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

搜索文档
中国保险行业: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拟再优化,险资长钱加速入市可期
招银国际· 2025-05-08 13: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宣布的一揽子金融政策中,保险行业增量政策包括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下调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是对4月初上调保险资金权益投资上限比例的有力补充 [1]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规模将提升至2220亿元,预计新增600亿元试点规模参与者将从头部险企向中型机构拓展,主要投向大盘蓝筹和高息股标的 [3] - 下调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测算可释放逾1500亿元增量资金,调整后24年行业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提升至200.6%,增加1.3个百分点 [1][3] - 高股息是险企未来权益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监管下调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有助于缓解资本消耗压力,加速长钱入市 [3] - 看好上市险企中长期提升OCI股票配置的趋势,建议配置财险防御性龙头中国财险和区域险企友邦保险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情况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自2023年启动,已有8家头部保险公司获批参与,试点规模合计1620亿元,第二批试点规模1120亿元超年初拟定的1000亿元 [3] - 拟新增600亿元试点规模,参与者预计从头部险企向中型机构拓展 [3] 下调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影响 - 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下调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沪深300成分股和科创板上市普通股新风险因子分别为0.27和0.36 [3][4] - 截至2024年底,行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3.26万亿元,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期末股票投资余额2.43万亿元,占比7.3% [3] - 假设险资二级股票投资中沪深300成分股占比50%,科创板普通股占比5%,测算可释放最低资本413亿元,全部用于配置沪深300股票将带来增量资金1529亿元 [3][4][5] - 考虑50%风险分散效应后,最低资本释放可提升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3个百分点至200.6% [3][5] 险企权益资产配置方向 - 截至2024年底,上市险企核心权益资产占比9%-18%,OCI股票占比1%-6%,未来险资增配高息股空间充足 [3] 配置建议 -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建议配置财险防御性龙头中国财险,目标价15.8港元;区域险企友邦保险,目标价89港元 [3]
又有两家公募,官宣自购!
天天基金网· 2025-05-08 13:10
公募基金自购行为分析 - 富国基金及高管、拟任基金经理合计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新发混合型基金,承诺持有至少1年 [1][3] - 摩根基金运用固有资金不低于5400万元投资旗下新发权益类基金,其中3000万元投向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 [1][5] - 公募基金自购行为彰显对资本市场及自身管理能力的信心,传递积极市场信号 [2][9] 富国基金自购详情 - 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拟由权益投资总监范妍管理,其管理的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规模从5.20亿元增至74.61亿元(增幅13倍) [4] - 范妍任职期内回报1.40%,今年净值上涨2.71%,一季度富国基金曾自购1192.39万元支持其管理产品 [4] 摩根基金产品布局 - 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为首只指数增强策略ETF,采用量化多因子模型,由胡迪、毛时超共同管理 [5] - 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规模达2563亿元,行业分布均衡且涵盖新兴龙头,适合增强策略 [6] 行业自购数据 - 年内114家基金公司净自购金额超1080亿元,货币型基金占比1037.91亿元,权益类自购股票型9.27亿元、混合型8.76亿元 [8] - 4月多家基金公司自购合计4.94亿元,如方正富邦500万元认购自由现金流ETF,建信基金1.8亿元投向权益类产品 [8]
国泰海通|金工:大类资产及择时观点月报(2025.05)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07 23:01
大类资产配置信号 - 2025年5月股票市场信号为负向 债券市场信号为中性 黄金市场信号为正向 [1] - 2025年Q2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均发出收窄信号 宏观环境预测结果为Inflation [2] 行业复合趋势因子表现 - 2015年1月至2025年4月行业复合趋势因子组合累积收益达73.81% 超额收益37.8% [2] - 2025年4月因子信号维持正向 但数值突降至-0.48 同期Wind全A收益率为-3.15% [2]
金工定期报告20250507:TPS与SPS选股因子绩效月报20250430
东吴证券· 2025-05-07 21: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06年1月至2025年4月,TPS因子在全体A股中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为39.50%,年化波动为15.79%,信息比率为2.50,月度胜率为77.39%,月度最大回撤为18.19%;SPS因子在全体A股中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为43.08%,年化波动为13.17%,信息比率为3.27,月度胜率为83.48%,月度最大回撤为11.58% [1] - 4月份,全体A股中TPS因子10分组多头组合收益率为0.48%,空头组合收益率为 - 4.59%,多空对冲收益率为5.07%;SPS因子10分组多头组合收益率为0.55%,空头组合收益率为 - 4.81%,多空对冲收益率为5.36% [1] - 从考察日频换手率稳定性角度构造的成交价改进换手率因子TPS和SPS,计算过程简单且效果优秀,表现大幅优于传统换手率和换手率变化率因子,剔除市场常用风格和行业干扰后,纯净因子仍具备选股能力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成交价改进换手率TPS因子与SPS因子绩效回顾 - 传统价量配合有“用量配价”和“用价配量”两个方向,东吴金工在“用量配价”方面已取得良好研究成果;传统换手率Turn20因子构建方式为取过去20个交易日换手率平均值并进行横截面市值中性化,2006/01/01 - 2022/12/30,其在全体A股中月度IC均值为 - 0.076,年化ICIR为 - 2.23,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为37.71%,信息比率为2.20,月度胜率为70.79% [6] - 换手率因子IC为负,选股逻辑是过去一个月换手率小的股票未来一个月更可能上涨,大的则更可能下跌;但该因子逻辑存在缺陷,按其分组后,换手率最大组内成分股未来收益差异大,会误判大涨样本;东吴金工提出的量稳换手率STR因子虽表现优于Turn20因子,但未消除组内标准差单调性问题 [7] - 东吴金工提出用价量配合消除问题,认为应选基于投资者判断的价格因子,最终选定影线差配合Turn20与STR因子,构建了效果优秀的TPS与SPS因子 [8][9] - 2006年1月至2025年4月,TPS因子在全体A股中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为39.50%,年化波动为15.79%,信息比率为2.50,月度胜率为77.39%,月度最大回撤为18.19%;SPS因子在全体A股中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为43.08%,年化波动为13.17%,信息比率为3.27,月度胜率为83.48%,月度最大回撤为11.58% [1][9][11] - 4月份,全体A股中TPS因子10分组多头组合收益率为0.48%,空头组合收益率为 - 4.59%,多空对冲收益率为5.07%;SPS因子10分组多头组合收益率为0.55%,空头组合收益率为 - 4.81%,多空对冲收益率为5.36% [1][14][15]
金工定期报告20250507:优加换手率UTR2.0选股因子绩效月报-20250507
东吴证券· 2025-05-07 19:3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优加换手率 UTR2.0 - **因子构建思路**:结合量稳因子(STR)和量小因子(Turn20),通过等比尺度替代原次序尺度,并引入激活函数调整量小因子的作用强度[6][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每月底计算所有股票的 **Turn20**(量小因子)和 **STR**(量稳因子) 2. 使用激活函数 **softsign** 调整量小因子的系数,使其与量稳因子关联: $$\mathrm{UTR2.0}=\mathrm{STR}+s o f t s i g n(\mathrm{STR})\cdot\mathrm{Turn20}$$ 其中 $$softsign(x)=\frac{x}{1+|x|}$$ 3. 最终因子值为 **STR** 与调整后的 **Turn20** 之和[7] - **因子评价**:相比原UTR因子,收益略降但波动率、信息比率和月度胜率更优[1][7]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优加换手率 UTR2.0 因子**(2006年1月至2025年4月,全体A股10分组多空对冲): - 年化收益率:40.30% - 年化波动率:15.04% - 信息比率(IR):2.68 - 月度胜率:75.32% - 月度最大回撤:11.03%[1][8][12] 2. **2025年4月单月表现**(全体A股10分组): - 多头组合收益率:1.20% - 空头组合收益率:-4.90% - 多空对冲收益率:6.10%[10][13] --- 其他说明 - **图表支持**:净值走势图(2006/01-2025/04)及4月多头组合净值展示[5][11][13] - **原始UTR因子构建方法**(对比参考):基于排序打分法,分主分组调整量小因子方向[6]
金工定期报告20250507:信息分布均匀度UID选股因子绩效月报-20250507
东吴证券· 2025-05-07 19:3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信息分布均匀度UID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个股分钟数据,在计算每日高频波动率的基础上构建,旨在改进传统波动率因子,提升选股能力[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分钟级涨跌幅数据计算每日高频波动率 2. 通过换手率分布均匀度算法改进传统换手率因子,具体公式未明确给出但提及需增加1行代码实现优化[6] 3. 剔除市场风格和行业干扰后得到纯净UID因子[1] - **因子评价**:选股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波动率因子,且携带增量信息,与原有因子库相关性较低[6]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信息分布均匀度UID因子**(2014/01-2025/04全市场测试) - 年化收益率:26.99%[1][7][10] - 年化波动率:9.98%[1][7][10] - 信息比率(IR):2.70[1][7][10] - 月度胜率:79.26%[1][7][10] - 最大回撤率:6.05%[1][7][10] - 2025年4月单月表现: - 多头组合收益率:-0.07%[10] - 空头组合收益率:-3.78%[10] - 多空对冲收益率:3.72%[10] 2. **纯净UID因子**(剔除风格/行业干扰后) - 年化ICIR:-3.17[1]
金工定期报告20250507:换手率分布均匀度UTD选股因子绩效月报-20250507
东吴证券· 2025-05-07 19:3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换手率分布均匀度UTD因子 - **构建思路**:基于个股的分钟成交量数据,改进传统换手率因子(Turn20)对样本误判的问题,通过衡量换手率在时间维度上的分布均匀性来提升选股效果[6][7] - **具体构建过程**: 1. 传统换手率因子(Turn20)计算:每月月底取过去20个交易日的日均换手率,并进行市值中性化处理[6] 2. 改进方法:引入分钟级成交量数据,计算换手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分布均匀性指标(具体公式未披露,但逻辑上通过统计分钟成交量偏离均值的程度来构造)[7] 3. 因子优化:剔除市场风格、行业及干扰因子影响后得到纯净UTD因子[1] - **因子评价**:显著降低传统换手率因子的误判率,选股效果优于传统因子,且在控制干扰后仍保持稳健性[1][7] 2. **因子名称**:传统换手率因子(Turn20) - **构建思路**:通过过去20日日均换手率捕捉股票流动性特征,认为低换手率股票未来表现更优[6]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每只股票过去20个交易日的日均换手率: $$ \text{Turn20} = \frac{1}{20}\sum_{t=1}^{20} \frac{\text{成交量}_t}{\text{流通股本}_t} $$ 2. 在每月月底进行市值中性化处理[6] - **因子评价**:逻辑存在局限性,高换手率分组内股票收益分化严重,导致误判[7]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换手率分布均匀度UTD因子**(2014/01-2025/04全市场测试) - 年化收益率:19.94%[1][12] - 年化波动率:7.40%[1][12] - 信息比率(IR):2.69[1][12] - 月度胜率:77.04%[1][12] - 最大回撤率:5.51%[1][12] - 2025年4月多空对冲收益率:2.64%(多头-0.72%,空头-3.36%)[11] 2. **传统换手率因子(Turn20)**(2006/01-2021/04测试) - 年化收益率:33.41%[6] - 信息比率(IR):1.90[6] - 月度IC均值:-0.072[6] - 年化ICIR:-2.10[6] - 月度胜率:71.58%[6] --- 补充说明 - **UTD因子与传统因子对比**:UTD因子通过分钟数据优化后,信息比率(2.69 vs 1.90)和月度胜率(77.04% vs 71.58%)显著提升,且最大回撤更低(5.51%未披露传统因子对应值)[1][6][7] - **分组测试结果**:UTD因子在10分组测试中,高换手率分组(分组10)的组内收益标准差显著低于传统因子,验证其降低误判的效果[7]
金工定期报告20250507:TPS与SPS选股因子绩效月报20250430-20250507
东吴证券· 2025-05-07 17:3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TPS(Turn20 conformed by PLUS)** - **构建思路**:从考察日频换手率稳定性的角度,结合价量配合逻辑,通过影线差价格因子改进传统换手率因子(Turn20),以解决传统换手率因子组内收益标准差单调递增的问题[9][11]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传统换手率因子Turn20:过去20个交易日换手率的均值,并进行横截面市值中性化[6] 2. 选取影线差作为价格因子,反映日内多空情绪(参考《上下影线,蜡烛好还是威廉好?》研究)[8][9] 3. 结合影线差对Turn20进行价量配合调整,生成TPS因子[9] - **因子评价**:计算简单且效果优秀,显著优于传统换手率因子;纯净因子(剔除风格和行业干扰后)仍保持选股能力[9] 2. **因子名称:SPS(STR conformed by PLUS)** - **构建思路**:基于量稳换手率STR因子(解决Turn20缺陷的改进版),同样通过影线差价格因子进行价量配合优化[7][9] - **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STR因子(量稳换手率)替代Turn20作为基础因子[7] 2. 采用与TPS相同的影线差价格因子进行配合调整[9] - **因子评价**:表现大幅优于传统换手率因子,纯净因子选股能力较强[9]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TPS因子(2006/01-2025/04全市场测试)** - 年化收益率:39.50% - 年化波动率:15.79% - 信息比率(IR):2.50 - 月度胜率:77.39% - 最大回撤率:18.19%[11][12] - **2025年4月单月表现**: - 多头组合收益率:0.48% - 空头组合收益率:-4.59% - 多空对冲收益率:5.07%[14][17] 2. **SPS因子(2006/01-2025/04全市场测试)** - 年化收益率:43.08% - 年化波动率:13.17% - 信息比率(IR):3.27 - 月度胜率:83.48% - 最大回撤率:11.58%[12][14] - **2025年4月单月表现**: - 多头组合收益率:0.55% - 空头组合收益率:-4.81% - 多空对冲收益率:5.36%[15][18] --- 对比基准因子 - **传统换手率因子(Turn20)**: - 年化收益率:37.71%(2006/01-2022/12) - 信息比率:2.20 - 月度胜率:70.79% - IC均值:-0.076,ICIR:-2.23[6] - **量稳换手率因子(STR)**: - 虽优于Turn20,但未完全解决组内标准差单调性问题[7]
金工定期报告20250507:换手率变化率的稳定GTR选股因子绩效月报20250430-20250507
东吴证券· 2025-05-07 17:01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换手率变化率的稳定GTR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识别换手率波动率高的股票中换手率稳定增长或下降的股票,构建描述这种趋势的稳定性指标[6]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基于换手率变化率的加速度意义,结合稳定性特征构建 - 公式未明确给出,但核心逻辑为计算换手率变化率的稳定性(如标准差或平滑处理)[6] **因子评价**:与东吴金工全系列换手率因子相关性低于0.1,且对其他换手率因子有增强作用[6] 2. **因子名称**:纯净优加TPS_Turbo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将GTR因子与Turn20因子通过纯净优加法合成增强[6]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采用纯净优加法(具体公式未披露)对GTR和Turn20因子加权合成 - 目标为保留Turn20因子的选股能力并叠加GTR的稳定性特征[6] 3. **因子名称**:纯净优加SPS_Turbo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将GTR因子与STR因子通过纯净优加法合成增强[6]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类似TPS_Turbo,但合成对象为STR因子 - 参考《成交价改进换手率》报告中SPS因子的构建方法[6] --- 因子的回测效果 (2006年1月至2025年4月,全市场10分组多空对冲) 1. **换手率变化率的稳定GTR因子** - 年化收益率:13.20% - 年化波动率:10.29% - IR:1.28 - 月度胜率:66.96% - 最大回撤率:10.81%[7][11] 2. **纯净优加TPS_Turbo因子** - 年化收益率:36.20% - 年化波动率:13.27% - IR:2.73 - 月度胜率:78.26% - 最大回撤率:9.86%[7][11] 3. **纯净优加SPS_Turbo因子** - 年化收益率:37.44% - 年化波动率:10.94% - IR:3.42 - 月度胜率:81.30% - 最大回撤率:7.22%[7][11] --- 2025年4月单月表现 1. **GTR因子** - 多头收益率:-2.04% - 空头收益率:-2.91% - 多空对冲收益率:0.88%[14] 2. **TPS_Turbo因子** - 多头收益率:0.14% - 空头收益率:-5.51% - 多空对冲收益率:5.56%[15] 3. **SPS_Turbo因子** - 多头收益率:-0.29% - 空头收益率:-4.73% - 多空对冲收益率:4.44%[19]
政在发声丨监管力挺险资"长钱长投":投资试点再批600亿,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6:49
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 - 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提上日程,完善资本补充机制 [1][2] - 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先行实施,四大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通过定增分别募资1650亿元、1050亿元、1300亿元、1200亿元,财政部合计出资5000亿元认购 [2] - 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等企业参与认购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股份,金额分别为78.54亿元、45.66亿元、75.80亿元 [3] - 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中国银行从12.20%升至13.06%,建设银行从14.48%升至14.97%,邮储银行从9.56%升至11.07%,交通银行从10.24%升至11.52% [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近期拟新增600亿元额度,累计批复总金额达1620亿元 [1][4][5] - 首批试点500亿元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设立鸿鹄基金,已全部投资落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 [4] - 第二批试点规模1120亿元(原计划1000亿元),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等8家保险公司参与 [5] - 试点模式为保险公司设立私募证券基金,长期持有二级市场股票,拓展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深度 [5]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整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1][6] - 监管规则优化,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上调5%,预计可释放1.66万亿元增量资金(基于行业资金运用余额33.26万亿元) [6] - 上市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在150%-300%,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理论空间为30%-40%,当前实际配置比例仅10%-20% [7] 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与外贸 - 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创业投资和对未上市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 [6] - 推动科技保险发展,支持共保体模式为重大科技攻关提供保障,开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 [7]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提高承保能力并提供优惠费率,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领域的金融服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