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
搜索文档
首钢股份跌2.22%,成交额8701.4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0 10:2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1月10日盘中股价下跌2.22%至4.41元/股,成交额8701.46万元,换手率0.26%,总市值341.9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59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8.47%卖出占比8.14%,大单买入占比23.91%卖出占比24.40%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5.64%,近5个交易日上涨5.00%,近20日上涨0.46%,近60日上涨6.01%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金属软磁材料(电工钢)和钢铁产品,收入构成为冷轧41.42%、热轧39.28%、金属软磁材料15.10%、其他(补充)2.84%、其他产品0.98%、钢坯0.38%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钢铁-普钢-板材,概念板块包括低价、雄安新区、太阳能、碳中和、中盘等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9.18万,较上期增加9.59%,人均流通股70890股,较上期减少8.7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2.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05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4631.40万股(较上期减少729.93万股),南方中证500ETF为第九大股东持股2262.55万股(较上期减少52.87万股),国泰中证钢铁ETF为新进第十大股东持股1552.95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营业收入772.34亿元,同比减少5.78%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9.53亿元,同比增长368.13% [2]
保定楼市的巅峰与低谷:曾靠京津冀概念暴涨,如今靠什么托底?
搜狐财经· 2025-11-08 03:17
当前房价表现 - 2025年9月保定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为872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82%,同比下跌1.63% [1][10] - 2025年9月保定二手房样本均价为8669元/平方米,环比下降0.62%,同比下跌7.71% [1][10] - 疫情结束后购房者观念从“追涨”转向“求稳”,房价下跌趋势愈发明显 [9] 历史价格驱动因素 -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出台,保定成为“政治副中心”的传闻引发北京投资客涌入和本地刚需恐慌性购房,房价创下全国最高涨幅 [5][6] - 2015年学区划片政策落地与去库存战略叠加,加之北京、天津调控加码产生的需求外溢,推动房价持续上涨 [6] - 2017年雄安新区成立成为楼市重磅利好,部分小区房价一个月内从5000元涨至1万多元 [6] - 2018年起调控政策持续高压,市场热度急转直下,房价从峰值回落 [8] 市场竞争格局 - 2000年前后至2014年,保定房地产市场由隆基泰和等本地房企主导,市场平稳 [4] - 2017年外来房企如保利、碧桂园、华润试图通过合作方式进入市场,但在“双限双竞”地块争夺中败给本地房企隆基泰和 [7] 城市经济与产业结构 - 2024年保定市GDP为4773亿元,在河北省内排名第三,但经济总量不及唐山(10004亿元)的一半 [13] - 城市经济结构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和康养已崭露头角,但易受产业周期性波动影响 [14] - 以纳税大户长城汽车为例,其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612.47亿元,同比增长20.51%,但归母净利润22.98亿元,同比下滑31.23%,面临新能源转型与价格战的双重压力 [14] 人口与市场供需 - 截至2024年底,保定市常住人口904.62万人,同比减少5.27万人,较第七次人口普查时累计减少19.64万人,减幅2.13% [15] - 2024年保定商品房待售面积达222.1万平方米,同比激增50.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166.5万平方米,增长39.6% [16] - 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53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1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市场呈现供需失衡态势 [16] 城市定位与发展逻辑 - 保定城市定位从传言中的“政治副中心”转变为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发展逻辑从政策驱动的“造城”回归到产业驱动的“兴城” [11][12] - 作为河北省行政区最多的市,下辖24个县级行政单位,高行政成本间接挤压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投入 [15]
青龙管业:雄安新区一直是公司的市场区域之一
证券日报网· 2025-11-07 17:44
公司市场区域覆盖 - 雄安新区一直是公司的市场区域之一 [1] - 公司在北京和天津的子公司均可覆盖雄安新区市场 [1]
盐田港涨0.43%,成交额1.52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5277.13万
新浪财经· 2025-11-07 15:0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港口投资开发与经营、码头建设工程管理、收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及港口配套仓储经营等 [2][6]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属于深圳国企 [2] - 公司是世界单港集装箱吞吐量最高的码头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港口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港口货物装卸运输占59.49%,高速公路收费占30.11%,仓储及其他服务占10.41% [6] 财务与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0.49%;归母净利润10.71亿元,同比增长6.66% [7]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0.0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5.57亿元 [7]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18万,较上期增加10.42%;人均流通股为44079股,较上期减少9.44% [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851.72万股 [7]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11月7日,公司股价上涨0.43%,成交额为1.52亿元,换手率为1.03%,总市值为241.7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58.43万元,占成交额的0.15%,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31位(共35家),且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3] - 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分别为5277.13万元、4337.77万元、7438.16万元、7369.22万元 [4] - 主力持仓方面,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为6918.58万元,占总成交额的2.63% [4] 业务亮点与发展预期 - 公司参股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5%的股份,有望受益于雄安新区的发展 [2] -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港口作为连接国内与国际的交通枢纽,具备放大汇聚物流、资金、贸易、数据的价值 [2] - 市场对盐田港整体上市存在较大预期 [2]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低价、港口运输、RCEP概念、中欧班列、中俄贸易概念等 [6]
常山北明跌2.03%,成交额2.9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137.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7 10:1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7日盘中股价下跌2.03%,报23.11元/股,总市值为369.44亿元,成交金额为2.98亿元,换手率为0.81%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137.68万元,特大单净卖出2039.57万元,大单净卖出3098.11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4.75%,但近60日下跌2.90%,近5个交易日和近20日分别上涨0.30%和2.17% [1] - 今年以来公司8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6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5.21亿元,买入总计7.26亿元(占总成交额20.03%),卖出总计2.05亿元(占总成交额5.67%)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9日,于2000年7月24日上市,总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2] - 主营业务包括纯棉纱布和涤棉纱布的生产销售、自产产品和技术进出口、棉花批发零售以及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系统集成及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占比85.94%,定制软件及服务占比11.77%,代理产品增值销售占比1.61%,其他业务占比0.68%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概念板块包括华为盘古、阿里云、京津冀、雄安新区、云计算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25亿元,同比增长4.36%,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45.40% [2] - 截至10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2.17万户,较上期增加2.72%,人均流通股为3765股,较上期减少2.6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69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322.58万股,较上期增加455.24万股 [3]
长青集团涨2.21%,成交额3951.4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17.1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7 10:1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7日盘中股价上涨2.21%至6.48元/股,成交额3951.47万元,换手率1.06%,总市值55.6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17.10万元,大单买入850.83万元(占比21.53%),大单卖出533.73万元(占比13.5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9.96%,近5个交易日上涨7.11%,近20日下跌4.99%,近60日上涨6.93% [1] - 今年以来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3日,龙虎榜净买入-1716.10万元,买入总计4384.82万元(占总成交额11.75%),卖出总计6100.92万元(占总成交额16.36%) [1] 公司基本面与股东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物质热电联产、生活垃圾发电和工业园区燃煤集中供热,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力58.48%,热力39.27%,其他2.25% [1]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2.18万,较上期减少12.26%,人均流通股22103股,较上期增加16.53%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7.23亿元,同比减少2.39%,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63.94%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5亿元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其他能源发电,概念板块包括小盘、生物农药、节能环保、粤港澳、雄安新区等 [1]
河钢资源涨2.03%,成交额1.3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58.8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6 11: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6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18.06元/股,总市值117.88亿元,成交额1.34亿元,换手率1.19%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58.85万元,特大单净卖出744.6万元,大单净卖出414.25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4.78%,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下跌2.11%,近20日下跌8.32%,近60日上涨27.27% [2] - 公司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9日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矿业开发及矿产品加工销售、工程机械产品及配件生产销售,收入构成主要为磁铁矿(64.84%)、铜(26.63%)、蛭石(6.55%)和其他(1.98%)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3.03亿元,同比减少7.47%,归母净利润5.38亿元,同比减少6.9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9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14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83万户,较上期减少6.54%,人均流通股22,171股,较上期增加7.0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136.20万股,较上期增加170.24万股 [3] - 汇丰晋信中小盘股票(540007)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654.23万股,较上期增加171.05万股 [3] - 国泰中证钢铁ETF(515210)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460.00万股 [3] 行业与概念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钢铁-冶钢原料-铁矿石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有色铜、国资改革、雄安新区、工程机械、中特估等 [2]
盐田港涨0.87%,成交额1.72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491.42万
新浪财经· 2025-11-05 15:06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5日公司股价上涨0.87%,成交额为1.72亿元,换手率为1.18%,总市值为241.2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30.78万元,占成交额0.08%,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30位,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3] - 主力持仓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为7383.89万元,占总成交额4.39% [4]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4.60元,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股价靠近4.64元支撑位 [5] 公司业务与战略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码头开发与经营、货物装卸与运输、港口配套交通设施与仓储设施建设与经营等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港口货物装卸运输59.49%,高速公路收费30.11%,仓储及其他服务10.41% [6] - 公司从事的港口行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港口作为连接国内与国际的交通枢纽价值凸显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深圳国企 [2] 公司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0.49%;归母净利润10.71亿元,同比增长6.66%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0.0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5.57亿元 [7]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7.18万户,较上期增加10.42%;人均流通股44079股,较上期减少9.44% [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851.72万股 [7] 投资主题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航运概念、统一大市场、深圳国企改革、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等 [2] - 作为世界单港集装箱吞吐量最高的码头之一,市场对公司整体上市预期较大 [2] - 公司参股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5%的股份,有望受益于雄安新区发展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交通运输-航运港口-港口,概念板块还包括港口运输、中欧班列、RCEP概念、中俄贸易概念等 [6]
有研新材跌2.01%,成交额2.0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11.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1:18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1月5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21.43元/股,成交额2.07亿元,换手率1.13%,总市值181.4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11.53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868.95万元,大单净卖出2042.58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7.72%,近5个交易日下跌7.15%,近20日下跌4.92%,近60日上涨12.32%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4日,龙虎榜净买入2572.46万元,买入总额2.82亿元,卖出总额2.56亿元 [1]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先进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高纯/超高纯金属材料(占收入74.75%)、稀土材料(占收入23.52%)、红外光学材料(占收入2.18%)和医疗器械材料(占收入0.73%)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概念板块包括稀土永磁、小金属、央企改革、新材料、雄安新区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67.70亿元,同比增长0.16%,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114.14% [2] - 截至10月10日股东户数为15.19万,较上期减少2.70%,人均流通股5572股,较上期增加2.7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6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90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866.92万股,较上期增加286.06万股 [3] - 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638.06万股,较上期增加336.12万股 [3] - 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626.04万股,较上期增加355.29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542.81万股,较上期减少4.87万股,国联安半导体ETF为新进第九大股东,持股404.87万股 [3]
有研新材跌2.02%,成交额3.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912.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4:03
近期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2%,报收21.81元/股,总市值184.63亿元,成交额3.19亿元,换手率1.72%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12.42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1385.31万元,大单净流出2527.12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0.16%,近5个交易日下跌4.01%,近20日上涨1.63%,近60日上涨14.97%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4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2572.46万元,买入总计2.82亿元,卖出总计2.56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与主营业务 - 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12日,同年3月19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材料、稀土材料、光电材料、高纯/超高纯金属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高纯/超高纯金属材料占比74.75%,稀土材料占比23.52%,红外光学材料占比2.18%,医疗器械材料占比0.73%,其他0.02%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概念板块包括稀土永磁、小金属、央企改革、新材料、雄安新区等 [2] 财务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7.70亿元,同比增长0.16%,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114.1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6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90亿元 [3] - 截至10月10日,股东户数为15.19万,较上期减少2.70%,人均流通股5572股,较上期增加2.78% [2]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866.92万股,较上期增加286.06万股 [3] - 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638.06万股,较上期增加336.12万股 [3] - 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626.04万股,较上期增加355.29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542.81万股,较上期减少4.87万股 [3] - 国联安半导体ETF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404.87万股,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和华夏中证10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