] 长期影响 - 法案使市场重建对美国财政周期“新常态”的理解,影响长期美债收益率中枢定价[27] - CRFB预测法案未来5年每年平均增加3750亿赤字,约合1.2%赤字率上升幅度,未来五个财年赤字率升至6.4%-7.1%[27] - 美债重定价已开始,预计期限溢价升至1.16%(关税对冲)-1.3%(仅OBBA法案),仍有30-40bp交易空间[31] 政策应对 - “宾夕法尼亚方案”或增加国内需求对冲美债长期供给上升和海外需求下降,意味着美债收益率相对下降、美元贬值等[33] 美债收益率判断 - 当前10y美债收益率fair value约4.1%,当前收益率高于公允定价,预计仍是短周期高位[38] - 美债市场未来核心变量是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方向为去通胀、软着陆、降息重启、收益率下行[39] 市场表现 - 20250628 - 20250705市场乐观,美股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创新高,纳指收涨1.62%、标普500收涨1.72%,美元指数收跌0.28%[42] - 本周油价小幅回升,布油+2.56%,带动商品价格普遍回升,黄金+4.2%[43] 就业情况 - 6月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4.7万人,失业率降至4.1%,劳动参与率下降至62.3%[48] - 新增就业主力为教育医疗业、休闲酒店业和政府,制造业和批发业就业萎缩,就业市场整体仍呈降温趋势[48]
特朗普狂收100亿“保护费”,韩国跪了还是掀桌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00
美韩军费争议 - 特朗普要求韩国将美军驻军费用从2024年的11.3亿美元大幅提升至每年100亿美元 否则威胁撤走4500名驻韩美军 [1][3] - 韩国舆论强烈反弹 认为现有费用已过高 新要求形同"抢钱" 并提及费用足以购买首尔半数资产 [1][3] 经济施压手段 - 美国计划自8月1日起对韩国半导体 汽车 化妆品等关键出口商品加征25%关税 除非韩国进一步开放市场 [3] - 特朗普声称韩国烤肉店 泡菜厂 夜店等商业受益于美军存在 应计入军费分摊范围 [3] 军事战略调整 - 拟撤出的4500名驻韩美军可能转移至关岛 强化针对台海的军事部署 但关岛反导系统尚未完善 战时存活率模拟显示不足40% [3][5] - 美国国防部计划分散部队至天宁岛 塞班岛等第二岛链基地 降低被集中打击风险 [3] 地区连锁反应 - 韩国国内出现自主核武研发讨论及反美游行 首尔出现"美军撤离"标语 [5] - 日本加速研发高超音速导弹 菲律宾与澳大利亚签署新防务协议 显示盟友对美国承诺的信任度下降 [5] - 朝鲜可能借机进行核试验 韩国统一部警告半岛或陷入新军备竞赛 [5] 地缘政治意图 - 美国试图迫使韩国在半导体 5G领域完全倒向美国 遏制中国技术发展 [5] - 通过激化日韩矛盾及朝韩对立 阻碍RCEP区域自贸协定对美元霸权的挑战 [5] - 驻韩美军调动被视为未来干预台海冲突的兵力铺垫 同时胁迫韩国在相关议题上保持沉默 [5] 战略前景评估 - 韩国面临两难选择:支付巨额费用换取不确定保护 或承受美军撤离后果 [7] - 分析认为美国霸权衰落导致其依赖胁迫手段 可能加速亚太盟友体系瓦解 [7]
美国高校现状,因特朗普政策损失9亿美元,如何走出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00
美国高校收入影响 - 特朗普政府移民和教育政策可能导致美国高校在2025学年损失近9亿美元收入 [1] - 国际学生是美国高校重要收入来源 顶尖院校如哈佛和斯坦福依赖外国学生学费 [3] - 政策收紧导致国际学生流失 高校面临财政收入和学术声誉双重压力 [4] 政策具体措施 - 特朗普政府限制特定国家学生入境 加强留学生签证审查 [3] - 公开批评外国学生比例过高 哈佛大学三分之一学位被外国学生占据 [3] - 提议削减高校拨款资助 要求公开外国学生名单审查 [3] 教育体系根本问题 - 美国高等教育面临教育成本上升 学费负担加重 国内学生数量稳定等问题 [6] - 政策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反而加剧国内教育体系危机 [6] - 美国高校全球竞争力下滑 打压外国学生进一步恶化形势 [6] 全球人才流动影响 - 美国留学吸引力下降 学生转向加拿大 澳大利亚 英国等国 [6] - 全球人才流动格局变化 其他国家高校受益 美国智力资源流失 [7] - 政策可能影响全球科研合作与技术创新 加剧教育资源不平衡 [9] 全球化与教育对立 - 特朗普政策体现民族主义倾向 与全球化趋势形成对立 [9] - 教育作为全球化桥梁被削弱 国际学生流失影响知识共享 [9] - 美国高校需平衡全球化吸引力与本土改革 避免陷入民族主义泥潭 [10] 高校发展战略调整 - 短期减少国际学生比例缓解本土入学压力 长期损害全球竞争力 [10] - 需改革教育体制减轻学费负担 吸引更多本土学生弥补损失 [10] - 必须融入全球化趋势 而非局限于民族主义政策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