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公告
搜狐财经· 2025-06-05 07:15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全称为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国内新投资混合 [1] - 基金代码为024188,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 [1] - 基金合同生效日期为2025年6月4日 [1] - 基金管理人为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 基金募集申请获中国证监会许可,批准文号为正监许可【2024】877号 [1] 基金募集情况 - 募集期为2025年5月12日至2025年5月30日 [1] - 验资机构为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 - 募集资金净额为1,962,908,351.82元人民币,有效认购户数为8,924户 [1] - 认购资金利息为915,700.63元人民币,合计募集份额为1,963,824,052.35份 [1] - 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认购本基金,认购费用为1,000.00元,占基金总份额比例为1.0191% [1] 高级管理人员及基金经理认购情况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基金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认购本基金的份额数量区间为100万份以上 [2] - 本基金的基金经理认购本基金的份额数量区间为100万份以上 [2] 基金运作安排 - 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基金管理人开始正式管理本基金 [3] - 投资者可通过销售机构网点、公司官网或客服电话查询交易确认情况 [3] - 申购、赎回的确认以登记机构结果为准,投资者需及时查询确认情况 [3] - 基金管理人将依法决定开始办理申购的具体日期,赎回业务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内开始办理 [3] - 申购、赎回开始时间将在规定媒介上公告 [3]
“真金白银”表态!基金公司自购潮再起
证券时报· 2025-05-29 07:58
公募基金自购动态 - 多家公募基金近期密集发布自购公告,用"真金白银"彰显市场信心 [1][2] - 自购资金大多投向新发产品,显示对投研能力和产品未来表现的信心 [2] - 自购已成为重要托底工具,特别是在新发基金或市场环境复杂的背景下 [2] 具体自购案例 - 博时基金将运用固有资金各1000万元投资旗下博时卓睿成长基金A和博时卓越优选混合基金A [3] - 嘉实基金出资超5000万元认购旗下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 [3] - 东方红资管将运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投资旗下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 [3] - 新华基金于5月14日出资1000万元申购新华积极价值A类份额,4月已出资1051.94万元 [3] - 安信基金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及投资部门负责人合计出资不低于500万元认购安信优选价值混合型基金 [4] - 富国基金及高管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范妍出资不低于500万元认购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型基金 [4] 新发产品支持情况 - 自购动作中博时卓睿成长、博时卓越优选、东方红核心价值等均为尚处于发行期的新基金 [5] - 新发基金在公募自购中占比显著,指数类新发基金成为资金重点关注方向 [5] - 自购新发产品既是对产品投资价值的信心投票,也是传递市场信号、引导投资者预期的重要举措 [5] 行业数据与意义 - 中欧基金共有6只基金进行自购,净申购总金额达到6000万元 [7] - 永赢、富国、鹏华各有4只基金进行自购,净申购总金额约在4000万元左右 [7] - 自购行为展示对投研能力、风控体系及未来业绩表现的信心 [7] - 能够强化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绑定,改善产品资金流动性 [7] - 在市场情绪波动阶段起到托底作用,传递"看好市场前景"的积极信号 [7]
“真金白银”表态!基金公司自购潮再起
券商中国· 2025-05-28 21:39
公募基金自购动态 - 多家公募基金近期密集发布自购公告,资金主要投向新发产品,彰显对市场和自身投研能力的信心[1] - 博时基金5月28日宣布将各投入10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旗下博时卓睿成长基金A和博时卓越优选混合基金A[2] - 嘉实基金5月27日出资超5000万元认购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显示对国企数字经济龙头的看好[2] - 东方红资管同日宣布将投入10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2] 自购案例详情 - 安信基金5月7日公告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及团队追加不低于500万元认购安信优选价值混合基金,承诺持有至少1年[3] - 富国基金5月6日公告公司及高管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范妍个人出资不低于500万元认购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同样承诺锁定1年[3] - 新华基金5月16日披露已投入1000万元申购新华积极价值A类份额,4月还曾申购1051.94万元[2] 新发产品支持策略 - 近期自购资金集中流向博时卓睿成长、博时卓越优选、东方红核心价值等尚在发行期的新基金[4] - 新发基金成为公募自购重点方向,尤其指数类新发基金受资金青睐[4] - 自购新发产品既为初期提供资金支持加速运作,也通过利益绑定传递市场信心[4] 行业数据与长期理念 - 中欧基金一季度自购6只基金总金额达6000万元,永赢、富国、鹏华各自购4只基金总金额约4000万元[5] - 自购行为体现公司综合实力,通过固有资金认购强化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同时提升产品流动性[5] - 在市场波动期,自购具有托底作用,可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并稳定情绪[5]
利好来了!刚刚,“国家队”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5-27 17:40
国家队认购ETF - 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旗下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获诚通金控认购,金额合计达6亿元,各2亿元并列为第一大持有人 [1][2] - 诚通金控为中国诚通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是国资委资本运营重要平台,曾多次在市场震荡时增持A股及ETF [2] - 中国诚通作为国务院国资委资本运营平台,明确将持续大额增持央国企及科技创新类股票,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3] 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特点 - 跟踪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指数,聚焦电子、半导体、云计算等数字经济上游基建领域的50只央国企股票 [3] - 前十大成份股权重近50%,前五大重仓股为中芯国际、北方华创、海光信息、中科曙光、中微公司,权重均超5% [3] - 诚通金控2023年已布局多只国企主题ETF,包括平安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ETF、富国中证国企一带一路ETF等 [4] 公募机构自购动态 - 嘉实基金自购旗下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超5000万元 [1][5] - 东方红资管拟以1000万元自购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 [5] - 新华基金5月14日出资1000万元申购新华积极价值基金,4月已投入1051.94万元 [6] - 安信基金联合拟任基金经理合计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安信优选价值混合基金 [6] - 富国基金及高管、拟任基金经理范妍共同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 [7]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16家基金公司于5月27日启动发行 [6] - 东方红资管、天弘基金等旗下产品销量已超亿元,预计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 [6]
公募抄底自家产品!自购数据曝光“买基高手”
证券时报· 2025-05-19 19:15
公募基金自购行为分析 核心观点 - 多家公募基金在市场低位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合计金额近5亿元,旨在提振投资者信心并捕捉市场底部机会 [1][2][4] - 自购行为与市场阶段性底部呈现显著相关性,历史数据显示自购潮后市场往往迎来转折 [5] - 尽管权益类自购受关注,但年内公募自购仍以货币基金为主(占比96%,规模1036亿元),反映风险规避倾向 [7][8] 权益基金自购动态 - 建信基金两阶段自购合计不低于3.53亿元(1.8亿元+1.73亿元),认为沪指已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4] - 新华基金4-5月连续自购新华积极价值超2000万元,该基金规模仅2800万元且面临清盘风险 [4][9] - 富国基金及高管拟出资2500万元认购新发混合基金,承诺持有至少1年 [5] 自购行为驱动因素 - 政策引导: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每年以约定比例自购权益类基金 [4] - 逆向布局:基金公司通过自购在市场底部获取潜在收益,如前海开源多策略自购1.26亿元后净值涨幅近30% [10] - 产品保壳:迷你基金通过自购避免清盘,如新华积极价值 [9] 固收类自购主导 - 货币基金净申购规模达1036亿元,占自购总量96%,主因债券收益率下行背景下货币基金仍能维持稳定收益 [8] - 市场波动加剧促使基金公司通过低风险资产平衡敞口,符合政策合规与风险规避需求 [8] 自购策略效果 - 历史案例显示自购资金在反弹行情中获利显著,如大成内需增长自购758万份后于高位减持 [10] - 自购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促使投资风格更侧重长线布局 [5]
年内百余家公募自购533次!货币基金净申购金额占比近六成
环球网· 2025-05-09 10:38
公募基金自购动态 - 安信基金宣布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自购旗下安信优选价值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及投资部门负责人合计出资不低于500万元,总自购金额不低于2500万元,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1] - 富国基金及其高管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自购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出资不低于500万元,总自购金额不低于2500万元,同样承诺至少持有1年 [3] 行业自购数据统计 - 截至5月7日,全行业103家公募机构累计自购533次,净申购总额达83.2亿元 [3] - 货币型基金为自购主力,年内自购136次,净申购金额48.95亿元,占总自购金额的58.83% [3] - 债券型基金自购99次,净申购12.06亿元,占比14.49%;股票型基金自购114次,净申购9.05亿元,占比10.87%;混合型基金自购149次,净申购8.22亿元,占比9.88% [3] - FOF基金、QDII基金、另类投资基金年内净申购金额分别为4.15亿元、0.5亿元、0.27亿元 [3]
又有两家公募,官宣自购!
天天基金网· 2025-05-08 13:10
公募基金自购行为分析 - 富国基金及高管、拟任基金经理合计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新发混合型基金,承诺持有至少1年 [1][3] - 摩根基金运用固有资金不低于5400万元投资旗下新发权益类基金,其中3000万元投向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 [1][5] - 公募基金自购行为彰显对资本市场及自身管理能力的信心,传递积极市场信号 [2][9] 富国基金自购详情 - 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拟由权益投资总监范妍管理,其管理的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规模从5.20亿元增至74.61亿元(增幅13倍) [4] - 范妍任职期内回报1.40%,今年净值上涨2.71%,一季度富国基金曾自购1192.39万元支持其管理产品 [4] 摩根基金产品布局 - 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为首只指数增强策略ETF,采用量化多因子模型,由胡迪、毛时超共同管理 [5] - 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规模达2563亿元,行业分布均衡且涵盖新兴龙头,适合增强策略 [6] 行业自购数据 - 年内114家基金公司净自购金额超1080亿元,货币型基金占比1037.91亿元,权益类自购股票型9.27亿元、混合型8.76亿元 [8] - 4月多家基金公司自购合计4.94亿元,如方正富邦500万元认购自由现金流ETF,建信基金1.8亿元投向权益类产品 [8]
又有两家公募,官宣自购!
券商中国· 2025-05-07 12:56
公募基金自购行为分析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近期密集自购旗下产品,富国基金和摩根基金分别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和5400万元,传递对资本市场及自身管理能力的信心 [1][3][5] - 年内全行业自购金额已超1080亿元,货币型基金占比达1037.91亿元,权益类产品自购规模显著增长 [7][8] - 自购行为具有双重作用:稳定市场情绪+展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尤其在波动市中形成正向信号 [2][8] 富国基金自购细节 - 5月6日公告联合出资:公司及高管出资≥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范妍出资≥500万元,合计≥2500万元认购新发混合基金,锁定期1年 [3] - 范妍为新聘权益投资总监,其管理的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规模从5.20亿元激增至74.61亿元(增幅13倍),一季度获公司1192.39万元自购 [4] - 此次自购的新基金为范妍加盟后首只产品,体现公司对其投研能力及市场长期价值的认可 [4] 摩根基金自购特点 - 4月30日宣布运用固有资金≥5400万元投资新发权益类基金,其中3000万元定向投入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锁定期1年 [5] - 该ETF为首只指数增强策略产品,采用量化多因子模型,瞄准中证A500指数样本覆盖广、行业均衡的特性,目标获取超额收益 [5][6] - 中证A500相关基金总规模已达2563亿元,成为宽基指数新标杆,外资机构布局反映对A股结构性机会的看好 [6] 行业自购动态 - 截至5月6日,114家基金公司净自购1080亿元,货币基金占比96%(1037.91亿元),权益类中股票型/混合型分别自购9.27亿/8.76亿元 [7] - 4月单月自购达4.94亿元,建信基金累计投入3.53亿元(含1.8亿元新增),方正富邦等机构均承诺1年以上持有期 [8] - 自购潮显示行业对政策环境改善的预期,以及通过真金白银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价值的策略导向 [7][8]
基金公司年内自购“最爱”货基 权益类产品占比超20%
证券日报· 2025-05-07 00:17
基金公司自购动态 - 富国基金及其高管、拟任基金经理合计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自购旗下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承诺至少持有1年 [1] - 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拟于2025年5月12日发行,由权益投资总监范妍管理,为其加盟富国基金后首只新产品 [1] - 截至5月6日,年内共有103家基金公司累计开展533次自购,净申购金额达83.20亿元 [1] 自购产品类型分布 - 货币型基金以48.95亿元净申购金额居首,占比58.83% [2] - 债券型基金净申购12.06亿元占比14.50%,其中中长期纯债产品占债券型自购总额50% [2] - 权益类产品中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分别获9.05亿元和8.22亿元净申购,合计占比超20% [2] - 股票型基金自购80%集中于指数型产品(被动指数型6.35亿元+指数增强型0.81亿元) [2] - 景顺长城基金和中欧基金自购力度最大,分别达15.54亿元和13.84亿元 [2] 自购行为市场意义 - 自购行为体现机构对投研能力的信心,释放市场筑底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3] - 政策引导推动自购常态化,要求基金公司将部分利润用于自购权益类基金 [3] - 自购可缓解新基金募资压力、稳定存量规模,降低市场波动期的赎回压力 [3] - 通过利益绑定倒逼管理团队提升业绩,长期持有承诺引导价值投资理念 [3] - 自购资金示范效应可能吸引增量资金入场,形成规模与业绩正向循环 [3]
年内公募自购金额超8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19:04
富国基金自购行为 - 富国基金宣布运用公司固有资金、高级管理人员及拟任基金经理共同认购旗下基金 合计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 其中公司及高管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 拟任基金经理出资不低于500万元 [1] - 认购对象为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承诺至少持有1年 [1] - 自购行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1] 公募行业自购概况 - 截至5月6日 今年以来共有103家公募机构合计自购533次 净申购金额达83.20亿元 [1] - 货币型基金为自购主力 自购次数136次 净申购金额48.95亿元 占总自购金额58.83% [1] - 债券型基金自购次数99次 净申购金额12.06亿元 占比14.49% [1] - 股票型基金自购114次 净申购金额9.05亿元 占比10.87% [1] - 混合型基金自购149次 净申购金额8.22亿元 占比9.88% [1] 其他基金类型自购情况 - FOF基金净申购金额4.15亿元 [2] - QDII基金净申购金额0.50亿元 [2] - 另类投资基金净申购金额0.27亿元 [2] 市场观点 - 公募机构自购权益类基金表明认为当前市场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 [2] - 国海证券预计5月市场有望迎来结构性行情 首选科技板块 [2] - 5月行业配置建议关注计算机、传媒、军工 [2]