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控

搜索文档
宁波银行(002142) - 2025年6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01
2025-06-05 16:4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5日上午 [2] - 活动地点为电话会议 [2] - 活动形式为电话会议 [2] - 参与人员包括公司投关团队及多家机构代表 [2] 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加大资源倾斜,实现贷款规模稳步增长,未来将随政策红利释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保持信贷合理增长 [2] - 公司坚持差异化经营策略,通过深化经营主线、强化专业经营、加快科技转型、守牢风险底线取得行业竞争优势 [2] 资产质量管控 -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公司依托“四化五帮”服务体系助力重点领域,严格授信准入,实施审慎授信政策 [2][3] - 公司持续完善全流程信用风险管理,依托金融科技提升风险监测体系,预计资产质量将保持在行业较好水平 [3] 活动合规情况 -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充分交流,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情况 [3] - 活动未使用演示文稿等附件 [3]
乐陵市住建局:严控工程质量 打造精品安居工程
齐鲁晚报网· 2025-06-05 11:54
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管理 - 棚户区改造是提升居住品质和改善城市面貌的重要民生工程,核心理念为"质量第一、安全至上"[1] - 住建局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督机制,从材料选用到施工流程严格把关,确保符合技术标准[2] - 通过工程推进会和质量分析会强化对参建单位的监督,压实质量主体责任[2] 监督机制创新与群众参与 - 结合项目特点将群众需求融入建设规划,验收范围扩展至亮化工程、雨污分流设施、充电桩等便民设施[4] - 创新实施"群众先验房、后交房"模式,组织居民代表实地验收并整改问题,保障群众参与权和监督权[4] 多部门联合验收与责任追溯 - 住建局联合行政执法、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工程质量、配套设施、环保等全方位联合验收[6] - 实行问题分类处理与限期整改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责任主体可追溯[6] 工程管理深化方向 - 将持续强化全过程监督、优化验收内容,推广"先验房后交房"等先进做法[8] - 目标是通过高标准建设让群众获得"住得安心、住得舒心"的体验[8]
宁波银行(002142) - 2025年6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3 17:0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活动参与人员有公司投关团队和Fidelity Ronald Chung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3日下午 [2] - 活动地点是电话会议,形式为电话会议 [2] 资本计量高级法相关 - 2024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公司正积极研究跟进相关要求,关注监管动态和同业申请进展,稳妥推进资本计量高级法工作 [2] 贷款增速相关 - 公司聚焦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加大资源倾斜和支持力度,实现贷款规模稳步增长 [2] - 随着扩内需、促消费等政策红利释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公司将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保持信贷合理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 资产质量展望相关 - 银行资产质量管控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公司将积极应对经营环境变化,聚焦重点领域,坚守风险底线 [2] - 一方面依托“四化五帮”服务体系助力经济重点领域,做好“五篇大文章”工作,严格授信准入,实施审慎稳健、务实高效的授信政策 [2] - 另一方面持续完善全流程信用风险管理,依托金融科技提升风险监测体系,夯实系统工具“数字化”基础,坚持流程风险管控与效率提升并重 [2] - 公司资产质量预计将继续保持在行业较好水平 [2] 活动信息披露情况 -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充分交流,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情况 [2] 活动附件情况 - 活动过程中未使用演示文稿、未提供文档等附件 [3]
平安银行(000001)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5-29 17:56
供应链金融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4339亿元,同比增长29%,通过“金融 + 科技”创新业务模式,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1] - 为16174家企业客户提供票据融资服务,其中票据贴现融资客户数8860户,直贴业务发生额2791亿元,同比增长21%,通过“直贴 + 转贴”满足票据金融需求 [1] 净息差情况及展望 - 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1.83%,较去年同期下降18个基点,受市场利率下行、业务结构优化等因素影响 [1] - 预计2025年净息差仍有下行压力但幅度趋缓,将加强资产负债组合和定价管理,资产端做好配置、鼓励信贷投放,负债端引导吸收低成本存款 [1] 资本补充计划 - 2025年3月末各级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41%,较上年末上升0.29个百分点 [2] - 未来统筹平衡内源性与外源性资本补充,提升资本精细化管理能力,确保各级资本充足率达标 [2] 投资交易情况及展望 - 一季度FICC市场复杂多元,全球利率受货币政策影响,外汇和贵金属市场波动加大 [2] - 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宏观分析和交易策略研发,合理配置持仓,捕捉交易机会 [2] 资产质量表现 - 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1.0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36.53%,拨贷比2.50%,资产质量平稳 [2] - 企业贷款不良率0.78%,较上年末上升0.08个百分点,信贷风险指标良好 [2] - 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2.25%,较上年末上升0.46个百分点,受外部环境影响,已计提拨备,风险可控 [2]
直击平安银行股东大会!
证券时报· 2025-05-24 11:48
股东大会核心议题 - 管理层直面股东关于息差下行、零售转型、风险管控、盈利增长及股价提振等关键问题 [1] 息差管理策略 - 行业净息差结构性收窄趋势明确,一季度股份行平均净息差1.56%,公司保持1.83%的相对优势 [2] - 控制付息成本为核心举措:零售负债端退出高成本行列,对公付息成本已开始下降 [2] - 存款成本持续优化:一季度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81%,同比降41BP,较去年全年降26BP [3] - 辅助措施包括:业务管理费同比下降13.2%至90.55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20.9%至74.30亿元 [3] - 管理层目标为年底净息差稳定在1.6%-1.7%区间 [4] 零售风险管控 - 个人贷款不良率1.32%,较上年末下降7BP,一季度不良生成量同比降10+亿,环比降30+亿 [6] - 主动收缩高风险产品规模:2024年压降近2000亿元高定价产品,零售风险基本出清 [6] - 强化不良处置:一季度核销贷款170.65亿元,现金收回不良资产94.25亿元(现金回收率97.3%) [6] - 管理层判断零售风险已见底,预计不良率与生成量将逐季下降 [7] 盈利改善路径 - 一季度营收337.09亿元(同比-13.1%),净利润140.96亿元(同比-5.6%) [9] - 多维度提升效益:压降负债成本、调整客群结构、管控资产质量、加强催收、控制运营成本 [9] - 人事调整推动改革:3月新增两名70后高管,强化"零售做强、对公做精"战略执行 [9][10] 股价与估值管理 - 当前股价11.46元/股,较2021年高点回撤51.6%,市净率0.51倍处于股份行中游 [12] - 基本面改善信号:零售风险出清、新产品上量、拨备覆盖率居前、息差优势、股息率28.32%高于行业平均 [12] - 分红政策积极:2024年中期分红增加132亿元,形成"低估值+高股息+高分红"防御特征 [13] - 技术面显示长期趋势转涨,市场对零售转型阵痛定价已充分 [12]
乌海能源:以“1353”体系锻造焦煤品质新标杆
中国能源网· 2025-05-24 10:36
核心观点 - 乌海能源公司通过"1353"煤炭质量管控体系全面提升煤炭质量计量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1][6] - 公司以"双百目标"(商品煤合格率和计量精准度100%)为核心承诺,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6] - 智能化技术(如透明地质保障系统、智能洗煤设备)成为质量管控的关键支撑[9][11] - 品牌效益显著,2025年位列"中国能源企业品牌建设100强"第61位(总分78.62)[18] 质量管控体系 - "1353"体系:1个目标(双百)、3大关口(源头/加工/销售)、5项管理机制、3个创效方向[1][6] - 五项管理机制包括基础管理提升、标准化作业、全链条管控、数智化创新、炼焦煤品牌打造[14] - 2025年发布《关于加强煤炭质量计量管理工作的决定》,覆盖原煤生产至销售全流程[6] 智能化技术应用 - 全国首个煤矿井下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实现精准割煤,源头控制质量[9] - 老石旦洗煤厂应用智能洗煤、数字模拟、智能装车等技术,生产效率与环保标准提升[11] - 计量系统采用机械化采样、无人值守、智能化验,减少人为干预[16] 品牌与市场成效 - "乌海焦煤"成为钢铁企业信赖品牌,商品煤实行分指标堆放及装车前后双重检测[13] - 2025年客户座谈会吸引包钢钢联等20家重要合作伙伴,强化质量信誉与市场份额[20] - 实验室能力连续四年获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六项结果全满意评价[16] 科技创新与效益 - 推广充填开采、沿空留巷等新技术,加大绿色智能开采研发投入[22] - 2025年推进146项全面深化改革行动,通过提质、科技、管理三重创效[20][22] - 信息技术与质量计量深度融合,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2]
直击平安银行股东大会!就增收增利、提振股价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5-24 10:11
核心观点 - 平安银行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回应了息差下行、零售风险、盈利增长和股价提振等关键问题 [1][2] - 公司通过控制付息成本、优化存款结构和加强不良资产处置来维持健康息差水平 [3][4][5] - 零售业务风险已见底并加速出清,不良率和不良生成进入下降区间 [6][7] - 公司通过多维度措施推动营收和净利重回正增长 [8][9][10] - 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低估,将通过基本面改善和分红政策提升估值 [11][12][13] 息差管理 - 行业净息差收窄是结构性趋势,一季度股份行净息差下滑至1.56%,而公司保持在1.83% [3] - 公司从去年开始控制付息成本,零售和对公付息成本均下降 [3] - 一季度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为1.81%,同比下降41个基点 [4] -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13.2%至90.55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20.9%至74.30亿元 [4] - 目标年底净息差稳定在1.6%-1.7%以上 [5] 零售风险 - 一季度个人贷款不良率1.32%,较上年末下降7个BP [6] - 一季度不良生成80多亿元,同比减少10多亿元,环比减少30多亿元 [6] - 去年主动压降高风险零售贷款近2000亿元 [6] - 一季度核销贷款170.65亿元,收回不良资产94.25亿元,其中97.3%为现金收回 [6] - 零售风险已见底,预计不良率和不良生成将逐季下降 [7] 盈利改善 - 一季度营业收入337.09亿元,同比下降13.1%,净利润140.96亿元,同比下降5.6% [8] - 将通过压降负债成本、调整客群结构、管控资产质量和控制运营成本等多维度提升效益 [9] - 3月管理层调整,吸纳两名"70后"干部推动改革 [9] - "零售做强、对公做精"战略将迎来更显效的实现路径 [10] 股价管理 - 股价自2021年高点回撤51.6%,市净率0.51倍 [11] - 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低估,将通过基本面改善提升估值 [12] - 改革已现成效:零售风险出清、新零售产品上量、拨备覆盖率和息差位居行业前列 [12] - 2024年分红率28.32%,高于行业平均,增加中期分红使全年分红额增加132亿元 [12] - 分析师认为公司具有"低估值+高股息+高分红"的防御性特征 [13]
掺杂不合格材料!惠州一预拌混凝土公司因多项违规行为被通报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15:04
公司违规行为 - 惠州市嘉骏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在供应某私人住宅项目四层柱、五层梁板混凝土时违规使用再生骨料且未建立使用台账 [1] - 该批次预拌混凝土中被发现混合了木屑、砖渣等杂物 [1] - 公司未能提供再生骨料进场验收记录、使用台账及质量检测报告 [1] 公司整改措施 - 被惠阳区住建局通报批评并责令停工整顿 [1] - 需开展全面问题排查并提交整改方案 [1] - 对库存原材料进行全面清查 [1] - 完善再生骨料及其他原材料的进场验收、检测和使用台账 [1] - 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已供应混凝土进行构件实体检测 [1] 行业防范措施 - 要求各企业建立原材料分级审核机制并严格把控原材料准入关 [2] - 强化生产过程监控并增设杂质筛查工序 [2] - 配置专职质检员监督关键生产环节 [2] - 完善原材料追溯体系确保全程可追溯 [2] - 严禁使用不合规的再生骨料用于结构混凝土关键部位 [2] 行业监管要求 - 各预拌混凝土企业需开展全面自查并于6月15日前提交自查报告 [2] - 对自查中隐瞒问题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将从严处罚并公开曝光 [2] - 整改逾期或再次违规的企业将被提请吊销资质证书并纳入"黑名单" [2]
汽车召回浪潮来了!涉及多个汽车品牌
犀牛财经· 2025-05-23 14:40
全球汽车召回潮 - 起亚、宝马、现代等企业因高压燃油管、48V发电机组件、氢燃料电池系统等缺陷宣布召回超1.6万辆汽车 [2] - 奔驰、捷豹路虎、哈雷戴维森等品牌因软件标定、部件焊接、线束绝缘层破损等问题加入召回行列 [2] - 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起亚因高压燃油管缺陷可能引发燃油泄漏及起火风险召回12949辆 [2] - 宝马因48V启动发电机组件安装不当可能导致充电故障召回2213辆 [2] - 现代汽车因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排放口盖设计缺陷对1390辆Elec City采取纠正措施 [2] - 北京现代因高压燃油管端口制造缺陷召回352辆索纳塔和途胜L [2] - 江苏悦达起亚因高压燃油管密封性能不佳召回2159辆智跑Ace、凯酷和狮铂拓界 [2] - 哈雷戴维森因电压调节器线束问题召回229辆CVO旅行摩托车 [2] 排放问题 - 宝马(中国)因车载诊断软件标定问题召回3736辆进口X3 M40i和X4 M40i进行免费软件升级 [3] - 召回车辆OBD中颗粒捕集器监测项启用条件标定过高 影响在用监测频率计数增加 可能存在排放危害风险 [3] 其他品牌召回 - 捷豹路虎(中国)召回部分进口路虎揽胜和揽胜运动版 解决第二排座椅中央安全带卡扣内部线缆问题 [3] - 金龙联合汽车召回部分纯电动客车 通过软件升级解决驾驶员离开车辆后无提醒的安全隐患 [3] 行业影响 - 此次大规模召回是汽车行业对安全与环保双重考验的积极回应 [3] - 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3] - 未来行业应加强质量管控 从源头上减少缺陷产品 [3]
波音(BA.US)迎来“限产令”后的关键里程碑:737冲刺月产38架上限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19:26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航空航天巨头波音公司(BA.US)已告知客户,该公司正在接近关键生产目标, 这一目标将标志着其至关重要的波音737喷气客机产能在去年令人震惊的高空事故后即将重回产能正 轨。 据美国最大规模飞机融资厂商——空中租赁公司(Air Lease)首席执行官约翰·普鲁格(John Plueger)透露, 波音公司正在为737机型的最终装配线投入产能,以建立并实现每月38架窄体737 飞机的生产速度—— 这一生产速度也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去年事故后所允许的最高水平。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客户称,为该机型在堪萨斯州威奇托制造大部机身的 Spirit AeroSystems Holdings Inc. 目前每周向波音位于华盛顿州伦顿的工厂运送约9副波音737 机身——折合每月约 36 架。在正式采用38 架/月的监管上限前,波音正在测试其装配线。 波音公司随后计划在今年稍晚向美国监管机构申请批准下一步增产计划,初始目标定为每月42架飞机产 能。此后,波音希望大约每隔六个月对737的月产量进行一次平稳的小幅提升。 "现金创造的关键将是737 Max产能持续提升。"奥特伯格在四月份的波音业绩电话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