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颜值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伦敦烘焙小镇因卫生隐患被责令整改 网红食品的“颜值”与安全孰重?
犀牛财经· 2025-06-05 10:19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个案。在其他网红烘焙店中,类似开放式陈列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商家虽采取塑料膜覆盖或玻璃隔断,但仍难以完全避免食品暴露风 险。 近日,上海网红面包店"伦敦烘焙小镇"因食品卫生问题被监管部门要求整改,引发公众对网红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的关注。 据网友爆料显示,"伦敦烘焙小镇"位于静安区吴江路的旗舰店内,大量面包、蛋糕直接裸露在开放式货架上,未采取任何防尘措施,存在明显的卫生隐患。 随后,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确认该店部分区域食品防尘措施不完善,要求其立即整改。据智通财经报道,记者走访发现,面包区已加装透明防尘罩,但 蛋糕区仍处于"裸卖"状态。店员解释称,蛋糕区的防护措施将"尽快落实",但整改进度显然未能一步到位。 伦敦烘焙小镇凭借"英伦风"装修和高颜值产品迅速走红,开业初期甚至出现排队抢购的盛况。然而,消费者的热情背后,食品安全问题却被忽视。有顾客坦 言,此前购买时并未在意食品裸露问题,直到监管部门介入才意识到潜在风险。 显然,部分商家为营造"新鲜现制"的消费体验,刻意采用开放式陈列,但这不应成为牺牲食品安全的理由。未来,行业或需在透明防护、店员取货等模式上 寻求平衡,既满足消费者对"食欲刺激" ...
帮主郑重:A股三大指数收涨暗藏玄机!创新药爆发背后的财富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05 01:26
市场全景 -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近4000只个股上涨,呈现普涨行情 [3] - 创新药、啤酒、美容护理板块表现强势,物流和机场航运板块下跌 [1][3] - 创新药板块中乐普医疗、九芝堂等老牌药企涨停 [3] 创新药行业 - 国内创新药审批速度比三年前加快30%,政策松绑推动行业发展 [3] - 医保谈判降价幅度从70%收窄到30%,新政策明确创新药定价保护机制 [4] - AI技术渗透研发环节,临床周期缩短半年,效率提升数倍 [4] - 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与德国公司签署111亿美元抗癌药合作协议 [3] - 恒瑞医药研发投入连续五年超30%,管线中有10多个全球首创药 [8] 啤酒行业 - 啤酒概念股批量涨停,嘉美包装、乐惠国际等表现突出 [5] - 夏季消费旺季带动啤酒需求,政策刺激消费券发放利好快消品 [5] - 行情具有季节性特征,一般持续两三个月,建议短期操作 [5] - 乐惠国际涨停但成交量放大,需警惕回调风险 [9] 美容护理行业 - 水羊股份、诺邦股份涨停,化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8%,增速高于整体消费 [6] - 线上流量成本高企,企业转向线下体验店和定制化服务 [6] - 医美机构客单价提升20%,科技+服务模式成为核心竞争力 [6] - 水羊股份与屈臣氏合作开体验店,线上线下联动效果显著 [11] - 华熙生物凭借玻尿酸专利构建护城河 [11] 物流与机场航运行业 - 物流板块下跌,新宁物流领跌,受钢铁和铝关税提高影响 [7] - 机场航运板块承压,中国东航领跌,燃油成本上涨且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 [7] 操作策略 - 创新药需关注研发费用占比,低于15%的企业需谨慎 [8] - 啤酒板块建议快进快出,采用五日线法则操作 [9] - 美容护理行业重点关注线下渠道重估和核心技术企业 [10][11]
我在义乌卖顶流Labubu,等待下一个爆品
虎嗅APP· 2025-06-04 18:35
以下文章来源于显微故事 ,作者显微故事编辑部 显微故事 . 大时代下,每一个小人物都值得被看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显微故事 ,讲述者:常宁宁,作者:显微故事编辑部,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你还没有拥有属于自己的labubu吗? 在当下"健忘"的互联网浪潮中,倘若要问近几个月来谁能稳坐顶流之位,那答案大概率会指向 Labubu。 这一由泡泡玛特携手香港艺术家龙家升共同打造的虚构角色盲盒,其形象灵感源自精灵概念。 因为角色拥有着 9 颗极具标志性的牙齿、露出"贱贱"的表情,加上天性善良的设计,在女星Lisa 的"带货下",以巨大的反差萌成功捕获了无数人的心。 它的火爆程度堪称现象级: 2024 年 7 月,泰国旅游局郑重授予 LABUBU "神奇泰国体验官" 的称号; 在英国,黄牛为了争抢 Labubu 盲盒不惜大打出手,场面一度失控,致使泡泡玛特不得不暂停其在英 国的销售业务; 在今年四月发行的第三代 labubu,更是在全球范围内陷入断货危机,"一娃难求" 成为常态,各国都 有"排长龙"的消息传来…… 以至于坊间流传着"只要沾上了Labubu元素,根本不愁卖"的说法。 嗅到商机的中国玩具商也乘势出击,推出了 ...
美容护理板块爆发 多只成分股年内涨幅超50%
新华财经· 2025-06-04 16:20
美容护理板块市场表现 - A股美容护理相关个股表现亮眼 诺邦股份和豪悦护理涨停 水羊股份和洁雅股份上涨超过11% 华业香料等跟涨 [1] - 美容护理板块今年以来整体涨幅约18% 拉芳家化以90.86%涨幅领先 润本股份等多家企业股价涨幅突破50% [1] - 港股毛戈平股价创历史新高 盘中最高达130.6港元 总市值超620亿港元 年内累计上涨约118% [1] - 毛戈平获28只公募基金布局 持股数量达618.1万股 [1] 国货品牌资本化与行业趋势 - 林清轩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6.91亿元增至12.1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587.1万元增至1.87亿元 [2] - 中国高端护肤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749亿元增至2024年1144亿元 预计2029年达2185亿元 [2] - 化妆品行业呈现温和复苏与国货崛起双重主线 "情绪消费"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2] - 行业建议关注高景气细分赛道、高端美妆市场和个护家清领域 [2]
帮主郑重:6月3日涨停股透视!三大主线暗藏中长线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6-04 02:01
数字货币行业 - 香港出台《稳定币条例》为数字货币行业提供政策支持 推动御银股份四连板 恒宝股份和海联金汇等龙头股跟涨 [3] - 数字货币国际化是长期趋势 但需注意游资短期操作带来的高波动 如海联金汇单日换手率接近50% [3] 医药行业 - 中药和创新药双轮驱动 佛慈制药因甘肃中药政策涨停 舒泰神因创新药临床数据超预期封20厘米涨停板 [3] - 医保谈判向创新药倾斜 中国药企海外订单激增 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如舒泰神具备长期发展潜力 [3] 消费行业 - 暑期消费旺季临近叠加"颜值经济"政策扶持 金陵体育和朗姿股份涨停 体育器材和医美需求增长明确 [3] - 细分赛道隐形冠军如共创草坪和乐惠国际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适合中长线布局 [3] 无人机行业 - 低空经济示范区落地带动德邦股份五连板 永悦科技和星网宇达跟涨 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达343亿美元 [4] 黄金行业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及金价突破3400美元推动西部黄金和曼卡龙等黄金股上涨 但长期持有需谨慎 [4]
不卷“一口价”后,植发生意该怎么做?|最前线
36氪· 2025-06-01 11:0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植发行业曾被称为"医美黄金赛道",但当前面临价格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和术后纠纷等问题,行业进入反思阶段 [1] - 国内植发机构数量已达3000家,包括连锁品牌、公立医院和单店 [1] - 行业价格战严重,部分机构推出"几千元包干"的低价策略,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2] - "一口价"模式简化收费流程但模糊医疗服务价值边界,使行业过度营销导向 [2] 公司战略调整 - 大麦植发将收费模式从"一口价"改回按毛囊单位定价,提升消费透明度 [2] - 主张"先诊后治"的精准医疗模式,根据专业诊断确定毛囊种植数量 [2] - 植发业务占总收入65%-70%,北上广深杭五大城市贡献50%-60%收入 [4][5] - 全球门店40家(美国1家),国内计划不超过50家,反对盲目扩张 [5] - 客单价呈回升趋势,坚持不参与价格战,尊重医疗服务价值 [5] 业务多元化发展 - 毛发养护类非治疗性服务受消费降级影响,客流和收入下降 [2] - "小麦"品牌定位治疗型养发,区别于纯消费型服务,属于半刚需 [3] - 开放加盟但控制速度,今年目标开50家店,深圳试点已盈利 [3] - 拓展非手术类美学项目,如发际线移植、植眉、胡须鬓角等 [6] - 建立针对脱发问题的"慢病管控体系" [6] 市场反馈与趋势 - 消费降级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刚需项目 [2] - 回归医疗本质的策略实施一年后,市场接受度反而提升 [6] - 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但并非百分百追求低价 [6] - 植发技术最初从海外引进,最早采用按单位收费模式 [5]
美团医美推出“方案+保障”新型服务范式
广州日报· 2025-05-30 15:10
行业趋势 - 改善塑形项目因微创和即时见效特性受到青睐 但存在市场信息杂乱和效果无保障等痛点 [2] - 40%用户愿意尝试改善塑形类产品但苦于营销信息过多 [2] - 行业正朝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美团医美推出"放心美·无忧保障"作为新解法 [2][3] 美团医美新服务方案 - "放心美·无忧保障"提供以医生为核心的"方案+保障"服务范式 强调决策简单、价格透明和效果保证 [2] - 首期推出"V脸"一口价方案 承诺四大权益保障:按需足量使用、到店不加价、无忧医生操作、药品不掺假 [2] - 严选从业8年及以上且为主治医师资质的医生操作 联合头部机构覆盖千家门店 [2] - 基于机构资质、设备管理、纠纷处理等维度筛选全国数百家头部机构 [2] 平台支持与扩展计划 - "放心美"体系此前已覆盖2000家医美机构和4000台智能验真设备 确保药品仪器正品 [3] - 对参与机构提供流量倾斜、专属标识和场景营销等扶持 吸引12个城市122家机构加入 [3] - 2023年12月升级扫码验真服务 2025年将陆续推出其他部位的一口价方案 [2][3] 战略合作与行业影响 - 美团医药健康联动生态伙伴优化产品和服务流程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3] - 该举措是医美产品创新和消费体验提升的重要尝试 [3]
美团医美推出“放心美·无忧保障”,并联合大众点评大力建设医生内容生态
第一财经· 2025-05-30 12:02
行业趋势 - "颜值经济"呈爆发式增长 改善塑形项目因微创和即时见效特性受到青睐 但存在市场信息杂乱 效果无保障等痛点 [1] - 医美行业高度依赖专业人士 医生需要专业平台才能专注技术 发挥价值 [3] 美团医美新举措 - 推出"放心美·无忧保障"服务 提供以医生为核心的"方案+保障"新型服务范式 解决用户决策简单 价格透明和效果保证需求 [1] - 首期推出一口价方案 包含"按需足量使用" "到店不加价" "无忧医生操作" "药品不掺假"四大权益保障 [1] - 联合头部机构 严审医生资质 要求从业8年及以上 主治医师及以上资质 [1] - 已有静和医疗 薇琳美容 上海艺星整形等头部机构加入 计划覆盖全国千家门店 [1] 医生生态建设 - 推出医生专属信息页 展示资质信息 真实评价及效果案例 打造"数字名片" [4] - 联合大众点评笔记开放医美内容生态 医生可进行项目科普 原理解读 效果呈现 [4] - 为优质医美创作者提供专属权益 助力长效运营 [4] - 上海玫瑰医疗美容医院 上海薇琳医疗美容医院 上海静和门诊部等知名医生已入驻 [4] 产品与服务细节 - 调研显示40%用户因市场信息杂乱而难以决策 [6] - 首期推出面部方案 分轻享版 优享版 奢享版三档 使用乔雅登 瑞蓝 姣兰等知名品牌材料 [6] - 所有商品为一口价 无隐形消费 药品实行"现场拆封 现场使用" 假一赔十 [6] - 严选全国数百家头部机构 基于资质合规性 设备管理 纠纷处理等维度 [6] 平台保障体系 - "无忧保障"是"放心美"子IP "扫码验真"确保药品仪器正品 "无忧保障"提升体验和交付效果 [7] - "放心美"体系已覆盖2000家医美机构 进驻超4000台智能验真设备 [7] - 为参与机构提供流量倾斜 专属标识 场景营销等扶持 目前12个城市122家机构参与 [8] 行业影响 - 标准化产品服务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 减轻效果顾虑 反向保护优质医生和机构权益 [4] - 帮助医生减少解释成本 提升临床效率 [7] - 推动行业向专业化 标准化方向发展 [8]
第四届华人美业经贸交流活动7月在沈阳举行
辽宁日报· 2025-05-28 09:30
华人美业经贸交流活动概况 - 第四届华人美业经贸交流活动将于7月9日、10日在沈阳举行,主题为"共创美好世界",旨在挖掘辽宁美业历史底蕴并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1] - 活动形式包括技能竞赛、经贸洽谈、潮流发布等,目标助力辽宁融入全球美业产业链 [1] - 前三届活动累计促成20余个国内外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近12亿元 [1] 活动亮点与目标 - 国际参与度高:法国、德国、英国、马来西亚等20余国嘉宾及企业代表确认参会,预计开幕式线上线下参与人数逾千万 [2] - 国内参与规模:国外嘉宾近300人,国内各省市美业嘉宾、评委及选手近500人,100家参展商及1000余家美容美发相关企业参与洽谈 [3] - 目标定位:将辽宁打造为全球美业热土、时尚潮流前沿和美业人才集合地,推动沈阳成为东北亚"美业时尚之都" [1] 经贸合作与数字化转型 - 设置11项主题活动,重点强化资源分享与经贸洽谈,预计促成15个以上合作项目,签约额超10亿元 [2] - 探讨美业数字化转型路径,聚焦人工智能技术、消费市场动态等热点,推动技术共享与资源整合 [2] - 通过签约仪式和经贸洽谈为优质美业企业提供展示平台,促进国内外商贸交流 [2]
人民财评:“轻医美”,“小而美”变“伤不起”
人民网· 2025-05-26 14:34
行业概况 - 国内医美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轻医美"成为主力军 [2] - "轻医美"指通过注射、光电、生物技术实现皮肤管理和抗衰,相比手术整形创伤小、恢复期短、风险低,相比生活美容效果更明显 [2] - 行业受众广泛,从老年人到青少年都对"轻医美"有需求 [2] 行业乱象 价格问题 - 部分医美机构定价混乱,如除皱针保妥适低价仅需几百元,高价可达七八千元 [3] - 热玛吉、超声炮等项目收费动辄数万元,存在"饥饿营销"嫌疑 [3] - 存在隐形消费问题,机构通过免费或低价广告吸引客户后推荐额外服务,导致最终花费远超预期 [3] 宣传问题 - 医美机构普遍存在夸大效果现象,如声称"永久除皱""无痛减肥"等不实宣传 [3] - 存在伪造资质证书、虚假宣传医师资质、超范围经营等问题 [3] - "黑医美"在居民楼等隐蔽场所非法经营 [3] 安全问题 - 行业存在无资质操作、操作不规范、设备和产品不合格等问题 [4] - 导致"美容变毁容"、"要美变要命"等事故频发 [4] - 乱象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行业声誉 [4] 行业发展趋势 - "轻医美"行业需要加强规范,从拒当"医美刺客"、扫净"美丽陷阱"开始 [4] - 行业长期发展需以"医"为基石,确保安全性和规范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