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调查

搜索文档
美国霸权往事:克林顿建立全球贸易剥削体系,遏制发展中国家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5-23 14:32
克林顿时期的全球经济战略 - 克林顿执政时期正值美国"黄金时代",利用苏联解体后的单极霸权地位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剥削体系 [2] - 战略核心为控制产业链关键节点,将劳动密集型/高污染产业转移至他国,保留高科技产业获取超额利润 [5] - 通过美联储和美元霸权作为主要工具实现全球财富收割 [8] 区域经济布局 - 推动欧盟整合以绑定俄罗斯能源供应,欧洲承担工业生产,美国主导高科技领域 [7] - 亚太地区将低端制造业转移至中国大陆,日韩负责终端工业品,限制其高科技竞争力 [8] - 俄罗斯经济至今仍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符合美国设计的原料供应国角色 [7] 美元霸权机制 - 冷战结束后美元成为唯一全球主导货币,美联储政策直接影响全球经济 [12] - 通过加息操作既控制本国通胀,又促使全球资本回流美国 [14] - 利用银行系统对跨境"黑钱"征税形成隐性收入来源 [14] 高科技产业控制 - 美国严格把控技术转移节奏,仅允许落后代际技术外流 [15] - 对接近技术突破的国家/企业实施制裁(如日本半导体/法国阿尔斯通) [17] - 2012年后重点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中芯国际/比亚迪) [18][20] 中国应对策略 - 华为突破芯片封锁实现自主创新,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取得进展 [21] - 提前增持黄金储备以对冲美元信用风险 [23] - 系统性规划全产业链自主可控,逐步打破技术封锁 [23]
李迅雷专栏 | 这轮中美关税战可能只是中美之争的起始点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14 19:23
中美贸易谈判背景 - 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温和方式开启 双方经过13轮谈判后于2019年12月签署第一阶段协议 中方承诺两年内增购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 美方承诺分阶段取消部分关税 [2] - 2025年特朗普再次当选后对华关税政策激进 三个月内累计加征54%关税 包括2月10%、3月追加10%、4月34% 且未事先沟通 [2][3] - 当前美方关税税率达145% 中方反制税率为125% 差额20%源于美方2-3月单边加征后中方未立即反制 [6] 谈判核心分歧 - 美方政策打压呈全方位态势 除关税外还包括《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 限制双向投资并加大中概股监管压力与退市风险 [6][7] - 美国301调查针对中国海运及造船业 计划2025年起征收港口费 2028年实施LNG运输船比例限制 中国造船业2024年全球订单占比超60% 政策将显著增加航运成本 [7][8] - 中方要求谈判前提是美方取消所有单边关税 但5月初表态对接触持开放态度 强调接触不等于正式谈判 [3][6] 美方政策制定者分析 - 特朗普内阁对华强硬派主导政策 包括首席贸易顾问纳瓦罗(提出争议性关税计算公式)、国务卿卢比奥(干涉台海)、经济顾问米兰(主张对华60%关税)、财长贝森特(从意识形态角度解读贸易赤字) [11][12] - 政策组合包括提升平均关税至20-50%、美元贬值、强制置换美债为100年期零息债 意图重塑全球供应链 [12][13] 经济影响评估 - 中国商品在美国CPI权重仅3% 高关税对美国通胀直接影响有限 美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 年利息支出超1万亿 借新还旧压力巨大 [16][17] - 中国持有美债超8000亿美元 具备做空能力但需权衡贸易战升级至金融战的风险 [17] - 美元霸权短期难撼动 美债信用仍稳固 美国短期内无危机压力 降低主动求和可能性 [18] 中长期战略应对 - 中国已为"脱钩"风险准备7年 在芯片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 系统性布局粮食、能源、科技、金融安全 [19] - 需加速经济转型 重点投入稳就业与促消费 中美博弈将长期持续 谈判结果对全局影响有限 [19]
针对美301调查歧视性决定,中远海运发声!
环球网· 2025-04-21 11:17
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的歧视性决定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25年4月18日颁布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301调查歧视性决定 [1][2] - 公司坚决反对美方基于错误事实的指控及采取的措施 [1][2] - 该措施被认为不利于全球航运业的公平竞争和正常商业经营秩序 [1][2] 对全球航运业的影响 - 该决定将对全球航运业的平稳健康发展造成冲击 [1][2] - 可能危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 [1][2] 公司的立场与承诺 - 公司始终秉持诚信、透明、合规理念参与全球航运竞争 [1][2] - 致力于服务全球贸易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商业航运及物流服务 [1][2] - 公司将继续保障客户利益并提供可信赖的航运服务 [1][2] - 客户可关注公司所属专业公司的具体服务和保障举措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