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搜索文档
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坚定推动民营经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家能源局· 2025-08-18 14:20
核心观点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 擘画民营经济发展前景 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指明方向[2] - 民营经济是经济制度内在要素 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2]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意义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极大激发经营主体活力[3]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需完善产权保护 市场准入等基础制度[4]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民营经济已成为创业就业主要领域和技术创新重要主体[5] 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 规模实力持续提升 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比重由79.4%提高至92%以上 世界500强民营企业由6家增加至34家[6] - 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由62.4%提高至92%以上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7] - 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0%以上 对全国进出口贡献由30%提高至50%以上 连续6年保持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9] - 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民营经济税收占比保持在50%以上 对城镇劳动就业贡献稳定在80%以上 12.7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投入超1100亿元[10]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 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拥有14亿多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是唯一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11] - 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提供有力支撑 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超2.5亿 技能人才总量超2亿 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12]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造新机遇 人工智能 量子技术 生命科学等领域孕育重大突破[14] -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注入强劲动力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实施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改革举措持续落地[14]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 不断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推动招标投标法修订 支持民间资本投资铁路 核电等领域重大项目[17] - 加大要素支持 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 支持民营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和债券融资 加快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9] - 依法保护合法权益 全面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 规范涉企执法 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20] - 加力落实纾困政策 健全涉企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机制 研究编制民营经济发展指数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21] - 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能力建设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强化风险管控 增加高端产能供给[22] - 持续营造良好氛围 宣传"两个毫不动摇"坚定态度 培育弘扬企业家精神 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23]
封丽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8-13 08: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通过法律框架调整主体利益关系 保障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更好发挥 [1][2] - 法治确认主体资格 规范市场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 形成公平竞争环境 使价格信号真实反映供求关系 引导资源高效配置 [2] - 法治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 确保政府职能到位而不越位 法定职责必须为 法无授权不可为 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 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 [3] 法治对市场经济的促进功能 - 法治确认和保护产权 清晰界定产权并解决争议 保障经营主体权利义务边界明确 提升安全感和获得感 鼓励干事创业和创造财富 [4] - 法治规范市场秩序 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垄断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体系 打击无序竞争和违法违规行为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4] - 法治提升市场效率 确立清晰透明规则体系 减少缔约和监督成本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5] 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法治措施 - 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 贯彻平等保护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 破除民营经济隐性壁垒 保障公平竞争和法律保护 [6]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 统一执法尺度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7] - 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 加大查处违法行为力度 规范涉民营企业执法活动 依法解决利益纠纷 防止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8] - 营造守法诚信社会氛围 弘扬法治精神 强化法治意识与契约精神 提升市场信用水平 降低交易成本 维护交易安全 [8]
21社论丨立足扩大内需战略,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7:49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目标是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1] -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置于重要位置 并做出具体部署 [1]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制定建设指引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研究纵深推进 [1]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旨在解决企业无序竞争 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 [1] - 通过公平竞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扩大内需与国际对接 -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立足扩大内需战略 畅通国内大循环 巩固市场资源优势 [2] - 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应对国际不确定性 掌握发展主动权 [2] -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扩大对外开放 增强全球影响力与话语权 [2] 条块关系与挑战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涉及"条条"(部门间)和"块块"(地方间)关系 [2] - "条条"存在政策冲突问题 "块块"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竞争性招商引资现象 [2] - 需要加强跨领域协同 治理市场准入限制和地方保护主义 [2] 激励机制与改革措施 - 地方保护主义受政绩考核驱动 需改革激励机制 建立权责清晰的央地财政关系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牵头协调 相关部门需推出务实政策举措 [3] - 地方需落实中央部署 树立正确政绩观 防止封闭小市场和自我小循环 [3] 系统工程与持久战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超大规模系统工程 需顶层设计和法律法规安排 [3] - 需协调改革配套 合理安排举措顺序和节奏 [3] - 作为"十五五"重要任务 需统筹部署 统一指挥 打赢攻坚战 [4] 其他市场动态 - A股重组呈现五大新趋势 6500亿巨无霸并购诞生 [5] - AI成为大厂秋招热点 [5] - 神秘人3.6亿接手徐翔母亲部分股份 股价拉升涨停 [5]
21社论丨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避免地方同质化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8:18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背景与定位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 旨在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并释放加强信号 [1] - 政府投资基金是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的重要工具 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 弥补市场对长周期硬科技投资的不足 [1] - 政府投资基金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与挑战 - 政府投资基金主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投向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 吸引带动社会资本而非取代市场力量 [2] - 地方政府存在将基金作为招商引资工具的现象 导致投向同质化 违背产业与市场规律 [2] - 需避免地方同质化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防止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2] 政府投资基金的具体投向要求 - 国家级基金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 [3] - 地方基金需因地制宜 注重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和科创企业 [3] - 政府投资基金不得投资限制类 淘汰类产业 防止变相补贴产能过剩领域 [3] 政府投资基金的优化方向 - 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防止新兴产业领域盲目跟风 支持行业企业兼并重组 [4] - 政府投资基金应作为耐心资本发挥作用 避免地方政府过度利用导致同质化竞争 [4] - 政府投资基金需建立支持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激发社会活力与创造力 [4]
21社论丨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避免地方同质化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7:13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导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旨在加强和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1] - 政府投资基金成为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支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 主要弥补市场耐心资本不足 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 政府投资基金主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投向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 吸引带动社会资本 采用市场化方式支持创新创业 而非取代市场力量 [2] 地方政府投资基金现状 - 地方政府普遍成立政府投资基金作为发展本地创新产业的投资杠杆 但出现基金投向同质化问题 部分地方政府将基金作为招商引资工具 [2] - 一些地方不顾产业规律与市场规律 一哄而上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云计算 人工智能等产业 以发展高科技产业名义做政绩工程 [2] - 需要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避免地方同质化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防止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2] 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要求 - 国家级基金重点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 聚焦少数关键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 - 地方基金需因地制宜选择投资领域 注重地区特色优势产业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以及小微民营企业和科创企业支持孵化 [3] - 政府投资基金不得投资于限制类 淘汰类产业 严防变相补贴产能过剩领域 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 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3] 政府投资基金功能定位 - 政府投资基金作为耐心资本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要防止地方政府过度利用进行招商引资与同质化竞争 [4] - 政府投资基金主要解决阶段性战略资本短缺问题 向社会资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吸引带动社会资本有效参与 [4] - 有为政府的作用在于建立支持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激发社会活力与创造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避免地方同质化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6:57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背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旨在加强和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1] - 政府投资基金成为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支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 主要弥补市场耐心资本不足 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政府投资基金功能定位 - 政府投资基金主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投向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 吸引带动社会资本 采用市场化方式支持创新创业而非取代市场力量 [2] - 地方政府普遍成立政府投资基金作为发展本地创新产业的投资杠杆 但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违背产业规律的问题 [2] - 需要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避免地方同质化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防止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2] 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要求 - 国家级基金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 聚焦少数关键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 - 地方基金需因地制宜选择投资领域 注重地区特色优势产业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以及小微民营企业和科创企业支持孵化 [3] - 政府投资基金不得投资于限制类 淘汰类产业 严防变相补贴产能过剩领域 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 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3] 政府投资基金作用与市场关系 - 政府投资基金作为耐心资本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需防止地方政府过度利用进行同质化竞争 [4] - 市场效率来自于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和公平竞争制度 政府投资基金主要解决阶段性战略资本短缺问题 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参与 [4] - 有为政府需建立支持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激发社会活力与创造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